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文化故事」86岁的何占豪 60岁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时间:2019-08-1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杨琳惜 摄影 吴煌今年,梁祝60岁了。哪个梁祝?你可能会问这个问题。这个故事,经过无数版本、剧种的改编、创

提示:本文共有 64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杨琳惜 摄影 吴煌

今年,《梁祝》60岁了。

哪个《梁祝》?你可能会问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经过无数版本、剧种的改编、创作,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符号之一。

但,一看名字就能秒哼旋律的,只有它:《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3天前,5月4日,“我给我的同伴陈钢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通了——“喂,陈钢。”

“你是谁?”

“我何占豪。我很有感叹,60年啊,60年的今天,你弹钢琴,我拉提琴,这才是《梁祝》真正首演啊!”

何占豪说到这里,台下的我们忍不住鼓掌,有人在抹眼角。

今年,写这支曲子的他,也86岁了。

“好激动,到了杭州,到了浙江,就到了娘家。” 修身黑色西装、背心、条纹衬衣,扣子扣到第一颗——不是所有人都能穿好三件套的,眼前这个86岁老人身上的精神气,是音乐养成的。

何占豪,世界级著名作曲家,1958年率“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与陈钢联袂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1959年5月27日,作品首演于上海兰心大戏院,一炮而红。

5月9日至11日,浙江省庆祝《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问世60周年暨“今夕何夕”何占豪师生音乐作品三部曲系列活动将在杭州举行。一共三场演出——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何占豪学生代表作品音乐会、何占豪筝乐作品音乐会将相继在杭州剧院和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何占豪将亲自指挥自己的作品音乐会。

(一)

2012年,钱江晚报《文脉》栏目曾在何占豪的家里,专访了这位音乐老顽童。老头指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你看帅不帅?要是我再年轻个四五十岁,肯定迷倒你。你说你愿不愿意?” 再看看自己,“不过人家都说我越老越帅了。”

年轻时的何占豪

7年过去,老顽童依然风度翩翩,坐得笔挺,身材管理得比年轻人都要好。他身边坐着的爱徒、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忍不住“表白”:“看到你那漂亮的皮肤,煽动性的语言和动作,何老师一定可以继续带领我们民族音乐创造新的作品。”

发布会的时间,放在下午5点钟,快吃夜饭了哎,大家觉得有点奇怪。我猜,老头是刚好把参加发布会当做锻炼身体。

他的作息是这样的,晚上8点多晚饭,吃过睡觉,睡到晚上10点起来开工作曲,到凌晨两三点,再睡到早上7点多。而下午4点半到5点,是他的锻炼时间。过去跑步打篮球都行,现在就快走。

何占豪手里其实捏着一个稿子,但一点不看,一口气说了20分钟,爱徒真的太了解他的,“太有煽动性”——这种煽动,是因为动情。

“我想对媒体、对学生们,再讲讲为什么《梁祝》会出现在我这样一个人身上,不可思议。因为我17岁才接触小提琴,18岁才开始拉小提琴,全国有这么多音乐世家,为什么会出现在浙江越剧团一个普通的演奏者身上,什么道理?”

(二)

关于《梁祝》的问世,何占豪在这60年里,有一句反复说起的名言: “没有越剧就没有《梁祝》”。

他是诸暨人,听着越剧和绍剧长大。12岁来杭州,进了浙江文工团当演员,后来转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学习小提琴。

“当年我们这批人是新中国第一代青年人,我们听了毛泽东主席一句话,中国一穷二白,但是一张白纸上可以画最美的图画。这句话激励了我们这批年轻人——浙江越剧团16个人。当时我们很惭愧,前苏联,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有世界级的小提琴家,都到杭州来,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艺术。人家是交响乐,我们呢,16个人,铜铃齐奏。所以我们这批小青年就对作曲老师讲,我们的民族音乐也可以把世界乐器拿过来,我们的乐器不要这么单一,要向西方学习。我们的乐队才开始学习小提琴。”

小提琴和民乐混搭在一起演奏,在当年不敢相信,太叛逆了。

演奏到很得意的时候,团里有一批演员激烈反对:你们停止吧,你们破坏了越剧风格!

何占豪当时想,这个乐器这么好听,怎么会破坏越剧风格?

“我今天不是说他们反对不对,而是真要感谢他们反对。小提琴音很准,但是跟二胡一起拉起来就不准了,他们拉的,我不会。我们两派斗到什么程度,本来在一起吃饭的,后来都不一起吃了。后来请了浙江戏剧家协会的一个权威做公证人,到底哪派有道理,要不要向西方学习。那位前辈见的世面不多,说你们拉的是什么呀,我说小提琴,他说,哦,我知道了,就是像南京板鸭一样的乐器,这乐器不好看,摆的也不是地方,夹在下巴下面。你看我们二胡多大方。所以他支持那一派。”

何占豪当时很懊恼,因为不能改革探索了。

“我很苦闷,那时候学小提琴也不容易,杭州一个小提琴老师也没有,我找到了之江大学的语文老师,在这个业余老师那边学的。”

这时,在何占豪眼中《梁祝》问世真正的源头,著名二胡演奏家贺仁忠出现了。

他对何占豪说,你不要难受,反对不一定对,让我来教你小提琴如何运用民族风格。

这位麻辣教师亲自教何占豪如何用小提琴拉《二泉映月》。

1957年夏天,何占豪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管弦系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

大家很都奇怪,这个人怎么会用小提琴去拉《二泉映月》?

“其实我在音乐学院,小提琴水平倒数第三名,但到演出拉《二泉映月》,只有我能独奏,他们都给我伴奏,包括俞丽拿在内。”

当时的小提琴曲子中,没有什么中国作品,老百姓听外国作品又听不懂。所以何占豪创作的目的,就是想让老百姓听懂小提琴。

为了探索民族风格的现代音乐创作,1958年初,上音管弦系选拔“尖子生”,组成“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成员包括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张欣、朱英等。

“所以我为什么会用小提琴拉越剧,把这种风格传到上海音乐学院,源头在浙江。所以作为我个人,真的没有什么,《梁祝》是中国音乐界、戏曲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何占豪真的没有什么。”

(三)

国庆十周年前夕,“实验小组”讨论搞一个小提琴协奏曲,给祖国献礼。当时,“实验小组”上报了三个选题,《女民兵》、《大炼钢铁》和《梁祝》。何占豪提议的《梁祝》排在最末,按照时代背景来说,大家都认为前两个入选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梁祝》。

“当时我们的党委书记叫孟波,是延安来的老作曲家,他毫不犹豫地在《梁祝》上画了一个钩。他说何占豪既会越剧,又会小提琴,只有这个有希望。”何占豪感叹,没有孟波的一锤定音,也就不会有《梁祝》。

然而,这在当时是一种冒风险的选择——拿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曲,洋不洋、中不中,是在糟蹋高雅艺术。

组织“实验小组”的管弦系老师刘品,来做何占豪同学做思想工作,鼓励他大胆探索民族的交响乐。

“当时,刘品带我们实验小组成员赴温州慰问解放军。他和我睡一间房,晚上促膝交谈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刘品有事先回上海。何占豪一觉醒来,看到桌上放着一盆橘子,盆底压了一张老师留下的纸条。萌老头爱拿这件事开玩笑:那时的领导真好,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还“做到了床上”。

于是,何占豪与同小组的丁芷诺合作,开始创作《梁祝》协奏曲。

在浙江越剧团乐队工作多年,许多熟悉的越剧旋律都在他的脑子里,比如“同窗三载”小快板主题,就是根据他以前写的越剧折子戏“跑驴”中的一段插曲改编而成的。

小的段落有了,但全曲摄人心魄的着力点在哪里?

上海人民大舞台当时在上演尹派越剧《红楼梦》。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接连几个晚上都去听。尹桂芳那句“林……妹……妹……呀”情意笃深的吟腔,一下子触动了何占豪。他用具有戏曲风格的演奏手法,在小提琴上反复试奏,创作了全曲的核心:《梁祝》爱情主题。

后来,何占豪见了尹桂芳说:“我的《梁祝》主旋律是从你那里‘偷’来的”。

《梁祝》爱情主题和三载同窗副题都写出来了,但是小的合奏写好后,大的管弦乐队的配器他们不会写。

当时,他找到作曲系的陈钢来帮忙。

1959年2月,何占豪与陈钢正式合作,对乐曲的曲式进行了重新规划,旋律主要由何占豪写,钢琴伴奏和乐队伴奏由陈钢写。

初稿完成之后,他们到院里演奏,何占豪拉提琴,陈钢弹钢琴伴奏,到祝英台投坟殉情就结束了。

党委书记孟波问,“为什么没有化蝶?”

何占豪回:“人死了不会化蝶,我们年轻人不相信迷信”。孟波就对他们说,还是要加上“化蝶”,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写作,也是我们的传统。这才有了尾声中的一段“化蝶”,缠绵悱恻又充满新生力量。

1959年5月4日,《梁祝》在上海音乐学院大礼堂首次试演,就是3天前何占豪给陈钢打电话的那个画面。

但当时作曲系的师生还有许多异议,认为调式、调性无大变化。

5月27日,《梁祝》在上海兰心剧院首次公演,参加上海市音乐舞蹈会演(即“上海之春”的前身)。新作首次对外公演,选谁来演奏也是一个问题。当时有两个人选,一位是“实验小组”的余丽拿,另一位是她的同班同学沈榕。

何占豪是这样描述两位小提琴家的:余丽拿的演奏充满了激情,但音准略有欠缺,沈榕音准没问题,但激情不如余丽拿。

考虑到新作品需要用激情来打动听众,最终决定俞丽拿首演,上音学生管弦乐队协奏,指挥系的四年级学生樊承武指挥。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台下静默了几秒,霎时掌声雷鸣。

主创人员们在台上谢幕多次,掌声还是响个不停。“因为是新作品音乐会,我们根本就没有准备返场曲目,最后没辙了,只好把整首曲子从头到尾再来一遍。两遍加起来,一共拉了50分钟。” 余丽拿说,这是她唯一一次在舞台上,把同一支曲子演奏了两遍。

从这天起,《梁祝》风靡全国。26岁的何占豪作为主创之一,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全国的信像雪片一样飞来,每年的圣诞节,贺卡用绳子串起来,挂满了房间,“连俄罗斯姑娘都写信来追求我。”

《梁祝》作曲何占豪(右)、陈钢(左)和演奏者俞丽拿(中)

(四)

如今,何占豪还在创作《梁祝》。前段时间,群体古筝加钢琴的新版《梁祝》就在上海亮相。

民族音乐现代化,是他说了一辈子的话,且一生追随,他将《梁祝》改编成了高胡、二胡、琵琶和古筝协奏曲,这次音乐会上我们能听到两个版本:一个是5月9日,“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中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孔朝晖担任小提琴独奏。还一个是在5月11日,何占豪筝乐作品音乐会,由五大古筝乐团,共60台古筝,带来古筝与古筝乐队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6岁,因为《梁祝》,一曲成名真的发生在这个又帅又有才的年轻人身上,但这个符号,也让何占豪这么多年来有苦说不出。

“其实很不公平,《梁祝》不能概括我的一切,因为《梁祝》太有名了,它把我其他的《莫愁女》、《孔雀东南飞》、《别亦难》等一大批作品湮没了。”

有一次,有位香港记者来采访,问起他的其他作品。“我说你知道《别亦难》是谁写的吗?他说是徐小凤唱的,我说那是我写的。”

记者非常惊讶:“我不知道啊,那是你写的啊?《梁祝》是您一生的遗憾。”

这次的音乐会上,杭州人终于有机会听到这些遗珠了。

除了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管弦乐《胡腾舞曲》、二胡协奏曲《蝶恋花》、越剧清唱剧《莫愁女》、筝·乐·诗《陆游与唐婉》、我们还能看到何占豪老师的学生代表李汉颖、谈声贤、翁持更、刘建宽、杨浩平、陈国良、林梦、汤小东、孙建国、张斌等音乐作品,要知道,浙江很多作曲家都是何占豪的学生。

“这么多当年的学生,现在他们都比我好了,当年爱才本来是个优点,现在成了‘问题’。”他看着身边的阎惠昌,“如果他来指挥,我肯定是第二把手,”再看看另一边的谈声贤,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写越剧,我写不过谈声贤。他们说我古筝协奏曲写得好,我古筝一个音都不会弹。弹指一挥间,转眼60年,前浪推后浪,我的学生都成了今天的大师,非常高兴,指挥大师、作曲大师、一流的演奏家。自己年轻的时候培养一批能给国家挑大梁、带动国家艺术水平的艺术家,他们能在今天国家的艺术活动中发挥这样的作用,这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

他看着身边齐齐坐着的一排学生,继续说——

“虽然你们都是大师,但我希望我们当年这种探索的精神——要在我们新中国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这种精神,你们不要丢掉。不但自己要这样做,希望你们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在你们一代或再下一代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只对一半,只有把民族的艺术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才能为前人有所贡献。”

离席前,何占豪又煽了我们一把,把簇簇新没打开的稿子塞进西装口袋里。

【多知道一点】

《梁祝》这支小提琴协奏曲几个著名的“最”——

1959年5月27日,该作品首演于上海兰心大戏院,瞬间成为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成为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是“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

世界上有多少个《梁祝》演奏版本呢,我们搜集了一些。

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的小提琴独奏

吕思清大气磅礴的小提琴协奏

张维纭的高胡版本。

特别推荐的是,新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钢琴独奏版本的《梁祝》。她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首创人,也是用钢琴演奏这支曲子的第一人。

《梁祝》诞生之初,没有钢琴版,巫漪丽就从资料室借来总谱,熬了三天三夜,创作出了《梁祝》钢琴伴奏。

这是流传很广的一个视频,老人登台,背挺不直了,双手皱纹满布,但抚上黑白键,仍然灵活优雅,弹奏行云流水,非常令人动容。

【服务区】

5月9日-11日这三场演出,著名指挥家阎惠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孔朝晖,与浙江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筝乐团、上海师范大学玉兰筝团、四川音乐学院天籁筝乐团、罗晶筝乐团、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乐团、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MTC筝乐团、以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知名演奏家、知名演员将同台合演。

(一)何占豪作品音乐会

时间:2019年5月9日

地点:杭州剧院

指挥:何占豪

演出:浙江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排练指挥:周杰

节目:

1、管弦乐《胡腾舞曲》

2、越剧清唱剧《莫愁女》

合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领唱:蔡浙飞、章益清

3、二胡协奏曲《蝶恋花》又名《英雄泪》

二胡独奏:邵琳

4、筝·乐·诗《陆游与唐婉》

古筝独奏:罗晶

领唱:陈晓红

合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合唱团

合唱排练指挥:费小龙

5、小题琴协奏曲《梁祝》

小提琴独奏:孔朝晖

(二)何占豪学生代表作品音乐会

时间:2019年5月10日

地点:杭州剧院

特邀指挥:阎惠昌

节目:

1、交响序曲《二凡》

作曲:杨浩平

2、越剧清唱片段《潇湘父老送我归》

作曲:陈国良

独唱:王静

3、琵琶与乐队《渔村音画》(管弦乐版首演)

作曲:林梦

琵琶独奏:王涛

4、《倩女幽魂》组曲(女声与乐队)

作曲:汤小东

独唱:吴晓芳

5、《江姐》选段《告别》

作曲:刘建宽

独唱:王滨梅

6、《YUE》(首演)

作曲:张斌

独唱:陈丽君、王静

7、《梦里江南》

作曲:翁持更

8、二胡与乐队《真的好想你》(首演)

作曲:李汉颖

二胡独奏:邵琳

9、交响音诗《咏絮》第一乐章“白头吟”(首演)

作曲:谈声贤、孙建国

古筝独奏:王琦

笛子独奏:王丹骅

独唱:王滨梅

合唱:浙江音乐学院合唱团

时间:2019年5月11日

合唱排练指挥:昊尘

(三)何占豪筝乐作品音乐会

地点:浙江音乐学院

时间:5月11日

节目:

1、古筝协奏与合唱《东渡》

作词:郭沫若

作曲:何占豪

指挥:周展

钢琴:陈果

打击乐:王浩昌、黄品于

演奏:上海师范大学玉兰筝团、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

领奏:陈蓓萱、李嘉瑶、董鑫泽、邵一朴

合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合唱团

合唱排练指挥:尚羿成

2、古筝重奏《西楚霸王》

作曲:何占豪

打击乐:王浩昌

演奏:四川音乐学院天籁筝乐团

3、古筝重奏《山西调》

作曲:何占豪

演奏:罗晶古筝艺术团

4、古筝重奏《茉莉芬芳》

作曲:何占豪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筝乐团、浙江音乐学院附中筝乐团

5、古筝重奏《临安遗恨》

作曲:何占豪

领奏:盛秧

演奏: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

6、古筝与古筝乐队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曲:何占豪、陈钢

编曲:何占豪

指挥:周展

钢琴:陈果

领奏:潘文、宋小璐、罗晶、盛秧、陆晶

演奏:四川音乐学院天籁筝乐团、上海师范大学玉兰筝团、罗晶古筝艺术团、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乐团、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MTC筝乐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化故事」86岁的何占豪 60岁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魅力

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艺术魅力

我国,艺术,喻户晓,音乐文化,摘要,反响,作品,为题,交响乐,创造性地,小提琴,弦乐,故事,民众,民族色彩,范例,风格,音乐创作,音乐,发展,生活,小提琴协奏曲,中西,中外,人民群众,引起强烈,我国家,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机结合,有中国

2014-1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经典作品赏析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中国经典作品赏析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J.S.,欧洲音乐,刘小龙,巴赫,贝多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国家大剧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专业,专题讲座,音乐,学系,学士,硕士,德国,文化,时代,浪漫主义,精华,艺术,课程,音乐学,19世纪,专门...

2019-02-02 #小故事

揭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幕后故事

揭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幕后故事

何占豪,农民,市场,星报,老百姓,创作,小提琴,民族音乐,小提琴协奏曲,安徽,媒体,来源,曲子,记者,网站,语言,音乐,安徽财经网,他们说,就不会,接地气,吴笑,多增,王燕玲,为人民服务,合肥大剧院,艺术名家,图片,个人,上学时

2019-03-21 #故事会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艺术成就浅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艺术成就浅析

小提琴,音乐,何占豪,独奏,主题,爱情,越剧,音调,陈钢,创作,英台,展开部,呈示部,旋律,节奏,速度,作品,乐曲,乐队,力度,大提琴,音色,小提琴协奏曲,二胡,作者,协奏曲,势力,学生,孟波,山伯

2015-02-26 #长篇故事

为你揭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幕后故事

为你揭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幕后故事

何占豪,孟波,陈钢,创作,小提琴,越剧,小提琴协奏曲,丁善德,刘品,小组,实验,作品,丁芷诺,主题,乐曲,旋律,教授,意见,音乐,俞丽拿,爱情,纪录片,上海音乐学院,尹桂芳,同志,学生,何教,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等奖,上海

2018-09-04 #短篇故事

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欣赏

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欣赏

主题,小提琴,何占豪,音乐,独奏,大提琴,旋律,爱情,乐队,化蝶,哭灵,祝英台,越剧,坟前,势力,十八相送,音乐作品,音调,梁山伯,陈钢,上海音乐学院,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人们,作品,情绪,抗婚,长笛,英台抗婚

2019-03-31 #故事大全

解读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解读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旋律,部分,呈示部,爱情,奏鸣曲式,场景,场面,小提琴,曲子,祝英台,变化,梁山伯,展开部,再现部,化蝶,和声,同窗,基础,哭灵,大提琴,引子,结构,调式,节奏,速度,高潮,子部分,楼台会,两只蝴蝶,中国音乐

2020-04-02 #短篇故事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背后催人泪下的故事刘存申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背后催人泪下的故事刘存申

陈歌辛,陈钢,金娇,作品,生活,右派,刘存,白茅岭,创作,劳改农场,新中国,老上海,小提琴协奏曲,历史,安徽,家人,故事,玫瑰玫瑰我爱你,催人泪下,夜上海,山沟里,上海,儿子,姑娘,影响力,才华,旋律,歌曲,父亲,被誉为

2007-06-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