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两个字读懂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时间:2019-10-06

编一个童话故事397字

提示:本文共有 24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以诗词立世,神采飞扬。

这位才女的诗词,清俊优美,要读懂,也不难。

有两个字,在李清照的词中反复出现,并且成为“词眼”。

梳理并挖掘这两个“词眼”,便找到打开李清照精神世界一把钥匙。

哪两个字?就是“愁”和“酒”。

其实,要说写愁和酒,李白是无可争议的大师。

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烧愁愁更愁”,将愁与酒写到极致。

李白的酒,是豪放的;李白的愁,也是豪放的。

李清照的愁与酒则不同,是婉约的,细腻的,有女儿味的。

读懂第一个字:酒

有人从说话角度给喝酒划分为四个境界:

第一阶段:甜言蜜语(劝酒)

第二阶段:豪言壮语(兴奋)

第三阶段:胡言乱语(沉醉)

第四阶段:不言不语 酣睡

这是一般人的喝酒四个阶段,非常准确生动。

李清照写喝酒,王家无限认为与上述四个境界有所不同,梳理一下,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不喝。

第二种:小喝。

第三种:大喝。

先说第一种不喝。

李清照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就写道:“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词中,酒朋诗友来邀请她去喝酒,李清照委婉拒绝。

这就是李清照喝酒的第一种情形——不喝。

朋友热情相邀,为何不喝?

不喝自然有不喝的道理。

毕竟,李清照不是酒徒,也没有酒瘾。

想喝的时候喝几口,想醉的时候醉一回,不想喝的时候就不喝。

把酒当成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李清照对待酒的态度,是正能量的,是高境界的。

正因为李清照懂得酒中三味,因而,她也成了写酒的诗词大师。

第二种是小喝。

喝上那么几口,浅斟低酌,小醉辄止。既享受到了喝酒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微醉带来的释放。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就是小喝。淡淡的酒,有节制地喝,管他风狂雨骤,保持淡然心境,就像这淡淡的酒。

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中,李清照写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虽然词牌名叫醉花阴,但这是小醉。理由呢?

若是大醉,岂能闻到这盈袖的暗香?

再则,醉了躺在床上,看着风吹动门帘,又岂会是大醉?

所以,这一醉,自然是微醉,小醉,浅醉。

再举一例。在《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这首送别词中,李清照则说:“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与浅。”

与朋友分别,喝酒时免不了的。但是,喝酒也仅是一种告别仪式而已,喝没喝?喝了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朋友情,一路平安。

所以喝的时候,虽然忘了“酒盏深与浅”,但也不会喝得不辨东南西北。

这也是小醉。当然,这是带几滴眼泪的小醉。

第三种自然是大喝大醉。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中,李清照说:“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很明显,这是喝得酩酊大醉了。

不是吗?“兴尽”就说明喝得尽兴了。

喝高了,自然“不知归路”,也难免“误入藕花深处”了。

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中,李清照写道:“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很显然,这是喝得大醉然后才“浓睡”的,且清早醒来,还留有“残酒”,留有几分醉意。

在《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一词中,李清照则直接点出“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将大醉之后半夜醒来再也难以入眠的内心焦虑愁苦,写得入木三分。

酒有不同喝法,醉有不同形态。

李清照的高明之处在于:以酒入词,而词无醉态。

读懂第二个字:愁

李清照爱写酒,是因为她愁。

李清照因为愁,所以她借酒浇愁。

在她的词中,酒与愁是难分难解的两姐妹。

李清照的酒有三种形态,她的愁则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轻愁,第二种是重愁。

先说轻愁。

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中,李清照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典型的青春期轻愁。一个“闲”字,足以说明。

《醉花阴》一词开头就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这种重阳节夫妻相思之愁,也是轻愁。愁的是思念之情,愁的是白天太长,时光难消磨。

在《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李清照感叹:“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也是轻愁。愁的是“离怀别苦”,愁的是日日盼归。

再来说重愁。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李清照愁思很重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浓得化不开的重愁,是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之后发出的婉转徘徊凄楚之叹,是愁到骨子里的哀怨与忧伤。

在《武陵春》一词中,李清照已经是愁到害怕外出游玩的程度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愁浓到恐惧的程度,有多深?有多重?

恐怕只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相比了。

在《题八咏楼》一诗中,李清照则唱出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家国千古之愁。

在这里,愁已经浓得无法释怀,浓到连自己都感觉无能为力的程度。她只能说:让后人来愁吧,我已愁不动了。

在这里,李清照的愁,从内心转向外界,从个人转向家国,从眼前转向未来。

这愁,是大愁,是旷古之愁。愁中有苍凉,愁中亦有豪迈。

总的来说,李清照的轻愁大都是青春期的,重愁大都是中老年的。

这与她的人生境况息息相关。

早年人生境遇相对顺利,愁也愁不深,所以是轻愁,淡愁,儿女相思愁。

晚年则国仇家难无法排遣,想轻愁也难,就浓愁,重愁,家国千古愁了。

李清照写愁高明之处在于:愁是有重量的,愁是有形状的,愁是流动的,愁是可触摸的。

有重量的愁:连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你说重不重?

有形状的愁:从今再添、一段新愁。愁是一段一段的,是像木头一样,圆圆的,长长的,一段一段的。你懂了吗,愁是啥样子?

会流动的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眉头流到心头,愁思如血液,在体内循环往复,可感知,可触摸。

从轻愁到重愁,李清照的愁思,是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日渐加重。可谓愁的浓淡与年龄成正比,与人生阅历成正比。

年龄越长,愁越重。人生遭遇越困顿,愁思越绵长。

所以,读懂酒与愁两个字,也就读懂了李清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两个字读懂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千古才女李清照

千古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千古,才女,赵明诚,作文网,女子,来源,男儿,贵族们,丹唇,李清,木兰,蓬舟,金军,人儿,丈夫,中原,乌江,作者,倒像,大家闺秀,城中,地带,地方,大臣,夫妇,展示出,心生,情怀,志气

2017-01-11 #故事阅读

千古才女李清照

千古才女李清照

弹幕,全屏,倍速,循环,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网页,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10-06-24 #故事阅读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李格非,文之法,赵明诚,别是一家,千古,中原,作诗,协律,基础,咏史,境遇,才女,小时候,家庭,所作,情调,文学,搜集整理,汉族,齐州,济南,流寓,济南市,章丘,藏书,篇章,语言,身世

2008-08-07 #经典故事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收藏一生!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收藏一生!

李清照,金石,夫妇,赵明诚,千古,图书,藏品,李赵,书画,才女,古籍,战火,重大贡献,藏书,牡丹图,丽文,中安,代古,幼聪敏,易安体,李格非,母王氏,诗逸,赵李,员外郎,责任编辑,好的,一生,丈夫,中国

2016-02-27 #经典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张汝舟,佛教,妻子,才女,文物,秦桧,千古,继母,考古学,金石学,岳飞,金华,丈夫,人生,内乱,古玩,命运,孙女,婚姻,小人,时代,楞严经,样子,江南,王氏,绍兴,骗婚,生活

2020-06-11 #长篇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张汝舟,佛教,妻子,才女,文物,秦桧,千古,继母,考古学,金石学,岳飞,金华,丈夫,人生,内乱,古玩,命运,孙女,婚姻,小人,时代,楞严经,样子,江南,王氏,绍兴,骗婚,生活

2020-06-13 #故事阅读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张汝舟,佛教,妻子,才女,文物,秦桧,千古,继母,考古学,金石学,岳飞,金华,丈夫,人生,内乱,古玩,命运,孙女,婚姻,小人,时代,楞严经,样子,江南,王氏,绍兴,骗婚,生活

2019-12-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赵明诚,张汝舟,佛教,妻子,才女,文物,秦桧,千古,继母,考古学,金石学,岳飞,金华,丈夫,人生,内乱,古玩,命运,孙女,婚姻,小人,时代,楞严经,样子,江南,王氏,绍兴,骗婚,生活

2011-07-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