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越来越难管教 根源在于没有赢得孩子心 这样做父母不再焦虑

时间:2019-09-22

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子的啊,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孩子小时候的那种可爱,即便用尽世间的词汇也难以完全表达出来

提示:本文共有 21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引子

现在要当好家长可真不容易,不仅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挑战,有时还要面对日渐长大的孩子难以管教的挑战。

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子的啊,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孩子小时候的那种可爱,即便用尽世间的词汇也难以完全表达出来。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不少父母开始不禁感叹孩子什么变得越来难管教了。可面对问题,父母们往往是束手无策、有心无力。

01 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的根源在哪

造成这种问题,我们第一个念头都会去思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大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忍不住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法理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教育启示。

正面管教法是一种建立在成人和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方法,它的原则就是和善而坚定,和善是为了给孩子尊重,坚定是为了给自己尊重。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其实都有其深层次的成因。

曾经十足可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并不表明就是孩子变了,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孩子的成长节奏。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当孩子和父母出现分歧的时候,有些父母为了树立所谓的家长威信,往往想在气势上压倒孩子,错误地把孩子当成了竞争对手,习惯于采用控制和惩罚的手段来“教育”孩子。

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这种方法往往一用就见效,有些父母很享受这种感觉,满足于这种成就感,觉得孩子被征服了,乖巧听话。

但这样的“教育”就能真正改变孩子吗?显然不能,孩子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刚开始可能还逆来顺受,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个体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这时候的他们就开始萌生出一定的逆反心理,再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很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叛逆或者盲目服从。最后带给父母的直观感受就是:孩子越来越难管教!

所以,严格来讲,那种控制和惩罚的“教育”手段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不折不扣的“教训”。

改变孩子难管教的问题,在于我们应该要赢得孩子的心。赢得是需要维护孩子的尊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心甘情愿的合作。而要赢得孩子的心,不断地鼓励孩子就是一种“秘密武器”。一般而言,不管是脾气多倔的孩子,都不会和父母的“鼓励”过不去;再难管教的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励而不是打击。

02 父母如何有效利用好鼓励这个“秘密武器”

那么,们到底该如何有效利用好鼓励这个“秘密武器”,赢得孩子的心呢?

一是把握住时机

鼓励的时机很重要,如果大人正在气头上,既不会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话,更不可能想到对孩子施加鼓励,就算是勉强说出口,那种夹杂着不满的怨气的鼓励也是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这时候打破僵局的关键就是采用“积极暂停”法。所谓积极暂停法,通俗来说,就是先找一个安静无人的、与世无争的某个场所或角落静一静,做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等等,把心头对孩子的怨气和怒气都释放干净,等到自我感觉到理性思维回来的时候,再去找同样冷静下来的孩子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

二是把评价焦点放在孩子的进步上,而不是要让孩子变得完美

有时,我们之所以感到孩子越来越难管教,还有可能是因为过于追求孩子变得完美,在这种焦虑心态的加持下,我们自然会对离完美还有差距的孩子表现出不满,对孩子是看哪都不顺,最后产生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的感受。

可事实上,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孩子,让孩子变得完美本身就是一个极不现实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把评价的焦点放在孩子的进步上,这个进步不需要和任何人去对比,就只要和孩子自身去对比就够了,只要孩子在今天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就意味着孩子不断在改善。如果我们再适时地对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不仅能唤醒孩子成长的动力,也缓解了我们做父母的焦虑。

三是教孩子学会弥补自己的过错

当我们发现孩子犯错之后不愿意去面对,采取了诸如撒谎或逃避的态度,有可能不是孩子有意而为之,而有可能是孩子做错了事情之后,没有人教他如何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孩子陷入了茫然。

比如孩子因为在爸爸书房内打闹而打破了桌上的一个水杯,面对满地的玻璃碎片和水渍,孩子此时肯定会陷入慌乱和不知所措的境地。面对孩子已造成事实的错误,任何粗暴的指责只会加剧亲子间的对立,却于事无补;还有的父母边痛斥孩子的不是,边自己来收拾“残局”,这都是不可取的。此时我们不妨从教孩子学会如何把现场收拾干净做起,孩子边收拾父母边示范和讲解,当孩子体验了一番收拾现场的辛苦之后,父母此时再提醒孩子不能在室内打闹,相信孩子很乐意接受。

四是把孩子犯错误的过程看作是孩子的学习契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换个思维角度来看待,或许好事变成坏事。可以说,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犯错误,决定了孩子是成长还是沉沦。

当我们把孩子犯错误的过程看作是孩子失败的时候,充斥着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和指责,那么,孩子所犯的错误就将成为孩子成长的一道障碍,亲子关系自然会受到影响。

反之,当我们把孩子犯错误的过程看作是孩子的学习契机的时候,再也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和指责,那么,孩子所犯的错误将成为他们成长的宝贵经验,孩子就能从错误中得到成长,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结语

当我们读懂孩子的内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善于利用鼓励这个“秘密武器”,给孩子更多的温暖,赢得孩子内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不就是一个可爱的天使嘛,此时,我们还会生出“孩子越来越难管教”的无奈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越来越难管教 根源在于没有赢得孩子心 这样做父母不再焦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父母对于孩子成长与学习的焦虑根源在于不合理的想法 请纠正!

父母对于孩子成长与学习的焦虑根源在于不合理的想法 请纠正!

孩子,家长,中学,可能性,想法,老师,看法,好的,兴趣,名牌大学,情绪,成年人,方向,生气,问题,学习障碍,对孩子,存在着,得多,一环,和家,世界末日,不合理,厕所,单线,书籍,事情,关系,分析图,同学

2013-12-19 #经典故事

孩子爱发脾气 可能和“分离焦虑”有关 父母可以这样做

孩子爱发脾气 可能和“分离焦虑”有关 父母可以这样做

孩子,父母,小孩子,角度,爱发脾气,让孩子,才能,事情,原因,好奇心,家长,情商,情绪,时期,时候,脾气,角色,强制,教育,什么是,共情能力,分离焦虑,教育方式,给孩子,这个时候,罗杰斯,教育者,都会,世界,必修课

2017-03-02 #故事会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妈妈这样做 轻松让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妈妈这样做 轻松让孩子摆脱分离焦虑

孩子,幼儿园,家长,父母,分离焦虑症,让孩子,情绪,新环境,原因,心理,分离焦虑,愿意去,缺乏安全感,事情,妈妈,小孩子,心理准备,帮助孩子,很多时候,每天都,给孩子,和家,事物,内心,压力,力量,地方,学校,小时候,小朋友

2014-09-25 #经典故事

不要将焦虑转嫁在孩子身上 否则父母的爱会变味 克服焦虑做三点

不要将焦虑转嫁在孩子身上 否则父母的爱会变味 克服焦虑做三点

孩子,父母,补习班,家长,压力,学校,社会,让孩子,原因,校车,竞争,给孩子,小李广,妈妈,情绪,对孩子,内心,小升初,时候,方式,爸妈,竞争能力,不愿去,孩子好,家长们,将自己,自己不,这不是,这样做,母宁

2015-05-03 #经典故事

幼儿园开学季/面对孩子的哭闹 分离焦虑 幼儿教师教你这样做

幼儿园开学季/面对孩子的哭闹 分离焦虑 幼儿教师教你这样做

孩子,幼儿园,老师,幼儿,家长,爸爸妈妈,让孩子,玩具,表情,阶段,变化,分离焦虑,对孩子,作息时间,家庭,父母,环境,规矩,了解孩子,什么时候,朋友们,不一样,事情,婴幼儿,如厕,小朋友,心理,时候,时间,朋友

2012-07-21 #经典故事

“我家孩子性格太内向 好焦虑”其实家长这样做就好啦

“我家孩子性格太内向 好焦虑”其实家长这样做就好啦

孩子,性格,时候,社交,就一定,同龄人,社交能力,家长,父亲,内向型性格,更容易,更喜欢,社会,能力,角度,运动,对话,教育,不能说,做决定,型性格,培养孩子,给孩子,让孩子,集体活动,小朋,我家,妈妈,例子,优点

2015-02-26 #故事阅读

孩子为什么总喜欢撒谎呢?根源原来都在家长身上!

孩子为什么总喜欢撒谎呢?根源原来都在家长身上!

孩子,妈妈,花瓶,不诚实,买本,家长,后果,方式,老师,父母,笔记本,饼干,很喜欢,当我们,根源在于,趋利避害,嘴角,偷吃,买些,借口,势必会,原则,基础,实话,小时候,情景,过程,本能,本子,活路

2014-08-07 #短篇故事

关于孩子教育 父母如何缓解焦虑?三点缓解焦虑 让孩子快乐成长

关于孩子教育 父母如何缓解焦虑?三点缓解焦虑 让孩子快乐成长

孩子,家长,父母,情绪,时候,方式,发展,影响,和发,事件,学校,幼儿园,氛围,生活,对孩子,亲子关系,优势,学会,家庭,科学,老师,问题,交流,刚开始,出现问题,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宝妈,易如

2012-08-0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