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星云大师重要开示」放生与放人

时间:2019-04-17

护生最大的意义是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善因好缘、助成别人的好事等,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提示:本文共有 80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放生,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但是放生要随缘而行,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护生」。护生最大的意义是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善因好缘、助成别人的好事等,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不仅人有生命,花草树木、植物也有生命,甚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整个地球都有生命,所有生命都是一样宝贵,无分贵贱;每个生命来到世间,无不为生存而努力,从而带动世间的欣欣向荣。

佛教本着尊重生命、不侵犯他人生命的慈悲精神,历来无不倡导戒杀、放生,甚至还要进一步爱护生命。因为生命是靠众缘共同成就,每个生命都希望存活,不要受到侵犯、伤害,佛教徒认为放生、护生,乃至给人一点善因好缘、放人一条生路,都是很重要的行持。

在这个讲次中,从戒杀、放生到护生、放人的观念与实践,提出多层面的探讨内容。

问(1):佛教一般教人去恶行善,佛教徒以「放生」来实践善事善行,有些寺庙、出家人更把「放生」视为弘法的工作。那麽「放生」有什麽意义呢?

答:上天有好生之德,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蝼蚁尚且贪生,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希望能活下去,不受到残杀、伤害,佛教徒认为挽救生命、放生,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众生都有生命,可以救他、放他,让他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多美好的事情。

放生歌放生歌闫琬欣;爱无量

佛教主张不杀生进而倡导放生,就是尊重一切生命的最佳体现。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时,为了救一隻鸽子、兔子,自己愿意「割肉喂鹰,捨身饲虎」,来挽救这许多生命。到了中国,提倡放生的出家法师、在家大德也很多,乃至过去的帝王如梁武帝,都劝人戒杀、放生,充分体现出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问(2):据说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隐遁在猎人堆裡,猎人为了猎捕动物撒下罗网,就要他负责看守。惠能大师经常网开一面,把落网的动物都放走了,对此您有什麽看法?

答:就世间法而言,为人工作没有尽到责任,固然是不对,但从佛法的立场来说,他对落网的小动物有慈悲心,放牠们一条生路,让牠们的生命得以继续存活,也不能说不对。所以在出世间法、佛法上,他并没有错,如宋代的永明延寿禅师也是如此。

永明延寿禅师未出家前是一位太守,喜好放生,有的人捉捕了鱼、鸟,就卖给他放生。他经常将这些动物买下来放生,到最后自己的薪水不够用,就动用到公家的钱,这是挪用公款,等于贪污,是犯法的,所以在当时要被判处死罪。

押赴刑场的那一天,他坦然说道:「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我挪用了公家的钱,这是为了护生,但我没有私用一文。我知道,这在世间法是不对,但是于佛法,因为慈悲心而救生、放生,难道不对吗?《普门品》裡提到:只要有慈悲,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刀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菩萨,我真的就要被砍头了吗?」

正当刽子手要砍下去时,刀子真的一段一段的掉下来,刽子手再换一把刀,刀还没砍到,一样又断了下来,不得已只好奏知皇上。后来他得到皇帝的特赦:「这样好了,你挪用公款,我也不能再用你了,不过你很慈悲,就让你出家吧。」由于这样的因缘,成就了永明延寿禅师这一位不起的大法师。

放生,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但是放生要随缘而行,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护生」。护生最大的意义是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善因好缘、助成别人的好事等,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问(3):听说淨土宗的莲池大师、四明知礼大师,以及天台智者大师等人也提倡放生?

答:在佛教史上,许多有名的大德们如隋代的智者大师、明代莲池大师等,他们对建造放生池、放生园,施行放生,都非常热心提倡。智者大师经常购买沿海一带的地闢建放生池,并开讲《金光明经》,阐扬慈悲精神,因而感化当地以捕渔、打猎为生的民众,让他们不再杀生而转业。还有北宋的天台四明知礼大师,在当时向皇帝奏请成立永久放生会,并撰写放生文以定其仪轨,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一定影响。

莲池大师可说是中国佛教史上,提倡戒杀放生最积极的一位高僧。他不但在杭州城内外造了很多放生池,同时撰有〈放生仪〉、〈戒杀放生文〉等文章,并在云栖寺设置放生场,寺裡的出家人则自减口粮,将剩馀的钱用来赎换鸟类,放入放生场中。

由于历来这许多佛教大德广行放生,不但拯救无数生灵,也带动社会善良的风气。过去的祖师大德因慈悲爱物广及六道众生,感得与虎豹共处,这类事例多得不胜枚举。

问(4):近代佛教史上,提倡放生的有哪些大德?

答:民国初年的弘一大师很重视护生。他的学生丰子恺要替他祝寿,弘一大师告诉他,他的画作很好,能够帮忙画护生的画,就算是祝寿了。

弘一大师五十岁时,丰子恺画了五十幅戒杀护生图送给弘一大师,并由弘一大师题诗,李圆淨居士撰文〈护生痛言〉,出版了第一本《护生画集》。后来丰子恺在弘一大师六十岁寿诞时,又继续为弘一大师画了六十幅画,再度辑成《护生画集》,每一幅都很慈悲动人。《护生画集》自出版以后,洛阳纸贵,丰子恺又继续画、继续出版《护生画集》,几十年下来,也画了上百幅。

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后来在上海继续父亲的慈悲事业,为《护生画集》增添很多的材料。这些《护生画集》除了宣导戒杀、护生、善行之外,也彰显因果报应、互助互爱的精神,具体表现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很多人因为看了《护生画集》而弃荤茹素,这对于带动社会大众护生、放生的观念,有很大的帮助。

问(5):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大戒,戒杀与放生有什麽关係吗?

答:戒杀就是不杀生,是消极的不杀;放生是积极的利生,要花钱为众生请命、赎回众生的性命,不但放牠一条生路,还要养牠。

但是现在的人放生,有时候只知道买来放,但是不养牠,就无异于「放死」。例如买了鱼放到放生池放生,但鱼也要吃,你有准备粮食给牠吗?有的人为了报恩而放生,把他的牛、马送到放生园,还要供给食料费,养牠终老,就如同对待人一样,这样的放生才周全。

问(6):放生、戒杀的事蹟,在经典裡是否有记载?

答:我想放生、救苦救难、救命之类的行为,佛陀做得很多,不但在《六度集经》裡有记载,在佛陀的本生谭裡,可以看到佛陀生生世世都不断的救护生命,甘愿自己牺牲、宁可自己死亡,也要保全他人,因此爱惜生命,可说是佛陀最令人尊敬的地方。

净土祖庭 - 庐山东林寺

问(7):《六度集经》裡记载,佛陀过去曾投生为鹿王,也有一些护生、救生的故事。能否为我们谈谈?

答:佛陀第一次说法的地点就在鹿野苑,鹿与佛教的关係很密切。鹿野苑,顾名思义,是「鹿的苑」,鹿居住的地方,能够把牠住的地方让给佛陀、佛教在那裡说法,可见得佛陀过去救鹿、与鹿的因缘很殊胜。

佛陀过去生中,曾有一世是一隻美丽的九色鹿。

有一天,皇后梦到九色鹿,渴望得到牠的皮,于是国王贴出公告,如果有人能捉到九色鹿就有重赏。有一个人看到告示,想起多年前他曾被九色鹿救起。当时他很感谢九色鹿的救命之恩,九色鹿告诉他:「只要你答应我,不将我住的地方告诉任何人,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多少年来大家相安无事,如今在重赏的诱惑下,这个人竟然忘恩负义,说出九色鹿的藏身之地,国王立刻派人把九色鹿捕捉回来。

九色鹿来到国王面前,诉说牠当初如何救这个人的经过,国王受到感动,斥责这个人不但不知感恩报德,反而要伤害他的救命恩人,同时下令今后任何人都不得伤害、捕捉九色鹿。

还有一世,佛陀是鹿王,国家的人民每天都要捕杀很多头鹿奉献给国王,后来鹿王向国王请命:「不要捕杀我们,我们愿意每天自己送一隻鹿给国王。」

有一天,刚好轮到一隻即将生产的母鹿,牠希望大家再宽限几天,等牠生产完了再去受死,但是生命可贵,即使一天也很好,谁愿意代替早一天被杀呢?于是鹿王站出来,愿意代母鹿受难。国王深受感动,于是制定动物保护区、禁止捕猎而挽救了不少的生灵。

过去对于许多拘禁鹿、残杀鹿,要对鹿有种种谋害的人,就说「鹿是人头鹿,人是鹿头人」,说明有的人不如鹿、不如狗,人的瞋恨心、残杀心、嫉妒心、奸诈心,有时更甚于动物。

问(8):戒杀、护生、放生等思想,对整个社会有很大的贡献,让一切生命都能够得到自由、生存。以下有两首警惕戒杀、护生的诗词,请为我们解释。

一、千百年来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古德)

这首诗的大意是:千百年来,我们碗裡的肉、汤,不知结了多少杀生业,可以说怨深海底,恨不能平;要想知道世间刀兵劫的由来,不妨听一听屠门夜裡的杀猪声,就知道你杀牠,牠也会怨恨,将来要报复的;这个杀戮的业报轮迴,冤冤相报何时了?

二、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判。自揣看何如。劝君休杀命。背面复生瞋。喫他还喫汝。寻环作主人。(黄山谷)

这一首很容易懂:我的肉等同众生的肉,名义上虽有不同,但意义是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是具有佛性的,只是我出生的样子不同、形相不同。我吃他,让他受苦恼,肥甘却让我来享受;这样的事,不必叫阎罗王来判断,自己想一想,公平吗?

问(9):放生时,需要举行什麽仪式吗?过去的丛林寺院是否经常举办放生仪式?

答:我认为仪式并不重要,放生的目的、意义却很重要。

有时为了举办放生仪式,一些鱼虾在水裡都晒死了、鸟雀在笼子裡都挤死了,这个典礼对牠们来说,有什麽用呢?放生只是为牠们祝福,让牠们有一个好的未来。如果只是一个祝福的仪式,就应该快一点、简单一点,毕竟生命是很可贵的。

佛教的放生思想与现在环保人士提倡的环保,都很重要。佛教重视环保、重视生态,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如果有一念仁慈、仁德的心来爱护生命、爱护动物,能应天地的良心,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提倡随缘放生,不要刻意放生,进一步还要能爱护生命。

问(10):说到放生,究竟要放到何处?

答:放生要放到哪裡?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来研究。放生的立意固然很好,但常有很多不当的放生,放生不成,最后反而成为「放死」。例如有的人捕捉淡水的鱼,把牠放到大海裡,牠怎麽能活命呢?或者把海裡的鱼虾捕捉了,放到淡水裡,一样不合乎牠生活的条件,这也是放死,所以不当的放生反而造罪。

佛光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有人捕捉毒蛇到佛光山来放生。佛光山是佛地,在佛地放毒蛇,毒蛇一样会伤害人,就如鱼虾有鱼虾的天地,鸟雀有鸟雀的世界,毒蛇也有毒蛇生活的范围,把毒蛇放到人行动、生活的区域,都是不当。所以放生还是要有智慧。凡是不当的放生,虽然美其名为放生,实际上都是不如法、不道德的行为。

问(11):一般寺院都有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麽根据吗?

答:设立放生池不一定要有根据,只要有慈悲心、有场所,就可以建一座放生池。过去智者大师那时候就已建设放生池供人放生,历来的寺院、出家人都有闢建放生池的记载。

因为世间无常,过去建的放生池,慢慢到了后来,要使用土地时,又把它填起来;过了多少时间,有人再重新开发,这个放生池就这麽不断的开、填,如同世间上的好好坏坏、善善恶恶一直流转不已。

问(12):放生,是佛教所独倡的吗?佛陀时代规定出家人饮用的水要过滤,唯恐伤害水中的微小生物,是否在当时就有放生的观念?

答:佛陀制定戒律,出家人的生活用品中有一个「滤水囊」,举凡饮用的水必须经过一块细布过滤,让细小的微生物不进到水中,再把牠们放回清水裡继续活命,所以这个滤水囊的用意就是戒杀、放生。

所有的出家人对戒杀、放生都特别仔细用心,如《毗尼日用》裡有一首偈:「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也许有人会怀疑,一瓶水哪里有那麽多的虫子呢?到了现代,经过科学家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发现一杯水裡,就存在著很多的微生细菌。因此能够护持生灵、爱护这些微小的动物,也是修行人应该重视的德行。

问(13):关于放生,中国的佛教徒都知道要放生,其他国家是否也有放生的观念?

答:不只中国佛教倡导放生,我想全世界都知道要放生。

美国社会的传统,每年到了圣诞节要吃火鸡,多少年下来不知道吃了多少?这是对生命的残杀。但是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导:有一个小孩用箭射中一隻小鸟,这隻小鸟身上带著箭,飞得很辛苦,美国人为了救这隻小鸟,于是在报纸上刊登,电视、电台广播,全国都在找寻这隻小鸟,就是为了救牠的性命。奇怪的是,他们吃火鸡吃得这麽理所当然,要救一隻小鸟却这麽认真?这说明人皆有恻隐之心,他们认为小鸟受伤是受苦、受痛、受委曲,想救牠是一个仁慈的心,还有一个放生的心、一个好心。

说到日本的放生,过去有一只鹿迷路了,跑进一座寺庙裡,大家就把牠收养下来,免得出去被人补捉。寺裡的明惠老和尚知道后,连忙说:「不准,快把牠赶出去。」可是大家捨不得,鹿也慢慢喜欢和人亲近,不肯走,于是老和尚拿起柺杖驱赶牠,这隻鹿只好往外逃去。

大家都感到不解,心想,平时慈悲亲切的老和尚,为什麽今天会这麽严厉的要去驱赶这隻鹿呢?老和尚知道了,就告诉大家:「正是因为慈悲,所以才赶牠走。如果鹿习惯和人相处,完全依靠人、对人产生信任而失去野外生存的能力,这是很危险的。不如让牠回归原野,牠在那裡生活习惯了,就知道如何适应生存、防备外来的侵害。我爱护牠,就要为牠设想,不能害牠。」

我认为放生的道理就是如此。我曾到纽西兰、加拿大旅行,听说钓鱼者钓上来的鱼一定要一尺以上才可以接受,如果不到一尺,还要放回水裡。为什麽?这是法令所规定,用意是不准伤害幼小生命,如果被查到就是违法。

当然,世间事都不是究竟,是非对错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慈悲、仁心,还存有一个爱护弱小动物的善念。

问(14):放生本来是一件非常善美、好意的事,可是放生的人不懂,常因为不当的放生,而遭到社会的批评、诟病,请问有哪些是不当的放生?

答:过去台湾有人进口南美洲的食人鱼,这种鱼的体形不是很大,可是嘴裡有利齿,会吃人,买的人买回来之后就放生到日月潭、鲤鱼潭,牠在裡面吃了湖裡的多少生命,甚至有人在那裡游泳,这条鱼就如鳄鱼一般,会伤害人类。表面上看来是慈悲放生,却等于间接放了杀手来杀人,所以这都是不当的放生。

有的人为了庆生、祝寿,就拜託人去抓鸟、捕鱼来放生。等到他要过寿、放生的那一天,还要有一些放生仪式,这些鱼虾禁不住折腾,还没有放生,大概就死了一半;被补捉的鸟全挤在笼子裡,等到他过寿、过了中午以后才放生,已经死了不少,这些都是不当的放生。

因此不要假借、滥用「放生」这麽好的名词,只在口头上说要如何慈悲、道德,其实「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佛教徒的慈悲,是表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不但尊重人权,同时要尊重生权;不但要爱护一切的生命,也要爱护人间的道德、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问(15):放生、护生的善行,会得到好的果报,过去是否也有这类的灵感事蹟?

答:这一类的事蹟很多,如在《安士全书》裡有一则故事:

一个沙弥跟随一位有神通的师父学道。有一天,师父看到这个沙弥只剩下七天的寿命,认为应该让他回去探望父母,于是要他回家一趟。

沙弥走在路上,看到一群蚂蚁被水围困,就拿了树叶朝水裡一丢,这些蚂蚁随即像搭桥一样,全部脱离围困逃生了。沙弥回到家,和家人相聚了几天,又安然回到寺院里。

师父一看,很讶异他竟然没有死,心想:「唉呀!这个沙弥福报好大,看来是积了什麽阴德吧。」于是问他在这一段时间裡都做了些什么事。

沙弥回想了一下,就将他在路上救蚂蚁的经过告诉师父。师父恍然大悟:「唉呀,这就是阴德!」沙弥因为爱护生命而活到八十多岁,所以救人、救命、放生,就有这样的功德。

放生能让这片大地祥和、无有怨气,可是现在常看到有的孩童玩弄小动物,一直玩到死,这样的儿童怎麽会幸福?很多人为了满足一己的口腹之欲,有所谓的活鱼十三吃、活鱼二十吃、三十吃,他怎麽会幸福呢?凡是残杀,都有因果报应的。即使是吃荤,也不要为满足口腹之欲去残杀动物。

现在西方先进国家有一个法令,吃鸡、吃鸭不算有罪,可是你把鸡鸭倒过来挂在车子上,或者把牛马挤在围栏裡超载,国家要判你的罪,因为这是虐待动物。甚至于野生动物在公园、在牠的生活范围裡走动,开车的人经过了都要停下来让牠先走,因为那是牠的世界,如果惊吓到牠,也算是虐待动物、也是犯法。

我觉得这个世界慢慢在进步,不但注重民权,也讲究生权,尊重动物也有生命的权利。

问(16):前面谈到不当的放生不可为,那麽真正的放生应该如何做,才能符合佛教慈悲的教义?

答:说到放生,尤其是昆虫等微小动物。例如很多人会说:「蚂蚁、蚊子很多,我不杀生不行。」可是为什麽一定要杀牠呢?不希望有蚊子、蚂蚁,可以事先防备,把环境整理好,不要让它滋生。或者也有人认为防备不了,即使不让它牠滋生,牠还是会来,这时候你可以驱赶牠,但也不必杀牠。

杀生,实在都是不好的手段。尤其到了现代,我们不但讲放生,还要进一步提升到「放人」的阶段。因为这个世界到处充斥著人与人斗争、人与人彼此较量,甚至到了要致对方于死地的地步,所以今后的世界,不但放生重要,「放人」更重要。

问(17):那麽人应该如何「放人」?

答:「放人」,即面对穷苦的人,当然是给他一点饮食;他没有职业了,就帮他找个工作;家庭裡不和谐、经济有困难了,就开导他要「和气生财」。

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和气、和谐,我们要促进人的和谐、和气,促使全人类都能和平共存,这才是人间不变的道理。

问(18):有的人生性悲观消极,甚至感到人生了无生趣,失去活下去的动力,是否也需要「放人」?

答:当一个人失意时,能给予他鼓励、开导,这也是「放生」。

如果这个人有了一些困难,可以资助他一下、帮助他度过难关;或者说几句好话、帮他一个忙,这就是「放人」,「放人」的阴德更大、功德更高。

问(19):放动物、放人,都是对有情众生的「放生」。那麽,对于有情众生之外的无情众生方面,是否也有放生的意义存在?

答:「放生」应该是针对有生命的个体,哪怕是花草树木,它虽然没有心理机能,你践踏它,它也只有物理反应,不过也不应随意糟蹋这片大好的草原、美丽的花朵。我觉得世间上一片生机,如果我们都能以一个放生的心态,保全这个世间的生气,就是保有自己的人格。

佛教有所谓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只对有情众生要放生,对无情而言,惜物惜缘也是放生。不管是一沙一石、一只笔、一张纸、一条毛巾,任何物品都有生命,都应该好好维护它的功能,延长它的使用年限,创造它在人间的价值,这就「放生」的广义诠释。

问(20):有人质疑佛教提倡放生,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他们认为世间上「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是理所当然的道理,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定律。请问您对这样的说词有什麽看法?

答:在这个世间上,各人都站在各人的立场,各有不同的角度。站在人的立场,当然认为这个世界要平衡,动物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例如狮子、老虎不吃羚羊、斑马,牠们怎麽活下去?如果牠们不吃斑马、羚羊,会导致斑马、羚羊繁殖数量过多,这个世界也会容纳不了,所以要生态平衡。

又如生物学家讲生物学,人类宗教学家就讲宗教学,大家可以就自己的心理需求、所知的领域、理念来表达看法。上天有好生之德,慈心、善心、好心就是这个世界的天性。

问(21):那麽依您的看法,如果佛教提倡爱护动物、爱护环境,对整个生态保育会有什麽帮助?

答:佛教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佛教不但主张对一切的有情众生要慈悲、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一切无情也要爱护,例如阿弥陀佛就是佛教有名的环保专家。他所立下的四十八大愿,成就了没有污染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没有三恶道众生,都是持戒清净的善人,人人身心健全,寿命无量,是推行环境保护的最佳典范。

其实当前的生态保育问题,除了外在的生态环保,还包括心灵环保。在生态环保方面,必须倡导爱护生态、保护生灵、重视环保及适当的放生,世间的能源、大自然不遭到破坏,人类就可以长治久安。而内在的心灵环保,则要靠人人净化自己的贪、瞋、痴三毒,给人信心、给人鼓励、给人帮助,内心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因此佛教在倡导生态保育方面,不但讲求适当的放生,今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重要的就是要「放人」。

《印光大师文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星云大师重要开示」放生与放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圣空法师开示:修行的初发心很重要

圣空法师开示:修行的初发心很重要

动机,众生,如果我们,调整,很重要,牺牲自己,修学佛,本因,才来,开示,寺院,事情,佛法,利益,大众,心态,成就,目标,范畴,苦难,工作,动机是什么,动机不纯,空法师,目的是,最根本,我们大家,无上菩提,是不能,有意义

2007-03-04 #故事会

传奇高僧广钦老和尚重要开示:具足这两条 才算合格的出家人!

传奇高僧广钦老和尚重要开示:具足这两条 才算合格的出家人!

贪念,恶业,广钦老和尚,业障,成就,出家人,开示,内心,目标,不容易,出世间法,出家修行,这两条,最基本,万法,法中,福慧,诸佛,以起,传奇,一丁点,人生,世间,三宝,业力,高僧,圣者,原文,削发为僧,名利

2012-05-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故事大禅机 星云大师扬州讲解因果法则

小故事大禅机 星云大师扬州讲解因果法则

大师,民众,东沙,世界,师父,西沙,到哪里,四大皆空,因果,才能,桌子,禅机,建设,星云大师,腾讯,大觉寺,图书馆,买菜,人生,佛学,儿子,偈语,四大,扬州,市场,故乡人,掌声,故事,树木,鉴真

2020-08-06 #长篇故事

星云大师:遇到了难事 求人不如求己(经典好文)

星云大师:遇到了难事 求人不如求己(经典好文)

观音,能力,苏东坡,佛印禅师,星云大师,求人不如求己,观世音菩萨,檐下,人生,个人,尘埃,心灵,才能,污秽,潜能,现实,精神,观音菩萨,问题,面对现实,难事,竞争,生活中,勇敢地,去面对,心灵上,我也在,遇到困难,家慧,在雨中

2020-01-29 #长篇故事

星云大师智慧:房子再小 也要悬挂一“吉祥” 大吉大利 增福气

星云大师智慧:房子再小 也要悬挂一“吉祥” 大吉大利 增福气

吉祥,人们,星云大师,动物,寓意,书法,代表,喜鹊,日子,根竹,民间,语言,高清,所以就,龙凤呈祥,可多,嘉庆,宗第48代传,福善,北方人,好的,吉祥鸟,万事,一面镜子,临济,世间,个头,事物,乌鸦,乐手

2007-01-11 #经典故事

星云大师:真正一流的聪明人 往往像是异于常人的“傻子”

星云大师:真正一流的聪明人 往往像是异于常人的“傻子”

星云大师,佛家,傻子,聪明人,诱惑,最高境界,世间,个人,人生,书法,佛门,天下,时候,装饰画,高清,生活,一切事物,一句话,能做到,这世界,四大皆空,利来,司马迁,得辛,出家人,中人,水中月,一身,东西,亲情

2007-12-04 #故事会

星云大师谈如何“知足心安” 神话传说中的启示 每个人值得反思

星云大师谈如何“知足心安” 神话传说中的启示 每个人值得反思

少年,吕洞宾,母亲,金子,时候,人心,欲望,星云大师,不知足,富尔,师说,石成金,金之术,了头,最核心,懂得了,每天晚上,天工,外壳,众生,举动,事实,云大,人性,匡救,做法,几年生,内涵,凡事,卧病在床

2014-11-02 #故事大全

星云大师智慧:真正的聪明人 往往懂得这4个字 蕴含大智慧

星云大师智慧:真正的聪明人 往往懂得这4个字 蕴含大智慧

秦穆公,胸怀,海纳百川,管仲,胸怀宽广,天下,三年之后,星云大师,春秋时期,百姓,美酒,装饰画,骏马,高清,古人云,大智慧,这样的人,大胸,世容,不空,善因,地藏王菩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魏征,齐桓公,太子,大唐盛世,集福,东西

2012-04-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