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快手直播首秀 超156万人在线感受豫剧文化

时间:2019-05-14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城市、青年观众,只有年轻群体介入,优秀的戏曲文化才不会出现断层

提示:本文共有 32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目前河南戏曲市场存在‘三多三少’,即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基层演出多,城市演出少;包场演出多,售票演出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城市、青年观众,只有年轻群体介入,优秀的戏曲文化才不会出现断层。”

3月29日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入驻快手23天之时,开启了他的首场直播。

李树建是当今豫剧领军人物,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他从艺45年,演出近万场,给上千万人唱过戏。通过快手的短视频+直播传递豫剧文化,是他的最新尝试。

“我非常激动,激动的这两天都睡不好。”李树建在直播间坦陈,入驻快手短短20来天,自己的短视频作品近2000万播放,这意味着差不多2000万人观看,这种新的戏曲传播方式让他吃惊,在女儿的鼓励下,他决定开启直播,跟粉丝交流。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戏曲百花苑。

豫剧源自河南梆子,是一种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戏曲。河南方言自带的轻巧幽默,被豫剧演员们很好地运用,使得豫剧自带让人捧腹的喜感,极其容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虽然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包括豫剧在内,也面临着“传承者青黄不接”、“年轻观众群逐渐减少”等问题,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作为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入驻快手,找到了一条新的传承之路。

约三个小时的直播中,李树建谈了豫剧的现状,聊了他的人生感悟,并带领弟子现场表演豫剧《五谷丰登》。著名豫剧演员金不换、小兵张嘎谢孟伟、歌曲《父亲》演唱者刘和刚、国家一级演员杜旭东等纷纷连麦为李树建打call加油。

数据显示,此次直播,李树建的直播间最高观看用户数达13.8万,累计观看用户数156.7万,此次直播首秀,共计涨粉近10万,豫剧文化再次激起了年轻人的喜爱。

人大代表的跨界直播首秀

“快手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豫剧人李树建,我不会玩快手,但姑娘很会玩,我也觉得很有趣,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今天也正式入驻快手了。”3月7日,豫剧名家李树建录制了他的第一条短视频,语言朴素真挚。

这条短视频迅速引爆了快手上的豫剧演员和爱好者,获得了超过266万播放和近7万个点赞。很多人听过李树建的代表作《程婴救孤》《清风亭上》,但能够看到他的真实生活,甚至能够在线上直播互动,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自3月7号开通快手账号后,许多粉丝留言“李老师赶紧开直播吧”,看到网友们对豫剧这么感兴趣,李树建深受感动,直播也成为他的心头计划。

不过,至于哪一天开直播,李树建和他的弟子们却非常慎重。李树建觉得,一定要研究明白短视频和直播再亮相,这就像舞台上的表演一样,就要计较认真二字。

李树建说,3月29日直播首秀是一周前决定的,快手上越来越多的粉丝支持鼓励,让他信心越来越足。

别看李老师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第一次进行直播,他坦言自己也是十分紧张。“直播前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试播到晚上2、3点回家,早上6、7点就醒了”。

晚上8点,随着徒弟们聚拢到身旁,随着屏幕上不断的留言和礼物,李树建很快进入了状态,谈豫剧、谈人生、谈弟子,直播间粉丝的热情,让他很快就恢复到了往常的演出状态。

直播中,李树建和网友们分享了不少演出背后的趣事。他说,有次去意大利演出《清风亭》,台词里有一句“老伴老伴”,每唱这句的时候总会引发爆笑,他一直不明白,后来有人告诉他,原来是翻译这句的时候译成了“老女人”,“光唱的好还不行,传播中国文化,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

回忆起这些趣事,李树建毫不避讳,侃侃而谈,直播拉近了李树建与粉丝的距离,不少网友留言感叹:原来豫剧泰斗也会讲段子!

直播中,李树建老师不仅和弟子们携手演绎了经典豫剧《五谷丰登》,还邀请到了豫剧名家金不换、文武小生王献光,以及“河南俏花旦”杜永真来到现场,表演了《七品芝麻官》、《梳妆》等豫剧选段,并向网友们展示了“水袖”、“甩发”等基础豫剧技巧,让直播间观众大呼过瘾。

“豫剧是全国地方戏第一大剧种,如今互联网网民规模日益庞大,这次在快手上直播,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了解豫剧、了解戏曲艺术。”李树建说。

豫剧表演之余,李树建还通过连麦功能,与小兵张嘎谢孟伟、歌曲《父亲》演唱者刘和刚、国家一级演员杜旭东等知名演员进行交流,并分享戏曲表演的经验和心得。

歌手刘和刚在连麦中感叹道,李树建是真正的艺术家走进快手,“这绝对是快手的一股清流,关注李老师就是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老戏曲,新传播

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的身份背后,李树建有着40多年的戏剧演出经验,他的作品尤以悲剧感人,不少戏剧爱好者称他为豫剧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李树建代表的众多作品中,尤以《程婴救孤》、《清风亭》和《苏武牧羊》合称的“忠孝节”三部曲最为出名。

在直播中,李建树表示,自己的表演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认可,主要就在于“以情带戏”。“唱《清风亭》张元秀在他老伴一头碰死在地上的一段戏时,我趴在地上,哭着、唱着。我想到父亲去世时,母亲就是这么哭的,我是用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感情去演戏。”

“忠孝节”三部曲是李树建用心打磨出的精品剧目,每部戏的排演都花了近5年时间。排《苏武牧羊》时,李树建还不太会用电脑,他就把唱词录到录音机里,随时听、随时背,为排这一部戏,听坏了3台录音机。

在李树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豫剧精品走出国门,让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2011年2月,李树建带着豫剧《程婴救孤》第一次抵达美国,在洛杉矶和俄勒冈等地进行为期10天的交流演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掌声不断,他本人更是获得了“功勋演员”奖牌。

作为李树建的代表作,《程婴救孤》自2002年搬上舞台以来,已在国际国内演出1400余场,成功出访了法国、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与地区。

他表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戏曲,让河南豫剧更多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中国故事在海外主流社会传播,是河南豫剧院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尤其是国内,随着时代发展,与国外大受追捧不同,以豫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艺术在国内正日益面临萎缩与失传的危机。

如何巩固国内观众群,尤其是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以保护、传承这份传统艺术瑰宝?越来越多戏曲艺术家利用新媒体做增量,提高传统戏曲的网络能见度。

坚持普惠原则、去中心化的快手成为了李树建等老一辈艺术家眼中天然的戏曲传播土壤。数据显示,在2019年上半年,快手平台上新增戏曲类视频290万+,涵盖戏曲168种。其中,视频数量最多的是京剧,作者数达158万,平均观看量最高的则是豫剧,作者数超2万。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日益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与传承载体。

以豫剧为例,国内10万豫剧大军中,很多都已是快手用户,包括各地豫剧团演员与民间爱好者。更重要的是,与过去刻板印象认为的,年轻人一听到戏曲就觉得无聊,表演或喜爱这些东西的都是老年人的观念不同,在快手上,越来越多年轻人扛起了戏迷的大旗。

潘汉秋是郑州大学音乐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更好地把河南豫剧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戏曲之美,课余时间他把自己唱戏的片段记录下来分享到快手上,一下子收获了很多同龄人的喜爱。现在粉丝超过30万的潘汉秋常常通过直播的形式给网友们来一曲儿,发展自己爱好的同时,把戏曲带向了来自全国各地更多的人。

对于平台的流量优势,李树建深有感触。在直播中他就表示,自己从业40多年,演出观看人数能有两千多万,然而在快手平台短短不到一个月,观看视频的人数已经近两千万。

除了强大的流量支持,平台还积极通过运营活动为传统艺术拓展商业市场。据了解,在快手推出的快手课堂——知识付费学习服务平台中,“传统文化”板块已经成为几个重要板块之一。非遗老师多达67位,开设502节传统文化课程,有3万多付费学习者。

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快手正与李树建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一起,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多样魅力,让短视频成为传统文化特色表达的传感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快手直播首秀 超156万人在线感受豫剧文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 在戏剧舞台上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 在戏剧舞台上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豫剧,艺术,中国,戏曲,文化,观众,创作,史宝,世界,儿子,人民性,导向,家常饭,现代戏,立场,精准,扶贫,中国故事,为中心,精品力作,中国力量,包青天,常香玉,杜比,李树,焦裕禄,陈世美,巡检,大剧院

2019-11-10 #长篇故事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燕——人大代表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燕——人大代表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李燕,疫情,设备,西班牙,口罩,武汉,物资,肺炎,车间,公司,建设,医护人员,全球,基础,排风,患者,机组,神山,药物,需求,防控,医院建设,告诉记者,中中,从江,司中,弗朗西斯科,费尔南德斯,医药公司,最前线

2008-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高明芹:发挥专业优势 做人民满意代表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高明芹:发挥专业优势 做人民满意代表

高明芹,民法典,草案,建议,议案,工作,物业管理条例,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务,乡村,层面,时间,方面,建设,立法,三次会议,告诉记者,法律人,赵君,和精,律师事务所,新中国,第一时间,主任,专业知识,专业,专家教授,中华人民共和...

2016-01-21 #短篇故事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卓长立——带领阳光大姐努力奔跑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卓长立——带领阳光大姐努力奔跑

阳光大姐,家政,卓长立,疫情,培训,济南,课堂,阳光,服务,直播,业务,人员,学员,湖南,线下,省市,技能培训,育婴员,古丽,和田,黄静,阿娅,大姐面,有限责任公司,妇女,上线,业务管理,个人,保育员,企业

2020-06-09 #故事会

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引才育才 振兴乡村(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引才育才 振兴乡村(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王绍南,乡村,农业,人才,农民,问题,发展,建议,村民,农村,特色产业,通知,中发,农村部,指南,标题,蓝色,有关部门,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吴云波,李君,杨宝玲,温锦,绍南,花有果,中国农民,全国人大,和精,管理干部学院

2017-01-14 #故事会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敬华:焊枪在手 责任在心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敬华:焊枪在手 责任在心

张敬华,工作,生产,张敬,分厂,制造业,有限公司,货车,疫情,精神,车辆,面罩,齐齐哈尔,调研,争分夺秒,敬华,班后,产业工人,就业市场,天车,全国,代表,人才需求,人才队伍,人大代表,人员,产品,产量,企业,任务

2019-10-17 #长篇故事

「代表通道“她”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讲述贵州脱贫攻坚故事!

「代表通道“她”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讲述贵州脱贫攻坚故事!

苗绣,松桃,扶贫,石丽,贵州,技艺,指尖,鸽子花,妇女,故事,安置点,苗族,杨光荣,民族文化,代表,全国,图片库,群众,通道,铜仁市,发展,培训,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我的家乡,姐妹们,是最好,被列入,转化为,带动了

2016-02-04 #经典故事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孙雨飞:“油田工匠”破解一线生产难题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孙雨飞:“油田工匠”破解一线生产难题

孙雨,应急,地质,事件,难题,余人,技能专家,大庆油田,技术革新,油井,油田,能力,责任,集团,培训,攻关,岗位上,刘荣升,周云龙,李国玉,王晴,王巍,责编,高级技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多井,李志达,代表,今年以来,书籍

2012-08-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