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君子之争在天下 君子之交无敌友 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

时间:2019-07-09

一个是周游列国的礼教君子,也是开创了帝王之术的儒家至圣;另一个是巧言善辩的治世能臣,其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提示:本文共有 25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孔子

孔子和晏子,想必大家都不会对这两个名字陌生。一个是周游列国的礼教君子,也是开创了帝王之术的儒家至圣;另一个是巧言善辩的治世能臣,其《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上述二位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思想、政治家的代表人物,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思想交锋。

君子三见,志合而道不同

据记载,孔、晏二人第一次相见是在公元前521年的齐王访鲁,届时的孔子虽才而立之年便已是鲁国重臣,而作为齐国丞相的晏子此时已经57岁了。

在这一次的齐鲁会晤中,齐景公还向孔子讨教了秦国强大的原因,而孔子"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的回答也获得了晏子的认可。

齐国贤臣晏子画像

齐鲁会晤一别之后,二人再见已经是五年之后了。公元前516年鲁国内乱,孔子不得不逃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在蛰伏了一段时间后,孔子开始与齐景公接触并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过,这一次晏婴却站在了孔子的对立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于孔子的这个回答晏子给出了"诙谐而不行规法;倨傲自顺,不行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行以为俗;游说借钱,不行以为国"的激烈驳斥,无情的断送了孔子在齐国的仕途。

晏子力谏齐景公

齐国一别,不欢而散,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则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齐鲁会盟上,不过这一次双方却剑拔弩张。盟会上,齐人希望劫持鲁定公来要挟鲁国,然而这一计划在孔子"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的义正言辞下破产了,甚至到最后由于在道义上有愧,齐景公还将曾经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就这样,身为大司寇的孔子在盟会上据理力争,而垂垂老矣的齐相晏子却一言不发,君子终见,早已物是人非。

齐鲁会盟,孔子怒斥齐王

争锋相对却惺惺相惜,君子之交无敌友

那么,从之前所描述的三次相遇来看,孔子和晏子二人之间的关系貌似是在不断恶化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是,但也不是,君子之交无敌友,大道不同不为谋。在笔者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更类似于一种不断深化的认知,二者在往复的交流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佩服对方,但同时也更加明白了他们本就不是一类人。

就如同虽然之前二人的关系似乎随着齐鲁两国交恶而变得愈发对立,但是在晏子去世后,孔子依然对其有着极高的评价和怀念。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对抗是有相互认可的基础,而他们的相互认可也愈发强化了这种对抗。

认可并批判,二者相互辩证地看待对方。相传晏子曾经冬季乘车渡河,途中他不忍看到老百姓们赤脚淌水受冻,便用自己的马车来载那些老百姓,第一年冬天这样做了第二年依然如此,于是晏子在齐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民间赞誉。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先是大加赞扬晏子的爱民,但随后画风一变开始批判起来。孔子认为晏子第一年这样做是爱民,但第二年这样做就是在愚弄大众,沽名钓誉了,与其是去用自己的马车作秀不如在冰河上修上一座桥,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孔子出行图

这样看来,孔、晏二人的分歧到底在哪呢?于小于大?还是于公于私?亦或者是修桥和载民冲突吗?准确来说都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其不同的阶级叙事。

阶级决定角度,格局决定高度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孔子和晏子难道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吗?是的,他们俩确实同属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但是二者在其治理理念和政治倾向上却是有些许不同的,而其中截然相反的便是二者的阶级叙事。

春秋时期国君接待贤臣

君臣关系也是阶级叙事的体现。首先是孔子,熟悉他的人都明白儒学的根本就是"礼教",是不可忤逆的"君君臣臣";是不可跨越的"长幼有序";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入世大道"。为何后世帝王多尊儒术?

从根本上来说,孔子所提倡的礼教与秩序从出发点上就是基于统治阶级的。他口中的有序本质上是一个阶级壁垒极难跨越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就是贵贱有别的等级森严的蜂巢。

可以说,孔子的道是君臣的道,他希望的天下是一个由明君贤臣治理的天下,而他所博爱的百姓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群需要由领头羊约束带领的羊群。这就是为什么在齐鲁会盟中,孔子会怒斥"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并将无辜的侏儒戏子斩首,无论是惹事的齐景公还是反击的孔子,他们都表现出了对于阶级划分的敏感性,因为匹夫就是匹夫,诸侯就是诸侯。

孔子传授学术

孔子的道是君臣的道,是礼教的道

说完孔子我们再来说晏子,那么,对于这位齐国三代贤臣来说,他的道又是怎么样的呢?相比于儒家的君臣礼教,晏子的理念更像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同时他的叙事手段也更加贴近生活,接地气。

与其他大儒名士的天下之言、宏观叙事不同,晏子的角度往往是以小见大。晏子使楚的时候,楚王百般刁难借机挑衅侮辱,但晏子巧用比喻:狗走狗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巧妙而直白的比喻回呛楚王。景公问政时,晏子则把把忧患比喻为鼠权势者比喻为狗,旁敲侧击的谏言。

晏子使楚

对于晏子而言,施政的核心是仁政爱民,与儒家的仁政爱民不同,他的爱民更是一种站在农民阶层上的天下观,一种站在百姓视角考虑百姓利益的实用主义。晏婴为人节俭,行事低调,更有甚者将自己的钱财散给百姓,或是像之前提到的他让马车载民渡冰河一样,晏子对于百姓的爱是贴近而真切的,但是这种角度往往也是短视的,格局是狭隘的。

在孔子看来,礼教和大道是精英主义和阶层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这虽略带残酷,但是却符合当时的社会结构并契合古代的生产力。晏子虽出发于民,格局略小并没能形成一种体系和价值取向,并且由于缺乏上层建筑的支撑,晏子的仁政也在其逝世后人走灯灭了。

影视剧中的齐国国君

孔、晏相争,皆天下,为君为臣亦为民

不过,即便二者政治理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也不妨碍二人的远大抱负不谋而合。孔子虽然提倡礼教,重视阶级有别,但实际上孔子重视的也是秩序,一个充满人伦道德的社会不仅给统治阶级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百姓带来了安宁。

晏子的角度则更加贴近生活,不过实际上在对于社会道德层面的期许上,他和孔子是一致的。曾经由于齐景公贪图享乐,晏子更是由人与禽兽之间的对比来批判其无礼无道的行为,并且从"礼者,所以御民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中可以知道,晏子对于部分礼教是赞许的。

百姓安居乐业

其实,孔、晏二人的相爱相杀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彼此的影子,孔子有着晏子的希望的格局高度,晏子有着孔子认可的市井地气,二者争而不斗,相互监督批判,就像一个出生贵族但心系底层的革命者,他们将和自己的影子战斗,而他们的思想也因此生生不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君子之争在天下 君子之交无敌友 鲁相孔子与齐相晏子谁更胜一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意——孔子听了一个什么故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意——孔子听了一个什么故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玉璧,灾祸,利惠,子桑,利的,原意,出处,交情,关系,友情,天性,孩子,小孩,角度,人之间,庄子,法林,李迎春,来比,君子,价值,以利,人们,作品,利害关系,南山,后世,小孩子,欲念

2017-12-17 #长篇故事

小铜钱的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铜钱的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

宝玉,利益,人家,孩子,学生,玉石,孔子,子桑,在路上,东西,交情,大树,关系,晋国,朋友,良心,孔子说,这个小孩,合在一起,小人之交,遇到困难,本基,分开了,先生,事情,不值钱,停车场,会分,卫国,功夫

2015-10-03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君子之交

民间故事:君子之交

秀才,老翁,狐仙,交情,故事,本钱,聊斋志异,人之间,君子之,常在,甘怡,一秀,水一,桃木剑,人们,书房,君子之交淡如水,原文,君子,古今,君子之交,姓名,四书五经,咒语,地步,小人,学问,对号入座,屋子,念起

2011-05-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晏子的故事

晏子的故事

办事,对他说,晏子,地夷维,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齐相,丝织品,侍妾,国君,意见,齐国,肉食,代国君,因为他,地阐述,正直地,齐国人,在朝廷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你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故事吗?

你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故事吗?

薛仁贵,君子之交淡如水,王茂生,清水,王爷,美酒,三大碗,交情,君子,关系,夫妇,执事官,不过分,君子之,这个话题,王兄,薛仁,天子,好朋友,人际关系,一生,一家,中装,决绝,典故,佳话,名利,厚礼,双方,含义

2013-04-19 #长篇故事

历史故事: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由来

历史故事:俗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由来

薛仁贵,王茂生,好朋友,手下,清水,王爷,平辽王,众人,平辽,俗语,美酒,酒坛,君子之,就没有,一闻,唐贞观,唐太宗李世民,薛仁,薛家,中装,友谊,参军入伍,厚礼,淡如水,客套,听闻,君子之交淡如水,妻子,大臣,大碗

2013-08-22 #小故事

关于晏子的故事

关于晏子的故事

晏子,齐景公,国君,御者,丈夫,景公,罪状,齐国,妻子,车夫,老百姓,黄布,国王,故事,身高,齐相,齐景,长久地,大夫,古铜色,态度,志向,海水,诸侯,不结果,秦缪公,这件事,安于现状,其夫,子之意

2020-07-17 #故事会

晏子使楚简短主要内容。

晏子使楚简短主要内容。

晏子,齐国,晏婴,楚国,楚王,齐灵公,景公,三朝,城门,国家,外交家,外交,对方,庄公,形象,故事,春秋时期,肩膀,艺术,诸侯,上大夫,地回答,庄王,晏氏,楚强,齐桓公,齐景公,齐相,成一,艺术画廊

2013-07-1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