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北宋宰相寇准简介生平经历 寇准怎么死的

时间:2019-06-15

宰相寇准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提起寇准,人们就会想到长篇评书《杨家将》中那个刚正不阿、机智幽默的寇青天。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寇准的传说,比如智审潘仁美、寇准背靴等,歌颂他的公正执法、为国尽忠的事迹。这些都是经过人们的想象发挥而编成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寇准高贵品质的崇敬。那么,史书中记载的寇准是什么样的人呢?

寇准,字平仲,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显德七年961生于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父亲在五代后晋时曾做过魏王府参军的小官,但在寇准少年时代,他父亲去世,家庭并不富裕。尽管如此,寇准为人豪迈,经常在家里宴请贫苦的朋友。少年时的寇准喜爱读书,聪慧过人,通晓春秋三传,并且有与众不同的理解。讲出的一些道理,常令有学问的老先生惊叹不止。断定寇准日后必成大器。 学而优则仕 ,寇准19岁时考取了进士,做了巴东县今四川奉节知县,开始了其一生坎坷、曲折的仕途生涯。

寇准19岁任巴东县知县,年轻有为,体察民情。巴东是穷苦的山区,人民生活比较贫困,但是由于徭役繁重,耽误农事很多,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寇准工作却很有办法,他严禁乱派赋役,每年只收一次赋税。秋收后,他把民间应缴的赋税税额及各户姓名认真核实,工整地誊抄在公文纸上,张贴在县衙大门上。这样,巴东县的赋税比较合理,不仅避免了官吏对农民的劫掠,也不耽误农时,是有利于劳动人民的举措。寇准爱民如子,对百姓的案件及时处理,从不积压。寇准的名声渐渐地传开了。寇准做了几任地方官后,由于政绩突出,调到中央政府,历任盐铁判官、尚书郎中,直至枢密副使,这已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的副职。

寇准为人正直,敢于据实陈奏,逐步为太宗皇帝所器重。淳化三年992春天,华北大旱,长期无雨,人心惶惶,北宋统治出现了危机。宋太宗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大臣们都说由于天旱才导致了政局动荡,寇准不以为然,上奏说: 天和人是相通的。天气大旱,大概人间又有什么不公平的事了吧?皇帝忙问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寇准泰然地说: 我听说祖吉、王淮两人都因受贿触犯了刑律,但惩处却是王淮只受杖刑,事后还官复原职; 而祖吉相比罪行轻些却判处死刑,这是因为王淮是参政王沔的弟弟。这难道不是不公平的事吗?参政王沔此时也在殿中,他听完寇准的话后立即吓得面如土色,忙下跪认罪,承认寇准所说属实。宋太宗重新判王淮为死罪,立即正法。

不仅如此,寇准对皇帝也敢于犯颜上谏,不惜冒罢官的危险。有一次,他对太宗皇帝上奏,皇帝不赞成他的意见,甩袖要走。寇准上去拉住皇帝的衣服,要求再坐下,仔细听他的说明,终于把太宗说服了。宋太宗对他敢于负责,认真做事态度很赞成,曾说: 我有寇准,正如唐太宗有魏征一样啊! 这期间,寇准曾两次被贬到登州、青州做地方官,都是因为触怒了太宗。但每次寇准被贬到地方后,宋太宗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整天郁闷不乐,向手下人打听寇准的情况,过了几天,又向手下打听,太监知道太宗的心情,说: 陛下的恩情寇准肯定不会忘的,听说寇准在青州整天喝酒赌博,无所事事,大概也想陛下了吧? 宋太宗听后默然无语。此时宋太宗真正意识到寇准已成为自己的股肱之臣,于是毅然拜寇准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此时是淳化四年993。

中国历代的宰相,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办事持重,俗称 宰相肚里能撑船 。寇准在32岁就任副宰相,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这位年轻的宰相敢说敢做,政绩突出,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件事上。

一是,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加强民族团结。北宋时在陕西渭河以南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自唐代时就聚居在此地。而当时知州温仲舒为防犯少数民族的反抗,把他们强行驱赶到渭河以北,并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内建堡垒,树栅栏,严格限制各族间的往来。一时间渭河流域各族人民人心激昂,怨声载道。消息传到京城后,寇准急忙上书太宗说: 古时候羌、戎各族都杂居共处。现在假如各少数民族被迫作乱,我们只能困在关中,这多危险啊! 唐朝宰相宋璟是不奖励边功的,因为边疆如果请功那就预示着一场大乱会很快兴起的。我们应该谨慎对待这件事。宋太宗采纳了寇准的建议,撤换了知州温仲舒,驰派寇准赴渭北安抚各少数民族。寇准到渭北后,安抚各族,采取了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的措施,局面开始稳定下来。现在看来,寇准力主安抚边疆民族的主张是极有远见的,显示了这位年轻宰相的超群卓识。当时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开始强大,经常南下侵扰北宋边疆,兵锋直达渭河流域。契丹骑兵飘忽不定,来去自如,已令北宋统治者大伤脑筋。如果渭河流域各族趁机起义,势必使北宋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寇准认为 攘外必先安内 ,这为以后北宋反契丹入侵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是,寇准在太宗立储过程中起重大作用。建储是封建社会王位更替的关键,易引发宫廷内争,导致流血政变和政局动荡,历朝皇帝对此都小心谨慎。自唐朝末年以来,中国战乱频仍,处于五代十国割据状态,立储之礼也停了100多年。至道元年995,太宗病重,大臣冯拯上疏请立太子,太宗大怒,把他贬到岭南,从此再也没人再敢议论立储之事。此时皇后拉拢太监阴谋立一位受其控制的太子,寇准得知后挺身进见太宗说: 陛下为天下人选择君主与后宫、太监商议,是不行的; 与近臣商议,也不行; 只有陛下自己决定才行啊! 太宗听后沉思良久,让左右之人退下,问寇准: 你看襄王行吗? 寇准说: 知子莫如父。陛下认为襄王可立为太子,那就赶快决定吧! 宋太宗随即任命襄王为开封府尹,正式立为太子,从而挫败了皇后谋立太子的阴谋。立储大典时,开封老百姓上街庆贺,齐呼 少年天子 。太宗听后对寇准说: 现在人心都归属太子了,把我放在何处呢? 寇准却向太宗庆贺: 陛下,这是社稷的福份啊! 太宗这才转忧为喜,请寇准饮酒,直到大醉才止。寇准在太宗建储的过程中,提出了 神器不可谋及妇人、中宫和近人 的理论,使停止了百余年的立储制度开始恢复; 重要的是寇准促使太宗打消了种种顾虑,迅速地选定太子,对于权力更替的顺利实现和政局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从而提高了北宋王朝抵御外族入侵的能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北宋宰相寇准简介生平经历 寇准怎么死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北宋宰相吕蒙正简介生平经历 吕蒙正怎么死的 吕蒙正资料故事

北宋宰相吕蒙正简介生平经历 吕蒙正怎么死的 吕蒙正资料故事

吕蒙正,太宗,宰相,刘夫人,赵普,吕蒙,王道士,郭延,皇上,参知政事,将作监,母子俩,状元,太平兴国,京官,儿子,河南,贵人,伊水,卢多逊,吕君,太宗皇帝,富贵,知州,补阙,通判,皇帝,丈夫,众人,侍从

2014-12-30 #小故事

北宋最有趣的宰相——寇准!

北宋最有趣的宰相——寇准!

寇准,老子,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宰相,个性,一角,古人,事情,功劳,和尚,太嫩,天下,大规,宋辽,男人,小子,年间,标准,成年,意见,方案,战争,战事,正色,欺君,死活,进士,用人

2008-09-14 #故事大全

北宋宰相寇准的那些事

北宋宰相寇准的那些事

寇准,宰相,宋真宗,宋太宗,寇老西儿,战争,老百姓,科举,唐太宗,宋真宗赵恒,王钦若,毕士安,魏征,诗才,赵恒,我得,史书,主张,中央,不幸,休兵,人家,作品,双方,军民,几次三番,和平相处,后世,大臣,声誉

2016-08-09 #小故事

北宋“另类宰相”寇准的职场启示

北宋“另类宰相”寇准的职场启示

寇准,陛下,真宗,太宗,契丹,性格,宋太宗,王沔,王钦若,陈尧叟,员外郎,来源,一生,同僚,旱灾,群臣,高调,雷州,科考,万大,中诗,包拯,冷似冰,史中,唐太宗,岳飞,景德,王安石,王思,范仲淹

2018-09-25 #经典故事

成语故事孤注一掷——北宋宰相寇准与贝州

成语故事孤注一掷——北宋宰相寇准与贝州

寇准,宋真宗,王钦若,贝州,陛下,宰相,真宗,孤注一掷,成语故事,敌人,宋真,澶渊之盟,主张,公元,北城,契丹,御驾亲征,春秋,据点,皇帝,输赢,抗敌,进攻,北宋宰相,妥协派,不以为耻,城下之盟,刑州,孙全照,宋境

2015-01-08 #长篇故事

北宋宰相寇准诗词里的夏天 美到心醉

北宋宰相寇准诗词里的夏天 美到心醉

寇准,诗人,夏日,深院,日暮,微雨,长廊,这首诗,南阳,宋真宗,夏木,潘阆,王钦若,蒙庄,闻燕语,闻幽鸟,高树,魏野,岭外,过溪,凉意,作者,世间,世态,中觉,乡思,垂帘,南华,回廊,只许

2008-02-14 #故事会

北宋宰相寇准是个怎么样的人?实事求是皇帝很欣赏!

北宋宰相寇准是个怎么样的人?实事求是皇帝很欣赏!

寇准,宋太宗,皇帝,王沔,太宗,考生,大臣,工作,中榜,都会,就这样,关系,官员,年龄,政治,想法,时候,方案,春旱,臣子,职位,进士,好的,仕途,人才,做法,冤情,军事,参加考试,后殿

2015-09-14 #故事大全

杨家将中的大反派 历史上却是北宋宰相 与寇准是死对头

杨家将中的大反派 历史上却是北宋宰相 与寇准是死对头

王钦若,王钦,杨家将,故事,萧太后,贺驴儿,宋史,寇准,枢密使,杨家将传,形象,杂剧,中王,宋真宗,潘仁,大宋,中原,人物,名臣,奸细,奸臣,左脚,时期,本名,重臣,美的,北宋大臣,有两个,丁谓,于野

2016-12-2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