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孟子:孝顺父母的最高境界 是这样2字

时间:2019-10-11

一个人想要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那么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孝道文化,不了解孝道文化,就不足以了解中国的过去以及现在

提示:本文共有 15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新咖醉文化

中国的千年文明中,最核心的文化就是孝道了。一个人想要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那么就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孝道文化,不了解孝道文化,就不足以了解中国的过去以及现在。

中国人对于孝道的重视,从上古时期就可见端倪,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也有着大量关于孝道的阐述以及辩论,以至于成为儒家的一种核心文化。中国人对于孝道的看重,是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信史,这种历史是有着文字以及考古文物做着佐证,是一段能够为世人所认可的历史事实,这种历史阶段从夏朝末期一直延续到如今。

还有一种历史是传说史,这种历史阶段仅仅是靠着上古时期的口口相传,以及后人在书籍上所记载下来的传说,这种历史因为没有相关的佐证,所以一直收不到历史学界的认可。

但是虽然没有相关实质的佐证,也并不是说上古时期的传说都是虚构以及杜撰的,还是有一些历史事实的影子掺杂在其中。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皇五帝”,就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的中国上古历史。

在这些非常久远的历史迷雾中,却依然存在着中国人对于孝道的认识。在五帝之中,尧舜两个帝王一直是封建社会中的帝王标榜,他们的事迹已经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天花板,在孝道上也是如此。孟子就曾经这样说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认为一个人对于“孝道”上面的修为,做到极致的就是能够让父母能够感觉到尊崇。孟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对于孝顺无非就是“老有所养”,也就是能够让年老的父母吃好喝好就行了,但是这样的孝顺是不及格的。

孔子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就是说,如果光对父母进行赡养的义务,那么这样跟养牛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在赡养的同时,还能够让父母觉得尊崇。

尊崇就是让父母能够为子女感觉到荣幸,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出一番的事业,在人生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样才能够算是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话虽然如此地说,可是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的不容易的,因此这就是孟子所认为的孝道的关键。

在尧帝年老后,想要为自己寻找一个接班人,于是就有人推荐了舜,尧便对舜进行了考察。在很多方面的考察中,舜都做到了完美,于是后来接替了尧成为了天下共主。

舜虽然几乎无可挑剔,可是后人却认为他在孝道上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舜的父亲叫做瞽瞍,瞽瞍虽然作为舜的父亲,但是因为后妻的谗言,对舜没有任何的父爱,乃至于几次想要陷害舜于死地。

尧对舜进行考察的时候,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因为想要逃避父母的陷害,舜就在娶妻的时候就没有告诉他们。这种婚姻大事没有告知父母的行为,在古人看来就是“不告而娶”,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很多人对于舜的孝道就颇有微词。

孟子对于舜的孝道,却和其他人所见不同。他认为舜不但在孝道上做得很完美,而且是把对父母的尊崇做到了极致,那就是所谓的“天下养”。孟子认为,虽然舜没有告诉父母而娶妻,这是因为舜知道瞽瞍一定会对自己的婚姻加以阻拦。

但是舜依靠着自己的才能最后做到了天子,那么作为舜的父亲,就能够享受到天下人所有的尽孝,这样以“天下养”的孝道,正是孝顺的极致。试问,哪个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天下最有成就的人呢?

或者说,自己的儿子有了天下的成就,那么做父母的也就有了堪比天下的荣光,这种尊崇才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孝道呀。孟子替舜的辩护,彰显出了孝道的本质,孝道的本质就是能够让父母能够替儿女而感觉到骄傲,并不是拘泥在所谓的“告”与“不告”之间。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对于孟子的这句话,所能学习到的就是要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一番成就,能够让父母和我们“与荣有焉”。孝顺从来不仅仅是死板的生活流程,孝顺就是要能够让父母为我们觉得骄傲,能够勉励我们做一个“大写的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孟子:孝顺父母的最高境界 是这样2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孟子:真正不孝顺的人 都有这5种陋习 看看是否戳中你内心

孟子:真正不孝顺的人 都有这5种陋习 看看是否戳中你内心

父母,行为,好的,事情,内容,小孩,小平,物质,素质,影响,看世界,百家号,一丝甜,来吧,时代,代表人,亲人,兄弟姐妹,传统,内心,无后为大,坏事,子嗣,意思,家和万事兴,富家子弟,家庭,情人,感情,打架斗殴

2007-08-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孟子的母亲介绍 关于孟子与其母亲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介绍 关于孟子与其母亲的故事

孟子,母亲,父母,孟母,时候,子女,故事,孟母三迁,样子,孔子,教育,孝顺父母,父亲,环境,到一半,这个故事,这样一个,好的,事业,后世,内容,家庭,小孩子,标准,西汉时期,集市,道德,道理,长辈,韩诗外传

2020-06-26 #故事会

父母喜欢子女的顺序是这样的 跟孝顺无关 和这些有关

父母喜欢子女的顺序是这样的 跟孝顺无关 和这些有关

孩子,父母,家庭,顺序,有关,两个孩子,他们自己,都会,子女,人们,思想,年龄,父权制,男孩,不喜欢,倾向于,是这样,自然会,非常爱,颜值,力来,不一样,和精,两端,事实证明,亲善,产科,修养,人心,作者

2015-04-23 #短篇故事

孟子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误解了多少人

孟子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误解了多少人

父母,孟子,意思,不义,想法,社会,赵岐,这句话,个人,孝道,无后为大,看法,禄仕,祖祀,赵歧,孝顺父母,事情,俗语,后代,家贫亲老,所有人,思想,老虎,精神,著作,集市,责任,传播,意思是,不孝有三

2020-05-15 #长篇故事

纳兰此词首句即经典 爱的最高境界 莫过于“相对忘贫”

纳兰此词首句即经典 爱的最高境界 莫过于“相对忘贫”

典故,还记得,词人,容若,纳兰性德,用的是,一生,地位,情感,所在,诗词,经典,这世间,就如同,是这样,这样的人,这首词,一生一世,荣华富贵,富贵,李煜,纳兰容若,纳兰容,蓝桥易,裴航,中一,权势,喜乐,世事,人愿

2014-03-14 #长篇故事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这样说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这样说

好的,老师,学生,孟子,时雨化,立德,艾者,及时雨,万物,博通,人生,人世,人格魅力,内核,品德,境界,境地,大师,大道,时候,庶人,学识,技能,思想体系,思想,方法,时机,智慧,甘霖,私淑

2015-12-23 #小故事

论语 孔子曰:“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论语 孔子曰:“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孔子说,论语,有若,兄长,原文,老师,曾子,孝顺父母,上级,君子,百姓,语言,仁德,子夏,子贡问,孔子,爱众生,温良恭俭让,家有,简表,友人,仁心,东西,亲力亲为,之国,事情,人格魅力,仁义,农时,先祖

2018-05-16 #小故事

教出这样的徒弟 是老师的责任吗?孟子来告诉你

教出这样的徒弟 是老师的责任吗?孟子来告诉你

后羿,飞卫,纪昌,公之斯,子濯,孺子,徒弟,孟子,射箭,大人,老师,卫国,弓箭,时候,责任,公明仪,一支箭,卫兵,品行端正,射手,师傅,神射手,有才,事情,半成品,危险品,品德教育,学生,天下,大风

2014-03-0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