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 墨子 孟子 老子 韩非子的主张各是什么?

时间:2019-11-08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门派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走上历史的前台,要么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各国君主,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和政治理想

提示:本文共有 21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商开始了一个大爆发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诸多门派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走上历史的前台,要么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各国君主,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和政治理想。要么闭门著书,希望在历史上能留下自己光辉的名字。

当然,每一个学派的思想家,并不希望自己的思想,仅仅是藏之山林,束之高阁,他们希望自己的思想,能运用到现实社会中,能参与国家的治理,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思想,其实都是政治理想。

在战国时期,中国和世界一样,进入了思想的爆发期,进入了德国哲学家所说的“人类文化的轴心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思想家,与古希腊的哲人、伊斯兰和古印度的哲人一起,共同闪耀了世界思想史的天空。

在战国时期,号称是产生了诸子百家,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真正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的,有以下几家。

第一是儒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在“仁者爱人”思想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人的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

孔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仁者爱人”,这种爱人是有差等的,需要我们本着理性的精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从自己的父母爱起,这就是孝。而孝是人的道德和国家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仁者爱人”、爱有差等的原则下,孔子的思想发展出了礼。

而所谓的礼,其实就是名。孔子是高度重视“正名”的。“名”其实就是社会秩序,也就是说,一切社会的运行,必须遵守一种等级秩序。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要遵守君主的规范,做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要有臣子的规范,做儿女的,要有儿女的样子,要遵守儿女的规范。儒家正是用礼,编织起了一张以封建宗法制为纽带的大网。

在个人的道德理想上,孔子强调我们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做个圣人,做个君子,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道德提升的途径,是“克己复”礼。每个人都要严格限制自己,而不是要放任欲望,然后才能达到复礼的目的。

第二是道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孔子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如果说孔子的人生观是社会伦理学,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老子的哲学则是自然哲学。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而这个道,是天地间的最高法则,是推进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是高于天地鬼神而存在的。天地和人类社会,都要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则,而“道法自然”,其实是说要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按照人类所想要的样子。在“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下,老子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在人生观上,老子认为我们要清心寡欲“清静无为”,因为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要妄想去改变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到了庄子的时代,庄子更是提出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理论,这就进一步强化了道家的顺应自然安时顺命的人身观。

在国家的治理上,老子强调“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去做,什么都不要去管,实行一种无政府主义,而是说要按照道的法则,去治理国家。用老子的话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你不要去瞎折腾,因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要给老百姓以自由生活的空间。在这个逻辑下面,老子更是提出了“小国寡民”的国家模式。追求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模式。

第三,关于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完善者。如果说孔子打好了儒家学说的地基的话,而孟子则是基本上建立起了儒家的大厦。

他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思想。在个人的道德上,他首先提出人“性善论”,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如大丈夫的人格理想,自省反思的思想、关于性与命的辩证法等。

在社会政治理想上,孟子提出了推恩与人的“王道”理想与“仁政”措施。孟子最精彩的思想,莫过于他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这个思想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具有革命意义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

第四,关于墨子的思想。墨子是从儒家逃出来的,他原来是儒家弟子,后来因为与儒家思想有冲突,干脆就做了儒家的叛徒,自立门户成了了墨家学派。

墨子强烈反对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因为孔子的“仁者爱人”,并不是真爱,他是有差别的。墨子认为这绝对不是真爱,真正的仁者,要爱天下所有的人,这叫做“兼爱”。

在兼爱的原则下,墨子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对社会做出贡献,甚至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政治理想上,墨子希望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人人平等,人人劳作,大家互相帮助。这就相当于买保险,你去爱别人帮助别人,别人在你困难的时候,也会帮助你。国君是贤明的,在选拔人才上,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和平相处的。很显然,墨子的思想,只是一种温情脉脉的空想。

第五,关于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子并非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所谓法家,其实是相对于儒家而言的。在国家的治理上,儒家是强调德治的,这是建立在人性善的理论基础上的。而法家认为,社会很混乱,人性很自私,君主治理国家,驾驭臣下,绝对要用严刑峻法来治理。

韩非子思想的核心是人性自私论。他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如果不加限制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要陷入争斗之中。必须用法律来规范人性。简单地说,法家其实就是教君主,如何用阴谋诡计算计臣下,如何用严刑峻法来加强统治的学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 墨子 孟子 老子 韩非子的主张各是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的故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故事

孔子,绘画,先哲,智慧,孔子的故事,天之,孟子,庄子,文宣王,木铎,韩非子,中国风,万世师表,世界,世界各地,中国,作者,儒家思想,哲学思想,南辛镇,创始人,哲学家,古文化,后世,商丘市,思想,图画书,墨子,地表,夏邑县

2020-09-25 #故事阅读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先秦诸子散文概说

韩非子,思想,孔子,吕不韦,学说,孟子,老子,秦始皇,主张,墨子,礼记,刘向,列子,著作,韩国,庄子,韩非,儒家,又名,思想家,子楚,战国时期,吕氏春秋,战国,文章,法家,秦国,观点,赵国,中国

2010-03-28 #故事大全

重温历史 找找先秦诸子!

重温历史 找找先秦诸子!

思想,孔子,老子,孟子,后世,汉族,思想家,儒家,庄子,晏婴,列子,弟子,荀子,墨子,道教,韩非,韩非子,主张,战国时期,韩国,管仲,庄周,曾子,约公元前,中国,创始人,哲学,政治家,战国,代表人物

2020-07-17 #长篇故事

重温历史 找找先秦诸子!

重温历史 找找先秦诸子!

思想,孔子,老子,孟子,后世,汉族,思想家,儒家,庄子,晏婴,列子,弟子,荀子,墨子,道教,韩非,韩非子,主张,战国时期,韩国,管仲,庄周,曾子,约公元前,中国,创始人,哲学,政治家,战国,代表人物

2020-07-17 #长篇故事

重温历史 找找先秦诸子!

重温历史 找找先秦诸子!

思想,孔子,老子,孟子,后世,汉族,思想家,儒家,庄子,晏婴,列子,弟子,荀子,墨子,道教,韩非,韩非子,主张,战国时期,韩国,管仲,庄周,曾子,约公元前,中国,创始人,哲学,政治家,战国,代表人物

2020-07-17 #短篇故事

简述中国文化轴心时代

简述中国文化轴心时代

思想,孔子,学派,影响,韩非子,主张,文化,战争,春秋,儒家,老子,孙武,孟子,代表,战国,社会,荀子,中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轴心时代,墨子,庄子,改革,代表人,兵家,创始人,历史,后世,尊称,战国时期

2020-09-06 #故事阅读

践行孔子义利观的名人故事?

践行孔子义利观的名人故事?

孔子,主张,孟子,颜元,义利,董仲舒,宋明,问题,其利,明其道,朱熹,计其功,之利,仁义,内容,墨子,天理,义利之辨,义利观,天下,实际,才能,精神,荀子,梁惠王,正谊,何必曰利,理学派,个人,人民

2020-08-31 #故事阅读

孔子和墨子的故事 简介

孔子和墨子的故事 简介

墨子,墨家,孔子,儒家,尚贤,钜子,君主,贵族,兼爱,主张,思想,天之,弟子,楚攻宋,秦国,贤者,出生于,孙诒让,庄子,创始人,显学,淮南子,著作,活动,墨家学派,中国,名辩,后学,大夫,学说

2020-09-2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