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元青花四爱人物故事八棱梅瓶

时间:2019-07-09

此梅瓶采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周敦颐爱莲宋代理学宗祖周敦颐,字茂叔,中国道学的创始人

提示:本文共有 26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元青花四爱人物故事八棱梅瓶

元代 高:55.2cm 口径:6.5cm 重:7745g

《四爱图》取材于 周敦颐的《爱莲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米芾爱石、苏东坡爱砚。

此梅瓶采用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

周敦颐爱莲宋代理学宗祖周敦颐,字茂叔,中国道学的创始人。道州营道县人(今湖南道县),生于公元1017年。周敦颐少年丧父,靠母亲郑氏和舅父抚养成人。长大成才以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吏。周敦颐在南昌担任地方官吏时,有一次路过浔阳,爱上了庐山莲花洞的山水,遂萌发了退休后要到这里来安度晚年的念头。不久,他到广东任地方官,由于身体不适,便要求知南康军,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赴江西星子县上任,第二年便退休来到莲花洞。周敦颐来到莲花洞以后,创办了濂溪书院,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筑一爱莲堂,堂前凿有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和线当炎夏之时,莲花盛开,清香四溢,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一天夜晚,月明星朗,凉风可人,先生披银纱伫立在池边良久,见莲出污泥而高洁自爱,花濯清涟而无妖冶之姿,感慨丛生,文思泉涌,乃转身回房,奋笔疾书,草就《爱莲说》一篇,其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烩炙人口。

陶渊明爱菊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晋陶渊明独爱菊”可以说是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写照,他挥毫留下了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爱菊”的传说,就是后人从这句诗中引申而来的。从一般的泛论,进入具体叙说,显示陶渊明的性格特征。陶渊明是晋末宋初的一位杰出诗人,他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一些小官。他不满士族把持的黑暗统治,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不对之卑躬屈节。他做彭泽县令时,恰好碰上督邮来视察工作,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当即辞去彭泽令,决心远离统治者,洁身自好。此后,他长期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侣,再没有出仕。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对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颂。

王羲之爱鹅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邪临沂,西晋末年随晋室南迁,永和元年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就定居会稽。绍兴是王羲之第二故乡。王羲之创造行书、草书受他的爱好有很大关系。王羲之一爱兰、二爱鹅。爱鹅的故事其来由是他曾给一位山阴道士书写了《黄庭经》而“笼鹅而归”,而又拓了“鹅”字而家喻户晓。而更有情趣的爱兰却流传被人疏忽。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约友修禊,选择了兰亭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外,此地还盛开幽兰,馨香扑鼻。同去的名士们因此而留下了“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微音选泳,馥为若兰”、“仰泳挹遗芳,怡神味重渊”等咏兰名句。

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鹅,更得益于爱兰。曲颈高歌,红掌拨水的鹅,给王羲之带来启示,从此伸臂运笔,更挥洒自如。而那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更启发了他创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他的书法兰画映素,气脉贯通,字体秀美,错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林和靖爱梅 林和靖-名逋,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少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但他勤奋好学,经史百家,无不通晓,而且善书画,工诗词。早年游历甚广,终觉其他地方的山水不及西湖,便匆匆返杭,选择孤山隐居。遍植梅 树,共360余株。有趣的是,他每天的开支都以一株梅树的梅子所信售之钱为标准。咏梅佳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梅以和靖为知已”,可以不恨矣。

和靖除爱梅外,还特别善养鹤。每当外出游湖时,客人来了,家僮开笼放鹤,他望见鹤飞来,知道有客,就返棹回家。他与客人饮酒吟诗时,鹤起舞助兴。由于林和靖爱梅若妻,视鹤如子,“梅妻鹤子”遂广泛流传,成为佳话。传说林和靖死后,他养的鹤也在墓前悲鸣而死。林和靖隐居孤山,足迹不入城市者30余年,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甘心淡泊。

元青花八棱梅瓶小口,丰肩,缩胫,体态优美,胎体厚重,造型端庄大气,桔皮纹釉面青白,白中泛青,满施青花纹饰,青花浓艳,宝石蓝中泛紫,青花浓艳处有黑斑,晕散,釉面下凹,可见铁锈斑和锡光。

元青花四爱人物故事八棱梅瓶是元青花的典型器物,胎体采用模压拼凑的成型工艺,将瓶体塑成八棱形,扇棱分明,整体比较大气。用手触摸瓶体,有凹凸不平之感。

梅瓶上的瓶口口沿有剥釉现象,剥釉中间脱落,边缘参差不齐而且高于釉面,露出胎体,放大镜下可见火石红存在。梅瓶釉面白中泛青,在瓶口下沿瓶颈处釉较厚呈水绿色。

梅瓶底圈足为外八方内圆,两面斜削浅足圈。胎体灰白色,足底不上釉为砂底,有旋痕和旋撕裂痕,撕裂痕像砖块上的窝孔。在底足中心有乳钉痕,可用手触摸感觉到乳钉痕。在足墙胎体表面有铁锈斑(俗称“芝麻黑点”)存在,这是因为胎土为麻倉土,含杂质(铁元素物质集聚)比较多,烧成中铁元素析出表面所致。在圈足内有大小不一的几块釉斑,釉斑面与露胎结合处有一线火石红。

黑斑:黑斑是元青花瓷器的标志,是苏来麻尼钴料在纹饰形成的条状或块状凝聚,在烧成后形成的的黑色斑块。从黑斑的特性看就是点晕特征的扩大和色差的深化。黑斑颜色的浓淡与苏来麻尼钴料在纹饰中的凝聚度成正比,钴料凝聚越多,颜色越浓。真品元青花的纹饰黑斑应约束在青花之内,黑斑发散自然,其构成的连缀线应与画笔的走势一致,并伴隨着釉面下凹。

铁斑:铁斑是苏来麻尼钴料的过度凝聚,在高温还原环境下形成的。铁斑依附的黑斑上,凡是使用苏来麻尼的元代瓷器,就一定有黑斑 ,但不一定有铁斑。铁斑的形成条件比黑斑形成的条件更为苛刻。铁斑的形状是多种不同的,有不规则的线状,条状或块状,有的还呈现弥散状态。

结论,以上分折比对看出,元青花四爱人物故事八棱梅瓶,无论从胎体、造型、釉面、纹饰、呈色、底足等方面来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晚期元青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元青花四爱人物故事八棱梅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雍道精品鉴赏——青花人物故事梅瓶

雍道精品鉴赏——青花人物故事梅瓶

元青花,青花,造型,人物故事,图案,故事,青花瓷,生产,器物,艺术品,展览,文化,纹饰,胎体,藏品,万英,孙膑,尉迟恭,传统,人物,仆人,口径,器皿,商品,大罐,大盘,大碗,将军,工艺,戏剧

2013-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城两瓶 都是国宝 为何隔江相望?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

一城两瓶 都是国宝 为何隔江相望?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

爱梅,元青花,王羲之,丁燕,爱图,青花,湖北省博物馆,记者,万建辉,朱栋,文物商店,人物,开光,爱兰,周敦颐,林和靖,王协,陶渊明,工作人员,文物考古研究所,主题,图案,形状,湖北省,武汉市,王妃,纹饰,钟祥市,颜色,青花瓷器

2007-06-10 #短篇故事

凤毛麟角——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凤毛麟角——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中国,分子,图案,盗墓贼,钟祥市,随葬品,周敦颐,爱图,朱元璋,王某,王羲之,元青花,关窗,宝贝,墓葬,文物,湖北省,边框,青花瓷,王和王妃,刘英,朱栋,林靖,梁庄王,爱兰,王飞,陶渊明,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馆,梅树下

2016-12-18 #长篇故事

武汉博物馆《暗香浮动——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全新亮相

武汉博物馆《暗香浮动——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全新亮相

爱梅,展览,元青花,观众,亮点,文物,青花,历史,展柜,手段,藏品,凤纹方,镇馆之宝,暗香浮动,陶瓷展厅,博物馆,复制件,展品,形式,武汉,珍品,纹饰,青花瓷,青铜,特展,设计,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于大英,汉博

2009-07-19 #经典故事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化身四美女亮相巴黎卢浮宫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化身四美女亮相巴黎卢浮宫

文物,湖北省博物馆,爱图,元青花,变身,博物馆,时代,故宫博物院,楚天都市报,戏精,高科技,展览,副馆长,产品,卢浮宫,图案,记者,游戏,美女,观众,文化内涵,徐颖,中戴,兰菊,周敦颐,家博,明成祖朱棣,林和靖,梅化,楚文

2018-01-07 #长篇故事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是朱元璋烧!求贤若渴!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是朱元璋烧!求贤若渴!

刘邦,韩信,朱元璋,萧何,项羽,青花,陈友谅,景德镇,沐英,大将,机会,观音山,纹饰,部下,随葬品,黄金,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是,取得胜利,万英,刘伯温,封韩信,张良,明朝开国功臣,洪武,邓愈,南京市博物馆,窑场,美人,丞相

2016-03-29 #经典故事

古董商地摊买走梅瓶 后被称为“天下第一元青花” 主人身份特殊

古董商地摊买走梅瓶 后被称为“天下第一元青花” 主人身份特殊

元青花,沐英,朱元璋,韩信,刘邦,元政府,赏赐,萧何月下追韩信,南京市博物馆,东西,人民,前代,地摊,后代,战争,时代,时候,时间,汉军,瓷器,现象,统治者,色彩,青花,元青花瓷器,陈新民,征服了,楚汉争霸,白中泛,相萧何

2007-04-12 #故事大全

萧何月下追韩信 人才最受欢迎 于是有了这个国宝级青花瓷梅瓶

萧何月下追韩信 人才最受欢迎 于是有了这个国宝级青花瓷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韩信,萧何,故事,青花瓷,人才,经典,直径,纹饰,青花,仰莲,沐英,陈新民,萧何月下追韩信,南京博物院,景德镇瓷器,大百科,人物,南京,形象,所在,文物,江西,瓷器,绘画,艄公,中国瓷器,东善,刘邦,康永海

2013-02-2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