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上)

时间:2019-04-07

他博览经史典籍,一辈子勤耕不辍,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著作,他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做了注释和解说,被整合成为了四书章句集注,这后来成

提示:本文共有 22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朱熹是南宋的大学问家、理学家、教育家,他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他非常聪明颖悟,志向广大。他博览经史典籍,一辈子勤耕不辍,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著作,他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做了注释和解说,被整合成为了《四书章句集注》,这后来成为了明朝和清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古代的读书人想要通过读书这条路径进入仕途,必须要研读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套书。

南宋·朱熹

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不读古典书籍,而且现代人用惯了白话文,读古人的书籍更是感觉格外吃力。过去明清两朝五百多年,那些读书人到底都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呢?古人是不是真的很愚昧,到底有多愚昧?还是古人很智慧,到底有多智慧?我们亲自深入进去见证一下。从今天开始,拿起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来学习和了解,看看古人到底学习些什么东西。

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孔子的《论语》开始,学习朱熹所注释的《论语集注》,这是朱熹汇集了南宋之前的古人、包括他所师承的理学大师程颐,还有他本人对《论语》这部书的心得和见解。《论语集注》的开头是朱熹所写的一篇序言,名字叫《论语序说》,这篇文章简单扼要地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

四书章句集注

现在来开始看《论语序说》: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hé),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zōu)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为司职吏,畜蕃息。(职,见《周礼》《牛人》,读为枳(zhǐ),义与杙(yì)同,盖系养牺牲之所。此官即《孟子》所谓乘田。)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祖先是宋国人,他父亲叫叔梁纥,他的母亲姓颜。鲁襄公22年(公元前551,庚戌年)十一月庚子日,孔子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这个地方出生。孔子小时候喜欢用俎豆来玩过家家。所谓俎豆(zǔ dòu)就是古代祭祀时盛食物所用的礼器,后来引申为祭祀和崇奉的意思。就是说孔子小时候很喜欢玩祭祀的游戏,这种下了他后来研究周礼的种子。当他慢慢长大,开始走入仕途,先是当仓库管理员(委吏),接着管理畜牧养殖(司职吏)。

孔子

适周,问礼于老子。既反,而弟子益进。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齐,鲁乱。于是适齐,为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有闻《韶》、问政二事。)公欲封以尼溪之田,晏婴不可,公惑之。(有季孟、吾老之语。)

接着,孔子来到东周,向老子请教礼。孔子回鲁国后,越来越多弟子跟他学习。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联合对付鲁昭公,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

论语集注

孔子也离开鲁国,来到齐国,作为高昭子的家臣。高昭子向齐景公举荐孔子,齐景公非常赏识他,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是被大夫晏子阻止。晏子是齐国著名的宰相,是他忌才,故意排斥孔子吗?根据南怀瑾老师的说法,当时齐国内部很乱,他不想孔子在齐国任职,这是为了保护孔子,不然,如果孔子继续待在齐国,或许他会有性命危险。

孔子遂行,反乎鲁。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强僭,其臣阳虎作乱专政。故孔子不仕,而退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有答子路东周语。)

既然齐国不能重用孔子,他就返回鲁国。多年来,鲁国的局势都很混乱,季氏架空国君,后来季氏的家臣阳虎作乱。鲁定公元年,孔子四十三岁。僭的意思是臣子做出超越本分的事情,不把国君放在眼中,季氏做了一些他不该做的事情,冒犯鲁君。孔子不出仕当官,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同时他不忘记讲学,追随他学习的弟子日益增多。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公山不狃( niǔ)跟阳虎一样都是季氏的家臣,前面已经提到阳虎作乱,如今公山不狃也在费地叛乱,他招孔子到费地任职,孔子有点心动,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去。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则之,遂为司空,又为大司寇。十年辛丑,相定公会齐侯于夹谷,齐人归鲁侵地。十二年癸卯,使仲由为季氏宰,堕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成,围之不克。

孔子终于迎来他在鲁国的仕途之路,鲁定公让孔子在中都当县宰,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楷模,四方都以他为榜样,效法他的做法。孔子晋升为司空,继而又升任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辛丑年),孔子辅佐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史记》和《孔子家语》都有详细的记载,这次会盟非常精彩,齐国的各种欺负鲁国的手段都让孔子给瓦解了,这次会盟充分表现出了孔子的智勇双全。会盟的结果是:两国缔结萌好,并且齐国归还了曾经侵占鲁国的土地。

孔子

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摄行相事,诛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鲁国大治。齐人归女乐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膰(fán)俎于大夫,孔子行。(《鲁世家》以此以上皆为十二年事。)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代理行使鲁国宰相一职,刚上任七天,他就诛杀了在鲁国非常有名望的奸雄少正卯。孔子不仅仅是温、良、恭、俭、让的性格,他也有雷厉风行的杀伐时刻。孔子做了三个月的代理宰相,鲁国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旁边的齐国曾经见识过孔子的厉害,在上次齐国和鲁国会盟的时候,齐国就吃了大亏,他们就想办法除去孔子,利用孔子和季氏的矛盾,于是齐国送了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君臣迷恋歌舞女色,多日不理朝政。当时的郊祭,根据惯例祭祀后应该要送祭肉给大夫,然而并没有送给孔子。孔子知道季桓子不想再任用他,于是他再次离开鲁国。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从此开始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中)

跟理学大师朱熹学《论语集注》:论语序说(中)

孔子,子路,弟子,卫国,楚国,论语,阳虎,鲁国,朱熹,颜回,冉求,孟子,季康子,康子,曾子,鲁哀公,蘧伯玉,史记,家臣,时候,春秋,麒麟,卫灵公,周游列国,孔鲤,蔡大夫,陈国,书社,儿子,子贡

2010-04-22 #小故事

孔子语录三则

孔子语录三则

孔子,子曰,名言,朱熹,论语,论语集注,君子,卫灵公,近人,正义,刘宝楠,鬼神,论语·述而,富贵,钱穆,子路,小人,意谓,礼记,论语·颜渊,儒家,松柏,荀子,责人,王肃,樊迟,勿施于人,己所不欲,知新,朱子语类

2020-05-26 #小故事

大言不惭的故事

大言不惭的故事

大言不惭,朱熹,子曰,文档,论语集注,故事,成语,论语,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武扬威,汝父,谭兵,你念,丧心,三侠五义,侄女,亲戚朋友,个人,名字,县官,圣驾,夤夜,外甥,地步,指说,大话,天兵,封神演义,成语故事

2020-08-31 #短篇故事

孔子的10个小故事 财富悬赏20

孔子的10个小故事 财富悬赏20

孔子,子曰,朱熹,名言,鬼神,论语集注,论语,近人,樊迟,信而好古,鲁国,刘宝楠,郑玄注,鲁昭公,敏于事而慎于言,朱子语类,论语·雍也,论语·里仁,知新,述而不作,主张,事事,仪式,人而无信,仁者,关系,君子,宋国,慎言,敏而好学

2020-09-02 #长篇故事

孔子的10个小故事 财富悬赏20作业帮

孔子的10个小故事 财富悬赏20作业帮

孔子,子曰,朱熹,名言,鬼神,论语集注,论语,近人,樊迟,信而好古,鲁国,刘宝楠,郑玄注,鲁昭公,敏于事而慎于言,朱子语类,论语·雍也,论语·里仁,知新,述而不作,主张,事事,仪式,人而无信,仁者,关系,君子,宋国,慎言,敏而好学

2020-09-02 #长篇故事

孔子的10个小故事 谢谢啦财富悬赏20

孔子的10个小故事 谢谢啦财富悬赏20

孔子,子曰,朱熹,名言,鬼神,论语集注,论语,近人,樊迟,信而好古,鲁国,刘宝楠,郑玄注,鲁昭公,敏于事而慎于言,朱子语类,论语·雍也,论语·里仁,知新,述而不作,主张,事事,仪式,人而无信,仁者,关系,君子,宋国,慎言,敏而好学

2016-06-29 #经典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朱熹,思想,朱子,程颐,大学,经学,发展,影响,孟子,理学,著作,论语,事物,太极,经传,观点,万物,中庸,仪礼,哲学家,四书,地位,方面,本质,注疏,涵养,状态,理气,理论,目的

2020-08-31 #故事大全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朱熹,思想,朱子,程颐,大学,经学,发展,影响,孟子,理学,著作,论语,事物,太极,经传,观点,万物,中庸,仪礼,哲学家,四书,地位,方面,本质,注疏,涵养,状态,理气,理论,目的

2020-08-3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