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陈凯歌」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时间:2019-06-27

陈凯歌的名字再一次频繁出现。不是因为导戏。而是因为讲戏。想写一写。又不愿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简单的综艺导师。这不是陈凯歌首次上综艺,通过那些或

提示:本文共有 30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陈凯歌的名字再一次频繁出现。

不是因为导戏。

而是因为讲戏。

想写一写。

又不愿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简单的综艺导师。

这不是陈凯歌首次上综艺,通过那些或温和,或犀利的讲话,我们总能从侧面看到他身上的某些特质。

加上经常出现的,一针见血,拳拳到肉的点评。

更是让其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

除了教别人演戏。

最近他还参加了另外一档,由央视出品,康辉主持的文化类节目《一堂好课》。

同样是讲话。

这一次更完整,更系统。

而且站到讲台上,成为了一名"老师"。

图片源自官方微博

讲什么?

自然和电影有关,话题是“时代与影像”。

这个主题看起来很大,不过,陈凯歌却通过自己的作品抽丝剥茧,讲得很细。

三部电影,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

我不仅听到影像中的时代。

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陈凯歌。

《黄土地》—人与土地

提到身世。

陈凯歌是名副其实的“导二代”。

父亲陈怀皑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导演,执导过《百鸟朝凤》、《青春之歌》、《杨门女将》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小时候的陈凯歌和父亲聚少离多,偶尔有机会去片场看父亲拍戏,也是兴趣缺缺。

反倒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年幼的陈凯歌接触到不少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喜欢古诗文,文章也写得不错。

有一回吃火锅,来了兴致,他对着桌上的好朋友曹可凡大声说道:

“以我古诗文的底子,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走纯粹学术的路子。”

大学时期的陈凯歌

1977年,高考恢复。

陈凯歌一开始想上北大中文系,没料到最后落榜,阴差阳错,进了当时刚刚开始扩招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82年,大学毕业。

1984年,32岁的陈凯歌执导了自己的处女座《黄土地》,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

《黄土地》剧照

为什么第一部作品会选择这样的题材?

在讲台上,陈凯歌回忆起当时去陕北高原的情景。

途经黄陵县,一群人决定去当地的黄帝陵看看,走着走着遇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下轿”,再往前,四个大字“桥山龙驭”。

陕北缺柴,而这里的柏树叶,满山清香。

没有人会动这些树木,因为这是祖先安眠的地方。

那一刻,肃然起敬。

看着眼前雄浑的土地,浩荡的黄河,纵横的山丘...

掉眼泪了——

“就拍它,拍黄土地。”

《黄土地》剧组人员

放在80年代,《黄土地》是一部相当大胆和先锋的电影。

影片改编自珂兰的小说《深谷回声》,讲述一个叫顾青的八路军为了收集民歌来到陕北的黄土高原,遇到了从小就被定下娃娃亲的农村女孩翠巧。

在顾青的口中,年纪轻轻的翠巧听到了外面的世界,那里的女孩子可以打鬼子、抡镢头、自由恋爱,早就没有了包办婚姻。

她想要离开。

逃离这片平静质朴中渗透着愚昧落后的土地。

翠巧和顾青

故事的结局是个悲剧,翠巧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新生活。

她的生命在昏暗的黎明,被永远淹没在了看不见彼岸的江上。

现实与历史发生冲撞,面对封建礼数,憧憬幸福生活的火苗在点燃。

一部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电影,打破了常规的叙事结构,孕育出民族的新希望。

节目里,陈凯歌感慨道:

“我拍的《黄土地》,讲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你不能没有它,它也不能束缚你。”

同样的。

陈凯歌的成功,也离不开这片土地。

《大阅兵》—人与集体

在陈凯歌的作品序列当中,这大概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作品。

《大阅兵》这个名字听起来太不像一部电影。

可它偏偏是陈凯歌拍完《黄土地》之后,第二部和张艺谋(《黄土地》之后再次担任摄影)合作的长片作品。

之所以会拍这样的一部影片,和他当导演之前的经历息息相关。

陈凯歌当过兵。

不仅当过兵,也种过地,做过工厂工人。

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让他和集体的关系始终在变化。

他拍《大阅兵》,不仅仅拍那些整齐划一的步伐,拍背后辛苦流汗的训练。

他还拍了一个入伍十五年,仍然是一个连长的老兵。

最终因病退出了受阅方阵。

三十五年前,拍《大阅兵》。

陈凯歌说:“我自己觉得,三十五年前拍《大阅兵》,还是挺牛的。”

三十五年后,拍《我和我的祖国》。

陈凯歌和观众的关系不停地起伏。

《赵氏孤儿》上映之后,陈凯歌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往那般自信:

“不管有什么评价,我们都要照单全收。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对观众说:敬请原谅,下回改正。”

《赵氏孤儿》中葛优饰演的程婴

慢慢地。

陈凯歌似乎和他电影中的主角一样,变成了一种象征。

每一次聊到他,大多离不开两部电影。

一部《霸王别姬》,一部《无极》。

一个巅峰,一个低谷,熟悉的造神,熟悉的杀神。

曾经,有多大的期待。

现在,就有多大的偏见。

事实上,除了这两部电影,陈凯歌还有很多“冷门”的作品。

例如早期的《孩子王》和《边走边唱》。

《孩子王》剧照

还有当年票房口碑双双惨淡的《荆轲刺秦王》。

过了这么些年,说它比《霸王别姬》要好,估计只能是“一家之言”,可要说这是陈凯歌最被低估的作品,还是会得到不少人的赞同。

当然,还有一部短片。

虽然不是电影,同样让我非常喜欢。

这部短片叫《百花深处》,剧情很有意思,描述了一位疯疯癫癫的冯先生(冯远征 饰)找了一家搬家公司,搬他那并不存在的大院子。

故事看起来荒诞不经,实际上非常巧妙地表现出导演对时间流逝,历史匆匆,传统被丢弃的感伤。

《百花深处》结尾

我看过很多对陈凯歌的批评。

有些有道理,例如他比较注重细节,从而忽视整体。

这部《百花深处》只有十分钟,算得上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如果扩展到两个小时,也许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有些则相当无趣,像什么“除了一部《霸王别姬》还有什么?”

在屏幕上敲下这行字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

到底看过他的几部作品。

《梅兰芳》—人与时代

讲到梅兰芳。

陈凯歌说,他也是粉丝。

当年有太多人喜欢梅先生,于是有了“梅党”,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领子上绣一朵梅花,以示爱戴。

面对自己的偶像,他没有只看见风光,转头研究起那些逆境和畏惧。

他更愿意拍枷锁,而且是纸糊的枷锁。

很多人称,《梅兰芳》只算得上是“半部经典”,但通过这部电影,其实你能很明确地看出陈凯歌希望拍一部怎样的电影:

他拍梅兰芳顶着旧规矩的压力,创作新作品。

他拍梅兰芳迎着“西方看不懂京剧”的舆论,毅然决然去美国演出。

他拍梅兰芳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爱国决心,蓄起了砸饭碗的小胡子。

《梅兰芳》剧照

到了今天,梅兰芳也许已经过时。

那么,陈凯歌过时了吗?

我不知道。

陈凯歌不断在变,但他似乎又一直没变。

对于这样一个曾经拍出过数部经典作品的导演,心底里,总还是多一分尊敬。

所以,今天我们换个角度。

试想一下,如果让他拍一部《陈凯歌》,会怎么拍?

首先是创作的理由。

有一次采访,谈到了程蝶衣,陈凯歌认为那是一个时代的叛逆:

他是一个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的人

这样的人被我看成是“牛人”

我喜欢拍“牛人”的故事

中国导演中,陈凯歌应当算是“牛人”。

后来又聊到《荆轲刺秦王》,他说自己拍电影总有个潜意识,想拍一个不太自私的人。

卑鄙的手段实现不了崇高的目标。

手段和目标必须统一。

这便是陈凯歌对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嬴政,这个千古一帝的看法。

他大方承认了这部电影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不应该跟着两个人走。

既想拍好秦王,也想拍好荆轲。

于是,这部《陈凯歌》就有了方向——

一个有些贪心,但一直想拍出好电影的牛人。

节目最后的课堂互动环节上,有一个提问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仪仗队的士兵问陈导:

"您在电影的创作中,是如何追求完美的?"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实际上很难回答。

多一分是自傲,少一点就假谦虚。

陈凯歌不愧是陈凯歌,从自己喜欢的导演行当一下子联系到台下的仪仗队:

"只有仪仗兵,才知道我这一步走得好不好。"

拍电影,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就像这堂课的标题: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这句话《梅兰芳》里也有,出自和梅兰芳打擂台的十三燕之口。

作为导演,坚持突破自我,继续活跃的陈凯歌借着角色喊了出来,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他不是神话,他也有过失手。

但陈凯歌,一点也不丢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陈凯歌」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谷底的力量:最丢人的一天 你经历过丢人的日子吗?

谷底的力量:最丢人的一天 你经历过丢人的日子吗?

创造财富,知识,那一天,作者,支出,有声书,机会,谷底,银行,林丽,王玉,金矿,信用卡,书籍,事业,人生,人际关系,力量,故事,方式,时装,时间,老李,玉石,点击率,生意,视频,公司,不喜欢,特殊时期

2016-01-13 #长篇故事

课堂上“最丢人”的三件事情 尤其是第三件 真的丢人丢大发了

课堂上“最丢人”的三件事情 尤其是第三件 真的丢人丢大发了

老师,课堂上,故事,考试,叫起来,回答问题,或许是,学生时代,东西,偷吃,大发,学生,时候,零食,在课堂,考试作弊,同学们,事情,内容,周公,场景,大脑,宕机,探讨问题,情况,总想,性质,我国,成绩,盘点

2009-08-06 #长篇故事

长江日报 低头认错不丢人

长江日报 低头认错不丢人

长江日报,投诉,文章,公众号,遗言,律师,风月,一篇文章,投诉举报,王某,道同,在后台,腾讯,信件,人家,作风,低下头,作家,具体地址,单位,内容,凭良心,写文章,农夫,利益,医疗,历史,胡搞,市民,名誉权

2019-10-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婚姻中先认错 不丢人

婚姻中先认错 不丢人

家庭,老公,孩子,女儿,时候,日子,刚结婚,学会了,小女儿,还记得,一生,事业,伤势,全部都是,前方,吓傻,婚姻,战场,换尿布,琐事,每天晚上,柔情,氛围,牛奶,生气,鸡飞狗跳,车祸,腿部,脑袋,讲道理

2019-06-19 #故事大全

职人坊|0202年了 还有人觉得做销售丢人

职人坊|0202年了 还有人觉得做销售丢人

销售,小美,客户,王大毛,产品,学历,张家,业绩,亲和力,价值,内驱力,技能,门槛,不一样,作者,东西,候选人,创始人,大门,婚约,寺庙,岗位,思维,技术,提成,本科,梳子,特质,紫铜,目标

2019-11-26 #故事大全

明朝的灭亡:中国历史上最丢人的一幕

明朝的灭亡:中国历史上最丢人的一幕

蒙元,印度,观念,对一个,宋之,李自成,那明,网友,下人,云南,人口,北京,军队,全天,农民,情况,天理难容,地盘,小国,弱势,时代,朱家,火炮,欧亚,江南,程度,老百姓,财政,超级大国,骑兵

2013-09-12 #故事会

民间故事:戏迷拜师傅 宁可人落井 不让词丢人

民间故事:戏迷拜师傅 宁可人落井 不让词丢人

戏迷,师傅,襄阳,井口,井绳,右手,父亲,爹爹,花鼓,道白,那个人,井上,得路,当当,家有,朝前,文史,小伙子,人们,个人,嗓子,功夫,儿子,包裹,动作,句词,孩儿,大号,坠下,大哥

2010-06-19 #长篇故事

“你都30多岁了还没结婚 丢不丢人呀?”

“你都30多岁了还没结婚 丢不丢人呀?”

生活,收入,村里,所以你,没有必要,城市生活,个人,人们,前段时间,孩子,日子,老家,不觉得,不结婚,我也不,那些人,多大,不一样,网友,事业,会生,全款,八卦,包容性,图片,城乡差别,性格,婚姻,女人,大学

2017-06-0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