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草药的故事.txt

时间:2019-04-09

身边中草药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55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2 分钟。

黄连的传说黄连是一味常用中药,其性味苦寒,为多年生草本,有泻火、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 痢疾、百日咳、急性肠炎、化脓性中耳炎、眼结膜炎、疖肿疔疮等症。说起黄连,民间还流 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位姓韩的名医,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 他去治病。因韩大夫出门时间多,故而请了一位帮工来管理种草药的园子。 韩大夫有个女儿,长得聪明、活泼又漂亮,老俩口视如掌上明珠。闺女也喜欢种花种药 材,有一年正月后的一个早上,寒霜未化,冷气袭人,闺女来到种草药的园子,见到花儿未 开,草未萌芽,就沿着后门小路往山上走。忽然她看到路边有一朵油绿色的小花开放了,便 蹲下来把它连根挖起,移栽到园子里了。帮工看到这株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开花的野草,也很 喜欢,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那草越长越茂盛,后来结了籽。第二年,园子里绿色的小花开得 更多了。 不料,韩大夫的闺女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三天就瘦得皮包骨了。韩医 生外出未回,母亲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时为女儿的病伤心落泪。 帮工看在眼里,也很焦急,忽然他想起那绿色的小花,这种花能不能做药呢?前几个月 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使,但过了两个小时喉咙就不痛了。 姑娘这病,不妨试一试。想到这里,他就连根带叶拔了一株,煎成一碗汤药,给姑娘喝下, 谁知早上喝药,下午病就好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这时韩大夫回来了,一问经过, 便连声说:“谢谢你,我女儿患的胃肠胃热重,一定要清热解毒的药才治得好。这开绿色的小 草,看来对清热解毒有特效呀!”韩大夫并不知这小草叫什么名字,而这位帮工姓黄名连,为 了感谢帮工为他闺女治好了病,韩大夫就将这草药定名为黄连了。 柴胡的传说 有关柴胡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唐代有个胡进士,家有长工叫二慢。秋天,二慢得了瘟病,胡进士怕传染家里的人,就 让他离开。二慢来到水塘边,在杂草丛里躺着,觉得又渴又饿,浑身无力,便挖了些草根吃。 一连吃了7 天,周围的草根吃完了,二慢试着站起身,忽然觉得身上有劲了。从此,二慢的 病再没犯过。 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儿子也得了瘟病。他请了许多医生,谁也治不好。胡进士忽然想 起二慢,把他找来询问后,急忙命人挖草根冼净煎汤,给儿子一连喝了几天“药”,病就好了。 胡进士很高兴,想给那种药草起个名字,那东西原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 三七的传说三七也叫金不换,我们平时也叫田七。三七为五加科植物的根茎,由于止血定痛作用神 效,故有“止血金不换之称”。民间有许多关于三七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子来到人间,教人们种植。有一天,仙子正在地里劳作,突然 一只大黑熊朝她扑来,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叫卡相的苗族青年,一箭射死了这只黑熊。 卡相家里很穷,妈妈患病多年,无钱医治。仙子为报救命之恩,便对卡相说:“后山坡有一种 草药,叶像我的长裙,枝似我的腰带,可以治疗阿妈的病。”卡相按其指点,果真找到了这种 草药,老妈吃了几次,病真的好了。后来卡相又用这种草药治好了不少乡亲们的疾病。乡亲 为表示感谢,纷纷来到卡相家道谢,并问这是什么药?仙子笑盈盈地说:“大家拿一株数数看, 枝有几枝,叶有几片?”经大家一数,枝有三枝,叶有七片,一个聪明的姑娘立即叫了起来 “三七”。从此,这种药材以“三七”的名称流传开来。 雷公歪打正着制乌头 相传,南朝宋文帝无嘉七年冬,彭城东头的雷家药铺门前,抬来一位面色苍白、呼吸缓 慢、浑身抽搐的中年病人。 此时,雷公正在坐堂行医,通过四诊之后,便说此是药物中毒之症状。病者家人称,他 常下湖捕鱼,感受风寒湿邪,浑身关节酸痛,经常服用中药,并说配的中药方中有乌头。于 是雷公急唤伙计取来甘草、生姜、绿豆,熬成浓汁急灌下,良久,病人渐趋平稳,中毒症状 随之消失。雷公叹道:“中药不经加工,能杀人也”。 由于古代对乌头的炮制加工没有一个统一的办法,故乌头中毒事件屡屡发生。 一天,雷公拿着一块乌头回家,路过好友开的豆腐店,他顺手将生乌头放在豆缸旁,便 与好友喝起酒来,不知不觉,喝到日落西山,雷公已处在醉意之中。回到家,雷公才猛想起 放在豆缸旁的那块生乌头,一旦掉入豆缸内,后果不堪设想,雷公急派人到豆腐店四处寻找 那块乌头而无着落。主人说会不会混在豆腐中一起煮了呢?伙计在锅中打捞了半天,果然取 出了乌头,此时乌头颜色已变白许多。 雷公将与豆腐同煮过的乌头,切片晒干,试用了几位风湿痹痛病人,果然毒性大减, 于是他确定了制川乌的办法:用清水漂泡5 7 天,每日换水2 3 斤同煮,煮至无白心后捞出切片晒干就无毒性了。杭白菊传奇 杭白菊,以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以浙江桐乡产的为地道而著称。主 要产品为杭白菊,黄菊花等品种。 杭白菊其性味为辛甘苦微寒,功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疏散清泻的功效黄菊 花强些,白菊花兼能养肝。常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以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热毒疮肿 等病的治疗。 杭白菊又名“武林神菊”,我个人喜欢喊杭菊。据载,杭白菊的生产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杭白菊被列为贡品,桐乡生产的杭白菊为“杭白贡菊”,一直与“西湖龙井茶”齐名。 关于杭白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传,在清乾隆期间,乾隆皇帝沿运河下江南,龙船 摇到离杭州不远的塘栖武林码头,乾隆皇帝本想上岸游览,谁知,皇后一路感受风邪,正患 感冒、头痛、鼻塞、四肢无力。乾隆十分着急,急命御医看有什么良药可治?御医说:“船上 已没有治伤风的药了,只有到了杭州再想办法。”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时,一名伙夫送茶到此, 对乾隆皇帝说:“我有良药能治皇后娘娘的病。”说罢,跳上岸去,从田野里采来了几把野菊 花,用滚水一冲,让皇后代茶喝下。 皇后娘娘喝了野菊花冲泡的汤水后,竟然在第二天头不痛,鼻也不塞了,人也恢复了精 力。乾隆见皇后的身体好得真快,心里十分高兴,便一个劲地夸野菊花是神药,并立却提笔 展纸,挥毫而就“武林神菊”四个大字。于是,本地所产的菊花便成了贡品,指定年年岁岁 朝贡皇上。杭州桐乡的菊花出名后,杭嘉湖平原一带的农夫见菊花能治病,又被列来贡品, 便开始大面积人工栽种,杭州桐乡的杭白菊几百年间声名卓著,畅销海外。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功同人参”的珍贵中草药。它形似僵蚕,形状古怪,是虫又是草,不仅 肺肾,止咳喘,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滋补强身,对结核菌、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并有一定 的抗癌和抗衰老的作用,我国早在元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冬虫夏草了。在清代的《本草纲目 拾遗》、《文房肆考》等医药著作中都记载了该药的疗效。用冬虫夏草制成的保健补剂在保健 品市场上别具一格,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殊是奇妙,这是它的生长规律所决定的。每年的春末夏 初有一种鳞翅目编蝠蛾科的大蝙蝠蛾把卵产在土中,孵化出幼虫来。当一种真菌类的虫草接 触到栖息在土中的那些幼虫时,立即钻进虫体内,长出芽管,吸取营养,萌发菌丝。在土中 菌丝体慢慢地把幼虫吃得只剩下表皮层。到翌年的五六用份,菌草破土而出,可长到3 5 对足,其中以虫中部的4对最为明显。子座呈棒球棍样。中间粗,两端较细,这就是兼“虫”, “草”一体的冬虫夏草。 牛膝的传说 话说从前有一个郎中,采药行医多年却是个光棍汉,只是收了四个徒弟。他靠一种约好 的药草治愈了很多很多的病人,但没有传授给徒弟。后来年纪大了,就想把这秘方给一个心 地善良、医德高尚的好徒弟。但四个徒弟究竟谁好,他心里一时没底,便决定试一试。 一天, 郎中把四个徒弟叫来,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如今年老多病,以后恐怕不 能再采药行医了。你们几个都学会了本事,各自谋生去吧!”大徒弟听后,心里打起了小盘算, 心想:“师傅挖了一辈子药,给人看了一辈子病,准攒下不少钱财。他无儿女,钱财理应归我”。 于是便对师傅说:“师傅呕心沥血,教我学会了本事,我该给你养老,您就搬到我那里住吧, 我会侍奉好您老人家的。”别的徒弟也都这么说,郎中听了满心欢喜,便搬到大徒弟家住下。 但过了些时日,这徒弟却偷偷翻看了师傅的包袱,发现师傅根本没钱,只有一样没卖出去的 药草,于是对师傅一下子冷淡起来,整天挖苦挑刺。郎中这才看透了大徒弟的心,很伤心地 离开,搬到了二徒弟家中,谁知二徒弟也和大徒弟一样,先是殷情倍至,等发现师傅没钱时 也冷下脸来。无奈,师傅只得搬到第三个徒弟那里。没想到三徒弟更是个财迷,当他知道师 傅只不过是个穷郎中时,只让住了三天,就把师傅撵出来。这时,最小的徒弟得知了,连忙 把师傅背到自己家里。 郎中问小徒弟:“我身无分文,还能白吃你的饭吗?”小徒弟说:“师傅如父母,徒弟供养 师傅理所当然,您老尽可放心!”师傅见他说得实心实意,就安心住下了。谁知过了没几天, 郎中就病倒了。小徒弟整天守候床前,里外侍奉着,真像对亲生父母一样孝顺,郎中看在眼 里,解开随身小包袱,拿出一种草药对小徒弟说:“这种药草是个宝,用它制成药,补肝肾强 筋骨,药到病除,我现阶段在就传给你吧!” 不久,郎中去世了,小徒弟为其安葬妥当。以后,他靠师傅传下的秘方,成为一个有名的 郎中。人有问起药草的名字,小徒弟见其形状特别,茎上有棱节,很像牛的膝骨,就给它起 名叫“牛膝”。 牛膝为苋科草本植物怀牛膝或川牛膝的根,前者产于河南,后者产于川、贵、滇等地,其 茎、节形状确如牛之膝骨,故名。中医认为,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 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阴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 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以 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证。细言之,怀牛膝功偏通经活血、补肝肾, 强筋骨;而川牛膝则以活血化瘀见长。应用时也有讲究,用作补益时宜酒灸用,活血、利水、 引火下行等宜生用。还有一种野生牛膝,通常生用,擅长泻火解毒。 茯苓的传说 相传唐代有个大员外,家庭富裕。家中仅有一个女儿,名叫小玲。员外还请一个身强力 壮的长工专管田土、料理家务,叫外伏。这人很勤快,员外的女儿暗暗喜欢上他了,不料员 外知道后,非常不高兴,认为贫富差距太大,不能联姻,便准备把小伏赶走,还把自己的女 儿关起来,并托媒许配给一个富家子弟。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后,两人便一起从家里逃出来, 住进一个小村庄。 后来小玲得了风湿病,常常卧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顾她,二人患难相依。有一天,小伏 进山为小玲采药,忽见前面有只野兔,他用箭一射,射中兔子后腿,兔子带着伤跑了,小伏 紧追不合,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森林处,兔子忽然不见了,他四处寻找,发现在一棵松树旁, 一个球形的东西上插着他的那支箭。于是,小伏拔起箭,发现棕黑色球体表皮裂口处,白似 番薯,他把这种东西挖回家,做熟了给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觉得身体舒服多了,小伏非 常高兴,经常挖这些东西给小玲吃,小玲的风湿病也渐渐痊愈了。由于这种药是小玲和小伏 第一次发现的,人们就把它称为“茯苓”。 白花蛇草的传说 从前,有一位名医,被邀去为一位重病人诊治。病人胸背憋痛,低热羁缠,咯吐秽脓,众 医不效。名医诊病阅方,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治疗方法。疲乏间名医伏案小盹,忽见一位白衣 女子飘然而至,说:“此君乃是大好人,乐善怀仁,惠及生物,见有捕蛇者,他即买下放生, 先生务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医向白衣女讨教良方,白衣女说:“请随我来。”他随白衣 女来到户外,白衣女却飘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却有一条白花蛇,蛇舌伸吐处化作丛 丛小草。正惊异间,名医被脚步声惊醒,原是病人家属来请先生用饭。名医说:“且慢,请随 我来。”名医和病人家属来到户外,果见埂坎边长着许多梦中所见的那种开着小白花的纤纤小 草。于是便采了些,嘱即煎服。病人服 后果然觉得胸宽了许多。次日连服逾斤,病便痊愈。 名医查遍当时的历代本草,也未查出这种小草属于何药。他感而吟诗:“白花蛇舌草纤纤,伏 地盘桓农舍边,自古好心多善报,灵虫感德药流传。” 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治 疗毒蛇咬伤时,可取白花蛇舌草15 克,白酒250 克,煮沸3~5 分钟,去渣,口服2/3(每 外敷伤口,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用上述药酒浇湿敷料(以保持湿润为度)。若不能饮酒者,可用清水煮沸后再加入 适量白酒,但以白酒煮为佳。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白花蛇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实乃“清热解毒”之良药。 近年发现白花蛇舌草又有新用途: 治疗胃炎:白花蛇舌草50 克,元胡索10 克,加水250~300 毫升,煮沸后煎30 分钟即可, 疗程。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治疗肝炎:白花蛇舌草30~60 克,丹参20~30 克,板蓝根10~30 克,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疗效显著。白花蛇舌草 30 克,金钱草 30 克,益母草 10 克,加水 600 400毫升,加糖适量,分3 疗程,儿童用量减半。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 克,丹参、党参各15 克,每日1 剂后停药2~3天,再按原方续服,并适当加减,对治疗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也佳。 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白花蛇舌草30 克,赤芍15 克,桔梗6 克,红糖10 克,长期服用有良 好效果。 治疗痤疮:白花蛇舌草20~30 克,麦冬、生地各15~20 克,玄参10~15 克,每日1 煎两次,共500毫升,分两次服,药渣可加水1000~2000 毫升煎液,待温后洗患处,每日3~ 次。治疗期间忌用化妆品及其他药物。治疗顽固性外阴湿疹:白花蛇舌草、苍术、土茯苓各30 克,艾叶20 克(后下),加水 1500 毫升,浸泡10~15 分钟,用文火煎煮20 分钟,滤液待温度适宜坐浴熏洗外阴10~15 分钟, 每晚1 次,15 疗程,治疗1~2个疗程。疗效满意. 麻黄的传说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 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 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 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无叶草。”“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 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记住了。”“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 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 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 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命人把师傅 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 我听听。”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又问:“病人有汗 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是 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 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 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 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 金银花的传说很久的时候,有一个村里,一对善良的夫妻,妻子怀了双胞胎,生下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 叫金花,一个叫银花。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疼爱,乡亲、邻居们也非常喜欢 这对姐妹。 两姐妹都到十八岁了,求亲的人络驿不绝,几乎踏破门槛。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 生怕从此分离。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父母也拿她俩没办法。 谁知好景不长,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这病来势又凶又急,浑身发热,起红斑,卧床 不起。请来医生给她看了病,医生惊叹地说:“哎呀!这是热毒症,无药可医,只好等死了!” 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守着姐姐,哭得死去活来。 金花对银花说:“离开我远一点吧,这病过(传染)人” 银花说:“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还怕什么过人不过人呢?金花说:“反正我话不成了,妹妹还得活呀?” 银花说:“姐姐怎么忘啦?咱们有誓在先: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个好歹,我绝不一个 人话着!” 没过几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银花也卧床不起了。他俩对爹妈说: “我们死后,要变成专门治热毒病的药草。不能让得这种病的人再象我们似的干等死了。” 她俩死后,乡亲们帮着其父母把她俩葬在一个坟里。 来年春天,百草发芽。可这坐坟上却什么草也不长,单单生出一棵绿叶的小藤。三年过 去,这小藤长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开花时,先白后黄,黄白相间。人们都很奇怪,认为黄 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银花。想起两姐妹临终前的话,就采花入药,用来治热毒症,果然见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了当归的传说 当归,尽人皆知的补血良药,含有当其实而归的意思。 据传古代云南边疆某村庄有一青年药农,新婚不久,为生活所迫,要进山挖药。其妻依依 难舍,青年也甚为留恋,在含泪惜别时,嘱咐爱妻在家里艰苦度日,如果三年不能归家,允 许她改嫁。哪知青年一去三年,由于山深林密,路途遥远而无法通讯。三年来妻子见丈夫全 无消息,忧虑交加而致气血并虚,得了严重的妇女病。婆婆见媳妇形体日瘦,神情日疲,茶 饭不思,顿生怜恤之心,劝他改嫁。妻子初有不舍,后来也以为丈夫一去已过三年,料想凶 多吉少,便经不住人们的劝说而另择配偶了。 谁知她改嫁后不久的一天,采药青年突然回来了。当他得知妻子已经改嫁,后悔不迭,乃 托人捎信要求再见一面,共叙别后情景。妻子应允,相见时竟抱头痛哭。在悔恨交加中,青 年得知她家境艰难,便赠一些药材,叫她去卖钱度日。青年走后,患病已久又多情的女子见 前夫如此铁石心肠,顿时瘫软在地,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一阵心酸,痛不欲生,就胡乱拿 些药来煎服,以此来了却残生。哪想到连吃几天,脸上竟渐有血色,红润起来,病也不治而 愈,后来人们记取青年药农当归而不归,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训,遂将此药取名为“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挥发油、水溶性生物碱、蔗糖等,功能补血调经、活血 止痛,适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头昏目眩。 桑寄生的传说 从前,有个财主家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疼,行走艰难.一连好几年都瘫在床上,医生也没 办法治. 财主听说南山有个药农,就让药农送药给他儿子医治.由于南山远在20 里地之外,所以财 主就指派了一个小长工,隔两天去取一次药.可是,药农一连换了好几种药草,财主儿子的病也 不见好. 这年冬天雪多,一下起来就是几天几夜.小长工每次取药都得在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来回走 40 里路.有一天,天气太?小长工冻得浑身打颤.他看见一根老桑树的枝条很像财主儿子吃的 药,便撅了几根,切成节儿,用纸包好回到财主家. 财主也不知道纸包里是什么,他照样让人煎给儿子喝了.小长工一看骗过了财主,以后就 照"方"抓"药",每隔两天就撅一把桑树上的枝条回来. 冬天过去了,春暖雪化.财主儿子的病居然好了. 南山药农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奇怪:"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吃什么好的呢?"药农很想认 认这种药,就来找财主.他走到财主家门口,正巧碰上小长工.小长工怕他见了财主后自己会露 馅,准要挨打,急忙把前后经过讲了出来,并说:"大叔,你不要告诉财主行吗?"药农说:"那你得 告诉我你给他吃了什么?" 树枝子呗. 什么树枝? 就是村口老槐树上的. 快带我去看看,到了村口,药农上到树上一看,原来树上洞穴中长出一种像槐树一样的东 西,他顺便取下一些,决定先试一试. 后来,药农用它治了几个病人,果然都好了.以后人们因为这种树枝长在老桑树上,就取名 叫它桑寄生. 丹皮的传说 牡丹皮为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配生地可治血热或劳伤吐血,衄血; 配桃仁和银花能治血滞经闭与疮毒,是一味常用中药.关于牡丹皮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苏州虎丘山下有一织绸好手名叫刘春.随便哪种花,随便哪种鸟,她只看 上两眼就能织出来.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来一样,鲜艳水灵;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 飞翔,活灵活现.这一年,府台老爷的女儿要办嫁妆,限刘春月内织出24 条丝嵌金被面,花样是 牡丹.但刘春从来没见过花中之王,不知如何织法.半个月过去了,刘春愁得脸色腊黄,日渐消 瘦.一天半夜,她突然口吐鲜血,扑倒在织布机上.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飘然而至,将一瓶药液 倒入刘春的口中,刘春即刻醒来.姑娘轻声说道:"我是牡丹仙子,因抗拒武则天要让百花在严 冬开放的旨意,从洛阳逃出."说完,她用手一指,庭院内立即出现一朵朵怒放着的牡丹花.刘春 喜出望外,望着这些盛开的牡丹,立既飞梭织起花来.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织出来了,招来成群 的蝴蝶.府差拿起被面飞快送往州府.但刚进府门,被面上的牡丹花全部枯谢了,黯然无光.府 台老爷气的派人去捉刘春,但刘春早已与牡丹仙子离去,只给乡亲们留下了那个药瓶.药瓶内 只有半瓶根皮样的药材,后来人们才认出那根皮正是牡丹皮. 枸杞的传说 早先,宁厦中宁有一家姓苟的农民,家里共3 口人,老两口和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儿 红果. 一天,妈妈和女儿红果到田里做活,老爹患肺痨在家养病.突然,天边闪出几道耀眼的蓝光, 接着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天摇地动,一场灾难降临了,中宁发生了大地震,爹爹被压死了,母 女俩悲痛欲绝,便嚎啕大哭起来.妈妈病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眼睛也渐渐模糊了.这可急坏 了红果.红果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要尽快想办法把妈妈的病治好. 一天,她把妈妈托付给邻居照顾,自己满着妈妈,悄悄地背上干粮,到南山找药去了.她爬过 一山又一山,涉过一水又一水,询问了不少樵夫和牧羊人,寻找可以治眼病的草药,她的鞋磨破 了,衣服挂烂了,腿也走酸了,便躺在一块石上休息.一觉醒来,已是翌日早晨.这时就见面前站 着一和白胡子老爷爷,和和气气的问她:"小姑娘,你小小的年纪怎么敢上山?" 红果带着哀伤的口吻向老爷爷说明了来意,白胡子老爷爷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感叹地说:"真 是个孝子!"白胡子爷爷告诉红果说:"前面山坡上有一种红色茨,你摘些回去给你妈熬汤喝,她 身体会强壮的,眼睛也会亮的."说完老爷爷不见了.红果按照老爷爷的吩咐,取回了药,天天给 妈妈熬汤喝.说也怪,妈妈喝了以后,身体渐渐强壮了,眼睛也明亮了.红果姑娘对乡亲们高兴 的说:"明目子,明目子,真是灵丹妙药!"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枸杞叫明目子. 蒲公英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老员外,家中有一位二十八岁的小姐.一次,小姐不幸患了乳疮,乳房又红又肿,她 怕难为情,不敢向父母说明,时间一长,病情更严重了.一天,丫环偷偷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心 想:年轻轻的竟患此症,其中必有原因.于是,老夫人不仅不给小姐请医诊治,反而把小姐臭骂 了一顿.. 这天夜里,小姐越想越伤心,便萌生了死的念头,她独自走出房门,来到一条小河边,一咬牙, 纵身跳了下去. 小姐刚跳入河中,正巧附近河面上趁月色撒网捕鱼的渔家父女,渔主姓蒲,女儿叫公英,姑娘 见有人跳河,便纵身跳入河中,把小姐救到船上.姑娘找出自己的衣服替小姐换.换衣时,姑娘 发现她生了奶疮,便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并问有没有办法治好,父亲沉思了一下,悄悄对女儿耳 语了一阵. 第二天一早,公英按父亲吩咐,从附近山上挖来了有锯齿长着白绒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 让小姐连服数剂,并把鲜药捣烂后敷于患处.几天后,小姐的奶疮居然消失了. 再说,老夫人见女儿离家出走一直未归,后悔莫及,派了家丁四出寻找,总算在船上找到了小 姐.当老夫人知道小姐被渔家姑娘救起并将她的病治好的事情后,万分感激,执意要送给渔家 贵重礼物,但他们不但不收,反而给老夫人留下了许多药草. 为了纪念这一对渔家父女,老员外便将渔夫的姓和其女儿的名连在一起,给这种药草起名叫 "蒲公英" 何首乌的传说 田儿自幼体弱多病,没有哪家人肯把女儿许配给他.所以他五十有八.仍未娶妻生子. 一天深夜,月明星稀,温暖如春,田儿独自一人静卧于草棚中,半睡半醒间,他发现草棚外有两 棵似树似藤的植物,虽相距有三四尺之远,但藤蔓根须却在阵阵氧氖之气中相互交缠,渐渐地 合二为一.但不久之后又解离,而后又相互纠缠在一起.田二见此状,甚感惊奇,便把这两颗不 知名的植物,连根挖起,带回家中,邀请高人辨认为何物,均无人能识. 一天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深山老林中走来,全身上下散发着氩氖之气.田儿顿觉心灵 感应,于是立即上前虚心求教.白发老者笑呵呵地说道:"你年老未婚,身体又虚弱多病.这两棵 仙藤是被你一人看见,既然有缘,可能是上天赐你的神药吧,你不妨食之试试,以治病体." 田儿听罢,便把植物的根须捣为细末,每天早晚以黄酒送服一钱.渐渐地,田儿自觉神清气爽, 一月后白发变黑;两月后食欲大增;三月后自觉脱胎换骨.他心中暗喜,常服不断,渐渐地把服 用量增至每天两钱.半年后,他的病痊愈了,而且容光焕发,看上去只有三十来岁. 经人介绍,他娶了一个小姐,生了个儿子.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能嗣,意即终于能生儿育女了; 并为儿子取名延秀,意思是希望儿孙延年体健之意.延秀为能嗣生了第一个孙子,取名为首乌. 首乌对爷爷非常孝敬,百依百顺,并依照爷爷的教导用那不知名的植物,变得身强体健,一连生 了十多个儿子,个个都活到一百三十多岁.虽为百岁老人,但他们个个都头发乌黑发亮.为缅怀 祖父的丰功伟绩,曾孙们一致商定,把不知名的植物取名为"何首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一传播开去,服用何首乌的人越来越多,何首乌的传说也一直流传 到现在. 苍术的传说 传说,从前茅山观音庵有个会看病的老尼姑,她懂得不少中草药.但,老尼姑自己并不采药,她 把这活儿派给一个小尼姑.小尼姑每天都照着老尼姑说的样子漫山遍野的去采药,至于什么药 草治什么病,小尼姑一窍不通.老尼姑很贪财,谁给的钱多,她就给谁下的药好;钱少的,她就用 些不济事的野草去蒙骗人家.小尼姑看着不公平,可是因为她自己并不认识药,只是干着急. 有一天,一个穷人来求药,这人一个钱也没有.老尼姑问也不问,硬把那人赶走了. 小尼姑十分气愤,她偷偷地从屋里抓了一把开白花的药草,追到庵外,唤住那个人说:"大哥, 你先拿回去吃吃看." 可是,等那人一走,小尼姑的心又不安了. "那人到底有什么病,给的药草能治她的病吗?前万别吃坏了人呀?" 谁知过了些日子,那个穷人来到观音庵,竟找到老尼姑千恩万谢地说:"多亏你们那位少菩萨, 她把我爹害了多年的足膝软瘫病给治好了." 老尼姑十分奇怪,庵里没有治那种病的药啊!就审问小尼姑:"你偷了我的什么药?快说!" 小尼姑也弄不情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留心一查,这才明白,原来那开白花的叫苍术,不是老尼 姑叫她采的,大概是自己采药时没小心裹进了药篮子,有被老尼姑当成没用的野草扔到一边. 从此,小尼姑知道苍术可以治病. 过了些日子,小尼姑受不了老尼姑的气,逃出尼姑庵回家还俗了.从此,她就靠挖苍术为生, 治好了许多足膝软瘫的病人.后来小尼姑又发现,苍术还能治呕吐,腹泻等好几种病呢! 罗汉果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广西某地有一个古老的瑶寨;寨中有一位姓罗的樵夫.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 一年秋天,樵夫的母亲不慎着了凉,患了风寒症,整天咳喘不止,异常痛苦.樵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一日两餐尚难保证,故根本没有余钱请郎中治病,为此樵夫很是 苦恼,只好上山砍柴,希望以卖柴所得的微薄银两为母亲求医买药. 一天清晨,旭日初升,霞光万道,天上飘荡着朵朵彩云.樵夫又和往日一样,空着肚子,早早 上山砍柴.在一片密林中,他挥刀砍啊砍啊,一不小心,他砍中了一个马蜂窝.即时,马蜂嗡嗡乱 飞,樵夫在惊恐中连连后退.一只奇大无比的马蜂追上樵夫,在他的左手臂上狠狠一蛰.即时, 被蛰处立即变得红肿起来,疼痛不已,并伴心悸气促,头晕目眩.樵夫孤身只影置身于这僻静的 山中,无医可求,而自己又不识草药药性,更不懂得对症治疗,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 奈之下,他只好强忍着剧痛和头晕心悸等不适,踉踉跄跄地向山下走去. 走了一段很长的崎岖山路,他感到累了,于是坐下稍作休息.偶然,他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 水果般的香味.奇怪!在这荒芜人烟的山野中,何来的水果?环顾四周,无意中,他看见眼前不远 处长者一团团一簇簇的青藤;青藤上结满了一只只不知名的,形似葫芦的野果.又饿又累的他 心中一喜,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摘下一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这野果不仅香甜可口, 而且清凉怡人,与马蜂蛰伤处形成鲜明对比.于是,他突发奇想:说不定以清凉的果汁涂在伤口 上会缓解疼痛呢!于是,他把果汁往伤口上涂.即时,他感到伤口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凉!更令 他意想不到的是,伤处的疼痛开始缓解;没过多久,伤出红肿疼痛消失,仿佛未曾被马蜂蛰过一 般.惊喜之余,他便摘了好些野果带回家中,给患病的母亲当水果吃. 樵夫的母亲吃了这种水果后,第一天觉得清凉润喉,神气清爽;第二天觉得咳喘有所减 轻........见这果子不但好吃省粮,而且有助于母亲病情缓解,樵夫高兴极了!于是便天天上 山采摘新鲜的果子给母亲吃.如此吃了一个月后,母亲的咳喘竟不治自愈,不费半点银两!母子 二人喜不自胜,逢人便说这野果的神奇功效;母亲吩咐儿子大量采摘这种野果,晒干备用.每当 遇上患有咳喘病的穷人,便免费送上,教病人煎水饮用,为此治愈了不少患咳喘病的人. 恰逢此时,一位周游列国,悬壶济世的人称"汉郎中"的医生行医此地,闻听樵夫以野果治愈 母亲咳喘病之事,心中一动,于是亲临樵夫家中,品尝这种既能充饥,又能治病的不知名的野果; 汉郎中还在樵夫的带领下上山采摘,随身携带,潜心研究,看能不能当药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 研究和试用,汉郎中发现此野果性为甘凉,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利咽润喉和润肠通便之功 效,于是便广泛用于治疗上述诸病症.由于樵夫姓罗,郎中名汉,故后人为缅怀他们的功绩,便 把这种不知名的野果称之为"罗汉果". 辛夷的传说 又名为心意花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的花蕾,也叫辛夷花.辛夷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能发散风寒,宣通鼻 窍,是中医治疗鼻渊头痛的常用药物.关于辛夷名字的来历还有一则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有一位秦秀才得了一种叫鼻孔流浓水的疾病,经常鼻塞不通,浊涕常流,腥臭难闻, 连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都回避他.他见无药可救,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一日,他在一棵大树下准备自缢,被一个过路的樵夫救下.问明缘由后,樵夫告诉他说:"北山 中就有一种药可治."秦秀才照樵夫的指点,到深山中寻找.终于他发现遍山花树,叶茂花大,香 气四溢.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连服数天,果真痊愈.他非常高兴,又采了一些种子,精心种在自 家院子里,以此树的花为得了鼻病的人医治,皆得奇效.有人问他这药何名?他想了想,觉得这 药得来是樵夫的指点,自己意会所识,就叫心意花吧.天长日久,后人就传成了辛夷花了.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辛夷有收敛作用而保护鼻黏膜,并能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 乃至鼻腔通常,辛夷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也有利于消除鼻炎.值得一提的是本品有毛,刺 激咽喉,医生和药师不要忘记提醒患者入煎时宜用纱布包煎. 马齿苋的传说 在繁若晨星的野菜当中,马齿苋是比较平凡的一中,不管是在田野还是路旁,溪畔,都可以见到 它的踪迹.宋人苏颂曾描绘它的形态:"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正因为它含有无行之义, 所以当时称它为"无行草".那么,此草后来为什么又叫马齿苋呢? 说起来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明朝崇祯年间,在河北晋州张家庄,有个姓李的老婆婆,她有三 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亲,大媳妇是个富户人家的女儿,好吃懒做,为人性恶;二媳妇是一个 穷苦人家的女儿,勤快老实,为人性善.老三刚十六岁,还没娶媳妇.正好,山西有个要饭的花子, 带着一个十五岁的女儿,逃荒来到张家庄;李婆婆见花子的女儿长得俊秀,就花了些银子买了 她,做了老三的童养媳. 童养媳到家后,大嫂觉得她是花子的女儿,娘家没人,好欺负,就调唆婆婆,不让童养媳吃饱 睡好,还逼她下地干活.有一次,童养媳因肚子饥饿,干活没力气,在锄谷子时,不小心把谷子锄 掉了.大嫂知道后告诉婆婆,婆婆就拿起皮鞭毒打童养媳,直打得她遍体鳞伤才住手.童养媳回 到自己的住房,二嫂问讯后,对她的处境十分同情,就偷偷买了些中草药,给童养媳治伤.童养 媳伤愈后,将二嫂的盛情牢记在心. 这念秋天,天气炎热,雨多潮湿,张家庄痢疾大流行,死了很多人.童养媳因吃不饱,身体虚弱, 也得了痢疾.大嫂怕自己被染上,就在婆婆身边吹风,把童养媳赶到菜园里的茅屋去住,也不叫 人给她送饭. 童养媳身患痢疾,家里人又不把她当人看,觉得走投无路,便要投井自尽,多亏好心二嫂及时 赶到,耐心劝说,还带来不少稀饭让它吃,才打消了寻短见的念头.大嫂知道二嫂给童养媳送饭 的消息后,心里十分恼火,便急忙告诉婆婆,婆婆把二媳叫到跟前,训斥了一顿,还声称:"你再 去送饭,就砸断你的腿!".从此二嫂再也不敢去送饭了.童养媳在菜园里,一连三天没有见到二 嫂前来送饭,她饿急了,菜园里正有可吃的蔬菜,但她害怕婆婆,不敢动,只好在菜地边挖些野 菜煮吃,说也奇怪,两三天后她的痢疾竟好了.五天后,童养媳返回家中,一进门,便楞住了,只 见未婚夫披麻带孝,悲痛不已.他说:"咱妈.大哥大嫂全得痢疾死了,二嫂也得了痢疾,卧床不 起......"童养媳听后灵机一动,心想:莫非我的病是那种野菜治好的?她急忙跑回菜园,拔了 些野菜煮给二嫂吃.果然,几天后,二嫂的病也好了.村上的人知道童养媳治好了二嫂的病,纷 纷向她来求教.她拔几棵野菜让人们看,正是那无行草.因为无行草特征很难掌握,许多人采集 不到,村上的痢疾还在蔓延.童养媳就想了个办法,她把乡亲们叫到一起说:"你们看,它的叶片 多象马的牙齿,咱们就叫它马齿苋吧!"乡亲们知道了特征,采集了去治病,患痢疾的也都治好 了.乡亲们为了感谢童养媳,就按她的话,把无行草改为马齿苋了 乌药的传说 乌药,又名天台乌药.百叶柴.矮樟,属樟科常绿灌木植物.乌药入药首载与>一 书.它性温.辛,入肝脾胃经.具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等功效.关于它的药用还有一段美丽的 传说. 相传在汉朝永平五年,浙江剡县有刘晨和阮擎两位青年,为医治村上流行的心痛病,远离家 门来到天台山采药.随带的干粮吃完了,而药却没找到.一天他们打听到这种药产在桃源洞一 带,就向该洞奔去,但没走多远就饿昏在地.良久,两人被突然飞来的一片红云催醒,转眼间,红 云又变成许多只肥美的桃子.两人正饿得发慌,抓来桃子就吃.吃后浑身是劲,又继续上路.走 过一道山岭,只见前面水潭边有两个少女.一个着红衣,一个穿绿袄.正朝着他俩微笑,还叫他 们的名字.两人非常惊奇,刘晨问:"彼此素不相识,姑娘怎会知道我俩的名字,莫非你们是仙 女?"两位姑娘点点头,穿绿袄的姑娘说:"我叫碧桃,她叫红桃,家住桃源洞,今日特意请你们去 做客." 两位年轻人随两位仙子进入桃源洞后,才知道这姐妹俩是天上司药的仙女,奉命在此看管仙 药 乌药.他们彼此一见钟情,结成了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岁月如梭,秋去春来,转眼间过了 半年.一天,刘晨说:"我们入山已久,仙药还没有采到.如何是好?"两人正在发愁,只见两位仙 女捧着仙药走来,说:"两位为采仙药,历尽千辛万苦,现特以乌药相赠,此药可治心口痛."第二 天一早,两仙女送刘.阮出洞口,一直送到溪畔才依依惜别. 刘.阮回到家乡,却见景物全非,村上父老已无一相识.最后找到一位百岁老翁,他说:"我小 时听祖辈说起,村里有两位祖公入天台山采药,后来一直音信全无."两未听罢,大吃一惊,想不 到入山才半年,人间已七世.刘阮遂将乌药种到圆中,一夜之间已是满圆翠绿,刘阮将乌药分赠 给众乡亲,服后果然疗效非凡. 三个月后,刘阮又返天台,桃源洞岩壁生苔,雾锁洞口,再也找不到仙女了,只是在洞边多了 两座山峰,形似仙子,面朝剡县眺望,这就是双女峰.天台乌药因此名声大振,享誉海内外. 瓜蒌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江南有座高山,山上有许多洞,洞被密林遮掩,云雾缭绕,传说有神仙居住. 当地有个樵夫,家境贫寒,母病因无钱医治而逝,他极度悲伤而独居,以砍柴为生.有天中午, 他进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循着泉水响声找到一个山洞外,喝足了水,就躺在树阴下的一块石板 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听到了说话声,寻声望去,竟赫然看见长着黑白胡子的两个老者在谈论. 黑胡子老者说:"今年咱的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白胡子摆摆手:"嘘,小声点,那边躺着个砍 柴的,当心把咱的金瓜偷走."黑胡子不以为然:"怕什么,他进不了洞.只有七月初七时,口念天 门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进来才行."白胡子生气了:"别说了,咱们下棋."听到这里,樵夫滚下 了石板,猛然醒了,原来是个梦,那有什么老者?他沮丧地挑起柴担回家. 后来,他越想越觉得神奇:"我莫非遇到了神仙,那山洞真藏着宝贝?"他决定试试.七月初七 这天,他来到山洞中,按时念话,果然噶的一声,洞里一扇石门打开,眼前更打更阔,金光闪闪. 走进去,只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其上果然结有一对金瓜.他高兴的爬上去,摘下金瓜, 一口气跑回家.到家一看,他楞了,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两个普通的小圆瓜.他把瓜扔到了一 过些日子,樵夫又上山砍柴,不自主的又来到哪个山洞外,又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就又听到了谈话声,还是那两个老者.白胡子埋怨:"都怪你多嘴,咱的金瓜被偷走了."黑胡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草药的故事.txt”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中草药民间中草药故事

民间中草药民间中草药故事

元仲,姑娘,老太婆,樵夫,父亲,辅助,母亲,元科,丈夫,老人,二老,先生,妻子,皮氏,苟家,歹徒,树叶,鬼怪,父母,莘莘学子,白丝,儿子,树皮,药草,交流网站,老虎,人们,儿媳,花轿,野草

2007-04-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上下历史五千年 中草药故事的有趣故事都在 你知道几个?草药刘寄奴中草药

上下历史五千年 中草药故事的有趣故事都在 你知道几个?草药刘寄奴中草药

刘寄奴,武则天,中草药,故事,捣药,童子,草药,丁香,人们,传说,相思子,宋之问,士兵们,宋卿,宋闻,宋武帝刘裕,曾为,一直流,大蛇,中华文化,中医学,中医,中国,传统,仪表堂堂,人治,侍从,伤口,历史,宫廷

2020-07-02 #经典故事

中草药的故事

中草药的故事

牛筋草,故事,农夫,草药,中草药,良药,学校,野草,到处都,热性,孩子们,山道人,来让,下田,天尊,啃着,后腿,后人,咽炎,大爷,字数,小学,孩子,扯起,操场,湘西,时侯,流行性,校长,水分

2018-09-05 #短篇故事

中草药的故事

中草药的故事

牛筋草,故事,农夫,草药,中草药,良药,学校,野草,到处都,热性,孩子们,山道人,来让,下田,天尊,啃着,后腿,后人,咽炎,大爷,字数,小学,孩子,扯起,操场,湘西,时侯,流行性,校长,水分

2009-06-26 #故事大全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草药 郎中 徒弟 樵夫 龙眼 乾隆 师傅 刘寄奴 野果 母亲 徐长卿 李时珍 钱员外 武则天 丁香 县官 咳喘 海子 人们 名字 百姓 老渔翁 伯益 先生 病人 病情 马蜂 李世民 草药郎中 中草药

2020-05-01 #小故事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草药,郎中,徒弟,樵夫,龙眼,乾隆,师傅,刘寄奴,野果,母亲,徐长卿,李时珍,钱员外,武则天,丁香,县官,咳喘,海子,人们,名字,百姓,老渔翁,伯益,先生,病人,病情,马蜂,李世民,草药郎中,中草药

2016-02-21 #小故事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草药,郎中,徒弟,樵夫,龙眼,乾隆,师傅,刘寄奴,野果,母亲,徐长卿,李时珍,钱员外,武则天,丁香,县官,咳喘,海子,人们,名字,百姓,老渔翁,伯益,先生,病人,病情,马蜂,李世民,草药郎中,中草药

2014-03-11 #小故事

中草药民间传说故事

中草药民间传说故事

草药 郎中 徒弟 樵夫 乾隆 师傅 龙眼 野果 刘寄奴 母亲 李时珍 钱员外 徐长卿 武则天 丁香 县官 咳喘 海子 人们 名字 百姓 老渔翁 中草药 伯益 先生 病人 病情 马蜂 李世民 草药郎中

2020-04-3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