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苏轼最俗里俗气的一首诗 通篇大白话 却揭示了人生哲理

时间:2019-11-10

东坡肉应该算是他发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提示:本文共有 12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众所周知,苏轼是个有名的吃货,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东坡肉”应该算是他发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曾为此写过一首诗,这首诗名为《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歌开头三句写的是烹饪前的准备。

先把锅洗干净,然后放些许水,接着再生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煮饭也是如此,苏轼显然深谙此道。

接下来的两句写的是火候的掌控。

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炖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淡定从容的姿态,这样的悠然形象一般厨子可比不上。

紧跟着的“黄州好猪肉”四句写的是大家对猪肉的态度。

当时的猪肉很便宜,价贱如泥土,富贵人家自然是看不上,可是贫困人家却不会煮。

这在苏轼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四句不仅写出了他对贫者不解煮的惋惜,更有一丝为自己解锁猪肉的吃法的得意之情,这样复杂的心态,若非吃货,还真无法体会。

最后两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猪肉的喜爱。

早上起来就吃两碗,自己吃饱了就好,管别人说啥呢。

吃货的本质暴露无遗。

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东坡肉的煮法,和诗人的喜爱之情,其实另有深意。

当时的他刚经历“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公元1079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依照惯例,上了一封《谢恩表》。

然而就是这封《谢恩表》被人揪住了小辫子,说他目无朝廷,愚弄君上。

当然,仅凭这份表,自是不能拿苏轼怎么样。

后来这些御史又从他过往的诗词中翻找罪证,经过四个月,终于找齐证据,于是这些御史便联名上书弹劾苏轼。

皇帝大怒,派人捉拿苏轼进京。

苏轼一押到京城,便被投入监狱。

当时李定、舒亶等人欲置苏轼于死地,皇帝摇摆不定。

幸而苏轼的政敌王安石为他求情,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让苏轼幸免于难。

只是死罪可逃,活罪难免,最后苏轼还是被贬到了黄州任团练副使。

这是一个毫无实权的职位,对于有志之士而言,该是个多么沉重的打击。

而苏轼的伟大之处,也正体现在他被贬谪之后。

刚到黄州的那段时间,是苏轼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候。

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这对从前日子还算顺遂的苏轼来说,是何等的艰难。

但他却没有因此消沉,还有闲情逸致来发明东坡肉,这样的大心脏,世所罕有。

而他在烹饪东坡肉的过程中所展现的那种从容淡定的姿态,也是他面对困境的真实写照。

他这不仅是在教人做东坡肉,更是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在他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美味的背后,我们仿佛可以穿越千年,看到他那不屈的灵魂,就像他在穿林打叶的风雨中,竹杖芒鞋,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然这首《猪肉颂》看上去俗里俗气,通篇大白话,但它背后所蕴含的哲理与那首脍炙人口的《定风波》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这便是苏轼的高明之处。

他是一个吃货,也是一个文人,但他更是一个智者。

他在逆境中的那份淡然从容,即使过了一千年也毫不褪色,而这也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苏轼最俗里俗气的一首诗 通篇大白话 却揭示了人生哲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诗 通篇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诗 通篇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人生看得几清明

梨花,苏轼,哲理,人生,作品,唯美,诗人,这也正是,这首诗,充满了,才华,儋州,如诗如画,情感,文章,柳絮,一个地方,一定是,只要是,是一位,柳絮飞时花满城,梨花淡白柳深青,这样的作品,表达了,孔宗翰,高远,一生,一大,个人,戏剧

2016-03-29 #故事大全

苏轼这首诗通篇描写梨花 但最后一句却充满哲理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这首诗通篇描写梨花 但最后一句却充满哲理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梨花,哲理,人生,欧阳修,作品,唯美,孔宗翰,曾巩,充满了,公元,学生,宋词,才华,时候,时期,考卷,诗人,一个地方,柳絮飞时花满城,梨花淡白柳深青,没有使用,这也正是,这首诗,一片苦心,苏辙,在空中,乡里,主官,一代文宗

2018-10-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最深情的一首诗 通篇不仅抒情 同时还充满哲理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最深情的一首诗 通篇不仅抒情 同时还充满哲理

苏轼,弟弟,这首诗,作品,情感,渑池,老僧,诗人,新塔,亲情,人生,内心,哲理,情形,感情,才华,深情,脚印,一个地方,一起去,两个人,人生到处知何似,作品中,应当说,应似飞鸿踏雪泥,我们从,文学上,泥上偶然留指爪,说也是,鸿飞那复计东西

2011-09-21 #故事会

苏轼写给弟弟的一首诗 通篇描写的很是深情 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苏轼写给弟弟的一首诗 通篇描写的很是深情 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苏轼,苏辙,弟弟,作品,大雁,渑池,表达了,新塔,这首诗,人生,故事,深情,老僧,脚印,诗文,过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首词,鸿飞那复计东西,雪地上,塔里,那山,感动了,人们,京城,代表,人马,千古,佳作

2010-08-28 #故事会

史上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 通篇美得令人惊艳 每一句都充满了哲理

史上最经典的一首咏梅词 通篇美得令人惊艳 每一句都充满了哲理

梅花,陆游,品格,咏梅,人生,情怀,这个时候,自然是,这首词,家国,人们,主战派,经典,词人,驿站,从来没有,充满了诗意,那也是,了尘,林逋,王安,不一样,表达了,文人雅士,上片,下片,原因,代表性,人心,冰天

2011-04-29 #短篇故事

苏轼的人生哲理 对我们何启示

苏轼的人生哲理 对我们何启示

哲理,句子,人生哲理,爱情,哲理故事,人生,小故事,哲理句,故事,许会,是那个,靠自己,励志,大全,生活,那个人,东西,事情,名言,哲学,愿望,经典,脾气,语句,写在前面,是一位,有的人,刘同,子哲,张辛

2020-06-16 #经典故事

人生哲理小故事之十九:苏轼的领悟

人生哲理小故事之十九:苏轼的领悟

佛印,苏轼,大师,八风吹不动,好朋友,到金,佛经,写信给,境地,境界,山寺,理论,驾船,个阶段,后马上,火冒三丈,在放,什么都没有了,生气了

2017-08-07 #经典故事

人生哲理小故事之十九:苏轼的领悟

人生哲理小故事之十九:苏轼的领悟

佛印,苏轼,大师,八风吹不动,好朋友,到金,佛经,写信给,境地,境界,山寺,理论,驾船,个阶段,后马上,火冒三丈,在放,什么都没有了,生气了

2012-03-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