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跟西方的古人 为什么都崇尚自然?

时间:2019-08-20

文言文是很多人的难点,死记硬背都没有用,为啥?因为你要建立不起来对它的亲近感,感受不到文言文表达的魅力,是肯定学不好的。所以我们今天就干脆另辟

提示:本文共有 29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言文是很多人的难点,死记硬背都没有用,为啥?因为你要建立不起来对它的亲近感,感受不到文言文表达的魅力,是肯定学不好的。所以我们今天就干脆另辟蹊径。就是结合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让你体会古人的所思所想。

古人有些爱好,跟我们今天有很不一样,我们今天很多人喜欢大城市,喜欢汽车,喜欢高楼,似乎离天然的东西比较远。你可能好奇:古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我们先进入一个哲学命题,学习《道德经》里的一段话。语句很简单,只有短短四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遵循地,地遵循天,天遵循道,而道遵循自然。《道德经》里的这句话,为什么就能帮你理解古人爱天然呢?

首先,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几乎奠定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自然观。我们爱好天然的根子都可以追到这儿。孔子和老子是差不多同期的思想家。孔子关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比如,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王、臣子、父亲、儿子各自都要有自己的样子,遵守自己角色的规范。

而我们这要说的老子,虽然跟孔子同时代,但他们关心的事儿可不一样。老子关心的,是人跟整个宇宙的关系。

在《道德经》里,他探讨的是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运动。《道德经》里的这个“道”字,指的就是整个宇宙,在老子看来,“道”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人类而有所改变。我们再喜欢月圆之夜、黄昏晚霞,月圆也不会多来几天,晚霞也不会长挂天边。

有本书叫《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作者是一个美国的物理学家,叫泰勒。在这本书的扉页上,作者写下了一句话: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宇宙有着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你懂或者不懂,有没有牛顿、爱因斯坦,它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转。

你看,现代天体物理学探讨的问题,两年多年前,中国春秋时代的老子也在思考,他说“道法自然”,这跟“宇宙没有义务让你理解”,在哲学层面上是遥相呼应的。

哲学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和追问,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能有这么深刻地思考,真是了不起!

有个小朋友叫麦兜,大概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她指着爸爸妈妈恋爱时候的合影问:“我在哪里?”

妈妈说:“那时候没有你。”

麦兜完全不能理解,愤愤不平地说:“没有我,那多浪费啊!”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普通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跟五岁时候的麦兜小朋友差不多,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并不知道规律是什么,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应该怎么样,要怎么样。而老子的伟大之处,就是他超越了自己个人的局限,把人放到了整个宇宙中去理解。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老子不是先知,也不是天体物理学家,为什么他能产生这样的哲学思考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跟中国早早进入农耕文明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中国的天文历法已经相当发达了。

土地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料,粮食需要在大地上生长,遮风挡雨的房屋需要大地承载,所以要“人法地”,这就是人遵循地的规律;但大地上能不能长出足够的粮食,还需要风调雨顺,阳光、温度、降雨都配合,这就引出了下一句“地法天”;而通过天文观察,日月星辰有它自己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这就是“道”,天法道;而老子对于“道”的理解,是遵循自然,自然而然,这就是“道法自然”。

正是因为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发展出了二十四节气系统,用来提醒人观察天地运行,指导农业生产。我们把时间概念跟自然概念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二十四节气里,你听过的比如雨水、霜降、白露、小雪这些节气的名字,本身就是自然现象。

现在,我们顺着老子的这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一路推演上去,你也可以推出“人法自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子能够把渺小的、个体的人,跟整个宇宙联系起来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我们崇尚自然的心理起点。

对比起来,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强调的就不是人遵循自然规律,而是人跟自然的冲突和斗争,是有非常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意识的。比如荷马史诗,通篇都是古希腊英雄怎么战胜自然灾难的故事。就连古希腊神话里的神,也都是按照人的样子塑造的,人体的美就是一切美的典范。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人对天然的热爱,是怎么直接反映在文学和绘画里的。还是先来对比一下。你看,西方的画,纯粹的风景画并不多,更大量的是人物画。比如达·芬奇那幅最著名的《蒙娜丽莎》,现在收藏在法国的卢浮宫,画面里不是没有风景,但风景只是《蒙娜丽莎》背后朦朦胧胧的背景。西方还有很多肖像画干脆就是在室内画的,完全没有自然风景。

但对比一下中国画,我们有一个词叫“山水花鸟”,这是中国画最主要的题材。中国画里也不是没有人,但我不知道你观察过没有,中国古代的画家总是把人画得很小很小。比如北宋著名画家范宽,他是著名的山水画大师,2004年,美国的《生活》杂志把他列进了上一个千年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百位人物之一。

范宽的画有什么特别呢?首先,尺幅很大,他最著名的《溪山行旅图》,高度超过两米,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上面画的是陕西的山,虽然题目叫《溪山行旅图》,说的是人,但行旅中的主角——四头驴和一个小人儿,都画在画的右下角,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我去过天津博物馆,看范宽的另一幅画,叫《雪景寒林图》,这幅画同样尺幅很大,仍然是山林占了最主要的画面,气势苍茫,左下角有一间小小的木屋子,只是隐约有一个人在张望。

范宽的画都是把人融入了自然当中。我把这两幅画的图片都放在了文稿区里,你可以试着找一找山水间的人,看看那个人有多小。你仔细想想,对比起来,达·芬奇画的是眼前的美人,但范宽高高远远地看着,看到高山深谷,看到大雪寒林,也看到了山水间微不足道的人。

同样,咱们来看一看文学。西方文学里小说很发达,小说是什么?是关于人的故事。而中国文学里最灿烂的是诗歌,只要你读过一点中国古诗就会发现,诗的主角很少是人,即便是要写人,想要抒发情感,也往往是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气氛,比如“枯藤老树昏鸦”。

中国跟西方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这并没有对错或者高下之分,但不同的起点,会把不同的文明引向不同的方向。

最后,我要提醒你注意一个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里连用了四次“法”字。

平常你熟悉的“法”字,是个名词,指的是法则、法律。而这句话里的“法”,是个动词,意思是遵循法则。我之前说过,古文里经常一个字要担负很多的任务,“法”就是这样——法则是“法”,遵循法则也是“法”,而这两个意思,名词和动词之间是有关联的。

好了,文章就写到这里,我帮你总结三个知识点:

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国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

2. 东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很大差异,中国人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讲究顺应自然,西方人更喜欢把人看作自然的对立面,追求征服自然。

3. “法”既可以是名词,表示法则、法律,也可以是动词,表示遵循和效法。在古文里,名词和动词互相转化的用法很常见。

最后:

你更喜欢哪种看待自然的方式,顺应自然还是征服自然?可以想想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里头,有没有例子,请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思考,一起分享吧。

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喜欢的朋友一起学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跟西方的古人 为什么都崇尚自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崇尚自然 追寻质朴

崇尚自然 追寻质朴

陶壁,创作,陶艺,陶艺家,日本,和发,陶瓷材料,现代陶艺,传统,绘画,审美,作品,前卫,形式,发展,影响,日本人,思潮,特质,特性,造型,陶瓷,雕刻,雕塑,田雄,二战,体现在,是现代,生和,公共建筑

2011-02-12 #长篇故事

这个部落崇尚自然 以“赤裸”为美 用三头牛就能换一个漂亮老婆

这个部落崇尚自然 以“赤裸”为美 用三头牛就能换一个漂亮老婆

辛巴族,部族,房屋,再加,丛林,红泥,生活,辛巴,习俗,屋子,女人,方式,男人,野兽,崇尚自然,最原始,于纳,米比亚,张牛,红泥巴,历史,上水,一生,一夫多妻,一面,人类,人口,人们,传统,关系

2020-05-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非洲一部落崇尚自然 以“赤裸”为美 三头牛就可以换个美丽妻子

非洲一部落崇尚自然 以“赤裸”为美 三头牛就可以换个美丽妻子

生活,部落,头牛,国家,妻子,辛巴族,非洲,世界,上衣,习惯,外界,红泥,发展,崇尚自然,可以换,一个美丽,当地的人,自己动手,都知道,好的,生活方式,美好年代,人类,一夫多妻,上身,世间,事情,人们,公共场合,制度

2016-08-14 #经典故事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崇尚清谈无为 回归自然 追其根本始于道家哲学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崇尚清谈无为 回归自然 追其根本始于道家哲学

山水,庄子,万物,老子,个体,山水画,核心,生命,宋摹,顾恺之,中国山水画,故宫博物院藏,境界,精神,美学,时期,本真,法则,老庄,道家,问题,创作,发展,人生境界,求超越,生命价值,魏晋南北朝,徐复观,心斋,游春图

2019-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线索,木兰,小说,晏子春秋,背影,语言,区的,庄子,庄周梦蝶,朱自清,朱德,晏婴,晏子,都德,郎士,面的故事,叙事性,一生,人民,作风,作者,文艺,情节,后人,后世,大夫,外交,女郎,寓言故事,寓意

2020-07-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语言,庄子,庄周梦蝶,面的故事,量级,系统,学科,历史组,后世,教材,平台,寓言故事,寓意,形式,庖丁解牛,意味,版本,数学组,文章,文学,物理组,试卷,英语,试题,质量,语文,逍遥游,频道,在线,影响

2020-07-01 #长篇故事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鲁迅 朝花夕拾 语言 一盆冷水 我似乎 庄子 庄周梦蝶 面的故事 文字 仔细阅读 中央 开蒙 内容 岁数 单数 寓言故事 后世 寓意 庖丁解牛 感情 形式 意味 时候 文章 文学 桌子 法子 父亲 读熟 逍遥游

2020-05-01 #故事会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庄子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他的文章想象奇特 变化多端 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

鲁迅,朝花夕拾,语言,一盆冷水,我似乎,庄子,庄周梦蝶,面的故事,文字,仔细阅读,中央,开蒙,内容,岁数,单数,寓言故事,后世,寓意,庖丁解牛,感情,形式,意味,时候,文章,文学,桌子,法子,父亲,读熟,逍遥游

2020-05-1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