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唐山地处河北却不算燕赵大地?这三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了解一下

时间:2019-07-11

在商周时代,唐山地区属北方侯国孤竹国的地域,当时人们凭借木炭烧制、条混盘筑的方法制作三足、平底陶器,已经会制作和使用青铜器

提示:本文共有 16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唐山历史悠久。在商周时代,唐山地区属北方侯国孤竹国的地域,当时人们凭借木炭烧制、条混盘筑的方法制作三足、平底陶器,已经会制作和使用青铜器。

孤竹国伯夷、叔齐的故事流传至今,但或许你并不知道,人们常常引用的三个典故:“不食周粟”“老马识途”“寻蚁求水”都与唐山有关。

不食周粟

据《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商朝末年,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有个小国叫孤竹(今迁安一带)。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是伯夷,次子为叔齐。

国君在世时指定叔齐为国君继承人。国君去世后,叔齐不肯接受君位,坚决要求哥哥伯夷当国君。伯夷说:“父王的意愿是你继位,不是我。”遂逃走。叔齐亦不肯超越兄长当王,所以也逃走了。结果,兄弟二人谁也没有当国君。当时,西北高原有一个周族诸侯国,首领是姬昌,即周文王。伯夷、叔齐听说姬昌为人很仁义,就决定投奔周国。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那里时,姬昌已经去世,其君位由儿子姬发继承,即周武王。

兄弟二人在周国住下不久,姬发出兵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拉住姬发坐骑的缰绳,对他说:“大王刚刚去世,你就兴兵打仗,是讲道吗?你作为臣子去杀君王,是讲仁义吗?”姬发没有听从他们二人的劝阻,后来武王灭了商周,统一全国,建立了西周王朝。伯夷、叔齐认为姬发的做法非常可耻。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隐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上靠吃野菜为生,发誓不吃周朝的一粒粮食。可是有一天他们遇上一名农妇,她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你们吃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啊”,二人听后,开始绝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并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个故事被人们流传了两千多年,其中褒贬不一。但据有关考证,历史上显赫一世的让国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就出自迁安。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势力发展起来,周朝在北方的诸侯国燕国(辖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北部、东部一带),夹于戎、狄之间,常受山戎侵扰,国势较弱。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犯燕,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伐山戎,管仲、隰(xí)朋随行。齐军很快取得胜利,灭掉令支(又作泠支,属山戎一支,在今河北省滦州市与迁安市之间)而还。

齐军在归途中,经过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迁安、滦州一带)。孤竹国君伪降,引齐军入沙漠地带,也称迷谷。那里乱石荒漠,杳无人烟。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齐军“迷惑失道”。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叫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以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寻出路,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这个齐军迷惑失道的位置,据说就是今滦州市榛子镇西乱石山一带被称作“迷沟”的地方。齐桓公为感谢老马引路,乃封“马”为官。迁安灵山脚下有马关营村,传说与此事有关。齐桓公为寻仙迹,在马官营村亲手栽种了银杏树。现尚存一棵,据科学家考证,此树已经历了2600多年,实属罕见。

寻蚁求水

在“老马识途”中,齐军行于山地,山中无水,士卒口渴难耐。隰朋出主意说:“蚂蚁冬天把巢筑在山的南面,夏天把巢筑在山的背面。如果蚂蚁窝口的土封高一寸,蚁窝下面七八尺处就会有水。”士卒按隰朋说的,寻找蚁窝掘地,果然得到了水。时人称隰朋为“多智”。齐军走出迷谷,灭掉了孤竹国,威震北方戎、狄。齐灭令支和孤竹后,将山戎的特产东葱和戎菽(红小豆)广布于天下。

齐桓公北伐山戎救燕,是他霸业的一部分。以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中有管仲之谋和隰朋之力。

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管仲患重病。齐桓公探病时,管仲推荐隰朋代行相事。并说他去世后,任用隰朋可安国家。但他又叹息说:“上天生下隰朋,是让他来做管仲的舌头。如果身体死亡了,舌头还怎么能存在呢?”不久,管仲病故,同年十月,隰朋也去世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山地处河北却不算燕赵大地?这三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了解一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燕赵大地诗词

燕赵大地诗词

乾隆,承德,拙政园,避暑山庄,诗词三百首,卢龙,杜牧,山海关,燕赵,苏州,译文,亲人,诗人,河北,诗词,阿房宫赋,好园,司马迁,王勃,佳人,师说,王安石,苏洵,韩愈,史记,康熙,战争,故事,滕王阁序,东城

2020-08-27 #故事大全

燕赵大地 成语之都 邯郸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燕赵大地 成语之都 邯郸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胡人,典故,赵国,含义,廉颇,蔺相如,毛遂,比喻,战国时代,少年,平原君,战国,楚国,楚王,燕国,邯郸,窄巷,邯郸人,马车,魏国,围魏救赵,原君,孙膑,春申君,秦兵,胡服,赵武灵,赵国平,齐将田,齐军

2020-03-01 #故事大全

河北唐山:“小手拉大手”

河北唐山:“小手拉大手”

队员们,疫情,中队,队员,新型冠状病毒,小手拉大手,新时代,实际行动,少先队员,时刻,武汉,辅导员,路南区,防控,全国人民,们一起,家长们,绘本故事,和政,一本好书,和家,好家庭,读一,雷锋小学,日子,唐山市,人民,传谣,使命,共青团

2007-1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河北唐山抗震纪实故事第二期:第一批记者镜头中的唐山人

河北唐山抗震纪实故事第二期:第一批记者镜头中的唐山人

唐山,唐山人,官天一,人民,唐山地震,新华社,全国,瓦砾,照片,精神,老先生,记者,体育摄影记者,丁原,出生于,赵荣,参编,责任编辑,唐山抗震纪念馆,国务院,作者,不眠之夜,一生,不变,专著,专集,个人,人生,余震,先生

2017-10-01 #短篇故事

视频河北唐山:一只母鸡和七只小鸡的故事

视频河北唐山:一只母鸡和七只小鸡的故事

和七,直播间,时间,小鸡,故事,母鸡,频道,视频,河北唐山

2020-09-09 #故事阅读

河北唐山爱心企业捐赠物资 助力疫情防控攻坚

河北唐山爱心企业捐赠物资 助力疫情防控攻坚

疫情,饲料有限公司,防护用品,李增林,李明,医护人员,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公益,价值,丰南区,全体,八农场,口罩,医院,医疗机构,医疗,唐山,各级党委,困难群众,河北,家乡,情况,日本,政府,旱田,通讯员,灾难,社会,肺炎

2011-02-04 #经典故事

河北故事|赴台老兵后代唐山老家寻亲记

河北故事|赴台老兵后代唐山老家寻亲记

袁光,父亲,亲人,唐山,寻亲,李宏,家人,家乡,消息,母亲,老家,寻人,一生,家谱,祖父,袁兴,袁绍,丰润,两岸,亲情,事情,亲属,信息,力量,土地,夙愿,女儿,头条,老兵,故乡

2018-01-27 #小故事

河北唐山:迁安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河北唐山:迁安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老人们,滨河街道,福利院,活动,戏迷协会,慰问演出,机关,志愿者,成员,节日,迁安市,评剧,志愿服务,节日礼品,刘巧儿,赵桂英,月圆,天高云淡,主席,内容,乐队,剪指甲,地方戏,好时光,形式,月饼,掌声,水果,歌曲,真情

2016-06-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