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战斗故事(之十八)

时间:2019-07-22

在我国纬度最高最寒冷的塔河十八站 我连参与修建呼玛河铁路大桥的故事之十八▲呼玛河畔呼玛河,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清代称呼

提示:本文共有 35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在我国纬度最高最寒冷的塔河十八站 我连参与修建呼玛河铁路大桥的故事(之十八)

▲呼玛河畔

呼玛河,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清代称“呼玛尔河”(又写作瑚马尔)、“库玛尔河”,后简作呼玛河。其名一说系蒙古族语,意为“行围前列人”;一说系鄂伦春语,意传“有鹿的地方”;另说系达斡尔语音泽,意为“高山峡谷中不见日光的急流”。

呼玛河发源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自然保护区的大兴安岭北坡的雉鸡场山(一说伊勒呼里山),自西向东经呼中区、塔河县、呼玛县3县(区)在呼玛镇东南部注入黑龙江。全长524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这里是我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水域之一。每年5月初开河,10月份结冰封河,河水冰层最厚达1.5~1.8m;夏季年秒流量184立方米,年最大秒流量325立方米,上源地势较高,天然落差大,河道水流湍急,屈曲而流,多牛轭湖。可见要在这里修建呼玛河铁路大桥有多难?

▲港珠澳大桥

有人说:“建桥有啥难?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建桥大国,强国。在古代我国有千年屹立的赵州桥,在现代有家喻户晓闻名世界的港珠澳大桥,至于其它桥就不值一提了。”

朋友,你是否想到当年的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是否想到铁道兵在崇山峻岭、峭壁陡崖、山涧急流、“高寒禁区”修路架桥?是否想到铁道兵忍受极寒创造了人类建桥史上的奇迹?

让我来说说我连在塔韩线上参战的呼玛河铁路大桥的故事吧,看看铁道兵是怎样在高纬地区、“高寒禁区”修建呼玛河铁路大桥的,看看我连是怎样在大桥桥墩浇筑施工中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承担砼运输的。

塔韩铁路是一个多义词,分别是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塔韩铁路和位于鄂尔多斯市塔韩铁路。我连参与修建的呼玛河铁路大桥起于嫩林线(富西线)塔河站,向东延伸至呼玛县境内韩家园站的塔韩铁路上,全长117.884㎞。是铁道兵兵改工前夕修建的最后一条铁路线之一,也是兵改工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广大指战员始终把铁道兵精神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铁道兵第九师部队在呼玛河大桥工地破冰挖桥基

位于塔韩线上的呼玛河铁路桥是塔韩线的咽喉工程,影响着塔韩线的全局。大桥施工的基础在于桥墩,桥墩确定了采用沉井方案以后,机械设备就成了沉井施工的关键所在。我连作为保障机械设备运转单位,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特别是打沉井需要的抽水机等主要设备不拖施工后腿,不影响工程进度。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连是一个半机械连,有发电机、NJ70汽油发动抽水机、电动抽水机、混凝土搅拌机、铲运车、翻斗车(用于混凝土运输)、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尤其是有在沉井施工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抽水机,都集中在我连。这些设备都是经过几个工程退下来的,急需检测。

另外,兵改工之前上级又没有新的设备投入,因此设备大修就成了我连的紧迫任务。1983年5月开始施工前,我连就组织连队技术力量,由修理排副排长刘义牵头(那时修理排没有排长)对所有设备进行清点验证,看一看能投入使用的设备有多少?哪些要报废?哪些需要大修?经逐台检测,一种NJ70汽油抽水机就50多台套,一个电动抽水机就30多台套,多数处在损坏报废中,单这一种设备就足以影响桥墩沉井施工。

对此,副排长刘义逐级汇报,一是要求更换新设备,二是要求调配修理技师对所有抽水机进行大修。逐级汇报后,引起了师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师部派一名机械工程师,10名技师组成修理团队进驻我连,指导、协助我连开展大修理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一个多月的努力工作,不仅完成了50多台套汽油抽水机的大修任务,而且对30多台套电动抽水机的水泵进行了大修,保障了沉井施工抽水作业的正常进行。

处于“中国冷极塔”地理位置上的塔河十八站冰冻期是漫长的,为了抢施工速度,被大家称为人老心红的我师总工程师徐锦荣,设计了一套“以冻制冻”的施工方案。

他指挥战士们根据河水的冻冰层厚度,挖一层冻一层。一般先把冰面挖开一米深,水面上仍有几十公分的冰层,冰层没有打穿,下面的水也不会进入基坑,接着就等冰层下面的河水继续冰冻一整夜。第二天,河面的水又冻了厚厚一层,他又指挥战士们继续再挖。

很多时候在开挖之前要先完成钻探工作,测试冻层还有多深。我连战士用钻从冰面上向下钻,什么时候看到有水冒出来了就说明冰层到底了,战士们就赶快用黏土和棉花把冒水的地方堵住。

开始的时候,大家缺乏在冰面上挖基坑的经验,对“冻结法”也不熟悉,应用不是很熟练,经常挖着挖着水就冒了进来。再加之施工连队有的战士性子急,想要加快施工进度,用镐打,用钢钎锤子砸,一下打漏了,水突突的往上冒,整个基坑也随之报废,战士们几天的辛苦全部付诸东流。

以后徐总工程师就把对水面厚度的钻探工作交给了胆大心细的我连技术人员,由我连具体指导施工连队挖掘基坑。大家逐步积累了经验后,挖掘基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兵改工前夕,铁道兵部队进行了精简,我连的番号由原来的“89311部队十连”变成“89314部队三连”,但是连队的主体技术骨干人员建制完整。

本来我连是保障机械设备的,浇灌混凝土是施工连队的任务,但由于用于运输的翻斗车是刚进场的新机械,团营领导就把小翻斗车交给我们半机械连使用,我连也没有这类司机,只有马福万连长会开汽车,马连长亲自挂帅,以身作则带领连里开过车的王永春等人进行大倒班作业,(即每12小时一班)只要工地需要,不分昼夜,息人不息车,多拉快跑,他们每次下班后都是精疲力尽,身上沾满了混凝土冻块。

以后根据施工需要,团部又增加了2台翻斗车,由4台变成6台,这样连队维修人员全上阵了,成了兼职司机。

还有发电班组,在薛正华班长的带领下,电工正常在施工一线巡查,随叫随到,电工梁平每天有14小时在工地,他们克服了天寒地冻等困难,连续奋战四个多月,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机械设备保障任务。

再说浇灌,横在铁道兵面前的困难是混凝土遇冷冻结无法正常凝固,战士们就在烧热的铁板上和水泥砂浆,并加热到38度以上,和好后再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搅拌机,搅拌机充分拌合后,再倒入翻斗车,翻斗车快速驶向基坑。

这样保证了搅拌后的混凝土不低于30度,当翻斗车或小推车运到浇注点时混凝土不低于25度,砼浇筑完成后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浇灌中,战士们身上溅上水,裤子冻得棒棒硬,鞋子冻得不打弯。

大年初一不休息,全连勤杂人员都上阵,团政委董太祯来慰问,大家热火朝天战低温。硬是把60万立方米的砂石料从零下40多度加温升到零上38度,按设计要求浇注成桥墩。

桥墩浇灌完毕,周围用电热丝来保温,确保了混凝土在极寒条件下正常凝固,保证了工程质量,为第二年开春铺设700多米的桥面做好了准备,赢得了时间。

桥墩建好后,架梁之前,测量班要到桥墩上面测量,看桥墩的高度是否达到设计标高。那时施工缺乏经验,都不是很规范,一般都有误差,如果高了就要磨掉,如果短了就要砸掉一节重新浇灌。桥墩8、9m高,河水很凉,桥墩上的麻绳梯子已经老化不保险,怎样才能到达河中间呢?又怎样才能爬上水中的桥墩?一时间成为团部测量班的难题。

我连战士热情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和口号,苦干加巧干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大家集思广益,帮助测量班上桥墩。他们在河的上游,用绳子把人的腰部捆上,慢慢漂到河中间。在岸边的桥墩上,再用一根绳子甩过桥墩顶上,在另一面耷拉下来,人就拽着这根绳子,爬上桥墩。团部测量班的同志们说:“还是修理连的兵勇敢,肯吃苦,办法多”。我连就这样克服了“冷”、“险”、“苦”、“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铁道兵终于在高纬、高寒水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85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1987年10月交付运营,为境内最大的桥梁。全长701.40米,为21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彻底结束了冰封期间行人踩冰过河,明水期间车马用木船摆渡过河,开封河季节旅客坐吊斗滑绳过河的落后局面。

从89311部队十连到89314部队三连,从89314部队三连到铁三局四处一段三队;从铁道兵到铁路工人,军人的崇高理想、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始终贯穿于我连的各项工作。我连文书、我营书记赵国栋在热泪盈眶中写完了《呼玛河铁路大桥验收竣工报告》,这份报告至今都收藏在中国铁建大桥局。

▲呼玛河铁路大桥和呼玛河大桥

呼玛河铁路大桥啊,你没有赵州桥那样古朴典雅,没有港珠澳大桥那么雄伟壮观,但你在祖国最寒冷、纬度最高的地方放下了身段。

你让风驰电掣的列车从你身上走过,盘活了国家经济和资源脉络,你使荒无人烟的大兴安岭莽林有了活鲜鲜的人类灵气,你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跨越了千年的发展,融入了祖国腾飞的翅膀。

这就是我们铁道兵和我们连队在祖国纬度最高最寒冷的塔河十八站修建呼玛河特大铁路大桥的故事。

(感谢修理排副排长刘义提供信息。)

作者:吴凤祥

责编:严京平《白浪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战斗故事(之十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战斗故事(之十一)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战斗故事(之十一)

魏德,铁道兵,战友,精神,一杯茶,父亲,终身,连队,视频,人生,微信,情况,母亲,部队,同班,回家,凤祥,白浪,西索木,好的,上线,买点,作品,山西,小区,手机,战士,日用品,早点,沐雨栉风

2014-11-22 #短篇故事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战斗故事(之十二)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战斗故事(之十二)

铁道兵,营房,赵国栋,官兵,洪水,营区,铁路,连长,命令,团部,国家,战士,文书,枪支弹药,连队,部队,西索木,战友们,公路大桥,后山坡,小山坡,上去了,伊敏,帐篷,大桥,感情,情况,战争,桥墩,枪支

2020-03-29 #故事大全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故事(之八)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故事(之八)

火车,铁道兵,曹顺,抽水机,副班长,冰面,吸水,伊敏,帐篷,战友,河水,炸药,管道,笼头,蒸汽火车,出水管,命令,洞口,精神,连长,万里雪飘,魏德,工作,管口,季节,战士,机械,机房,水箱,炸开

2010-05-27 #小故事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故事(之十五)

白浪情散文——89311部队十连的故事(之十五)

韦玉,铁道兵,杨大爷,战友,桦甸县,烈士,你还在,百姓,连队,为人民服务,精神,施工,大桥,松花江,烈士陵园,部队,铁路,全心全,一篮,各族人民,关系,少数民族,我军,时间,泥土,祖国,贵州籍,工作,服务,刘明

2009-06-16 #长篇故事

潍坊的传说故事——白浪河的“神牛”

潍坊的传说故事——白浪河的“神牛”

白浪河,铜牛,潍坊,白浪,河水,人们,漫过,牛头,日大,水神珠,齐城,水长,事件,中建,一代人,作用,传说,代表,入口,千秋,北风,历史,城墙,地方,堤岸,外地人,大雨,官员,天黑,母亲河

2017-12-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夺冠》选角惊艳全国 白浪演绎母亲“铁榔头”光辉岁月

《夺冠》选角惊艳全国 白浪演绎母亲“铁榔头”光辉岁月

白浪,郎平,巩俐,朱婷,陈可辛,电影,演技,铁榔头,观众,导演,球员,剧组,网友,各大,中国人,有时是,中国女排,张常,都会,剧照,中国,个人,全国,女儿,平台,热点,精神,视频,赛场,共鸣

2012-12-28 #故事会

郎平前夫及家庭背景故事 女儿白浪身高189

郎平前夫及家庭背景故事 女儿白浪身高189

郎平,姐姐,白浪,主教练,白帆,前夫,中国女排,个人资料,丈夫,女儿,国家,女子,女排,意大利,感情,打篮球,排球,排球队,时间,父母,身高,美国,老公,工作,摩德纳,王育成,铁榔头,总教练,一起玩,业余体校

2008-03-03 #故事阅读

《夺冠》背后的故事:巩俐和郎平女儿白浪再现鲜活“铁榔头”

《夺冠》背后的故事:巩俐和郎平女儿白浪再现鲜活“铁榔头”

郎平,巩俐,白浪,演员,这部电影,母亲,训练,陈可辛,中国女排,从零开始,偶像,导演,大拇指,女排,女儿,妈妈,教练席,排球,样子,电影,笔记本,细节,背影,观众,队员,随身携带,贴身,一句话,几乎所有,学习表

2015-04-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