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魏延——《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败笔

时间:2019-10-31

霍雨佳先生认为,这是三国演义没有塑造好的形象

提示:本文共有 13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魏延,具有争议的人物之一。霍雨佳先生认为,这是《三国演义》没有塑造好的形象。

关于他的争议主要来自诸葛亮死后魏延是否叛变的问题。《三国演义》里写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反叛,但最终被诸葛亮临终授予秘计的马岱所杀。在正史中,当得知诸葛亮遗令让其断后的消息,魏延说: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且魏延何人,当为扬仪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一真实思想的流露表明大将魏延克复中原尽忠蜀汉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清楚明白地说明他与长史杨仪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一耿直善良的愿望,却被仇人杨仪污为“叛逆”,盅惑士众,派将追杀,并夷魏延三族,造成历史上一大冤案。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说: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宋司马光所修《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二年》中肯定地说:“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击仪,实无反意也。”史家已清楚明白地证明魏延的清白。《三国志》还引用蜀汉当时朝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魏文长》说:“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充分肯定了魏延为建立蜀汉政权立下大功。但接下来也指出了魏延被杀的主要根源:“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纵观魏延一生,勇猛无敌,陷阵摧锋,驰骋疆场,有大功于国,但其性情刚粗,锋芒太露,招忌致祸,实在可惜!然而,他的功远远大于过,而他傲视同僚、怨望致祸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但不管怎么说,小说的作者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魏延,甚至给他的“反叛”安上了“脑后有反骨”之类的荒唐理由,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魏延喏喏连声而退。(《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

作者写这一段的本意是要通过魏延衬托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知人善任。不过,由于作者先入为主地把魏延定位在了“日后必反”的位置,尽管后来不断强化这一观念,却始终缺少必然的逻辑。

权设宴款待费祎。饮宴间,权问曰:“丞相军前,用谁当先破敌?”祎曰:“魏延为首。”权笑曰:“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孔明岂未知耶?”祎曰:“陛下之言极当!臣今归去,即当以此言告孔明。”遂拜辞孙权,回到祁山,见了孔明,具言吴主起大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而进。孔明又问曰:“吴主别有所言否?”费祎将论魏延之语告之。孔明叹曰:“真聪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为惜其勇,故用之耳。”祎曰:“丞相早宜区处。”孔明曰:“吾自有法。”祎辞别孔明,自回成都。(《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

尽管这里借孙权之口给魏延以“勇有余。而心不正”的评价和“必为祸”的论断,但却缺乏说服力。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魏延虽是一个个性特征明显的文学形象,但却不是一个成功的典型。由于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先入为主,造成了主观命意与客观效果的脱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延——《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败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罗贯中之前 魏延已经是“反派人物” 那么究竟是谁丑化了魏延

罗贯中之前 魏延已经是“反派人物” 那么究竟是谁丑化了魏延

魏延,诸葛亮,刘备,三国演义,北伐,罗贯中,三国志,诸葛,汉中,张飞,马岱,显然是,兄弟,形象,成都,时候,统一,马谡,黄忠,卖主求荣,剧照,过程,权力,民间传说,求稳,百姓,蜀汉,老百姓,成一个,生命灯

2007-10-05 #经典故事

那些年被演义黑化的三国人物 魏延第四 没有最惨 只有更惨

那些年被演义黑化的三国人物 魏延第四 没有最惨 只有更惨

诸葛亮,曹操,周瑜,罗某,司马懿,魏延,三国演义,关羽,王朗,蒋干,诸葛,刘备,孙权,东吴,鲁肃,指数,演义,历史,形象,时期,万大,人为,人物,人才,汉中,赤壁之战,吕蒙,杨仪,老罗,后世

2008-03-07 #故事会

其实华容道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败笔

其实华容道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败笔

曹操,关羽,诸葛亮,人物,华容道,义气,诸葛,关公,孔明,军令状,成果,于关羽,公之斯,刘备,子濯,玄德曰,蒙丞相,马谡,三国演义,一己之私,五关,作何,儿戏,典型,内心,利益,小说,大北,原文,单位

2010-04-09 #长篇故事

《三国演义》中马岱斩魏延后消失不见 正史中马岱是怎样的结局?

《三国演义》中马岱斩魏延后消失不见 正史中马岱是怎样的结局?

马岱,魏延,马超,刘备,杨仪,诸葛亮,结局,刘璋,曹操,马腾,三国演义,三国志,兄长,蜀国,晋书,正史,牛金,北伐,后马,人物,中马,事迹,任务,传记,历史,场景,官职,父亲,汉中,许昌

2007-11-13 #故事阅读

小说《三国演义》记载 诸葛亮一直压制魏延 但这一点与正史不同

小说《三国演义》记载 诸葛亮一直压制魏延 但这一点与正史不同

魏延,诸葛亮,蜀汉,三国演义,历史,刘备,司马懿,小说,杨仪,五虎上将,将军,战功,骂阵,一点是,关羽,刘禅,南郑侯,司马,封都亭,常简,罗贯,诸葛,都会,三国志,个人,丞相,人物,中原,仔细阅读,先锋

2016-01-12 #短篇故事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防着魏延?竟跟关羽有关

魏延真的有“反骨”吗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防着魏延?竟跟关羽有关

诸葛亮,魏延,诸葛,关羽,刘备,曹操,地方,智慧,刘琦,三国志,后人,失误,司马懿,孙权,言智,葛亮,好的,三国演义,人物,五虎上将,历史,军师,奇才,意见,故事,江夏,荆州,锦囊,东汉末年,不是一个

2008-02-09 #故事会

赵云和魏延上阵 却无法击败对手 马岱出手解决问题

赵云和魏延上阵 却无法击败对手 马岱出手解决问题

祝融夫人,诸葛亮,孟获,张嶷,赵云,马忠,魏延,小说,蜀汉,银坑,马岱,情节,小说作者,三国演义,三国志,三江,作者,人物,单挑,历史,史料,叛军,妻子,形象,牦牛,程度,结果,绊马索,艺术形象,设计

2009-07-06 #短篇故事

晓慧说三国:诸葛亮为什么要说魏延会叛变?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

晓慧说三国:诸葛亮为什么要说魏延会叛变?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

孔明,魏延,刘备,诸葛亮,性格,杨仪,关系,年代,时候,英雄,理由,到底是,有一点,都知道,刘琰,魏延来,兴趣,三国演义,乱世,中原,下场,个人,人物,事宜,何方神圣,位置,传言,以绝后患,关口,内心

2012-07-1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