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文物讲故事丨红军纪律有多严?10件“小事”告诉你

时间:2019-08-24

一天中午,部队没米下锅,战士在老人苏观泗带领下,来到他堂弟苏和家中买米

提示:本文共有 33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多希望,再看一眼穿着军装的你!多希望,后来满头白发的你,能站在纪念馆的橱窗前,一眼认出,噢,这就是你当年留下的东西!又到八一,也许再不能相见,但橱窗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关于你们的那一件件“小事”,诉说着,你口中一直念着的那个词——纪律!

1.上次你们来,留下钱和信;这次你们来,我已备下好饭菜

1929年8月,红四军第二、三纵队经过福建漳平杨美村。一天中午,部队没米下锅,战士在老人苏观泗带领下,来到他堂弟苏和家中买米。当时苏和不在家,在苏观泗应允下,战士为主人留足口粮后,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买下大米,留下购米款,并在墙上写下留款信:“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里)。红军”当时,由于土豪劣绅污蔑红军,一些村民躲进山林,红军走后,村民回到村里发现未丢失一针一线,又听了红军题壁留款的经过,对红军赞不绝口。后来,红四军再次经过杨美村,乡亲们不但没躲,还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热情慰劳红军。那封留款信被古田会议纪念馆复制后存于展厅内。

2.谁都没想到,我把红军给我的钱做成了一件“钱衣裳”

1934年9月,在四川的红四方面军经苍溪黄猫垭歼灭战后,伤员很多,许多老百姓自发地将伤员接到家中照顾。村民张大妈将两名受伤战士接回了家,每天为他们熬药、喂药、擦洗伤口。两名战士康复后,按照纪律,将身上仅有的40张布币交给张大妈。张大妈说:“你们是为让我们穷人过上好日子才受伤的,你们是亲人,照顾亲人哪有收钱的道理。”战士们拗不过张大妈,但又不能违反纪律,便假装收起钱,在道别时悄悄把钱放到饭桌上的锅盖下。红军走后,为防止敌人发现布币,张大妈曾尝试将布币放入墙缝里、瓦罐中,最后干脆缝在衣服夹层里,穿在身上。新中国成立后,张大妈拿出“钱衣裳”,请政府替她还给当年的战士。这件“钱衣裳”现藏于苍溪县文物管理所。

3.走之前,我把首长送我的水壶留给你们,这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广西全州一位退伍军人蒋师傅回忆,1934年11月的一天,他的父亲在村里偶遇前来勘察地形的红军先锋队。战士向他父亲问路,又向村民付钱买了些粮食。听说红军需要一位对周边环境非常熟悉的人带路,蒋师傅的父亲便自告奋勇地答应了。红军首长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我们红军有自己的纪律,您为我们带路,我们没什么值钱东西给你,这个水壶是我参军时我的首长送我的,我现在把它送你。”蒋师傅的父亲把红军带到广西与贵州交界处才返回家乡。蒋师傅的父亲在去世前,将儿女叫到床前说:“我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们,这个水壶是红军首长送我的,是我最珍贵的东西,你们一定要把它当成传家宝一样传承下去。将来,要是政府需要,你们就把它捐赠给政府,让大家都知道红军的故事。”后来,蒋师傅将水壶捐出,现藏于全州县文物管理所。

4.红军娃娃,你打破的陶罐,我一直收着呢

1935年1月,红军在贵州四渡赤水转移时,途径二郎坝。一天傍晚,村民赵老汉对战士们说:“红军娃娃,到屋头睡吧,外面冷呀。”“谢谢喽,我们就在坝子里睡,我们部队有纪律。”第二天清晨,一位小战士见赵老汉的水缸里没水了,便下河去担水。他挑水回来进门时,只听“咣”一声,门将一个坛子碰倒摔破。赵老汉忙说:“没关系,只是个空坛子。”这时班长解开上衣口袋,掏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两块铜板,他递给赵老汉说:“打烂了你的坛子,不能就这样算了,我们只有这些钱了,如果不够,将来我们一定补上。”红军走后,赵老汉对儿子说:“这是仁义的队伍呀,你去拿篾条把这个坛子框起来,破坛子咱也要,这是个念想。”2003年,赵老汉的儿子将两块铜板和破陶罐捐献给四渡赤水纪念馆。

5. 在我眼里,没什么能比红军送我的铜盆更珍贵

1935年3月,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的一支队伍在云南沾益乐利村宿营,于次日凌晨离开。中午,一名掉队的战士沿路追赶部队来到乐利村,遇到村民温小三。温小三见战士体力不支,便接他到家里吃饭。吃过午饭,战士掏出一枚铜币,温小三摇摇手说,“红军是我们穷人的队伍,为我们穷人家打天下,吃我们一口饭哪有收钱的道理。”战士说:“我们红军有纪律,吃饭就得付钱,我不能违反纪律啊!”但温小三怎么也不肯收钱,战士见温小三家木盆很破,于是卸下身上背着的一个铜盆,放在木盆旁就离开了。后来,温小三将铜盆捐出,现藏于曲靖市沾益区博物馆。

6.红军给钱让我买新缸,我却偏把这旧缸当个宝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严寒来得早,人们早晚已是棉衣不离身,而红军却仍穿着单衣草鞋。即便这样,战士依然严守纪律,不进民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当时很多战士露宿野外,为解决吃饭问题,战士们四处向当地老乡借锅煮饭。露宿在吴起镇头道川倒水湾的战士向村民张宪杰家借了一口水缸用来烧饭,结果不小心把缸烧裂了几道口子,战士当时就按新缸价格赔给他两块银元。张宪杰觉得这口缸意义非凡,就把缸箍好,小心地保存下来。这口缸现在静静地陈列在吴起革命纪念馆内。

7.大家都回来,红军来啦,吃我家白菜还补了钱

1935年11月,在湖南的红二、六军团经过强渡澧水战斗后,向沅陵方向转移。敌人战败撤退时沿途骚扰百姓,村民纷纷上山躲避。红军经过陈家山村,天黑前在龚占燕等村民院子里生火做饭,想买菜但到处找不到村民,于是两名战士在一处菜地里找到些白菜,并用一节竹子装好10块银元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老乡:对不起!未经你许可,将你家白菜扯得吃了,只留四颗白菜种,给你十元银元,聊作白菜补偿!”晚上红军就睡在老百姓屋檐下,天还未亮,他们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队伍整整齐齐地走了。龚占燕回家后看到10块银元,想起自家地里白菜最多值4块银元,他跑到山上喊道:“大家都回来,红军来了!他们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吃了我家白菜还补了钱……”山上老百姓纷纷回家,见红军秋毫不犯,便做好饭菜送别红军。这10块银元后来被龚占燕的儿子捐给张家界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8.那个我不知道名字的战士,你到底啥时回来?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途经百姓家门口时,军纪严明,百姓深受感动,纷纷出门给他们送水喝。红军到达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镇老木峪村时已是深夜,不少战士又困又饿,王四婆等村民在自己家做好饭后送给战士吃。一位战士吃完饭,将一个南竹饭碗送给王四婆,说用这个碗来补偿吃过的大米饭,并请她把碗留好,将来革命胜利了,再来感谢她的恩情。王四婆终于盼来了革命胜利,但当年送碗的战士却一直没回来。虽然王四婆不知道那个战士的名字,但她经常给儿子们讲竹碗的由来,告诉他们不要忘记红军的好。2008年王四婆去世前,郑重地将竹碗传给长子。后来,王四婆的家人将这段故事介绍给了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

9.布币的故事,够我给孩子们讲一辈子的了

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途径四川邛崃,当地百姓视这支秋毫无犯的队伍为自家人。为改善众多伤病员的伙食,一位红军司务长每逢赶集,总要去商贩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刘代春不愿收红军的钱,但司务长却坚持把钱交给他。司务长前前后后一共买了约300斤猪肉,给了刘代春几千元边区布币。红军对刘代春说,革命胜利后可以拿着布币找当地政府兑换成钱。后来刘代春把布币藏到房梁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不舍得把布币换出去。他常常拿出布币,给孩子们讲红军军纪严明、买卖公平的故事。直到80多岁时刘代春将布币捐出,政府依然按照当年红军的承诺,按市价把钱退给了他。布币现保管于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

10.活了30多年,还从没听说过有喝水付钱的队伍

1936年3月,红六军团长征经过云南省平彝县羊肠营(今富源县营上镇),在大树脚村宿营。一名战士对村民方有娣说:“大嫂,我们是红军,是专为咱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向你要口水喝。”战士一口气喝完方有娣递来的一瓢清水后,从挎包里拿出一枚铜币给她,并客气地道谢。“活了30多年,还从没听说过有喝水付钱的队伍!”方有娣将自家的木水缸搬到路边,蓄满清水,方便战士们饮用,乡亲们主动帮红军喂马洗衣、劈柴做饭。宿营期间,红军将士不拿村民一点东西,不对老百姓呼来唤去。几天后,一位红军干部来告别,对乡亲们“挑水迎军”表示感谢,还送来一条棉毯和一包铜币作为“酬劳”。村民们不舍地把红军送到村外,看着队伍渐渐消失在远方。方有娣将那枚铜币珍藏了数十年,在年逾古稀时捐出,现藏于云南省富源县胜境博物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文物讲故事丨红军纪律有多严?10件“小事”告诉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衡阳公安捐赠6件抗战文物 来 听文物讲故事

衡阳公安捐赠6件抗战文物 来 听文物讲故事

耒阳,朱德,文物,衡阳,民间,宣传牌,红军,公安局,序幕,手枪,战役,收藏者,比利时,衡阳市,驳壳枪,使用过,中国工农红军,仪式,伏击战,公安机关,军队,口径,工农,撸子,纪念馆,笔筒,火药,记者,赤卫队,征集

2016-12-25 #故事阅读

衡阳公安捐赠6件抗战文物 来 听文物讲故事

衡阳公安捐赠6件抗战文物 来 听文物讲故事

耒阳,朱德,文物,衡阳,民间,宣传牌,红军,公安局,序幕,手枪,战役,收藏者,比利时,衡阳市,驳壳枪,使用过,中国工农红军,仪式,伏击战,公安机关,军队,口径,工农,撸子,纪念馆,笔筒,火药,记者,赤卫队,征集

2020-01-14 #故事大全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纪律,建设,初心,文物,历史陈列馆,历史,故事,中国共产党,革命博物馆,长江网,记者,党章,共产党,武汉,网友,足迹,展览,中国共产,以中国,入党誓词,刘翔,北田村,高萌,中央监察委员会,在路上,光耀,从严治党,井冈山,使命,作用

2008-03-11 #故事大全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纪律,建设,初心,文物,历史陈列馆,长江日报,历史,故事,中国共产党,革命博物馆,记者,党章,共产党,武汉,网友,足迹,长江网,展览,中国共产,以中国,入党誓词,刘翔,北田村,贺方,高萌,中央监察委员会,在路上,光耀,从严治党,井冈山

2015-01-05 #经典故事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纪律,建设,初心,文物,历史陈列馆,历史,故事,中国共产党,革命博物馆,长江日报,记者,党章,共产党,武汉,网友,足迹,长江网,展览,中国共产,以中国,入党誓词,刘翔,北田村,贺方,高萌,中央监察委员会,在路上,光耀,从严治党,井冈山

2011-04-15 #经典故事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直播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纪律故事 探寻廉洁文化根脉

纪律,建设,初心,文物,历史陈列馆,长江日报,历史,故事,中国共产党,革命博物馆,记者,党章,共产党,武汉,网友,足迹,长江网,展览,中国共产,以中国,入党誓词,刘翔,北田村,贺方,高萌,中央监察委员会,在路上,光耀,从严治党,井冈山

2014-02-01 #故事阅读

这些文物?述说着红军长征在甘肃的故事

这些文物?述说着红军长征在甘肃的故事

红军,甘肃,征集,标语,红军长征,抗日,支队,陕甘,内容,于临潭,会议,中国共产党,宣传,历史,墨笔,岷县,木板,部分,革命,文物,主体,党章,原件,墙壁,壁报,实物,文书,时期,木质,榜罗镇

2009-11-05 #长篇故事

听文物讲故事│刘志丹: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

听文物讲故事│刘志丹: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

刘志丹,大炮,陕北,群众,奋斗到底,榆木,红军,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同志,榆林中学,共产党员,土匪,敌人,民族英雄,民团,百姓,领袖,老刘,斯诺,在哪里,一生,人民,信仰,共产主义,战士,枪杆,红色,队伍,英雄

2013-03-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