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把老师“逼疯”的学校 一定不是好学校

时间:2019-04-16

我明确地告诉她们:那是一所把老师逼疯的学校,一定不是好学校,千万别把孩子往那里送

提示:本文共有 33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这几年,有不少朋友向我咨询X县的某私立学校,打算将孩子送去就读。我明确地告诉她们:那是一所把老师“逼疯”的学校,一定不是好学校,千万别把孩子往那里送。

其实,在X县,把老师“逼疯”的学校还有不少,只是程度有别而已。

一所学校将老师“逼疯”,让学校成为教职工的“噩梦之地”,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毁了老师,毁了教育,毁了孩子。原因很简单:整日身心俱疲的老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教书育人,教师无法在“噩梦之地”会有创造性的劳动——而教育是极富创造性的工作。老师被“逼疯”的最可怕后果是,学生会被“疯”了的老师“逼疯”,美好的校园也会成为学生的“噩梦之地”。

那么,是什么把老师“逼疯”的呢?这样的学校会有哪些特征呢?江山根据多年的职业经验,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给家长选择学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老师是如何被“逼疯”的

1.过于强势的管理作风“逼疯”老师。

有些学校的领导管理作风过于强势凌厉,能把老师“逼疯”。这些领导把学校当成了军营,把自己当成了说一不二的将军,教师在他们眼里就是要绝对服从的士兵。只要他们布置了任务,那就是下了军令。军令如山倒,老师们要立即完成。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不管他们布置的任务有多么不科学、不合理,老师们只有排除万难,完成任务这一条路可走。稍有抵触,他们会被骂得狗血淋头。挨完骂,还得继续完成任务。

按理说,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最应该实施人性化管理。只会服从,只能服从的老师是很难有创造性的。而教育又是特别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可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似乎很少有学校管理者明白。近年来,过于强势的领导似乎比从前更多了。据说,某小学校长打电话给老师,如果老师1分钟之后才接,这位老师首先要在电话里被训斥3到5分钟。据说,有些校长大庭广众下怒斥老师,引得学生围观。类似这样的强势粗暴管理屡见不鲜。

由于教师行业相对封闭,一般入行5年后,就基本丧失了改行的能力。面对过于强势的管理,多数教师只能默默地忍受,接受,像士兵接受命令一般地无条件完成管理者交给的各种任务。很多老师就是这样,被军令式强势管理“逼疯”的。

多年前,某小学校长非常强势,俨然是大将军。这所学校的老师跟我说,他们一到下班时间就立刻逃离,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把人“逼疯”的环境里多待哪怕一分钟。

2.过于严苛的管理制度“逼疯”老师。

严苛的管理制度“逼疯”老师的力量远远超过管理强势的个别领导。这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逼疯”老师的节奏更多的是来源于过于严苛的管理制度。

先以打卡考勤和教案检查为例。

某些学校要求教师一天打四次卡:上午上班下班2次,下午上班下班2次。这可苦了上了年纪的老师,他们总是忘了打卡,或者纠结于到底打了没有。一旦真没有打卡,后果是非常麻烦的,甚至是严重的。如果的确忘了打卡,某些学校会要求老师拿出证明自己在学校上课或办公的证据。虽然这并不难,但教师本来就忙得连上洗手间也要跑着去,如今又得证明自己的确坐了班,上了课,实在是让人抓狂。如此打卡考勤也害苦了那些想利用下午没课,出去办点急事的老师。老师的工作本来就是上班和下班的界限没那么清晰,那些下午没课办急事的老师一般都会在下班后把没完成的工作做好的。但如此考勤,他们就必须请事假。如今请事假代价是很大的。请一天事假,就要扣去一月工资的二十分之一。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很正常吗?严苛在哪?正如上文所言,教师的工作上下班的界限不清晰,很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下班后都会花很多时间备课、批改作业,但是,教师下班后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申请加班费的。老师们为了更好地教学,无私地用休息时间工作,现在偶尔有点急事请个假,还要扣那么多工资,这是典型的不公平和严苛。

近年来不少学校规定50岁以下的老师都必须交纸质教案,甚至要求每一课都要有反思。对于教龄6年以上的成熟教师而言,最好的教案就是将教学简案写在课本上,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所以,几乎所有的纸质教案都是课已经上完了,为了应付检查而补出来的。管理层检查得越严格,补教案的过程就越艰难。有些学校在检查的时候,还在教案本上盖上有时间的章,防止教师以后再用。如果纸质教案真地很重要,对教育教学很有帮助,这样做也就罢了。问题是,多数纸质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对教学工作基本没有意义。这样的严苛就是在消耗教师的生命,就是把老师“逼疯”的节奏。

再以教师的病假制度为例。记得多年前,教师因病而休1个月,工资只是象征性地扣一些,是不会影响教师生活的。但是如今,病休1个月,工资要被扣掉80%左右。这太严苛和不近人情了。首先教师生病大多和工作有关,多为职业病,是工作造成的。再则,生病治疗本来就是一大笔开支(虽有公医证,但很多药都是自费的),工资又雪崩似降低,教师因病致贫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从前。如今,多数教师也成了病不起的群体,这怎能不让人抓狂,怎能不把人“逼疯”。

过于严苛的把老师“逼疯”的制度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3.脱离实际的瞎指挥“逼疯”老师。

脱离实际的瞎指挥是学校管理之癌。江山不幸地看到瞎指挥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江山发现,某些管理层很喜欢用某某教学模式指挥全校的教学。因材施教,因班施教,没有哪种教学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班级。但是,某些管理层就是不顾这个简单的常识,在学校强行推广某一教学模式。先是培训,试点,示范,最后全面铺开。过去的事实早已证明,当年的“1030”模式(老师讲10分钟,学生学30分钟)、合作教学模式等等各种模式的教学全面推广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失败。但是有些管理层就是不顾这些前车之鉴,强行推广这样那样的教学模式。

眼睁睁地看着强行推广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自己的班,但是还得去推行,这怎能不让人抓狂?对于责任心强的老师,怎能不是“逼疯”人的节奏?

二、“逼疯”老师的学校有哪些特征

各位家长在给孩子选学校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如果一所学校有以下特征,那么这所学校很可能就是“逼疯”老师的学校。你们的孩子千万不要往这样的学校送。

1.教师的脸上普遍没有笑容,步伐普遍急匆匆。

教师在工作中得不到快乐,工作普遍处于压抑状态,这一点可以从教师脸上有没有笑容看出。如果这所学校的教师脸上普遍没有笑容,一般情况下,他们正处于被“逼疯”的状态。

如果教师们走路的步伐普遍急匆匆的,这说明他们内心焦虑,没有在从容的状态中工作。他们也很可能处于被“逼疯”的状态。

2.教师流动性大。

教师工作一般比较稳定,流动性不强。没有很特别的事,大多数老师一般不会提出工作调动的诉求。如果一个学校的老师总是要申请离开,那么这所学校的教师很可能处于“被逼疯”的状态。

本文开篇提到的那所把老师“逼疯”的私立学校教师流动性很强。很少有老师能在这所学校工作5年以上。据我了解,那些辞职调走的老师大多不堪学校极为沉重的工作压力。说白了,这些老师是被逼走的。

3.这所学校师生患精神疾病的比率是否高。

长期处于被“逼疯”状态中的老师们,难免有些精神意志不够强大的人患上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

本文开篇提到的那所私立学校有我两位朋友,他们两人竟然先后都患上了抑郁症。

X城某著名小学竟然也有不少五六年级的学生罹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我的同乡是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医师。他的孩子是这所学校的地段生,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让孩子去读另外一所学校。

“我的不少病人都来自这所学校,五六年级就被学业压力整成了抑郁症。我可不敢让我孩子去读。”

如果各位家长跟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医师熟,可以问问他们哪些学校患精神疾病的老师和学生明显偏多。明显偏多的学校一般就是把老师“逼疯”的学校。

被“逼疯”的老师不少人罹患抑郁症

4.这所学校的管理层和一线教师关系是否和谐。

管理层和一线教师紧张的学校一般都是管理严苛,领导过于强势。教师难免处于被“逼疯”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看,放学后,学校领导会不会和一线教师一起打球;还可以看看,学校领导是常常走到老师办公室跟老师聊教学,聊生活,还是总待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还可以看看,这个学校的大小会议是不是很多……

如果下班后学校领导从不和一线教师打球,从来不会走到教师办公室和教师聊天,学校大小会议非常多……那么,这样的学校管理层和一线教师一定不和谐,教师处于被“逼疯”状态是大概率事件。

只有教师的身心处于相对愉悦的状态,才会进入充满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逼疯”老师,就是毁了教育,毁了学生,毁了未来。

一个把教师“逼疯”的学校有再多的“荣誉”,再多的“成就”,都一定不是好学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把老师“逼疯”的学校 一定不是好学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期间 学校实行网络教学好还是压缩暑假补课好?老师说出实情

疫情期间 学校实行网络教学好还是压缩暑假补课好?老师说出实情

网络教学,学生,时间,老师,学校,方式,问题,疫情,效果,教学,月份,就不是,就没有,老师们,卡顿,多大,好的,学业,地方,大费周章,大要,实情,弊端,成本,手机,现实,现状,电脑,网络,线下

2020-04-23 #长篇故事

教师节特别报道|大光华国际学校“四有”好老师的暖人故事

教师节特别报道|大光华国际学校“四有”好老师的暖人故事

学生,老师,朱伟,刘洋,成绩,孩子,工作,李雪,数学,班级,英语,优点,学科,做题,教师,目标,考试,都会,故事,大光,单词,学校,方法,朋友,步骤,知识点,课堂,进阶,国际学校,好的

2007-10-17 #经典故事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哪个更重要?老师和家长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哪个更重要?老师和家长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孩子,家长,家庭教育,老师,影响,学校教育,对孩子,过程,好学校,就如同,好的,学校,指路人,效果,时候,父母,重点,教育,不是所有,告诉你,好学生,有多重要,西边,在学校,实施者,好家庭,都会,作用,会生,人格

2017-07-31 #经典故事

著名歌星杨钰莹老师给深圳外国语学校学生来上课啦!好幸福!

著名歌星杨钰莹老师给深圳外国语学校学生来上课啦!好幸福!

老师,杨钰莹,国际部,我在春天等你,刘巧,苏拉,学生,音乐大师,云课堂,孩子们,这首歌,合唱团,歌曲,音乐,邬晓莉,指导,云音乐,同学们,同学,团员,师生,校长,丁宏,周阳,杨义,黄琪,深圳外国语学校,中学部,音乐艺术,团长

2014-10-25 #小故事

好老师讲好故事

好老师讲好故事

教育,孩子,故事,老师,学生,好老师,心灵,好的,学校,用心,好故事,静待花开,世界,滨河,智慧,桥梁,点滴,爱心,小故事,吴尊,应是,师相,慎思,王利,体育老师,和发,如果爱,高新滨河学校,爱的,都上

2020-06-06 #小故事

好老师讲好故事

好老师讲好故事

教育,孩子,故事,老师,学生,好老师,心灵,好的,学校,用心,好故事,静待花开,世界,滨河,智慧,桥梁,点滴,爱心,小故事,吴尊,应是,师相,慎思,王利,体育老师,和发,如果爱,高新滨河学校,爱的,都上

2020-08-05 #小故事

身边的好老师②|佳木斯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师袁波:在黑暗的世界里“导盲”

身边的好老师②|佳木斯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师袁波:在黑暗的世界里“导盲”

孩子,孩子们,老师,学校,小辉,小蔡,学生,教学,世界,医院,梦想,妈妈,教师,时候,教育,任务,机会,班级,盲文,语文课,海伦凯勒,在她,特教,人生,厕所,名学,女儿,婆婆,家长,尿裤子

2008-12-06 #短篇故事

2020“荆楚好老师”事迹选登 潜心育苗 躬耕教坛当人梯

2020“荆楚好老师”事迹选登 潜心育苗 躬耕教坛当人梯

学生,孩子,教学,班主任,麻城市,专业,支教,学校,团队,教师,湖北省,竹溪县,老师,组织,课堂,高职,活动,伍勇,余志,姜慧,吴晓红,朱平,肖盛,范莉,许明,十佳,先进个人,中心学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镇中心学校

2017-11-1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