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促织:皇帝一句话 底下跑断腿 一个小人物因蛐蛐飞黄腾达的故事

时间:2019-05-02

01一只蛐蛐让成名从家破人亡到飞黄腾达明朝宣德年间,皇宫里不知何时流行起了斗蛐蛐。因此每年都会向民间征收大量的蛐蛐。陕西华阴县有个县令为了讨好上

提示:本文共有 27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01一只蛐蛐让成名从家破人亡到飞黄腾达

明朝宣德年间,皇宫里不知何时流行起了斗蛐蛐。因此每年都会向民间征收大量的蛐蛐。陕西华阴县有个县令为了讨好上司,于是找了一只很能斗的蛐蛐献了上去,上司将蛐蛐献给了皇帝,皇帝非常高兴,大大奖赏了这个县令。

可是麻烦事也来了,皇帝要求华阴县县令每年都要上交相同的蛐蛐。可是陕西这个地方本来就不产蛐蛐,华阴县令没有办法,将这件事摊派给了乡里。乡里的那些差役,又将这件事按照人头摊派下去,规定每家每户按时上缴多少只好品质的蛐蛐。

这件事给了乡里那些游手好闲的混混们机会,他们因为经常斗蛐蛐捉蛐蛐,所以手里有几只品相很好的蛐蛐,于是这些混混们坐地起价,牟取暴利。很多人就是因为找不到蛐蛐,只能从这些人处购买,但价格奇高,整的很多人都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华阴县有个穷书生名叫成名。多次考试,就是不中,连个秀才也不算。因他为人迂腐木讷,不知变通,乡里的那些差役们就动歪脑筋,将乡里征收蛐蛐的任务交给他,成名推脱不了,只好应下。

乡里的那些好蛐蛐都掌握在混混们的手中,成名为了征收蛐蛐,不到一年就败光了家里所剩无几的积蓄。妻子没有办法,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既然买不到蛐蛐,何不自己去捉呢?

成名一想,于是每天早出晚归的去捉蛐蛐。可不管怎样就是捉不到,偶尔捉到一两只,也是那种又笨又蠢的,根本不好斗的蛐蛐,成名也因为此事,挨了县官不少大板,屁股早已被打得皮开肉绽,连下地都难。

眼看着期限将至,成名本想一死了之,但奈何还有妻儿放不下,只能坐在家里唉声叹气。

正在这时,村子里来了一位巫婆,据说懂得占卜之术,颇为灵验。成名的妻子死马当作活马医,去求了那巫婆,那巫婆给了成名妻子一幅画。画中是一座寺院,寺院后面的土山上有一树林,树林的草丛边上趴伏着一只麻头蛐蛐,看着颇为凶猛。

成名发觉这个寺院正是后山的大佛寺,难道这是暗示自己那里有蛐蛐?于是成名拄着拐前往大佛寺。在大佛寺的土山上,开始了他寻找蛐蛐之旅。

找了整整一天,就是不见那蛐蛐,又饥又渴的成名准备回家时,突然听到一只蛤蟆的叫声,于是他扒开草丛一看,那蛤蟆正伏在草丛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青草上趴伏着的一只麻头蛐蛐。

成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只蛐蛐捉住。装在一只金丝笼中准备交上去。要说这蛐蛐还真的是漂亮,大身架,长尾巴,金色的翅膀,叫声格外响亮,即使是不了解蛐蛐的人,也能看出这蛐蛐很厉害。

成名回到家后,将这只蛐蛐精心喂养,就等着期限一到,上交官府,完成征缴的任务。

有一天,成名九岁的孩子趁着父母不在,偷偷打开了那只蛐蛐的笼子。那蛐蛐见笼子打开,奋力一跃,跳了出去,成名的孩子怎么也捉不到,费心费力的捉到后,那蛐蛐翅膀也断了,腿也折了,不久就死了。

孩子见到这种情况,知道自己闯祸了,于是哭着把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脸色发白,气的大骂:“ 你闯祸了,等着你父亲回来收拾你吧。”

成名回来后,妻子将此事告知他,成名顿时如遭雷击,怒吼着去找孩子,可是孩子却怎么也找不着。最后夫妻二人寻了一天,在庭院后的枯井中找到了孩子的尸体,原来那孩子害怕父亲责骂,早已投井。

夫妻二人见孩子已死,顿时呼天抢地,悲痛不已,感觉天都要塌了。成名和妻子就这一个孩子,因为征收蛐蛐之事,日子越过越凄惨。本来捉到这只好的蛐蛐进献上去,就可完成征缴任务,成名也可松一口气,但如今蛐蛐没了,孩子也没了,成名是真的心如死灰。

夫妻二人将孩子的尸体弄出,准备找个地方埋葬,忽然,成名觉得孩子身上还有一股微弱的气息。于是将孩子抱到床上,请来郎中,半夜之后孩子果然醒了。可孩子虽然醒了,却眼神涣散,精气神全无,只想着睡觉。

成名的孩子虽然救活了,但蛐蛐却死了,这就相当于断了成名半条命,他也因此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整日长吁短叹。

忽然成名听到一声蛐蛐的叫声,那蛐蛐竟然活着?成名鞋都不穿,追出门去,那蛐蛐三跳两跳,跳到墙根边,成名捉住后才发现这蛐蛐也不是原来那只。只见这蛐蛐身材短小,颜色呈现出灰色,压根就不像一只能斗的蛐蛐。

当时村里有一个混混,手里有一只蛐蛐,名叫蟹壳青,这混混拿着蛐蛐也不卖,整日寻着别人斗蛐蛐。这天,混混拿着蛐蛐来到成名的家里,要找成名斗。成名本想拒绝,转念一想自己找的这只蛐蛐根本就不符合征缴的规定,也完不成任务,索性就斗一斗。

谁知那蛐蛐,在成名的挑逗下,三两下就咬死了混混的蟹壳青,成名大惊之下,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成名将那蛐蛐捉住放在笼子中好生喂养。

转眼期限就至,成名将蛐蛐上缴给了县官,县官大怒,说成名竟敢拿这等劣质货糊弄自己,正准备打成名大板,成名忙说这蛐蛐有特殊的本领,倘若不信,可拿其他蛐蛐来斗一斗。县官将信将疑,拿来征缴的其他蛐蛐与这只蛐蛐相斗,可没有一个是这蛐蛐的对手。

县官大喜过望,将这只蛐蛐献给了抚军,抚军得知此事后,用装饰豪华的笼子将它呈给了皇上,并且在奏章之中说明了这只蛐蛐的本领。

皇上见到蛐蛐后,起初也有些不信,最后拿它和全国上缴的蛐蛐相斗。结果这蛐蛐都大获全胜,皇帝龙颜大悦赏赐了抚军。抚军也没忘了成名,免了他的徭役,准许他入县学,成为秀才。

没过多久,成名在县里就拥有良田千亩,牛羊数千只,出行时也前呼后拥,比那皇亲国戚还要奢侈。

过了一年多后,成名的儿子也恢复了,醒来第一句话说:“我仿佛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个骁勇好斗的蛐蛐。”

02成名的大起大落

小说中的成名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别人的大起大落全是因为自己,而他竟是因为一只蛐蛐。

起初,作为乡里征缴蛐蛐的负责人,成名因为此事败光了家产,家徒四壁,后来好不容易捉到一只蛐蛐,却因为儿子的过失死了,儿子也因为蛐蛐差点死了。可以说,成名几乎被一只蛐蛐整的家破人亡。

后来成名又得到一只蛐蛐,这蛐蛐举世无双,成名又靠着一只蛐蛐从此飞黄腾达。这一起一落之间,竟如此戏剧。

03暮有话说

蒲松龄的这篇小说虽是在写成名从家破人亡到飞黄腾达,实则是讽刺封建统治者。

皇帝因为一个小爱好,便大肆发动民力去满足自己,殊不知,他的一个命令,造成了民间多少平民百姓的家破人亡。

后来,皇帝也得到了一只举世无双的蛐蛐,并且奖赏了和这只蛐蛐有关的所有人。参与这件事的人凭借蛐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看似喜剧结尾的背后,却向人们反映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倘若成名没有寻到一只蛐蛐,那又会如何?

倘若成名没有寻到蛐蛐,那他自然是完不成任务,完不成任务自然会受惩罚,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成名,很可能会自杀轻生,那么一个完整的家庭也就会因此破碎。

是啊,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全凭喜好,可是这一言一行间,却波及着无数的平民百姓。

文中的成名是幸运的,他寻到了那只蛐蛐,可封建社会中那千千万万没有寻到蛐蛐的人,又有谁管过他们呢?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促织:皇帝一句话 底下跑断腿 一个小人物因蛐蛐飞黄腾达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聊斋《促织》究竟在讲谁的故事

聊斋《促织》究竟在讲谁的故事

促织,蒲松龄,明宣宗,宣宗,故事,皇帝,王渔洋,斗蟋蟀,宣德年间,明史,蟋蟀,齐景公,康熙年间,小说,现实,谥号,瞿瞿,蔡东藩,陈鸣远,天子,中不,依据,聊斋志异,命运,帝王,康熙,时期,紫砂,聊斋,苏州

2012-12-15 #故事会

聊斋志异中的促织中令人细思极恐的社会现象是如何的?

聊斋志异中的促织中令人细思极恐的社会现象是如何的?

蟋蟀,儿子,促织,上司,县令,聊斋志异,差事,百姓,县里,孩子,供应,社会现象,好的,乡里,作者,处境,官吏,成见,母亲,皇帝,社会,篇章,了一下,动漫迷,没有一个,倾家荡产,屡见不鲜,走投无路,一职,下里

2017-09-05 #故事大全

转帖《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读后感

转帖《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读后感

蚂蚁,促织,伊索寓言,例证,故事,官员,米粒,领导,正因为如此,得多,雷锋,为人民服务,事业,下场,个人,业绩,人们,事端,关键,公款,利益,升官发财,单位,口号,寓言,寓意,大权,安乐窝,小蚂蚁,小姐

2011-04-04 #小故事

转帖《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读后感

转帖《蚂蚁和促织的故事》读后感

蚂蚁,促织,伊索寓言,例证,故事,官员,米粒,领导,正因为如此,得多,雷锋,为人民服务,事业,下场,个人,业绩,人们,事端,关键,公款,利益,升官发财,单位,口号,寓言,寓意,大权,安乐窝,小蚂蚁,小姐

2010-03-15 #故事会

好老师幼儿园绘本故事《促织》连环画

好老师幼儿园绘本故事《促织》连环画

促织,绘本故事

2009-06-03 #故事会

明朝喜欢斗蛐蛐的皇帝是谁 和蟋蟀皇帝有关的民间故事

明朝喜欢斗蛐蛐的皇帝是谁 和蟋蟀皇帝有关的民间故事

皇帝,朱瞻基,斗蛐蛐,蛐蛐,蟋蟀,明宣宗,人们,明朝历史,喜欢玩,乐子,了学,段时间,那明,奇葩,一国之君,乏善可陈,价格,古人,历朝历代,召来,外号,大臣,心思,平生,家伙,少年时期,张皇后,情景,方式,时候

2010-07-19 #长篇故事

明朝喜欢斗蛐蛐的皇帝是谁 和蟋蟀皇帝有关的民间故事

明朝喜欢斗蛐蛐的皇帝是谁 和蟋蟀皇帝有关的民间故事

皇帝,朱瞻基,斗蛐蛐,蛐蛐,蟋蟀,明宣宗,人们,明朝历史,喜欢玩,乐子,了学,段时间,那明,奇葩,一国之君,乏善可陈,价格,古人,历朝历代,召来,外号,大臣,心思,平生,家伙,少年时期,张皇后,情景,方式,时候

2019-06-16 #故事大全

大蝈蝈活吃促织 几秒钟吃个精光 连个胡须都不留!

大蝈蝈活吃促织 几秒钟吃个精光 连个胡须都不留!

蝈蝈,螳螂,吃虫子,促织,动物,盔甲,蟋蟀,非洲,大地上,同类,天敌,昆虫,胡须,螳螂捕蝉,食物链,生存法则,斯科,连幼鸟,黄丽,世界,传说,体色,精光,利器,强者,弱者,又名,吃货,后代,命运

2018-10-1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