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子与孔子 古今观的异同 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时间:2019-06-30

在孔子看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总会革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

提示:本文共有 19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老子与孔子古今观的异同,大家可以研究当时老子与孔子古今观的异同对现在有没有借鉴意义,有没有超前思维或者观念,那现在开始阅读吧!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留言,欢迎吐槽。在孔子看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总会革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

比如上文提及的麻冕,乃至像人的陶俑制度,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另一种情况是每个时代都会抛弃一些前代优秀的制度文化。所以孔子并不认为历史上存在一个十全十美的时代,每个时代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他虽然爱好古乐与周制,但却对武王之乐提出了批评“尽美矣,未尽善也。”和老子一样,孔子也为世人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社从中可以看出,这个理想社会虽带有古代色彩,但却是在吸收各个时代在孔子看来最为优秀的文化基础上建立的。而这正是孔子认为的人类社会在变与不变中的历史发展中的理想走向。此外,孔子认为只要人做出主观努力,当今的社会就可以跟古代一样变得美好。“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而并非只是以一种悲观绝望情绪怀古,认为当今社会永远赶不上古代,这也是一些学者称孔子为“社会变革者”的重要原因,同时孔子指出了如何把当今社会变得美好的方法。

从客观角度来说,就是要靠国家政府改变政俗,他的“齐一变”、“鲁一变”都指的是移风易俗;从主观角度来讲,孔子认为只有任用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实现这种理想,所谓“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因而弟子仲弓询问他是否要去季氏门下做官时,孔子爽快回答:“与闻之,夫季氏,河东之盛家也,亦以行矣,为之宗。”这些都是他企图改造当时社会的途径。由上可知,孔子古今观比较成熟,在古今观三个方面皆有自己的观点。在古今时代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态度和看法方面,己具有崇古抑今的色彩;在古今关系认识方面,他认为古代与现代是在继承与变革中前进,今要学习古的优秀文化制度,同时也要摒弃古今的各自不足,从而在未来创建一个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崭新社会。这就是他对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孔子的古今观,一方面存在理想化、过分夸大古代社会美好的不足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进步的地方。他不盲目要求复古,肯定古今社会在变与不变中发展。

这种消极与进步共存的古今观,并非偶然产生,而是由当时的时代特征、历史因素以及孔子的性格共同决定的。孔子处于一个“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的混乱社会。另一方面,自商周以来,人们历史的记忆中便存在着一种美好的先王世界的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与现实混乱一对比,加之其信而好古的性格,老子与孔子古今观的异同老子与孔子的古今观,相对于前代来说都较为成熟完善,在古今态度、古今关系、古今历史发展进程方面都有详细论述。这得益于他们各自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说体系。他们二人的古今观在表面上存在许多共同点,但相互对比,会发现其实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在古今关系以及古今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上。在古今的态度上,二者基调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古代社会是美好的;与此同时,对于当今社会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与抨击,都冠之以“天下无道”二字。在古今关系上面,他们也都存在复古的倾向。

老子主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孔子主张“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但是老子与孔子各自认为的美好古代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老子多倾向于“长古”,即“结绳而治”的原始社会,而孔子则赞美尧舜禹以来的三代社会,这就导致了各自想要“复古”之古也是不同的。二人对于古今历史发展进程也存在着较大分歧。老子认为古今历史发展进程是一倒退的过程,是“道”精神特性逐渐丧失的过程,没有进步之处,因此对于古今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完全否定的。而孔子则肯定了古今历史发展的一些进步之处,诸如丧礼麻冕制度的革新、人殉制度的废除。

同时老子认为,古今社会的历史进程如自然界万物生生死死一样是循环往复的,因此今可以恢复到古,并且从他勾勒的理想社会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大都弃之不顾。孔子却并非如此,他认为古今历史发展是一个有损有益的过程,有继承有变革,因此他的复古是在充分吸收各个时代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去创造出一个理想化的新社会。老子、孔子这种古今观的相同点与分歧,为各自的学派继承和发展,也为以后在古今观上的持续争鸣奠定了基础。孔子的崇古贬今便理所当然产生了。但孔子又存在一种不固执己见的性格,同时还秉持着一种客观评判历史事件的学术态度。比如他对管仲虽有批评,认为他的一些行为严重违背了礼的原则“管氏知礼,孰不知礼但对于管仲襄助齐桓公尊王攘夷,却极力肯定“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这种开明的态度以及客观评判的精神,使得孔子既能看到古代社会的不足,又能发现当今社会的优点,因而决定了他的古今观存在着一些进步之处。今天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喜欢的点个赞,大家对于老子与孔子古今观的异同最关注的的是哪些欢迎留言与讨论,小编会一一回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子与孔子 古今观的异同 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涡阳老研会“道家智慧”征文:浅析老子和孔子思想的异同|冯露

涡阳老研会“道家智慧”征文:浅析老子和孔子思想的异同|冯露

老子,孔子,社会,孔子思想,思想,方面,关系,政治,统治者,行动,哲学,和平,国家,目的,人与自然,世界,百姓,冯露,孟子,社会动荡,采取了,人们,人民,从根本上,异同,安徽,意味,态度,手段,本原

2019-04-15 #经典故事

从孔子选女婿的故事开始 看古今择偶择婿观的演变

从孔子选女婿的故事开始 看古今择偶择婿观的演变

孔子,婚恋,李云,公冶长,舅妈,女儿,女性,对象,时代,物质,社会,双方,择婿,发展,生活,这样的人,修养,刑戮,品质,厄运,因素,婚姻,女婿,家庭,市场,情况,意识,手表,无奈,母亲

2019-04-20 #小故事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庄子,思想,圣人,人生,低调,个体,内敛,生命,方面,发展,人们,价值,权谋,生死,核心,目的,统治者,重要性,风箱,天之,来保,庄子思想,方法,个人,为人处世,宇宙,人格,关系,基础

2020-05-29 #小故事

NBA的玫瑰罗斯和艾弗森球风特点接近吗?他俩有哪些异同点?

NBA的玫瑰罗斯和艾弗森球风特点接近吗?他俩有哪些异同点?

艾弗森,罗斯,个人,防守,球员,进攻,后卫,方面,态度,球风,能力,两个人,比赛中,作用,单打,巅峰,球场上,篮球,终局,影响,比赛,比罗,一代人,个性,代表,传统,意识,技术细节,打法,数据

2018-10-31 #故事大全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相关文章推荐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相关文章推荐

孔子,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思想,中道,君子,子曰,很多方面,背景不同,这两种,过犹不及,子贡问,恩格斯,马克思,史文化,和达,摘要,中华民族,东西方,中国,中庸,共通点,伦理观,出发点,关键词,和文,境界,大师,引言,小人

2020-06-17 #短篇故事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相关文章推荐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相关文章推荐

孔子,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思想,中道,君子,子曰,很多方面,背景不同,这两种,过犹不及,子贡问,恩格斯,马克思,史文化,和达,摘要,中华民族,东西方,中国,中庸,共通点,伦理观,出发点,关键词,和文,境界,大师,引言,小人

2019-09-25 #长篇故事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相关文章推荐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的相关文章推荐

孔子,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思想,中道,君子,子曰,很多方面,背景不同,这两种,过犹不及,子贡问,恩格斯,马克思,史文化,和达,摘要,中华民族,东西方,中国,中庸,共通点,伦理观,出发点,关键词,和文,境界,大师,引言,小人

2019-10-24 #经典故事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老子,孔子,李耳,牙齿,老师,舌头,年纪,弟子,故事,理由,很久很久以前,回答说,不容易,问老子,天长日久,完好无损,在不在,在看,没有了

2020-05-1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