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 为什么做不成和尚?

时间:2019-06-24

是恩人前日老汉请在楼上吃酒,员外误听人报,引领庄客来闹了街坊,后却散了

提示:本文共有 22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鲁达自此之后在这赵员外庄上住了五七日,一日,金老急急奔来庄上,见没人,便对鲁达道:“恩人,不是老汉多心。是恩人前日老汉请在楼上吃酒,员外误听人报,引领庄客来闹了街坊,后却散了。人都有些疑心,说开去,昨日有三四个做公的来邻舍街坊打听得紧,只怕要来村里缉捕恩人。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鲁达道:“恁地时,酒家自去便了。” 金老说的合情合理,鲁达也不说别的,直接告辞,所以说鲁达整个人的一生都不纠结,很洒脱,活的很逍遥,这个以后还有很多体现,就不一一再说了。而林冲的一生是充满纠结,最后还在纠结中死了,多么难受的一生啊!我们即便不能像鲁智深这样潇洒的生活,也不要像林冲那样委屈着过活,开心就好,钱财够用就行。像某个大官落马后,家里的多少现金也就变成废纸一张了,真是很不值得。赵员外道:“赵某却有个道理,教提辖万无一失,足可安身避难;只怕提辖不肯。”鲁达道:“酒家是个该死的人,但得一处安身便了,做甚么不肯!” 从这看出,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才最是紧要的东西,《水浒》中很多人就是没有安身之处,才被迫无奈上了梁山。如果是林冲,估计会伤感一下,然后无奈的同意。鲁达却不一样,他恰恰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他不计较太多,所以虽然很吃惊(毕竟从来没有想过当和尚),也没有什么多愁善感,就这样自然的接受了。

到了五台山,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当时同到方丈。长老邀员外向客席而坐。鲁达便去下首坐禅椅上。员外叫鲁达附耳低言:“你来这里出家,如何便对长老坐地?” 鲁达道:“酒家不省得。”这里不但写了鲁达的礼貌,可爱,也透露出了一点可怜,一个大英雄,本应叱咤风云,却来到青灯禅寺,该是多大的心理落差,但是这也是我们读者想的,鲁达心里不会考虑这个的,他很随性。所以影视剧演这一部分的时候,完全可以是星爷无厘头的那种风格,虽然是很伤感的气氛,但是主人公鲁智深却一点没有悲伤的意思,只是我们读者、观众会笑中藏泪,暗暗长叹。下面的一些内容,鲍鹏山老师讲的很好,不再赘述。为什么一再强调鲍鹏山老师讲的好呢?其实一方面是老师讲的确实很好,也很正确,最重要的是,我想说老师看到的那些我也全看到了,老师没看到的我再加以补充,不是我偷懒,实在是重复的话说着很没劲,希望大家体谅,以后的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系列还有相似的话语,老师讲过的我都不再重复了,推荐大家都去看一下老师的《新说水浒》,额,为老师作了宣传,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为水浒正名,还水浒一个公道,还原其本来面目。

嘿嘿。扯远了,智真长老对鲁达的评论是,书上写: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智真长老是活佛在世,他说的就是箴言,也是鲁达一生的写照,非常正确的概括了鲁达的一生。所以智真长老也不好把鲁达当弟子,赐名“智深”,这个名字起的非常好,鲁达本身智慧就很深,粗中有细,没有想法、没有欲望才是最好的圆满嘛!所以他最后能成佛,这是很自然的。大家都记得那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说想要超越轮回,看破生死,首先得让自己的心静,心无旁骛,才能大彻大悟,才有可能成佛。再说赵员外合掌道:“长老在上,众师父在,此凡事慈悲。小弟智深乃是愚卤直人,早晚礼数不到,言语冒渎,误犯清规,万望觑赵某薄面,恕免,恕免。”关系、人情还是得重新提及一下,即便是妖魔神仙充斥的《西游记》,也是靠关系维持的,你不服不行。长老道:“员外放心。老僧自慢慢地教他念经诵咒,办道参禅。”员外道:“日后自得报答。”其实后来,长老也没教鲁智深念经诵咒一类的,估计他知道那东西对鲁智深成佛没啥用,反而束缚了他,当然鲁智深也不会学的。从这看智真长老也妄语了,也犯戒了,所以他对鲁智深后来的破戒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大家以后都是正果非凡,虽然我现在已经成佛,而你还没有,但也算是同行吧,何苦互相为难呢?佛的智慧凡人捉摸不透的。员外许下的日后报答,终于让长老下定决心,留下了鲁智深。鲁智深虽然在寺院过得很憋屈,但心里却没啥,吃喝拉撒都是两字,随便,这也太没个束缚了。所以侍者禀长老说:“智深好生无礼!全没些个出家人礼面!丛林中如何安着得此等之人!”长老喝道:“胡说!且看檀越之面,后来必改。”自此无人敢说。这整的,全一棒子打死了,所以鲁智深就更放肆了。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智深出去到了亭子,本来想买酒的,人家不卖,理由也是入情入理,但是鲁智深不干,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交裆着。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这就有点无赖了,当然了像鲁智深这样性格的人,不可能事事循规蹈矩的,只要本心不坏,也是可以接受的,后来还说要那人去寺院讨钱,也绝不赖账,比李逵干的事强多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点无赖的性格,鲁智深才能落草为寇后,和那些强盗们和平相处。我们都知道,和别人没有一点共同语言的人,是肯定不合群的,肯定受排挤的。不过估计鲁智深在梁山也是活的很憋屈,和在寺院一样,眼看着董平等人作恶,却不能管一管,相对二龙山的生活来说,鲁智深在走下坡路。实际上从渭州提辖,到五台山和尚,大相国寺菜头,二龙山当家大首领,最后到梁山108将之一,鲁智深的生活一直是走下坡路的,只是越来越坏,越来越差。不过后来一个大反转,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一桶酒下去,就喝醉了,来了个一闹五台山。鲁智深对智真长老是一直很尊敬的,也可能是智真长老对他特别好吧,也很难得有个人对鲁智深好,他必然记在心里,有点像是菩提老祖对孙悟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 为什么做不成和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水浒人物志——花和尚鲁智深

水浒人物志——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李逵,泼皮,方腊,林冲,原著,时候,镇关西,花和尚,周通,鲁智,喝酒吃肉,二龙山,女性,和尚,大相国寺,寺庙,水浒传,父女俩,刘太公,张青,李忠,武松,邓龙,大闹,下子,人物,五台山,外表,寺院

2019-06-18 #故事大全

《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被称为“天孤星”的真实原因!

《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被称为“天孤星”的真实原因!

鲁智深,史进,天孤星,李忠,意思,幼童,朱武,花和尚,好汉,地步,耐烦,天下独一份,打虎将,丘小乙,刘太公,崔道成,扶危,智真长老,施耐庵,林冲,武松,金翠莲,金庸,高深,下梁,老和尚,水浒,一生,名头,与生俱来

2019-02-22 #故事阅读

水浒传:解析花和尚鲁智深

水浒传:解析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郑屠,金父,女儿,朋友,李忠,林冲,事情,银两,用自己,方式,老百姓,事物,兄弟,地方,制裁,又是一个,屠夫,弱者,措施,失误,生活,两个人,他是一个,将自己,新的生活,讲义气,这个地方,想方设法,袖手旁观

2008-08-28 #故事大全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虽是和尚 却为何如此的“花”?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虽是和尚 却为何如此的“花”?

鲁达,和尚,长老,寺庙,花和尚,道济,规定,说起来,他是个,实在是,子都,多特,得大,都有明,鲁智深,提辖,不一样,俗世,不念,个人,东西,交情,习惯,举动,主义,任务,佛祖,佛殿,侍者,例子

2010-09-28 #故事大全

《水浒传》中最喜爱的角色 花和尚鲁智深曲折的成佛之路(上)

《水浒传》中最喜爱的角色 花和尚鲁智深曲折的成佛之路(上)

鲁达,郑屠,鲁智深,方丈,金翠莲,好汉,赵员外,文殊院,队长,禅杖,五台山,关西,和尚,父女,穷人,金家,周通,剃头,镇关西,东京,二奶,师傅,胡须,刘小姐,林冲,武松,鲁大师,提辖,老和尚,世界

2010-02-10 #长篇故事

读完《水浒传》 108位梁山好汉 我只记住了花和尚鲁智深

读完《水浒传》 108位梁山好汉 我只记住了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人物,李逵,水浒传,好汉,林冲,郑屠,印象,性格,花和尚,粗中有细,细节,北宋末年,是一位,宋江,施耐庵,来比,金翠莲,中一,四大名著,作者,不惯,一身,一介,个人,佛门,佞臣,农夫,侠肝义胆,大事

2015-05-18 #故事会

花和尚鲁智深 《水浒传》中第一个带有性格传记特色的人物

花和尚鲁智深 《水浒传》中第一个带有性格传记特色的人物

鲁智深,鲁达,性格,林冲,现实,水浒,义军,提辖官,感情,朝廷,周通,宋江,人物,仇恨,洒家,特色,统治者,刘太公,宋江道,李逵,武松,郑屠,下层人民,人们,京师,传记,作者,和尚,态度,悲剧

2013-07-03 #小故事

水浒人物鲁智深绰号花和尚 其实乃一行俠仗义 大彻不悟的真和尚

水浒人物鲁智深绰号花和尚 其实乃一行俠仗义 大彻不悟的真和尚

鲁智深,林冲,郑屠,事迹,桃花村,拳打镇关西,义烈,任步军,大智若,富贵,山后,杨志,暨禅师,薄云,鲁达,提辖,佛缘,大闹,天一路,松一,水浒传,不戒,上梁,恶霸,官府,和尚,二龙山,假说,孤星,垂杨柳

2015-12-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