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感动海南”2020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朱屹:开出“心病”良方 抚慰患者医护人员对疫情

时间:2019-05-29

朱屹觉得,身为心理医生,他更像是这艘大船上的心理按摩师,为每一位病人疏导情绪,也为每一位战士排除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

提示:本文共有 21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朱屹

“有人说,方舱医院像一艘战舰,劈波斩浪,每个人都是战士。”朱屹觉得,身为心理医生,他更像是这艘大船上的“心理按摩师”,为每一位病人疏导情绪,也为每一位“战士”排除心理上的焦虑和紧张。

在心理层面,朱屹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医护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拼尽全力,背负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却依然毫不退缩,让朱屹十分感动。“其实很多人已经走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却一直在坚持。”然而,朱屹自己也是一名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这样艰苦却坚持的历程,他同样走过。

□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记者 贺立樊

他同样焦虑

心理医生也失眠

心理医生朱屹是湖北人,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工作过一年。

2月4日傍晚,朱屹和队友们乘飞机抵达武汉。重回故地,朱屹发现,街上的车很少,电视里播放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朱屹心里一紧。

他早已知道,自己将来到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只是当自己真的置身其中时,那份紧张感才终于袭来。

从那一晚开始,朱屹出现了失眠。

“作为心理医生,依然避免不了焦虑。”睡不着时,朱屹开始分析,为什么会焦虑,“主要还是担心感染,担心工作困难。”异地支援,疫情严峻,朱屹发现,几乎所有队友的脸上都写满焦虑。

“我的心理正常了,才能帮助别人。”朱屹知道自己的使命,2019年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基地成立后,朱屹作为心理医生加入,就是要从心理上,增加这支队伍的厚度。

一切焦虑,都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了解。朱屹不断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2月6日江汉方舱医院开舱后,他主动进舱,与确诊病人交流,用科学和事实,逐渐打消了病人的思想负担,也消除了自己的心理焦虑。

与此同时,朱屹还肩负着医护人员心理辅导的工作。

进舱十多天后,一位队友找到了朱屹。他的眼里布满血丝,满脸疲态,一问才知道,他已经十多天没有睡好觉。即使是专业医护人员,即使做好了细致防护,他依然严重失眠。

朱屹明白,这是急性应激障碍,除了单一的心理辅导,他也为这位队友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安排核酸检测,“面对极度焦虑的情绪,只有让事实告诉他,他没事。”

直到拿到那张呈阴性的检测报告,这位队友才逐渐放松下来。他有些不好意思,朱屹却十分触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斗中,他身边有无数医护人员,在高危的环境里进行着高强度的工作,面临着心理崩溃,却依然坚守战场。

朱屹为病患疏导情绪。 (受访者供图)

治“心”的医生

在倾听中排解焦虑

朱屹有一个习惯,与人交谈时,先做一位“倾听者”。

进入方舱两个多星期后,一位护士找到了朱屹。几天前,这位护士在工作中不慎口罩脱落,此后,担心感染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朱屹意识到,这是对未知结果的恐惧,只有核酸检测才能彻底根除。经过检测,这位护士的结果为阴性,她这才舒了一口气。

朱屹所在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医疗队,负责武汉江汉方舱医院二楼病区,一共有500多张床位。每一位病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其中一位50多岁的阿姨,有着最为明显的焦虑症状。

每天上午,只要朱屹出现在方舱医院,这位阿姨总会皱着眉头,急匆匆地找过来。朱屹知道,阿姨的各项检测报告都比较正常,依然是轻症患者,所需要的治疗不只是身体,而是那颗经历疫情煎熬的“心”。

在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煎熬。朱屹很清楚,当这份煎熬同时施加在肉体和心理上,煎熬也就变成了双倍,“身体的问题,有专科医护人员治疗,我需要帮助病人治‘心’。”

在方舱医院的日子里,朱屹几乎与每一位病人细致交谈过,倾听他们的烦恼,倾听他们的焦虑。除了鼓励的话语和心理药物,朱屹逐渐发现,大家所需要的只是倾听,把堵在心里的焦虑说出来,似乎整个人都轻松了。

朱屹为每一位病人制定了相应的疏导方案,鼓励大家多活动、多交流。

勇气是一剂良药

对任何人都有效

虽然是湖北人,可是在武汉的日子里,朱屹却一直思念着海南。

朱屹有一对龙凤胎孩子,今年两岁多。刚离家的那几天,儿子总是趴在窗台,等着爸爸回家。女儿喜欢看电视,每当看到新闻里播放医疗队出征的新闻,她总会指着画面中的小红旗,喊着“爸爸、爸爸。”

当听到妻子讲述这一切,朱屹有些心酸,也有些自豪,“感觉很骄傲,我们国家不仅能在一夜之间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更能将全国物资源源不断补给湖北,每个人都怀着勇气,参与其中。”

勇气,也是朱屹作为心理医生,在武汉的40多天里,不断向每一位病人和队友心中灌注的。

进入方舱医院十天后,一位女医生出现失眠。她在微信上给朱屹留言:“睡不好,早醒,焦虑,害怕关灯。”朱屹找到了她,得知她的失眠情况很严重。“她担心自己被感染,却依然鼓足勇气,进入方舱。”每一位支援武汉的人,都有勇气,朱屹明白,科学的防护措施足以帮助医护人员免于感染,只是在身心的双重压力下,勇气也在遭遇挑战。

对于每一位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的队友,朱屹都在心理辅导之后,安排接受核酸检测。通过“心里按摩”配合科学检测的方式,彻底消除大家心中的焦虑情绪,重新注入勇气。

直到结束支援回到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医疗队的58名队员,不仅没有被感染,也没有患上任何心理疾病。休整期间,两位医护人员找到朱屹,向他表示感谢。朱屹亲切地看着她们,笑着说,不仅是我治好你们,也是心中的勇气,帮助你们走出焦虑,“勇气是一剂良药,对任何人都有效。”

【来源:南海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感动海南”2020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朱屹:开出“心病”良方 抚慰患者医护人员对疫情的焦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感动海南”2020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朱屹:开出“心病”良方 抚慰患者医护人员对疫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海南一线医护人员:疫情面前 我们都是战士!

海南一线医护人员:疫情面前 我们都是战士!

疫情,吴彪,尹甜甜,医护人员,医院,传染病医院,一线,小芳,责任,三亚市人民医院,工作,防控,孩子,护士,病人,病区,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口罩,眼睛,肺炎,防护服,人员,全院,坚守岗位,妈妈,家人,患者,电话,病房

2018-11-05 #故事会

中国医师节|致敬疫情期间那些默默无闻 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们

中国医师节|致敬疫情期间那些默默无闻 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们

疫情,患者,精神,防控,医护人员,医生,社区,人员,心血管,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医院,病情,徐主,上海,初心,医者,小区,记者,肺炎,病患者,讲座,重点,救死扶伤,全国,党员,冠心病,坚守岗位,居民区,生命安全,负责人

2012-11-02 #小故事

“没有关系 我来!”听援鄂医护人员讲述抗疫故事

“没有关系 我来!”听援鄂医护人员讲述抗疫故事

患者,周亮,刘霞,一线,医生,老人,故事,深情,肺炎,鄂州,多的是,大会上,没有一个,没有关系,生活不能自理,讲述了,黄宝华,医护人员,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鄂州市中心医院,贵阳,网讯,医方,内涵,主帅,儿子,信心,全员,冠心病

2011-07-12 #故事阅读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李晓莉,患者,病房,赵玉英,王奶奶,医院,小李,病区,医护人员,光谷院区,主任,胡阿,儿子,医生,护士长,护士,武汉,身体,提问,钟阿姨,二附属医院,军医大学,一线,关键,湖北,医疗队,军医,医患,心病,海军

2013-05-25 #故事阅读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名医护人员的故事医护人员新冠肺炎

李晓莉,患者,病房,赵玉英,王奶奶,医院,小李,病区,医护人员,光谷院区,主任,胡阿,儿子,医生,护士长,护士,武汉,身体,提问,钟阿姨,二附属医院,军医大学,一线,关键,湖北,医疗队,军医,医患,心病,海军

2019-12-05 #经典故事

文昌一线医护人员全员上岗 加班加点做好疫情防控

文昌一线医护人员全员上岗 加班加点做好疫情防控

医院,医护人员,文昌,疫情,一线,同济,病人,记者,群众,防控,文昌市,医生,患者,海南日报,肺炎,预检,工作,隔离,什么时候,新型冠状病毒,这两天,钟鸣,王晓,明文,翁飞,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好的,感染性疾病科,第一时间

2008-08-10 #故事大全

致敬白衣天使 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温情回馈医护人员

致敬白衣天使 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温情回馈医护人员

港湾,劳动者,海南,建行,服务,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建设银行,南海网,护士,网点,分行,内容,护士节,海南省,服务设施,用户,白衣天使,资源,建设,社会民生,钟瑜,和礼,大贡,点验钞机,新海,客户端,值班室,专业,个人

2018-12-22 #故事会

一封来自海南抗疫医护人员家属的感谢信 用心又用情!

一封来自海南抗疫医护人员家属的感谢信 用心又用情!

领导,妇联,一线,家属,王彦,湖北,博鳌,医院,国际,家人,感谢信,护士,疫情,白衣,谢意,卫健,子之春,杨木,我的家,医疗队,代表,党员,军队,海南省,海南,妻子,幸得,小哥,所愿,战场

2007-06-1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