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赤壁》新说:杜牧故意贬低周瑜 不正说明他的伟大吗?

时间:2019-09-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赤壁向来为杜牧的代表作,然而,这首诗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意旨呢?要解决这个

提示:本文共有 26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赤壁》向来为杜牧的代表作,然而,这首诗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意旨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一句理解透彻,尤其是“东风”二字。

乍看之下,杜牧认为若无东风之助,周瑜一方想要在赤壁战胜曹操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周瑜一方的胜利是侥幸得来的。这样的结论的确令人瞠目结舌。是杜牧故作大言以哗众取宠吗?还是事实本就如此呢?

赤壁之战的史实记载于陈寿的《三国志》一书。这场战争,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从军力方面看,孙刘联军处于弱势,投入战斗者五万多人;曹操的力则至少不下二十万。然而曹操却成为了败者。究其原因,周瑜、诸葛亮都有很好的分析。

周瑜的分析有四点:1、曹操的北部根据地并未安定;2、西北又有马超、韩遂的威胁——这些是曹操的后顾之忧;3、曹操的部队善于陆战,水战非其擅长;4、盛寒之际,军马粮草不济,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必生疾病,整体战斗力下降。

诸葛亮劝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时,分析曹操的劣势有五点:1、曹操的部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己方有以逸待劳之优势;2、北方士兵,不习水战;3、荆州虽然投降曹操,但民心尚未归顺;4、刘备还有二万精锐部队;5、孙权和刘备联合,齐心协力,必能战胜曹操。

周瑜和诸葛亮的分析,都在赤壁之战尚未发生前,正是古人所说的庙算。二人的分析各有侧重,恰好说明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多重原因。《三国志》还记载了当时曹操的部队中发生了瘟疫,使曹操的军力大为削弱——这点正是周瑜所说的曹操部队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了。另外,的确赤壁之战时东南风助了孙刘联军一臂之力。

可是,二人都没有把“东风”算进去。

如此看来,杜牧在诗中强调“东风”的重要性可以算是一家之言了。他为何要这样立论?莫非他不曾读过《三国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点杜牧的人生。

其实,杜牧并非只是诗人,他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他亲自为《孙子兵法》写了注解,且他的注解并非书生之论,多有创见,甚为后人重视,在宋代杜牧的注解就被列为《十一家注孙子》刊印于世。因此,杜牧不了解《三国志》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是不可能的。他必定对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战争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与思考。赤壁之战作为奠定三国鼎立的一场重要战争,他不会没有研究过,否则也不会写《赤壁》了。因此,他提出“东风”的论点颇值得我们思考。

何谓“东风”呢?通俗地说,指不确定的因素。战争拼的不仅是双方的实力,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能改变强弱对比、战争的结局。那些以弱胜强的战役正是最好的例子。

譬如官渡之战。曹操实力远逊于袁绍,双方相持不下时,曹操倍感艰难,曾写信向荀彧商讨是否要退兵。荀彧力劝曹操坚守,以待袁绍阵营之变。曹操采纳,果然不久之后许攸从袁绍阵营投靠曹操,许攸深知袁绍一方的机密,他献计让曹操奇袭袁绍的屯粮之所——乌巢,曹操于是亲自带领五千精兵拼死烧掉了乌巢的粮草。由此,袁绍一方军心大乱,战局开始朝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发展,最终曹操胜利。许攸叛离袁绍投靠曹操,可以说曹操官渡之战得胜的“东风”。而这并非交战双方开始就能预料到的。

再如昆阳之战。当时王莽一方部队有四十三万之多,而刘秀一方不到两万人,实力悬殊,天壤之别。起初,困守昆阳城的刘秀一方兵无战心,在刘秀的极力劝说下,众将才决定与王莽军拼死一战。于是商定,刘秀率领十三人突围请救兵,其余将士坚守城池。可是王莽一方大军压境,重重包围昆阳,箭如雨下,纷纷射入昆阳城。昆阳守军肝胆俱裂,请求投降,但王莽一方却不许,必欲尽杀之而后快。这一行为让昆阳守军彻底齐心协力,打破了王莽一方的多次进攻。不久之后刘秀带来援军——城内外兵力加起来不到二万人,内外夹击,加之刘秀谋略得当,身先士卒,以及天降大风大雨等诸多因素,最终刘秀一方取得胜利。若是王莽一方准许了昆阳守军的投降,昆阳之战也就没有下文了。可以说,不许投降正是昆阳之战的“东风”,而这也并非交战双方开始就能预料的。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杜牧不会不知道,也不可能没有研究过胜败原因。

战争,本身是强弱的较量,而强弱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的。人们一般认为人数多装备优良的一方为强,相反的一方为弱。但这个观点是极其肤浅的。天时、地利、人和、道义、攻守形势、统帅意志、军队气质、粮草、谋略、后方因素……也是强弱的有机组成部分。除此之外,不确定因素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改变强弱对比的关键因素。杜牧也肯定不会不明白这些。因此,他才语出惊人,故意强调“东风”——战争中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这些读者千万莫要等闲视之,这正是杜牧思考战争得来的,也是诚然如是的。

然而,若联系杜牧所处的时代,《赤壁》就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了。

杜牧所处的晚唐,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府的权威不复存在,且经常和藩镇交战,国家实质上和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情况类似。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实质上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三国鼎立,实质上是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分裂状态。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场上来看,群雄割据、藩镇割据都是分裂国家的表现。杜牧是站在唐朝中央政府一面的,他是反对割据支持国家统一的。不难看出,《赤壁》对周瑜采取了贬低的态度,认为他的胜利全凭“东风”,赢得侥幸,并非凭自己的能力。

其实,杜牧岂会不知上文周瑜、诸葛亮论述的赤壁之战必胜的理由?既然知道,又何必故作此论呢?

原因就在周瑜、刘备他们是割据势力,赤壁之战的胜利导致了国家的长期分裂。——这里是以曹魏一方为正统而论的。《三国志》将曹魏尊为正统,唐人也如此。一直到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一直如此,到了南宋才将刘备的蜀汉尊为正统。——因此,杜牧之所以贬低周瑜,立足点是周瑜和刘备(孙刘联军)其实是凭借赤壁之战的胜利巩固了割据的实力,分裂了国家。若曹操取得胜利,则国家统一了。因为当时曹操之所以征讨天下群雄,是用的中央政府的旗号,代表的是中央政府的意志,正如《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主张投降的一派所说:“曹公豺虎也,然讬(音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之,事更不顺。”所以,周瑜和刘备他们实质上是抗拒中央搞分裂——这正是杜牧贬低周瑜的原因。

总而言之,周瑜所代表的孙刘联军战胜曹操并非仅靠“东风”之便,杜牧其实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他站在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上,认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胜利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周瑜的功劳是不值得后人推崇的,所以他才对周瑜采取了贬低的态度。但除此之外,他强调的“东风”正是他对军事的研究心得:不确定性的因素对战争的胜负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大有见地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赤壁》新说:杜牧故意贬低周瑜 不正说明他的伟大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蔚:篡改曹植《登台赋》 诸葛亮巧激周瑜 发动了“赤壁之战”

李蔚:篡改曹植《登台赋》 诸葛亮巧激周瑜 发动了“赤壁之战”

铜雀台,曹操,周瑜,曹植,二乔,赤壁之战,登台赋,孙策,曹丕,蔡文姬,临漳县,四海,大乔,小乔,于漳水,于建安,冉魏,刘帧,刘联军,古邺城,孔明,帝东,徐干,李蔚,曾征发,母梦,杜牧,沙中,诸葛亮,舒翼

2012-02-13 #小故事

苗怀明:这个周郎不正常——《三国演义》周瑜形象新说

苗怀明:这个周郎不正常——《三国演义》周瑜形象新说

周瑜,诸葛亮,东吴,形象,陪衬,三国演义,人物,作品中,作者,周郎,曹操,小说,问题,鲁肃,地位,现象,刘备,诸葛,不正常,史书,成书,方式,权利,民间,孙权,丑角,作品,全书,军国,反差

2015-06-03 #故事会

周瑜心胸狭窄?看他在后世诗歌中的形象 最后一首堪称经典!

周瑜心胸狭窄?看他在后世诗歌中的形象 最后一首堪称经典!

周瑜,杜牧,三国演义,苏轼,历史,小说,罗贯中,李端,三国志,下阙,人物描写,人生,作者,功业,大江东去,意思,成就,眼光,看法,赤壁大战,赤壁,历史人物,很多人,可以看出,吹剑录,念奴娇·赤壁怀古,早生华发,鲁迅先生,这首词,中曾

2013-11-21 #短篇故事

华发英姿 被大众误解的周瑜大人——他的故事你愿意了解吗

华发英姿 被大众误解的周瑜大人——他的故事你愿意了解吗

周瑜,孙策,曹操,东吴,孙权,诸葛亮,小桥,历史,黄盖,形象,情节,刘备,周郎,曹军,罗贯中,大将,大小,忠心,故人,母亲,都督,编造出,赤壁之战,遗愿,火烧赤壁,给了他,王者荣耀,不公平,周景,杜牧

2011-08-21 #长篇故事

孙策 周瑜都英年早逝 国色天香的二乔归宿何处?

孙策 周瑜都英年早逝 国色天香的二乔归宿何处?

周瑜,孙策,大乔,孙权,小乔,二乔,杜牧,国色天,铜雀台,公元,人们,史书,归宿,粉红色,赤壁之战,东吴,三国演义,历史,安徽,家乡,故里,潜山,美女,胭脂,英雄,荷塘,周瑜死,铜雀春深锁二乔,乔小乔,年年

2019-01-22 #经典故事

三国时期的大假象 诸葛亮一气周瑜 没想到流传千年

三国时期的大假象 诸葛亮一气周瑜 没想到流传千年

周瑜,曹操,诸葛亮,孙权,东吴,孙策,小乔,都知道,赤壁之战,刘备,大小,故事,孔明,诸葛,大乔,娇妻,实力,诗句,三国时期,就这样,这场战争,一统天下,临死前,二乔,公瑾,刘联军,孙刘,曹丕,杜牧,谋天下

2011-11-17 #故事会

周瑜火烧赤壁故事的概括

周瑜火烧赤壁故事的概括

曹操,双方,孙刘,孙权,曹军,黄盖,实力,联军,赤壁之战,于赤壁,周瑜,刘备,向孙权,曹仁,袁绍,上都,回北,公元,乘风,三国鼎立,以利,人力物力,全国,优势,可能性,势力,关中,军事,军事实力,劣势

2020-06-21 #长篇故事

周瑜诸葛亮的故事赤壁之战

周瑜诸葛亮的故事赤壁之战

曹操,孙权,曹军,刘备,刘表,联军,周瑜,孙刘,黄盖,建安,公元,蒲圻市,湖北,水军,赤壁,长江,万大,乌桓,于建安,于退军,于赤壁,刘两军,刘琮,刘备军,吴三国,孙权命,曹仁,柴桑,程普,西赤矶

2015-07-1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