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武强文亦强(行天下)

时间:2019-10-07

然而,与武艺高强相比,更让武强人自豪的是它的文强

提示:本文共有 23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俯瞰武强县音乐公园武 强摄

武强年画博物馆 武 强摄

武强,作为河北平原上的一个千年古县,确实“武强”,冀中地区的梅花拳,即发源于此。然而,与武艺高强相比,更让武强人自豪的是它的“文强”。武强历代崇文重教,文脉源远流长,武强年画更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而扬名海内外。这个至今不过22万人口的平原小县被誉为“文盛武强”。

崇文重教源远流长

隋朝有个被称为“天下第一县令”的人,姓刘名旷。开皇初年,他单骑赴任平乡县令。“在职七年,风教大洽。”后改任临颖县令。《隋书·循吏传》说他“清明善政为天下第一”。隋文帝得知他的事迹后,十分感慨:“若不殊奖,何以为劝。”马上破格提拔刘旷为莒州刺史。可惜,《隋书》说刘旷“不知何许人也”,一千多年来人们都不知刘旷故里何处。庆幸的是,2014年武强县出土了一方汉白玉墓志铭,铭石上清晰地刻着:“大隋故莒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君,讳旷,字宽亮,信都武强人也。”人们终于知道了一代名吏乡关何处。

武强人刘旷一生为官清廉,全部家当只有一担书。与侯方域、魏禧并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的汪琬赞叹刘旷“升堂视事,退堂观书”,武强人好读书的形象跃然纸上。

武强人不仅刻苦读书,而且热衷藏书。《隋书·儒林传》记载:“武强交津桥刘智海家素多坟籍,焯与炫就之读书,向经十载,虽衣食不继,晏如也。遂以儒学成名。”焯与炫,即隋代并称“二刘”的刘焯与刘炫。来武强刘智海家读书之前,“二刘”已遍访名师,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但他们还是为刘智海家所藏的典籍所震撼,一口气在此研读十年,双双成为一代儒学大家。隋代时武强就有这样藏书丰富并向社会开放的藏书世家,其文化渊源可见一斑。

星转斗移,1200多年之后,京南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依旧在武强,他的主人便是光绪十二年进士、“古文派”晚期代表人物之一贺涛。贺涛出生于武强北代村,仅北代村贺家就出了5名进士、11名举人,贺涛和弟弟贺沅更是同榜进士。贺家代代读书,又代代藏书,到贺涛这一代已藏书7万余卷。贺家光绪初年得到宋本《诗人玉屑》及一批明刻精椠,建起藏书楼“寿真堂”,贺涛“藏书之名甲于畿南”。1949年,贺涛之孙贺孔才一次向北京图书馆捐赠家藏图书12768册、10万余卷,其中珍贵的元、明刻本几十种,成为轰动北京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武强县重修庙学,武强人牛继志为之撰写的《武强重修庙学记》保存了下来,使我们得以窥见这位状元的文采,文章对于教育功能的阐述,思想深刻,充满激情。武强人崇文重教的传统,洋溢在字里行间。

武强年画传承民间文化

久负盛名的武强木版年画,是武强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大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一,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邮政局为武强年画发行特种邮票4枚,使之成为国家名片。

相传武强年画起源于元代,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至清末民初,全县60多个村庄设有年画作坊,县城内有字号可查的画店达140多家。此外,全国各地还有180多处印刷点和批发店铺,武强年画行销大半个中国。

武强年画题材广泛,神祃、戏出、年俗、农事、人物、动物、山水、花卉、娱乐百戏、历史典故,覆盖了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且多数具有故事性。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舞台上演出的《白蛇传》,评书艺人讲述的《杨家将》,甚至《老鼠娶亲》《蛤蟆嫁女》等都被刻成一幅幅充满浓厚生活情趣的年画。图书中有连环画,武强年画也有连续式的画片。比如由《桃园结义》《华容道》等8幅画组成的《三国演义》,《草桥结拜》《化蝶》等6幅画组成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长达100回的《西游记》也在一张大纸上被分为若干幅连续的画面表现出来,看了一幅画犹如看了连台本戏,趣味盎然。农闲时节,一家老小坐在炕头上,年画中的故事便成了永恒的话题。漫画家方成参观武强年画博物馆后题词:“民间艺术敦煌”。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富有节庆气氛、装饰性的武强木版年画,就是人们过年时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腊月的集市上,到处都是色彩绚丽的年画,还伴随着卖画小贩的唱卖声:“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门神灶王样样有,屋里墙上搭戏台。”寓意“连年有余”的《莲花鲤鱼》,寓意“富贵平安”的《牡丹花瓶》,昭示家庭和睦的《和合二仙》……人们在精心挑选之后,终于买上中意的年画回家过年了。在简陋的农舍里,在被时光改变了颜色的土墙上,一张武强年画不仅带来一片色彩,而且映照出一片光明。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及北京、天津的进步画家江丰、古元、彦涵、罗工柳等人响应党的号召,奔赴革命老区武强,与当地的年画艺人一起,将新木刻与民间传统艺术相结合,使武强年画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西交融吹响和谐之声

第一次听说武强能够生产小提琴的人们往往半信半疑。其实,武强能够生产从小号到钢琴等几乎所有高质量的西洋乐器。

上世纪80年代,两个武强人走到一起,一个叫周国芳,一个叫陈学孔。周国芳会管理乡镇企业,陈学孔会制造乐器配件,他们携起手来创办了金音乐器厂。到今天,全县西洋乐器生产企业已超过50个,产品行销世界80多个国家。世界最大的乐器经销企业之一德国盖瓦、世界顶级钢琴生产企业德国隆尼施等也纷纷落户武强。武强的西洋乐器制造业方兴未艾。

武强人并没有止步于乐器制造。他们与中国音协管乐协会、中央音乐学院等合作,建设了全国第一家音乐教育服务联盟基地,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到武强接受音乐培训和熏陶。

武强采取“政府 企业”模式,建起了周窝音乐小镇,名列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之中。暑假期间,北京等地的中小学生纷纷来武强体验、学习器乐演奏。漫步在音乐小镇的街道上,高大的国槐绿荫掩映,一派生机。街道两侧家家锣鼓,户户弦歌。就连大叔、大婶们也捧着锃亮的萨克斯在吹奏动听的乐曲。在武强,古老和现代交相辉映,传统文化和西洋音乐交流融合,让人觉得那么和谐,那么多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强文亦强(行天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礼行天下” ——全国少年儿童礼仪故事大赛活动

“礼行天下” ——全国少年儿童礼仪故事大赛活动

故事,作品,礼仪,全国,格式,中国图书馆学会,单位,文化,沈阳市,邮箱,大赛,礼行天下,中华,图书馆,分会,出版局,内容,原文,地址,姓名,小学组,手机号,未成年人,时间,脚本,视频文件,道具,活动,表演,参赛作品

2020-05-27 #经典故事

纪录片《2018技行天下》“上天下海”讲述广东匠人故事

纪录片《2018技行天下》“上天下海”讲述广东匠人故事

广东,行天下,节目,匠人,匠心,技能,节目组,广东卫视,超强台风,周炜,夏凡,海格,李欢,王星,责编,广播电视台,海格通信,都会,人才,主题,交通,信息,传说,伟大成就,先锋,团队,南粤,台风,山区,密码

2016-03-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19技行天下》聚焦幕后励志故事 “工匠精神”成荧屏热点

《2019技行天下》聚焦幕后励志故事 “工匠精神”成荧屏热点

工匠,精神,行天下,节目,匠人,中国青年报,全方位,广东,故事,日常生活,吴晓东,区的,广播电视台,新时代,追梦,世界,中国,客户端,传统,人物,匠心,奖牌榜,团体,品牌,和平,大湾,大国,记者,心路,广度

2008-06-02 #故事大全

「故事」中关村医院潘明康:义诊路漫 “医”行天下

「故事」中关村医院潘明康:义诊路漫 “医”行天下

潘明,中关村医院,李佩,患者,先生,工作,医生,科学家,海淀,医院,生命,病人,北京市,医术,行天下,粽子,区的,王佳燕,路漫,医护人员,中国科学院,健康教育,故事,主任,中关村地区,冠心病,家属,地方,广西,心术

2016-07-30 #短篇故事

这群95后“新工匠”让广东惊艳世界!《2019技行天下——世赛篇》周日开播

这群95后“新工匠”让广东惊艳世界!《2019技行天下——世赛篇》周日开播

技能,世界,广东,选手,行天下,喀山,工匠,职业技能,挑战,技能大赛,中国制造,广播电视台,中国,俄罗斯,全国,健儿,全过程,劳动者,咫尺,纪录片,故事,竞技,组织,观众,过程,项目,青年,广东卫视,技工院校,跟踪记录

2014-05-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蟹行天下大闸蟹故事:传说第一个吃蟹的人

蟹行天下大闸蟹故事:传说第一个吃蟹的人

大闸蟹,巴解,夹人,民工,胆子,人类,人们,动物,香味,巴城,双方,大战,江南,水灾,沟里,河蟹,火光,火堆,烫死,阳澄湖,夹伤,一部分人,是多么,鱼米之乡,一闻,河泊里,荆蛮,越积越,享盛,人和

2020-07-09 #长篇故事

蟹行天下大闸蟹故事:传说第一个吃蟹的人

蟹行天下大闸蟹故事:传说第一个吃蟹的人

大闸蟹,巴解,夹人,民工,胆子,人类,人们,动物,香味,巴城,双方,大战,江南,水灾,沟里,河蟹,火光,火堆,烫死,阳澄湖,夹伤,一部分人,是多么,鱼米之乡,一闻,河泊里,荆蛮,越积越,享盛,人和

2007-12-30 #短篇故事

旅行河北:民间艺术遗产“武强年画”

旅行河北:民间艺术遗产“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年画,传统,刻版,年间,故事,艺龙,色彩,线条,造型,风格,胶印,是我国,小程序,艺人们,嘉庆,关公,关胜,年有,敬德,武门神,秦琼,郁垒,民间艺人,中一,四大家,国务院,文化部,机票火车票,里一

2008-09-1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