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儒林外史: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批判封建礼教

时间:2019-08-16

吴敬梓公元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省全椒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提示:本文共有 25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今天我们来讲讲《儒林外史》。

吴敬梓(公元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省全椒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生父叫吴雯延,其堂兄吴霖起无子,收吴敬梓为过房子。昊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做过江苏赣榆县教谕,为人方正话淡,不慕名利,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

吴敬梓幼年聪慧,才识过人,曾随吴霖起宦游大江南北。吴敬梓十八岁考取秀才,二十三岁时,其父吴霖起去世。昊敬梓性格豪爽,不爱钱财,又不善治家,几年间把祖遗产业变卖殆尽。他没有中举,为族人所妓视,遂于三十三岁时移居南京。这时虽然家境贫寒,但仍爱好与宾客交游。他在同程廷柞等人的交往中,受到清初进步思想的影响,越来越蔑视八股取士的制度,终于彻底打消了向上爬的念头。他的朋友程晋芳说他“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分(《吴敬梓传》)。他三十六岁时一,托病拒绝去北京参加“博学宏词”的廷试,从此不再应考。此后,他的生计更为艰难。靠卖书和朋友的接济过活。有时竞陷于“囊无一钱守,腹作干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本青烟”(程晋芳.《寄怀严东有》)的困境。冬夜苦寒,他常常邀集朋友绕城蝶步行数十里,谓之“暖足”(程晋芳:《文木先生传》)。这种艰难的生活使他一J面更加鄙视形形色色名场中的人知,一方面向往儒家的礼治,把古代的儒家学说理想化,企图以此挽救世风。五十四岁时,客死扬州。

吴敬梓大约四十岁以前就开始创作《儒林外史》,四十九岁时巳脱稿。此书现存嘉庆八年刊印的卧闲草堂本,五十六回,光绪年间刊印的增补齐省堂本,六十回。另有《文木山房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针对当时的八股文取士的社会现实,以淋漓酣畅的笔墨勾画出了一幅儒家知识分子的百丑图,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作品的第一回,作者通过他刻画的理想人物王冕之口,对科举制度作了否定。王冕说:“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州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作品接着描写了周进和范进两个腐儒的典型。他们都通过科举的阶涕,从穷途末络中飞黄腾达、跻身于官僚行列。老月生周进在科举道路上钻营了几十年,连个秀才也没捞到,靠教书糊口,受尽了年轻秀才和得势举人的侮辱嘲弄,后井连塾师也做不成了,只好去给商人记账。有一次,去参观币院,触景生情,竞“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盔不省人事”,救醒后更满地打滚,号陶痛哭,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刃个商人要凑钱给池捐个监生,他趴在地上磕头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周进介表现,说明主当时上层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他的心里早已介积了数不尽的辛酸委屈。可是,他一旦考取,便身价倍增,“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认来相与,,当刊做学理的观音’户飞洪上了周大老爷的长生禄牌位,他以前写的对写 也被揭下来仔细装裱。“功名”如此重要,怪不得儒生们梦寐以求!

范进从二十岁一直考到胡须发白还没有中举。他在参加乡试前,向丈人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淋头,终于不顾家中即将断炊、丈人的限制和辱骂,偷偷地去应考了。等他考完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他母亲“俄得两眼部看不见了”。正因为“金榜题名”是范进几十年架所汲汲以求的事,所以一旦知道自己中了举,便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哭韵好了!我中了!,说完,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救活了后,又喜极而泣,到处跑,仍然拍着手叫着:“中了!中了!”范进的行为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怜。范进反复说的“好了,我中了!”极其深刻地表述了范进复杂的思想感清。

“好了!”几十年贫困屈辱的生活终于结束了,“我中了”,从此可以名利双取,出人头地、作威作福了。通过范进疯颇颠的语言行动,深刻地揭露了醉心功名富贵的知识分子的丑恶灵魂,一育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马二先生则是个迁儒的典型。他虽然二十多年来科场不利,但仍把举业看成是人生唯一的仕宦正途。他毫不隐讳地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苦口婆心劝匡超人举业做官。匡超人原是个出身“庄农人家”的朴实青年,但在那些“选家”、“名士”和官更的教诲下,醉心于功名,终于堕落变质,任什么卑劣的勾当都干得出,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另一个人物鲁编修认为:“八股文章若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捆一掌血。若是八股文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女儿鲁小姐“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当她发现丈夫对古文“不甚在行”时,竟痛哭流涕地说:“岂不误了终身!”后来,她把博取封浩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每日拘着四岁的儿子读八股。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大批横行霸道、恬不知耻的土豪劣绅和蝇营狗苟、争名夺利的伪君子。有些人虽没有做官,但因取得了功名头衔,便有了结交官有,欺压良善,鱼肉百姓的资本。如高要县的严贡生,强夺穷人王大的猪,打折王大的腿。他看见弟弟死后撇下的寡妇赵氏软弱一可欺,就明目张胆派儿子去争夺遗产。他们口口声声仁义道德,但满肚子男盗女娼。作品还写了各种各样的“斗方名士”,这些人大都是科名蹭蹬的读书人,他们因功名失意,满腹牢骚,回到乡里就标榜清高,冒充风雅,趋炎附势,摇摇撞骗‘如医生赵雷斋、开头巾店的景兰江就是此等人物。作者对他们的行径给子尖刻的讽刺和批判,构成了作品揭露当时恶浊腐败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品还描写了通过科举的阶梯做了官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往往成为昏庸无能和贪赃枉法的官僚。南昌太守王惠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一上任就打听:“地方人情、可还有什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什么通融?”他的衙门里响彻了“蝎子声,算盘声,板子声”,“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但是,这个贪赃枉法、残害百姓的刽子手,竟被誉为“江西第一能员”,不久就放了江西道台。又如高要县知县汤奉每年要搜刮八千两银子,但为了表示“清廉”,捞取升迁的政治资本,竞活活枷死了向他行贿五十斤牛肉的回民商人.书中,也写了个别较好的官吏,如乐清知县李本瑛,立了武功的萧云仙等,却遭到弹劫和贬斥,从而反映了清中叶吏治的腐败。

以上就是今天所讲的内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儒林外史: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批判封建礼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不只是一本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为天地立心 传万世薪火

不只是一本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为天地立心 传万世薪火

儒林外史,吴敬梓,作者,文学,文化,儒林,人们,历史,大明,诗词,读者,全书中,吴泰伯,小一,娄氏,庄尚志,当当,杜少卿,比德,草莱,那一轮红,上都,众文,优点,人物,倘能,修订版,全书,兄弟,元气

2009-06-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部清末民初的讽刺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比儒林外史更好看

一部清末民初的讽刺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比儒林外史更好看

社会,钱财,官场,儿媳妇,小说,故事,朋友,官员,经历,社会上,吴继,干得,终成空,在经历,制造局,好的,雅客,地步,伎俩,一生,上司,下限,中国,人伦,事情,乡下人,主流,事件,亏空,人生

2017-09-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讽刺艺术 成就与影响300字

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讽刺艺术 成就与影响300字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物,文木,范进,作者,小说,严贡生,儒林,胡适,是一部,讽刺小说,儒学,艺术,全椒,山房,性格,知县,老人,缙绅,行为,影响,作者简介,人们,儒士,成就,先生,公心,南京,地方

2020-06-25 #故事大全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盛宴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盛宴

吴敬梓,儒林外史,故事,社会中,原型,小说,形象,社会,鲁迅,范进,中举,作者,作品,八股,功名富贵,岳丈,文学,时代,杰作,汉学界,现象,盛宴,社会风气,艺术,影响,不断地,中的一些,讽刺意味,于乾,中白

2019-09-09 #故事大全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杜少卿,士风,朱熹,中国,科举制度,入仕,征辟,封建礼教,家族,形象,抗婚,成就,科举,礼教,礼法,逃婚,贰臣,影响,挑战,三个方面,反对八股,魏晋

2020-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杜少卿,士风,朱熹,中国,科举制度,入仕,征辟,封建礼教,家族,形象,抗婚,成就,科举,礼教,礼法,逃婚,贰臣,影响,挑战,三个方面,反对八股,魏晋

2011-06-08 #故事阅读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杜少卿,士风,朱熹,中国,科举制度,入仕,征辟,封建礼教,家族,形象,抗婚,成就,科举,礼教,礼法,逃婚,贰臣,影响,挑战,三个方面,反对八股,魏晋

2012-01-07 #短篇故事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形象

杜少卿,士风,朱熹,中国,科举制度,入仕,征辟,封建礼教,家族,形象,抗婚,成就,科举,礼教,礼法,逃婚,贰臣,影响,挑战,三个方面,反对八股,魏晋

2019-08-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