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夜书所见古诗全文

时间:2019-08-27

夜书所见古诗编故事4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7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夜书所见 南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词译文 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仿佛在告诉我深秋到来的消息。从辽阔的江面上吹来的秋风,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是旅居在外的游客,引起我对家乡的无限思念。突然间看到远处有闪烁的灯光,便知道那是几个顽皮的小孩正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愿意去睡觉。

词语注释 1、萧萧:风声。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挑弄、引动。

4、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5、篱落:篱笆。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前面两句表达的是一种思乡之情,比较孤单寂寞,所以用了中板稍慢的速度,因人在静思的时候心跳比较缓慢,激动的时候心跳就快,所以板式的变,要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用竺派来演唱,竺派有个特点就是离调的手法,第三句就离调,就是慢宫转角,后面一句是反衬,在这么静的情况下,还有小孩子在抓蛐蛐,曲调也表现了小孩子轻轻地捉蛐蛐的情景,最后一句是远景。所以整首诗先是孤独感,再用童趣来反衬,最后是远景,虽然只有四句,但是内容很丰富。

《夜书所见古诗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夜书所见古诗全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夜书所见古诗全文

夜书所见古诗全文

蟋蟀,叶绍翁,篱笆,秋风,促织,寒意,篱落,诗人,自己的家,这首诗,任朝廷,其学,叶氏,叶适,江上秋,真德秀,葛天民,靖逸,精丽,读一,七言绝句,一灯,一盏灯,全文,作者简介,乡思,修辞手法,古诗,字句,地区

2008-07-30 #小故事

夜书所见教案夜书所见古诗优秀教案

夜书所见教案夜书所见古诗优秀教案

蟋蟀,篱笆,叶绍翁,问题,好评,反义词,寒意,篱落,诗人,江上秋,靖逸,这首诗,秋风吹,自己的家,促织,一灯,景物,风动,什么意思,任朝廷,其学,叶氏,叶适,姜夔,姜词,真德秀,葛天民,钱钟书,陈廷焯,齐天乐

2015-11-14 #长篇故事

夜书所见古诗

夜书所见古诗

促织,篱落,篱笆,蟋蟀,叶绍翁,江上秋,一灯,旅客,地区,寒意,风动,注释,灯火,蛐蛐,译文,诗人,风声,他忽然,孩子们,秋风吹,自己的家

2019-08-11 #长篇故事

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

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

叶绍翁,江上秋,促织,一灯,风动,道童,篱落,kè

2007-07-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古诗三百首:夜书所见

小学古诗三百首:夜书所见

蟋蟀,篱笆,自己的家,寒意,诗人,这首诗,叶绍翁,叶氏,作者,乡思,一盏灯,今译,背景,促织,又名,修辞手法,古诗,姓李,后嗣,图景,地方,祖籍,建安,孩子,小景,建瓯,浙江,旅客,思念家乡,梧桐叶

2020-03-26 #故事会

古诗《夜书所见》创作背景

古诗《夜书所见》创作背景

儿童,秋风,寒意,蟋蟀,这首诗,叶绍翁,乡思,乡愁,作者,兴致,梧桐叶,声音,小景,悲情,思念家乡,异乡,无奈,旅人,情思,景物,游子,梧桐树,沙沙作响,着重于,诗人,羁旅,篱笆,落叶,飘飞,静夜

2017-02-16 #故事阅读

夜书所见古诗朗诵

夜书所见古诗朗诵

蟋蟀,篱笆,篱落,自己的家,促织,寒意,诗朗诵,诗人,这首诗,叶绍翁,江上秋,姜夔,姜词,钱钟书,陈廷焯,齐天乐,读一,作者,一灯,乡思,一盏灯,之乐,修辞手法,儿女,内心深处,哲理,又名,用心,旅客,图景

2012-01-09 #故事阅读

古诗夜书所见的扩写

古诗夜书所见的扩写

牧童,黄牛,古诗,孩子,叶绍翁,小牧童,蛐蛐,文档,村庄,歌声,秋风,笑声,一个劲儿,叶子,旅店,小火,小溪,月亮,灯笼,蛐蛐儿,蟋蟀,有两个,树林中,水面上,山下,在那儿,在那里,休息一会,禹家,似火

2009-05-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