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等馆藏元代陶瓷欣赏

时间:2019-11-18

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元,高4 1cm,口径15 9cm,足径5 3cm。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体洁白,里外施卵白釉。内底及内壁均模印云龙纹

提示:本文共有 41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元,高4.1cm,口径15.9cm,足径5.3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体洁白,里外施卵白釉。内底及内壁均模印云龙纹。

枢府釉是元代景德镇地区创烧的一种白釉品种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色泽,故又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龙纹、芦雁纹或缠枝花纹。因这些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往往模印“枢府”两字,故称“枢府釉白瓷”。枢府是掌管国家军队大权的重要机构枢密院的简称。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枢府”字样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景德镇为“枢密院”烧制的专用瓷器。除“枢府”字样外,在元代这类白瓷上还见有“太禧”、“东卫”等字。

蓝釉白龙纹盘

蓝釉白龙纹盘底部

蓝釉白龙纹盘,元,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的前身。元代蓝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装饰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龙泉窑青釉划花执壶

龙泉窑青釉划花执壶,元,口径8.7cm,足径11.5cm,高32.7cm。

壶盘口,细颈,圆腹下垂,细长流,流与壶颈之间连一曲形扳,曲柄,圈足。通体施青釉,釉下刻划庭院蕉石等花纹,若隐若现。壶体高大厚重,造型端庄沉稳。

此壶为龙泉窑制品,釉色莹润,青翠欲滴,造型为玉壶春瓶形,具有元代瓷器的典型特征。

红釉暗刻云龙纹执壶

红釉暗刻云龙纹执壶底部

红釉暗刻云龙纹执壶,元,高12.5cm,口径3.5cm,足径5.3cm。

壶体呈梨形,直口,口以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腹部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曲柄,圈足较高微外撇,无款。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盖一侧及壶口沿外侧各置一个小圆环系,以便系绳连接,防止壶盖脱落。通体满施红釉,腹部暗刻五爪云龙纹。

此壶釉面匀净,釉色鲜艳,是元代红釉器中的珍品。壶身的龙纹细颈长嘴,形态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梨形壶是元代景德镇窑新创的造型,形体小巧,应是用于餐桌上。

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

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底部

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元,高4.5cm,通流长17cm,底径8.5cm。

匜(yí 音仪)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出槽形流,流下置一小系。胎较薄。内外施蓝釉,釉厚而不均匀。口边和外底无釉。内底描金线圈内绘金彩折枝花纹,内壁画5朵金彩祥云。

该器造型模仿青铜匜,蓝釉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此匜的金色花纹丝毫无损,光艳如新,实属罕见(参见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龙泉窑青釉执壶

龙泉窑青釉执壶底部

龙泉窑青釉执壶,元,高25cm,口径4.5cm,足径3cm。

执壶直口,口下渐丰,垂腹,圈足微外撇。壶一侧置长流,相对一侧置曲柄。附平顶圆纽盖。口、足边露胎。通体施青釉。

此执壶上瘦下丰,线条流畅,收放适度,造型优美。其釉面匀净,釉色粉青,美若天然古玉。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腹部四季园景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腹部四季园景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腹部四季园景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盖顶坐狮钮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附狮纽伞形盖。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盖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近口沿处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青花水波纹托白莲,云头纹之间绘折枝牡丹纹。腹部四面堆塑双菱形串珠开光,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园景,以釉里红绘山石、花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肩部云头纹相对应。近底处绘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

此罐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参见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特别是镂花装饰在元代瓷器上较少见。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这一新的釉下彩品种的出现,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延伸阅读:元青花瓷:开创了明清两代以彩绘为主的新局面

珠山八友之一 何许人青花山水瓷板画

元青花瓷,色彩单纯,却勾勒出王者气息;波澜不惊,却流露出盛世风华。元代青花瓷大罐“鬼谷子下山”拍出156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亿元),创造了元青花瓷拍卖的神话。

青花瓷工艺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广东、浙江和江西曾发现过两宋时代的青花瓷,这些唐宋青花瓷在工艺上非常稚拙,带有初创的不成熟性,属原始青花瓷。青花瓷,是用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在上面施以透明釉,在高温1200°C—1300°C还原下一次烧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成色稳定的特点。成品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元朝,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一些新的造型和图腾纹样在各类生活瓷器上体现出来,形成了元代青花瓷特有的艺术风格。商品交流中也大大地促进了元朝百姓生活用瓷的繁荣发展,为此元政府还在景德镇专门设立了“浮梁瓷局”。

浮梁瓷局在景德镇设立使该地的瓷器业在全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新品种在景德镇烧制成功,元青花的烧制成熟一举改变了自唐宋以来陶瓷装饰主要依赖刻、划、印花装饰技法为主的格局。尤其到元朝中期,景德镇创造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标志着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元青花成熟开创了之后明清两代陶瓷装饰以彩绘为主的新局面。

元 青花孔雀麒麟纹四系扁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后元青花时代的发展

青花瓷历经了气势磅礴的元青花、空前繁荣的明青花、缤纷艳丽的清青花,无论是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青花瓷,还是以商品为目的的民窑青花瓷,在纹饰的装饰和选择上,各领风骚。

明代青花瓷其装饰风格素雅而又热烈,在元青花瓷的基础上创新,在辅纹装饰中出现了空灵的效果,图案简练。常见纹饰上除承袭元代纹饰外,人物类有胡人舞、佛道人等,花卉类有扁菊纹、灵芝和花果树枝盘绕组成的寿字纹、花捧字纹等,同时当时民窑青花瓷的纹样,特别注重其寓意,而且都是吉祥的寓意。风格上总的趋势是由古雅入清丽,由粗放到工致。

明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明代在陶瓷烧制上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景德镇明代青花瓷胎型种类繁多其主要造型有:梅瓶、葫芦瓶、蒜头瓶、缸、盆、笔洗等等,其造型较元代有着较大发展,而且造型一般都线条圆润有张力、风格古朴庄严有韵味。在青花装饰上明代青花一举打破了元青花层次多、装饰繁复的风格,在装饰纹样上常见的主题花卉有梅兰竹菊、莲、灵芝、牵牛花等;动物有龙、麒麟、狮子、海马、凤凰、孔雀、鸳鸯等;人物有高士、神仙、侍女、吹箫引凤、婴戏,等等。

清代景德镇青花发展也经历了复苏、繁荣、衰弱的三个阶段。清朝初期,官窑的停顿或解散,景德镇的民窑青花得到了发展,大量原官窑工匠加入到民窑制瓷的大队伍中来,这些工匠大多都有着精湛的制瓷技艺,没有了官窑制瓷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构思更具个人特点,个性更加地鲜明。清代青花瓷继承了中国水墨画和书法的特色,当时诗文装饰成时尚,采用寓意和谐音象征吉祥的图案纹饰。在中国传统青花瓷中,可以发现制作青花瓷的匠人们对外国文化的博采融合,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

黄卖九 青花瓷板画玉枝

传承、创新和思考

陶瓷绘画本就和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民国制瓷也不例外。景德镇民国青花制瓷画面有很多文人画特点,其绘画画面经常和诗词结合,配以印章使其更具诗情画意。其时景德镇陶瓷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珠山八友”。“珠山八友”是清末御窑停烧之后,由一部分官窑陶瓷绘画高手组成的情趣相投的小团体,他们集多家艺术门派之长的表现方法对后来的青花绘画艺术的出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开创了新文人画瓷的新里程。

说到元青花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这里不得不提到人称“近代青花大王”的王步(1898—1958年),是中国青花瓷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在青花作品上常署“陶青老人”,从事陶瓷艺术60余年,创作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其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作品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现代青花大家黄卖九,他的泼墨写意分水青花,料色浓淡有致,行笔淋漓清澈,笔锋苍劲有力,青白虚实相宜,形象生动有神、饱满滋润。

吴策 青花棒槌瓶鸟语竹情

当代景德镇青花绘画群体主要分几大块,一是“学院派”青花绘画,指的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优秀陶瓷艺术家代表;二是民间青花陶瓷绘画,他们主要是指景德镇民间的陶瓷大师,另外还包括许多做仿古瓷器的制造者;三为外来画家的青花绘瓷,近年来随着陶瓷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外地画家开始关注景德镇陶瓷绘画这一新生的艺术,而且受多重原因的影响,这一画家画瓷现象变得极为普遍。这三个群体一直是这几年景德镇陶瓷绘画的中坚力量,对景德镇青花绘画的现状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近年来,随着陶瓷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参与青花陶瓷艺术创作的群体数量也在逐年递增,青花陶瓷绘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陶瓷艺术作为一个小的艺术门类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以元青花的民族性、原创性和现代理念相结合的青花瓷经典作品常昙花一现,也值得我们的思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等馆藏元代陶瓷欣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瓷器霸主元青花瓷器的兴起和赏析

瓷器霸主元青花瓷器的兴起和赏析

元青花,青花,纹饰,瓷器,青花瓷,云龙纹,大罐,土耳其,风格,万英,孙膑,元青花瓷,鬼谷子下山,伦敦,会上,景德镇,故事,牡丹,白色,蒙古人,蓝色,通身,高温,馆藏,齐国,统一,中国陶瓷,青花瓷器,萧何月下追韩信,佳士德

2009-10-08 #经典故事

走进青花瓷 欣赏不同时期的青花之美 了解中国陶瓷文化

走进青花瓷 欣赏不同时期的青花之美 了解中国陶瓷文化

青花,纹饰,花卉,山水,主题,仕女,折枝,腹部,牡丹纹,元青花,云龙纹,人物,外壁,场景,庭院,牡丹,海水,通体,肩部,色泽,花瓣,花果,釉面,龙纹,双弦纹,如玉,微微,妍姿,富贵吉祥,并加

2008-12-14 #经典故事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亮相国博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亮相国博

陶瓷,金良,新华社记者,海上贸易,瓷器,唐五代,沉船,青花,影响,展览,贸易,中国古代,以中国,明清时期,郑和宝,国博,施雨,新华社,北京,中国,世界,主导,人物,云龙纹,全方位,体系,制度,内容,全球,文物

2015-02-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海外回流国宝之元青花龙纹大罐

海外回流国宝之元青花龙纹大罐

青花,云龙纹,大罐,万英,王总,元青花,耿宝昌,藏品,纹饰,王老师,伦敦,佣金,国宝,拍卖会,老师,折合人民币,青花瓷器,会上,佳士得,回流,工艺精品,工艺品,实物,胎质,青花瓷,香炉,展览,生产,中国陶瓷,如玉

2008-08-26 #经典故事

江宁博物馆 馆藏三国至西晋的珍贵陶瓷器!精美雅致 难得一见!

江宁博物馆 馆藏三国至西晋的珍贵陶瓷器!精美雅致 难得一见!

口径,青瓷,上坊,东山街道,社区,鼓腹,牧龙,下腹,青灰,石马冲,下坊村,井字,五联,猪圈,圆形,四肢,图片,栅栏,局部,敞口,插孔,施釉,文化遗产,栏内,水注,水波纹,沙石,版权,笔洗,网格

2016-09-25 #故事大全

元青花为何这么值钱?

元青花为何这么值钱?

青花,时间,青花瓷,品种,画工,元青花,皇室,纹饰,陶瓷,周文王,姜尚,宋辽金,经五,文学化,名字,一身,价值,云龙纹,写意,先天,功力,古人,同时代,后人,启明,品质,唐宋,态度,外邦,外国

2018-01-21 #经典故事

摘自《御窑千年》之大元青花

摘自《御窑千年》之大元青花

元青花,波普,青花瓷器,霍布森,纹饰,瓷器,青花,中国,景德镇,元青花瓷器,青花瓷,研究,灵顺,云龙纹,铭文,瓷瓶,英国,大盘,陶瓷,卡比,托普,盖梅,高安,14世纪,五显,窑址,中国瓷器,青花瓷瓶,伊朗,伊斯坦布尔

2019-01-08 #短篇故事

9月某网拍部分瓷器欣赏

9月某网拍部分瓷器欣赏

材质,陶瓷,起拍价,保留价,粉彩,直径,地粉彩,双凤耳,山水人物,寿海,福寿纹,连科,黄地粉,双凤,云龙纹,人物,蝴蝶,开光,小水,年制,描金,彩花,清道光,茶碗,紫金,青花,鼻烟壶,青釉,黑釉,龙泉

2017-12-0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