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时间:2019-07-25

开满鲜花的小路继续编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03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美丽的童话,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寄来的一堆小颗粒包裹,去问松鼠太太是什么东西。谁知道,包裹破了个洞,小颗粒都漏在了来时的路上。春天来了,鼹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看到从自己家到松鼠太太家,一路都开满了鲜花。松鼠太太告诉鼹鼠先生,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是花籽——一份美好的礼物。课文充满童趣,语言简朴,让读者感受到春景的美丽、春天的美好。

2.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练习题:“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有三个知识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并传授讲清楚的:

(1)“什么(方位处所)怎么样”。

(2)表示方位处所的方位词。

(3)定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4.课文中的泡泡要求学生借助插图讲故事,是属于借助提示复述课文的练习。这个练习题体现了“学阅读”和“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做好学习任务分析,组织学生亲历这个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难点的保障。

另外,课文内容较多,仅有的两幅插图给予学生提示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少了,应补充适当的插图,以减轻讲故事的难度。

5.课文的两幅插图,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讲述顺序提供了帮助,有利于落实课标提出的目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但是由于第一幅插图仅仅展示了刺猬太太家和狐狸太太家路上的鲜花,而没有展示到松鼠太太家路上;而且没有出现鼹鼠先生的形象。因此这幅插图需改造以贴近课文内容。

6.课后练习题“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前一问既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培养,也是对课文主题的感悟,后一问则是联系生活的拓展说话,因此,适宜安排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1.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基本形成,学生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可以不设计把学习过程融入激励、激趣活动中,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激趣、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2.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加上二上以来的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设计这篇课文教学要考虑的有利条件。

3.二年级学生具有想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优势,因此,通过读文想象图画帮助和评价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表达水平,要坚持实施,以利于与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梳理条理、概括内容衔接,以及一边读一边想象的学习训练。

4.课后练习题:“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的三个知识点对学生而言不完全是新知,因此,教学时要注意旧知的唤醒,以利于学生建构知能体系。

5.“整体感知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是起步学习的一个能力要求,属于难点。再加上本课角色众多,内容较为复杂,不宜要求概括到位。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感悟春天是个鲜花盛开的季节;参照“美好的礼物”,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美好的礼物。

3.能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讲这个故事。

4.能正确认读“邮”等14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啊”在本课的读音,能据句子语气定音。

5.能正确读写“鲜”等9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能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能正确读写“鲜花”等14个词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邮”等14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啊”在本课的读音,能据句子语气定音。

3.能正确读写“鲜”等9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能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能正确读写“鲜花”等14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感悟春天是个鲜花盛开的季节;参照“美好的礼物”,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美好的礼物。

2.能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邮”等1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词卡和词语表词语卡(字卡和词语表词语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鲜”等9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插图以及改造的插图PPT。

学生:每人一套“邮”等1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找春天》这篇课文的孩子们找到了春天,找到了美丽的田野春景图,你们也有去找春天吗?谁能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生说)是呀,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多美好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这是一篇讲什么内容的课文?它的课题是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老师板书题目:③开满鲜花的小路

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根据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内容与什么事物有关系的呢?(预设:小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呢?(预设:这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对了,课题总是与课文内容有相关,我们阅读就要从题目开始。那么,围绕着这么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了解到关于春天的什么呢?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和多音字“啊”。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自然段标序号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邮、邮、邮,邮递员的邮。)

(3)自由读、全班齐读。

(4)指名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学习多音字“啊”。(注:多音字的内容板书在副板书位置。)

(1)导语:除了要读准这些会认的字外,这一课还有一个多音字要读准。(出示“啊”,注本课的读音音节)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读准它在本课中的读音。

(2)反馈指导。

指名读。

(3)我们都知道,“啊”是个语气词,à在课文中是表示什么的语气的读音呢?(出示:多美啊!)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读准它在句子中的读音,想一想à在句子中是表示什么的语气的读音?

(4)反馈指导。

预设:表示赞叹、称赞的语气的读音。

(5)出示任务:“啊”字,我们学过还有什么读音?这个读音是表示什么的语气的读音?

同桌交流。

(6)反馈指导。

预设:á,表示疑问语气的读音。例:啊,真的吗?

(7)小结:“啊”这个多音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语气,要联系具体的语句意思读准确,千万不要读错了。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平舌音的:丧、籽;边音:漏、礼;三拼音:绚。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①把课文分成六部分指名朗读,采用一人朗读完毕后马上评议的方法进行反馈指导。(第一部分:第1、2、3自然段;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第五部分:第9、10自然段;第六部分:第11、12自然段。)

②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共同评议。

③评价完一个部分,齐朗读一个部分。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邮、邮、邮,邮递员的邮”。齐读,自由读。

(2)“邮、递、寄、局、堆、破、漏、懊、丧、籽、礼”口头组词。

①(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③(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分六个部分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3.自由朗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顿号、逗号、句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和打乱顺序,游戏要注意能让全体参与。)。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任务: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想一想,课文故事里面讲到有哪些角色呢?用小圆圈点出来。然后再想一想,谁是主要角色?把小圆圈变成实心圆点。

个体思考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第1问:角色有:邮递员黄狗、长颈鹿大叔、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

第2问:主要角色:鼹鼠先生和松鼠太太。

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课文故事里有很多角色,但只有两个是主要角色:鼹鼠先生和松鼠太太。那么,围绕着开满鲜花的小路,鼹鼠先生与松鼠太太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图文结合,了解第11、12自然段意思。

(1)(PPT示课文插图2)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有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在过程中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并形成答案。)

预设:

第一问:图中有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和小刺猬、小狐狸、小松鼠。

第二问:小刺猬、小狐狸和小松鼠小路的鲜花丛中快活地玩耍。鼹鼠先生与松鼠太太,在松鼠太太家门前谈话。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句子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

(4)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

句子1: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句子2:鼹鼠先生来到松鼠太太门前。松鼠太太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分角色朗读指导:恍然大悟和赞叹的语气。

(5)小结:同学们真会看图读书。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写了这幅插图的意思——鼹鼠先生沿着开满鲜花的小路找到了松鼠太太,松鼠太太告诉他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是花籽,是美好的礼物。(板书:花籽美好的礼物)

2.读文,结合结合图画,了解第6自然段意思,学习感情朗读课文。

(1)导语:我们通过结合插图了解了一部分课文的内容,剩下的课文讲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补充插图1)

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有谁?鼹鼠先生看到了什么景象?

个体观察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问:图中有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刺猬、小狐狸、小松鼠。

第二问:鼹鼠先生看到的景象是: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句子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

(4)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的第6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

句子: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感情朗读指导:赞叹且有些意外的语气。

(5)小结:课文的第6自然段写了这幅插图的意思——春天来了,鼹鼠先生去找松鼠太太,看到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板书:成了开满鲜花的小路)

3.读文,结合生活想象图画,继续了解1—5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导语:我们通过结合插图了解了一部分课文的内容,剩下的课文讲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朗读1—5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这些自然段的意思,你会画两幅怎么样的图画?你是根据哪些句子想象出图画的?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在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训练,并形成答案。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图画1:鼹鼠先生打开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包裹,认不出寄来的是什么东西。

根据的句子: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喊叫的语气。

图画2:鼹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问松鼠太太,但包裹里没有了东西。

根据的句子: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询问的语气。

(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和想象。第1—5自然段写了两个意思。第1—3自然段写了第1个意思: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但鼹鼠先生认不出包裹里的东西是什么。(板书:寄来包裹认不出)第4、5自然段写了第2个意思:鼹鼠先生拿包裹去问松鼠太太,可是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板书:问松鼠太太不见了)。

4.读文,结合生活想象图画,继续了解7—10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导语:我们通过读文,结合生活想象图画,了解1—5自然段的意思,那么,剩下的第7—10自然段又讲了多少个意思呢?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朗读7—10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这些自然段的意思,你会画两幅怎么样的图画?你是根据哪些句子想象出图画的?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图画1:刺猬太太家门前,刺猬太太问鼹鼠先生是谁在她门前种花。(出示补充插图2)

根据的句子:

鼹鼠先生路过刺猬太太家。

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分角色朗读指导:疑问和赞叹的语气。

图画2:狐狸太太家门前,狐狸太太问鼹鼠先生是谁在她门前种花。(出示补充插图3)

根据的句子: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

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分角色朗读指导:疑问和赞叹的语气。

(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和想象。第7—10自然段写了两个意思。第7、8自然段写了第1个意思:鼹鼠先生路过刺猬太太家,刺猬太太问他是谁在她家门前种花。(板书:路过问谁种花)第9、10自然段写了第2个意思:鼹鼠先生路过狐狸太太家,狐狸太太问他是谁在她家门前种花。(板书:路过问谁种花)。

(三)感悟课文主题。

1.出示任务: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美丽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语知道的?用横线画出来。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美丽。词语: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朵簇簇。

3.导语: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朵簇簇,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真美丽!那么,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呢?

出示任务: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同桌交流一下看法。

4.反馈指导。

预设:

(1)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2)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开满鲜花的小路。

5.小结:同学们真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啊!绚丽多彩的鲜花,美丽!五颜六色的鲜花,美丽!鲜花花朵簇簇,美丽!无意中,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让小路成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让松鼠太太、鼹鼠先生他们享受到春天景色的美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的确是一份“美好的礼物”。

出示任务:那么,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呢?

6.反馈指导。学生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肯定,注意价值观的引导。

7.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小结:

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读文想象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分角色朗读,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课文通过一个童话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让我们也感受到春天景色的美丽,春天的美好。综合运用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读文想象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是读懂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四、借助插图讲故事。

(一)把握故事的顺序。

1.导语:如果按照我们了解课文内容的顺序(按照了解课文内容教学的顺序,在板书的内容后面标注上序号),你能讲讲这个故事吗?(预设:不能。)为什么呢?(预设:顺序乱了。)哦,是呀。如果按照我们了解课文内容的顺序来讲故事,别人是不可能听明白的,因为我们是打乱了课文内容顺序来了解课文内容的。要讲这个故事,我们就要把顺序调整好。

出示任务:同桌一起商量,把故事的顺序调整好。

2.反馈指导。

擦掉板书的内容原来标注的序号,在前面标注正确的序号。

(二)学习讲故事。

1.导语:调整了正确的顺序,你有信心借助插图讲这个故事吗(PPT出示所有图画)?

出示任务:借助插图讲故事。注意做到按照顺序讲完整,语句通顺连贯,语气符合角色要求。

个体操作练习。

2.PPT出示讲故事标准要求,同桌互说互纠。

讲故事标准要求:

(1)按顺序讲完整。

(2)语句通顺连贯。

(3)符合角色要求。

3.反馈指导。

指名讲故事(中等水平的学生2—3人),师生以标准要求进行评议。

4.小结反馈讲故事学生的优缺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改进再练讲。

5.反馈指导。

指名讲故事,师生以标准要求进行评议。

6.小结:

同学们,借助插图讲故事,虽然插图能帮助我们回忆故事内容,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熟记故事内容才能讲好。根据课文讲故事,可以用上课文的语句,但不是背课文。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讲,可以借助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内容,但是要注意按顺序把故事内容讲完整。讲故事还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语气符合角色要求。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游戏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课后照例子说句子练习学习。

1.(PPT出示句子比较:(1)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2)门前开着鲜花。)

出示任务:朗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相同之处:都是说“门前”这个地方。都是说“门前”这个地方“开着鲜花”。(或者:都是说什么地方怎么样。)

不同之处:句1比句2在“鲜花”前多了“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这个词语,让别人知道开的是什么样的鲜花,而句2就不知道。

3.小结:我们以前学过“ 的 ”的短语,知道了在表示事物的词语前用“的”加上一些词语,能让别人知道、了解更多的意思。下面说句子我们要做到这一点。

4.(PPT出示插图和要补充说话的句子:房子旁边 。山坡上 。)

出示任务: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补充说句子。

个体操作。

5.反馈指导。

预设举例:

房子旁边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

房子旁边长着高大的树木。

山坡上长着刚发芽的嫩绿的青草。

山坡上是刺猬太太的房子。

评价标准:1.句义符合图意;2.的字结构短语搭配恰当。

6.导语:同学们说得真好。“房子旁边”“山坡上”到时表示地方处所的词语,仿照例句说的句子都是表示某个地方怎么样。接着我们就要增加难度来说这样的句子了。

出示任务:看插图,仿照例句,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句子。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互纠。

7.反馈指导。

预设举例:

草地上有两块巨大的石头。

评价标准:1.句义符合图意;2.的字结构短语搭配恰当。

8.小结:我们以后写句子或写话,也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前,用“的”字加上一些词语,就能表达更多的意思,也可以让别人俩接到更多意思。

七、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鲜、礼、邮、叔、堆;上下结构:员;半包围结构:递、原、局。

(二)指导书写。

1.指导“鲜”“礼”“邮”“叔”“堆”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鲜”“礼”“邮”“叔”“堆”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堆”是左窄右宽,其余的两边基本相等。)分别提示:“鲜”字右左上齐平,右下伸出;左“鱼”横变提;右“羊”第一横在竖中线起笔,第三横过竖中线在提的上方起笔。“礼”字左右等高;礻字旁的第二点靠近竖中线收笔;右部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旁。“邮”字左右错开,右上出左下出;“由”的横折,折压竖中线;里面的短横在横中线上。“叔”字左上出,左下与右下差不多齐平;左上部“上”的短横过竖中线收笔,长横在竖中线起笔;左下部的“小”右点位置比左点高,且稍过竖中线收笔;“又”两笔的起笔都对着“上”的长横,横撇的撇穿插到左“小”的右点下方。“堆”字右比左上下都出,且下伸出多些;提土旁要小,横中线位于中部;单人旁的撇舒展,穿插到提土旁的横下方收笔,竖压竖中线;右部的四个横距离相等。范写“鲜”“叔”“堆”。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员”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员”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提示:“员”字左部“口”扁平;右部“贝”竖撇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上方起笔,舒展;长点的收笔位置比竖撇稍高。范写“贝”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递”“原”“局”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递”“原”“局”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提示:“递”字是左下包围,捺要舒展,完全承托着“弟”字;“弟”的竖折折钩的第一折压横中线。“原”字“局”字都是左上包围,包围的撇要舒展,被包围的部分右和下都要突出包围;“原”字的“白”和“小”大小、占位相等,“白”的短横压横中线;“小”的竖钩贴“白”长横的中部起笔。“局”里面的横折钩在横中线起笔,稍斜向上到右部横中线中部折下;所有的横距离相等。范写“递”“原”“局”。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八、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九、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口头组词、多音字板书(略)

③开满鲜花的小路

六、花籽美好的礼物

三、成了开满鲜花的小路

一、寄来包裹认不出

二、问松鼠太太不见了

四、路过问谁种花

五、路过问谁种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课文,太太,指导,鼹鼠,鲜花,先生,插图,松鼠,句子,自然段,词语,意思,学生,任务,小路,图画,课文内容,朗读课文,礼物,包裹,板书,语气,小结,读音,顺序,个体,大叔,同学们,长颈鹿,导语

2010-05-31 #经典故事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太太,鲜花,先生,鼹鼠,松鼠,小路,句子,自然段,包裹,礼物,指导,故事,花籽,大叔,邮递员,刺猬,插图,长颈鹿,包裹单,狐狸,课文,全班,学生,花朵,角色,语气,词语,邮局,一大片,小松鼠

2011-04-03 #小故事

部编版《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部编版《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

词语,中出,学生,小路,花朵,自然段,鲜花,课文,五颜六色,薛法根,黄狗,山坡上,板块,教学,地学,下册,人物,写作方法,刺猬,名次,地点,心情,故事,房子,智能,教师,文字,松鼠,狐狸,课堂

2019-01-26 #长篇故事

优质课教学设计开满鲜花的小路

优质课教学设计开满鲜花的小路

小路,鲜花,生字,礼物,课文,大叔,花籽,长颈鹿,太太,娃娃,学生,美的,老师,好的,课件,同学们,教师,朗读课文,花朵,题目,指导,王国里,分享快乐,有感情,五颜六色,先生,愿望,拼音,板书,松鼠

2020-05-09 #故事阅读

部编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3

部编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3

包裹,鲜花,邮局,包裹单,花籽,图片,邮递员,轻声,小路,刺猬,生字,课文,颜色,小老师,绚丽多彩,双横线,课题,字词,句子,卡片,作用,人们,地方,土地,字音,实际,童话故事,平舌音,拼音,景色

2011-08-10 #经典故事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及感悟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及感悟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课文,生字,礼物,包裹,小路,教师,先生,太太,鲜花,朗读课文,松鼠,学生,花籽,自然段,花儿,重点,鼹鼠,家门前,指导,指的是什么,东西,大叔,同学们,多音字,故事,课时,五颜六色,在我,引导学生,句子

2012-03-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及感悟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设计及感悟部编本二年级下册

课文,生字,礼物,包裹,小路,教师,先生,太太,鲜花,朗读课文,松鼠,学生,花籽,自然段,花儿,重点,鼹鼠,家门前,指导,指的是什么,东西,大叔,同学们,多音字,故事,课时,五颜六色,在我,引导学生,句子

2009-12-25 #小故事

一路鲜花 一片真情——《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后记

一路鲜花 一片真情——《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后记

衣服,部首,孩子,查字法,黑板,孩子们,一把刀,重点,生字,事情,兴趣,太长,合二为一,字旁,形象,引申为,意思,朋友,身体,裁衣服,裁衣,有关,教学中,写一个,做朋友,为什么是,好奇地,小朋友们,意思是,来看看

2016-09-2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