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018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知识点

时间:2019-08-30

2、要进一步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示:本文共有 32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一、学习重点:

1、必须正确地口算100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2、要进一步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

1、小树有多少棵

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意义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意义与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整十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注:在积的末尾添0时,所添0的个数一定要与乘数末尾0的个数一致。

3)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整百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4)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应用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2、需要多少钱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相加的和,再用一位数分别与它们相乘,最后把所得的两个积相加。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丰收了

1)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以下三种常用的:

①想乘法,算除法。

②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先把整十数看成是几个十,再看几个十里面有几个一位数。

③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添在商的末尾。

2)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由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类推出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几百几十数和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时,先把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再根据表内除法求出商是几个十,结果就是几十。

4)探索一组相近的除法算式,根据规律写得数

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除数不变,商也跟着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商也跟着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4、植树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被除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除以除数,再把所得的两个商相加。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应用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很多,可以灵活应用。

3)探索一组相近的除法算式,根据规律写得数

在探索一组相近的除法算式,根据规律写得数时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增加的数是除数的几倍,商就会增加几。

三、在解答解决问题的题时:

1)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例如:水果超市运来香蕉300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香蕉的3倍,该超市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分析:根据“运来的苹果是香蕉的3倍”,可知,运来的苹果就是3个3000千克,列式为3000×3.计算时要注意3000后面有3个0,则在3×3的积的末尾必须添3个0。

解答:3000×3=9000(千克) 答:该超市运来苹果9000千克。

2)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乘法口诀的迁移应用

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可发散思维,利用乘法口诀的迁移,可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形成新的计算能力。

例如:写出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都是180的算式。

分析:先想在表内乘法中,哪两个数的积是18,有2×9=18,3×6=18,因为180的末尾有一个0,可在每个算式中的某一个乘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积就是180.

解答:20×9=180

2×90=180

30×6=180

3×60=180

3)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时,一位数与两位数的某一位数相乘,若积是两位数,则就要向前一位进位。

例如:乐乐说我买了2盒彩笔,红红说我买了1盒彩笔,她们画画用的是同样的彩笔,每盒彩笔18元,这3盒彩笔一共需要多少元?

分析:从题中可知,每盒彩笔18元,求买3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18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8×3.计算时可以把18元看成10元加8元,算3个10元和3个8元共是多少。

解答:18×3=54(元) 答:买这盒彩笔一共需要54元。

(也就是说: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因此需要先算10×3,再加上8×3,18×3的结果为54.)

4)结合实际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先要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再正确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进行计算。

例如: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树,原计划要植树98棵,已经植了14棵,剩下的打算让4个小组植完,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棵?

分析:要求平均每个小组植树的棵数,必须先算出剩下多少棵没有植。计划植树98棵,已经植了14棵,用原计划植树的棵数减去已经植的棵数就是剩下的棵数,再用剩下的棵数除以4,就是平均每个小组要植的棵数。

解答:(98-14)÷4

=84÷4

=21(棵)

答:平均每个小组要植树21棵。

四、误区点拨

1、5个30的和比30的5倍少。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想当然地认为它们的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 5个30的和与30的5倍相同。

2、5×700=350

错因分析:错在口算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整百数700后面有两个0,却在积 的末尾少添了一个0.

正确答案: 5×700=3500

注:在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要看清楚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同个数的0.

3、32×3=69

错因分析:错在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所得的积的个位与十位写颠倒了。

正确答案:32×3=96

注:计算时,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上。

4、18×4=42

错因分析:错在一位数与十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没有加上个位进上来的3,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加个位进上来的3。

正确答案:18×4=72

注:当一位数与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向十位进位,满几十的就进几,进上来的数必须与一位数乘十位上的数所得的积加起来,再写在十位上。

四、能力提升

1、猜一猜下面的字母代表哪些整十数?

1)A+A+A+A=80 A=( )

2)B×5=300 B=( )

分析:

1)观察发现:4个A代表的是同一个数且是整十数,它们的和是80,可以想4的口诀,因为“二四得八”,所以1人A代表的是20.

2)5个B是300,B代表的是一个整十数,想5的口诀,因为“五六三十”,所以一个B代表的是60.

答案:(1)20

(2)60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因为等号左边的几个图相加或和一个数相乘,等于等号右边的数,所以能很快求出图所代表的数。)

2、小丽和小红踢毽子,小红三次一共踢了86下,小丽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6下,要想超过小红,小丽第三次最少要踢多少下?

分析:首先小红三次一共踢了86下,

其次小丽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6下。

要求的问题是要想小丽超过小红,小丽第三次最少要踢多少下。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思路,想小丽再踢多少下,就和小红踢的同样多。这样,问题就简单了,就是用小红三次一共踢的数量减去小丽前两次踢的数量。86-26×2=34(下)。要想超过小红 ,小丽踢的数量至少要比34下多1下,也就是35下。

答案:

86-26×2=34(下)

34+1=35(下)

(解决此题,可以逆向思考,想小丽再踢多少下,就和小红踢的同样多,最后不要忘了加上1)

3、小丽借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前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她一个星期(7天)能看完这本故事书?

分析:要想求出小丽一个星期能否看完这本故事书,就要算出一个星期所看的页数比150页多。

那么先求出一天看成多少页,再求一个星期看多少页,然后同150页比较,判断出能否看完。

答案:

60÷3=20(页)

20×7=140(页)

140<150页

答:她一个星期(7天)不能看完这本故事书。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求出每天看的页数是解题的关键。)

4、小明看了一本书,翻开书后,看到两页的页码之和是181,请你算一算,小明翻开的是哪两页?

分析:

方法一:

根据两页页码的差为1,可以先从页码和里减去1,那么这两页的页码就是一样的,除以2就是较小页码,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是较大页码。、

方法二:

先用两页的页码之和181加1,得到结果正好是较大页码的2倍,再用较大页码减去1,就是较小页码。

答案:

方法一:

181-1=180(页)

180÷2=91(页)

91-1=90(页)

方法二:

181+1=182(页)

182÷2=91(页)

91-1=90(页)

答:小明翻开的是90页和91页。

(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大自然数,

(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小自然数;

(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大数,

(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小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18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知识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

算式,除法,平均分,学生,过程,意义,苹果,情境,活动,教学,教材,教师,含义,架飞机,问题,小猴,香蕉,余数,同学,盘子,交流,汇报,妈妈,情景,扣子,式表示,是怎样,上册,教学内容,年级

2020-07-14 #经典故事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教案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教案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

除法,算式,什么意思,意义,乘法,平均分,生活经验,编故事,情境,小组,数表,交流,含义,上册,兔子,信息,列式,全班,内容,名称,同伴,同学们,基础,小兔子,学生,山楂,小结,教学,故事情节,故事

2013-10-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孩子学习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那两周!

孩子学习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那两周!

孩子,数学,奥数,孩子学习,上册,单元,小数,除法,易作文,作业,东西,事情,小言,心理,语文,考试,不在状态,教辅,太累,周经,妙招,得累,数学老师,雨伞后,劫后余生,上进心,书籍,内心,学校,家庭

2016-07-24 #经典故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工作,学历,总有一天,职业规划,本科毕业,上自,人道,建议,工地,感觉,心态,某某人,点点,狗屁,累活,职业,计划表,计划,规划,脾气,苦练内功,苦活,高中,违法,什么都,了解自己,不喜欢,不容易,不违背,做什么工作

2011-08-27 #长篇故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重点知识及题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重点知识及题型

面积,公式,内容,长方形,圆的周长,份数,过程,半圆,平均分,半径,小学,方形,数学,错误,长相,题型,高年级,上一篇,一个长,这一节,关注我,共同探讨,我们把,圆周长,拼起来,请批评指正,面积公式,面积计算

2014-01-04 #故事阅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有趣的算式》PPT课件

算式,同学们,第二关,第一关,高斯,德国,宝塔,感想,爱动,数学家,脑筋,你还能,做一个,听说过,大数学家,发现了,三关,单元,奥妙,宇宙,得数,尾数,密码,故事,摩天,蜻蜓,九层塔,回文数,数学上,数字黑洞

2014-06-10 #故事阅读

期末考试复习系列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套试卷

期末考试复习系列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套试卷

题目,列式,小学生,试卷,皮球,问题,单元,时候,本学期,知识点,知识,条件,鸭子,数学教学,减法,个数,农场,图形,图片,孩子,实例,审题,跨越性,感觉,小朋友,得分,情况,所学,整体,数量

2012-01-18 #故事阅读

期末模拟密卷: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可下载

期末模拟密卷: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可下载

板块,百分数,代数,图形,几何,分数,知识点,概率,单元,参考答案,学期末,小学,寒假作业,平面几何,思路,数学,期末考试,文末,测试卷,淘宝,物体,相对来说,统计图,答案,试卷,重难点,重点,阶段,难度,数学上

2011-03-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