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这是一个故事:南方的巴赫

时间:2019-08-08

这是一个故事:南方的巴赫我总是梦见南方的老家。雨季之后,路上绿意浓浓。白墙乌瓦上布满了暗淡的水渍与青苔留下的斑痕。院子早已荒废,书房里却好像有

提示:本文共有 17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这是一个故事:南方的巴赫

我总是梦见南方的老家。雨季之后,路上绿意浓浓。白墙乌瓦上布满了暗淡的水渍与青苔留下的斑痕。院子早已荒废,书房里却好像有人刚刚走开。我看见小时候的我,穿波点连身裙,一副伶俐的倔样子,抬着脑袋直直地看生人。

我走到书桌前坐下,心想在这里终于可以安心写我的对位法论文了。

女孩有一搭没一搭地练习钢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第二首赋格。我暗笑,我小时候弹得好臭啊,完全心不在焉。女孩忽然停下,扭头看着门口,一只华丽的虎皮猫正悄无声息地走进来,长尾巴高悬,好像刚从屋檐上飞下。

没有什么比机械的对位曲更能配合这个复古的梦境了。南方的盛夏,树影,蝉鸣,一支专注于音阶自身运动的钢琴曲,让寂静的下午更加寂静。

梦醒后,听着远处高架桥上车流轰鸣,想起自己多年来荒废的学业。小时候没心没肺地弹巴赫,长大后心不在焉地选择了巴赫的对位法做专业,现在想来都是潦草度日。即使如今,我仍是兴趣杂乱,无法安下心来研读巴赫。只是在梦里倒是非常清醒,这是我的起点与归宿。

我在电脑的文档里一个一个敲字:巴赫的键盘曲,按照他一生少得可怜的行踪,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早期(1703-1708),巴赫在阿恩斯塔特担任管风琴师。这个城市位于德国中部的图林根山麓,他在那里写了《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这首乐曲饱满有力,常被误认作他的晚期作品,其实来自他青年时代的才华大爆发。

中期(1708-1716),巴赫在德国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此时他的职位较低,但已是远近闻名的管风琴师了,业务水平日益精进。曾受邀到德累斯顿参加管风琴比赛,那个法国人听了他那摧枯拉朽的即兴演奏,偷偷溜走了,巴赫不战而胜。

盛期(1717-1722),巴赫跳槽到科滕担任宫廷乐长。科滕是德国外省小城,那里的领主利奥波德亲王是一位业余音乐家,对一切时髦的艺术跃跃欲试,那个五年巴赫过得很愉快,大部分键盘名曲都是在此时期完成。比如《十二平均律曲集》、《哥德堡变奏曲》、《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一直到《赋格的艺术》。

晚期(1723-1750),丧妻之后的巴赫来到莱比锡担任教会乐长。在那里他的工作主要是为教会作曲和培训合唱团,因而此时期的作品以合唱曲为主,如近300首康塔塔、《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他利用业余时间修订了早年的《哥德堡变奏曲》,更作有炉火纯青的晚期代表作——室内乐《赋格的艺术》,包含15首赋格和4首卡农。巴赫因用眼过度,此时患白内障而失明,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作曲。据说在某一首三重赋格的第239小节,他永远地画下了休止符,告别了音乐和人世。他写到最后一刻。

音乐史总是将巴赫的作品按照工作地点来划分,这样分类非常合理。在当时,

作曲是一门手艺活,基本上巴赫的领导喜欢听什么,他就写什么。他的乐曲很齐整地按不同单位不同领导分类。但巴赫天生是好学者,自我要求极高,决不为混口饭吃就满足,他喜欢整理修订,没事就爱翻出以往的乐谱修修补补,乐曲定稿的时间跨度总是很长。像《英国组曲》,从魏玛开始写,到科滕修订完毕。《法国组曲》稍晚,从科滕开始写,到莱比锡完成。按时间顺序来考察这些音乐中的创作演变与心得收获甚少。

按乐曲的体裁来看,或许他的艺术追求会更明晰。

练习曲

我记得小时候学弹巴赫的《创意曲》,完全摸不着门道,找不到旋律和分句,一曲弹到头已相当惊险。后来爸爸领我到一位老太太家中学钢琴,她命我从头重弹《创意曲》。每次回琴,心惊胆战,一边唱谱一边在心里祷告,可千万别熄火啊,一熄火我可就开动不起来了。巴赫的复调曲左右手细密衔接,背谱难度极高,在小孩子听来简直就像开火车,咔嚓咔嚓,哐当哐当,我想不通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听。几节课下来,老太太伴着我哼哼唱唱,我开始找到一点巴洛克的喜感。

这些《创意曲》,都是巴赫写给他的孩子们的键盘练习曲。在巴赫35岁的时候,他的前妻去世,给他留下7个孩子。第二年他娶了年轻的安娜。孩子一年一年陆续添加,后来巴赫一共生了20个孩子(有9个长大成人),在当时足够组成一支巴赫管弦乐团了。可以想象,巴赫家就像一个小型幼儿园。超级奶爸困在孩子堆里,一只手托在桌边写曲,一只手抱着膝头的小婴儿;一边灌奶瓶换尿布,一边构思弥撒曲。怪不得巴赫的音乐总是热热闹闹的,原来他的精密宏伟的篇章是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写出来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是一个故事:南方的巴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是一个故事:南方的巴赫

这是一个故事:南方的巴赫

巴赫,科滕,创意曲,孩子,百家号,一个故事,乐曲,作品,作者,长天,琴师,赋格,键盘,音乐,和明月,网易,小时候,对位法,女孩,哐当,德国,教会,练习曲,老太太,莱比锡,领导,魏玛,分类,一只手,十二平均律

2012-12-30 #故事大全

一个音乐伟人的故事及其作品——巴赫其人其事

一个音乐伟人的故事及其作品——巴赫其人其事

巴赫,作品,协奏曲,古钢琴,乐器,乐章,小提琴,创作,音乐,组曲,戈德堡,J.S.,旋律,舞曲,小提琴协奏曲,大调,独奏,乐队,作曲家,变奏曲,马尔尚,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中,主题,器乐,小调,时期,管健琴,第三乐章,德国

2020-05-21 #小故事

一个音乐伟人的故事及其作品——巴赫其人其事

一个音乐伟人的故事及其作品——巴赫其人其事

巴赫,作品,协奏曲,古钢琴,乐器,乐章,小提琴,创作,音乐,组曲,戈德堡,J.S.,旋律,舞曲,小提琴协奏曲,大调,独奏,乐队,作曲家,变奏曲,马尔尚,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中,主题,器乐,小调,时期,管健琴,第三乐章,德国

2020-05-21 #小故事

一个音乐伟人的故事及其作品——巴赫其人其事

一个音乐伟人的故事及其作品——巴赫其人其事

巴赫,作品,协奏曲,古钢琴,乐器,乐章,小提琴,创作,音乐,组曲,戈德堡,J.S.,旋律,舞曲,小提琴协奏曲,大调,独奏,乐队,作曲家,变奏曲,马尔尚,勃兰登堡协奏曲,作品中,主题,器乐,小调,时期,管健琴,第三乐章,德国

2014-12-09 #长篇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巴赫,父亲,小巴赫,劲儿,坚持到底,爸爸,音乐家,家和,作曲家,天赋,儿子,停下来,全身,力量,孩子,小提琴手,小提琴,德国,成就,手法,时间,条件,目标,18世纪,乐队指挥,一个大,不懈地,不停地,一想到,不管路

2020-08-24 #长篇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巴赫,父亲,小巴赫,劲儿,坚持到底,爸爸,音乐家,家和,作曲家,天赋,儿子,停下来,全身,力量,孩子,小提琴手,小提琴,德国,成就,手法,时间,条件,目标,18世纪,乐队指挥,一个大,不懈地,不停地,一想到,不管路

2020-08-25 #短篇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巴赫,父亲,小巴赫,劲儿,坚持到底,爸爸,音乐家,家和,作曲家,天赋,儿子,停下来,全身,力量,孩子,小提琴手,小提琴,德国,成就,手法,时间,条件,目标,18世纪,乐队指挥,一个大,不懈地,不停地,一想到,不管路

2020-08-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小巴赫的成长故事

巴赫,父亲,小巴赫,劲儿,坚持到底,爸爸,音乐家,家和,作曲家,天赋,儿子,停下来,全身,力量,孩子,小提琴手,小提琴,德国,成就,手法,时间,条件,目标,18世纪,乐队指挥,一个大,不懈地,不停地,一想到,不管路

2008-04-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