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子《道德经》了解天地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时间:2019-03-29

天、地、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很有意思,它们并不是凭空来的。似乎所有的文化必然遵循着什么。好似在遵循着某些规律,有些规律已被人

提示:本文共有 21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天、地、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很有意思,它们并不是凭空来的。似乎所有的文化必然遵循着什么。好似在遵循着某些规律,有些规律已被人们所发现并应用于生存,有些规律正在被发现,还有一些正在人们的探索中。

那么,人类在生存中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不遵循所谓的规律又将如何?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为什么天地能够长久,而我们人类的生命却不过区区百年。

易经里讲,人的正常寿命是128岁。我们来看:易有太极,是分两仪,阴阳。两仪分四象(东西南北),四象分八卦(四个方向分为八个方向),八八六十四卦。其中六十四卦里,乾与坤卦是两个基准卦。正是这两个基准卦交织生成了另外的六十二卦。每一个卦为2岁,六十二卦是124岁。加上两个基本卦正好是128岁。这是,人们自然的寿终。

我们活过这个年龄,说明你赚到了。活不过这个年龄一定不够本。可是,128岁的一半是多少呢?64岁。有几个64岁的老人没有生病呢?生病是必然的,并且生病的原因还不少。这样的话,即使我们咬着牙想跨过128岁,也着实不易。更何况早早夭折的那些,岂不惋惜。接下来我们看自然。

记得小时候,老家有两颗柿子树,就长在祖坟的旁边,柿子红了,母亲会安排我和三姐一起去摘柿子。路过祖坟时,总会停下来,看几眼周围的松柏和旁边的几座坟头,再数数又增添了几座新坟头,不清楚的再问问三姐,新坟头都是谁家的?从没有觉得害怕过,总觉得那里住的都是亲人。

母亲告诉我们:“这两颗柿子树,听你奶奶说,那颗小的是她种的,另外一颗是她婆婆种的......”。现如今母亲已去世二十几年,可每年的秋天树上依然结满了红红的柿子。如今有哥、嫂照看它们并负责采摘。这两棵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已不再长高和长粗。几十年看上去,似乎没怎么变化。

真乃人来人在人又去,终成影。树长树成却相依,果满怀。

我们通过以上的故事,体会到了什么呢?人的生命与树的生命相比,是不是差别很远?那么如何能够守得住我们生命本有的128年呢?如何让生命更长久些?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要环节《道德经》第五章。

正题: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们先来通解下全文:天很高,地很广,中间虚空,成就着万物。生成,长养,完成万物的生命过程,而后循环往复。草木的一生春夏秋冬,人的一生幼少壮老。

天地对待万物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得道的圣人就像天地对待万物一样,无所偏爱谁,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之间,像不像风箱(风箱:小时候老家见过,烧火做饭时,灶台边上催火用的工具)呢?风箱外实里边虚空,一旦发动起来,力量无穷,生生不息。

风箱的道理与令条烦苛,与多事是一个道理。条令烦苛反而会加速事情的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单句解读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对待我们一视同仁,不会有偏爱。没有贵贱,亲疏,远近之分。对待我们就像对待祭祀时用草绳扎成的草狗似的(现在我们不用草狗了,用纸糊成的,小人呀,电视机呀,汽车呀等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用完之后就焚烧掉了,或者丢掉了。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天地对待万物,任由万物自生,自存,自我化育。不主导,不偏爱。并且一视同仁。

圣人呢?也效仿天地之道,不要有偏爱。因为,有偏就会产生私,有私就会有偏激。圣人如何做到不偏呢?对待百姓像天地对待万物一样。给他们一种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标榜,不干涉,无心于物。让万物,百姓,自生自成,自长。

2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我们看天地之间,像不像一个大风箱呢?外实内虚,里边充满了气,,一旦发动起来,没有穷尽。并且力量无穷,无穷无尽。

引申:写到这里,我不知道人的内心,是否也应该回归于天地自然。当我们内心太满时,内心事情太多时,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的心释放些空间出来。说到了天地之间的虚空了,可以想象下我们个人的需求空间,且看一下分解。

生活应用:上公厕时,如果挺宽敞,内心是不是会很舒服?你玩手机时,没人吵你,你是不是会很释放? 你的手机时常被父母或者家人翻看,你的内心会怎样呢?我知道,我会很难受等等。还有很多,大家找找。要怎样做呢?

我想,万事忌满和万事留余。事物是这样的,事情也是这样的。在这里,希望大家可以体悟些内容出来,也好不辜负老子写这篇文章的苦心,实现古为今用的意义和价值。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对于管理者或者领导者,说的太多,条令繁苛,叫多言。各种忌讳,教导。说的这么多,如果事情做不到,做不好,反而会加速败亡。(适得其反)。

不如,持守虚静,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做到与自然相合,与道相合的境界。

老子讲:虚静。儒家讲:中庸,中和,中行,中道。

总结:老子认为,天地是不仁的,它顺从自然,不偏爱。圣人对待百姓,也如此。正是天地之间的虚空,才成就了万物的生生不息。做人也要像天地一样的胸怀。不言语,保持虚静,却在成就万物。

文章告诉我们,虚空很重要,我们的空间很重要,生活空间,自己的空间,给别人的空间,万事要留余,不可满。因为满则溢。事情是这样,人的内心也是这样的。所谓的空间,只是个人所理解,道的一个方面。它不能代表道的全部。

道一以贯之,万变不离其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子《道德经》了解天地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诸子百家——解读老子道德经首句“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意义@

诸子百家——解读老子道德经首句“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意义@

老子,生态系统,圣人,天地,智慧,大自然,法则,富贵,最多能,思想,刍狗,父母,课程,常乐,庄子,言之旨,人和天地,大草原,小池塘,经典故事,都会,中华文化,上善若水,万事万物,世人,个人,常人,人生,人们,人本

2014-01-01 #故事大全

《将夜》宁缺与陈皮皮进行哲辩 历史上孔子和老子怎样看天人关系

《将夜》宁缺与陈皮皮进行哲辩 历史上孔子和老子怎样看天人关系

孔子,宁缺,老子,天地,儒家,天道,思想,昊天,唐国,书院,地位,天人关系,宋国,态度,弟子,德行,理性,论语,陈皮,道德经,南子,司马桓,郑国,一城,和精,院后,古装,世界,个例,主张

2019-09-11 #故事会

探秘老子道德经 吃亏是福 说的太对了!

探秘老子道德经 吃亏是福 说的太对了!

老子,天地,这句话,圣人,时间,长生,谷神,什么意思,人不为己,天长地久,天诛地灭,万物,作用,位置,动力,行为,心愿,空间,真相,表象,道德经,到底是,因为它,吃亏是福,我们知道,能做到,天地和,做到了,信仰,人生

2008-05-31 #短篇故事

你真的懂说话的艺术?《老子》仅用45个字 让人心服口服

你真的懂说话的艺术?《老子》仅用45个字 让人心服口服

老子,对方,笔者,谈话,诸君,万物,圣人,天地,百姓,观点,道德经,风箱,项目,合作,天地之间,有道理,这种情况,百家号,万经,和意,极少数人,上下级,事情,中心,倾向,关系,和静,双方,原理,合作伙伴

2012-03-16 #短篇故事

文明君带你读国学: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文明君带你读国学: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万物,产门,意思,根源,母性,母体,无穷无尽,苏辙,高亨,中经,原文,功能,别名,兽类,借喻,作用,原义,动物,意义,因应,天地生,天地,尔雅,时间,概念,本义,样子,比喻,注释

2012-06-29 #经典故事

道与德是什么关系 《老子》为何又称为《道德经》?

道与德是什么关系 《老子》为何又称为《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帛书,王弼,版本,思想,状态,竹简,道教,体系,宗教,韩非子,德道经,人和,中华书局,全本,哲学,抄本,特点,甲乙,道德,新形式,马王堆帛书,严遵,刘邦,孔子,庄子,德道,道可道,陈鼓应

2018-11-21 #短篇故事

与老子的一段对话 揭示了道德经的真正奥秘

与老子的一段对话 揭示了道德经的真正奥秘

老子,天地,万物,岂非,天地间,不就是,好的,状况,非常道,娘胎,可明,没有你,非常名,玄之又玄,一物,名字,宇宙,情况,欲望,答案,在哪里,众妙之门,你觉得,自然是,道可道,在我,天回,我是我,真我,我懂了

2010-01-22 #短篇故事

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故事

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故事

老子,老聃,孔丘,先生,鱼石,弟子,孔子,老夫人,大道,天地,彭城,教授,天下,庚桑楚,万物,南荣,楚国,仁义,众人,宋国,鱼府,侍女,博士,古籍,地理,妄言,宋军,本性,欲求,母子

2020-08-0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