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50年再回首:揭秘“东方红一号”里的中国故事

时间:2019-11-24

当年的科研人员如何用最简陋的设备实现中国的第一个太空使命?让我们一起从老一辈航天人的奋斗故事中寻找答案

提示:本文共有 18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卫星事业发展的开端。当年的科研人员如何用最简陋的设备实现中国的第一个太空使命?让我们一起从老一辈航天人的奋斗故事中寻找答案。

“看得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星”

按照1967年确定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目标,卫星必须做到“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道上飞行时,要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见。科研人员最终想出了一个“借光”的办法,也就是在第三级火箭上安装一圈增加亮度的观测裙。通过反射太阳光,大大提高观测的亮度。没有资料可供借鉴,研制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一点点摸索。但地面上始终无法真正验证卫星在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外的视觉效果。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东方红一号观测体系统负责人 沈祖炜:我自己心里确实是没有底。我们的轨道近地点是438(439)公里,远地点2484公里,你如果说400多公里能看到,但是卫星的全程你都能看到么?

4月25日晚8点29分,“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北京上空。研制人员至今清晰地记得天空中划过的那道轨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装车间电测组组长 刘福余:大家当时都停(下来),我也抬头看,真的是一个亮晶晶的卫星在走。那时候的心情真的是特别激动。大家都热泪盈眶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 孙家栋:发射“东方红一号”的时候,入轨的精度是相当高的。

一个人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就在发射当天,全国60多万人在广袤的2000多公里航线沿线上,守护着一根根电杆,确保通信畅通。

“听得到”:在宇宙中唱响东方红

卫星看得见了,“听得到”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东方红一号卫星遥测系统专家 吕家驹:最早提出一个用录音机。当时的录音机、录音带都是那么大的。你说那么大的东西要上天,而且是机械的东西,可靠性怎么办?后来就想到电子音乐。

这个方法其实是在太空中将电子音乐版本的东方红乐曲,转化为无线电信号,在地面接收后进行广播。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东方红一号卫星遥测系统专家 吕家驹:当时就是基本上围着它干了多少年,起码是四年左右。

记者:如果这个乐曲没放出来?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东方红一号卫星遥测系统专家 吕家驹:那当然是失败了。

发射后十五分钟,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了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宏亮。

"上得去": 13次失败与6次成功

要发射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离不开运载火箭提供的强劲动力。1965年,一群年轻人毅然来到内蒙古的戈壁荒滩上,开始了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拓荒。研制初期技术不成熟,常会遇到发动机故障甚至剧烈爆炸的危险情况。当时一共进行了19次试车,前面13次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人员 陈克明:19次最后的六次都是成功的,连续六次没有失败。

1970年4月24日夜里,“长征一号”火箭即将点火发射之时,陈克明是最后一批从发射塔架上撤离的人,他要对固体发动机进行最后的检查。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人员 陈克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第三极的电发雾管,那是最危险的,但那个年代我们就不怕。说明我们在尖端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了。

小算盘立大功 卫星热控方案靠手算

多项突破的背后是极度艰苦的条件,老一辈航天人从零开始,走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航天之路。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东方红一号”卫星温控专家 侯增祺:这就是当时热控计算,对于不同的工况进行计算。那时候的计算开始用算盘,后来才有计算尺。

记者:这还有十的负三次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东方红一号”卫星温控专家 侯增祺:十的八次方这还有....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东方红一号”卫星温控专家 侯增祺:计算方法设计方法没有,自己来推导公式,来建立方程,然后来解,全是拿手算出来,就现在不可想象的。

当年,不仅设备简陋,实验条件也非常艰苦。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东方红一号”主要技术负责人 戚发轫:比方说要做低温实验,没有低温实验室,在哪做?(在)海军的冷库里头,我们穿着大衣,夏天穿着塑料鞋去做实验,出来以后我们的塑料鞋都冻裂了,碎了,很困难。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能完成这个任务。

五十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温控范围在5度到40度左右,而这个数字即便是放在今天,依旧能够满足大多数的卫星要求。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东方红一号”主要技术负责人 戚发轫:我们自己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用任何一个外国的技术、外国的产品。温度控制的技术也是先进的。我们不仅能够发射信号,还能唱歌,这也是外国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50年再回首:揭秘“东方红一号”里的中国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卫星故事: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版星链”

中国卫星故事: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版星链”

东方红一号,卫星,互联网,全球,建设,优势,我国,技术,美国,项目,领先,前人,北斗,外国,天基,强国,星座,科技,网络,计划,集团公司,鸿雁,是我国,中国版,中国卫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络通信,戚发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2012-10-18 #故事会

纪念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故事 发射50年依旧在飞行

纪念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故事 发射50年依旧在飞行

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难题,东方红一号,人员,技术,温度,轨道,东方红,世界,乐曲,亮度,方案,方程式,运行,科研人员,人们,导弹,我国,探空火箭,火箭,温控,系统,距离,难度,变化,监听,观测,中国第一

2011-06-16 #故事阅读

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揭东方红一号升空背后的故事

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揭东方红一号升空背后的故事

中国,火星,许达哲,卫星,五院,俄罗斯,时间,美国,航天,计划,挑战,研究,田玉龙,火星探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东四,产业,任务,平台,国家,大气,强国,规划,考验,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探测火星,格洛纳斯,王中阳

2008-10-17 #经典故事

两弹一星往事——“东方红一号”系列故事之一

两弹一星往事——“东方红一号”系列故事之一

钱学森,导弹,事业,火箭,中国人,东方红一号,冯·卡门,中国,外国人,我国,周恩来,聂荣臻,陈赓,20世纪,中央军委,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世界,一家,原子能,国防科技,国防部,科学家,航天,航天事业,院长,领域,研究,中国火箭,工程控制论,空...

2012-01-07 #小故事

“东方红一号”卫星背后的故事

“东方红一号”卫星背后的故事

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地面,技术,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央,人造卫星,建议,工程,时间,音乐,突破,观测,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红一,钱学森,钱老,技术人员,中国共产党,广播电台,事业,乐曲,丰碑,乐音,国家,代号,任务

2010-1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前锋故事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前锋故事

前锋,东方红一号,中国航天,同系,林春,军工,时间,航天,卫星发射,工程师,技术,项目,产业,任务,团队,基础,技术支持,收音机,晶片,发展,测试,中国人,厨电品牌,我国,东方红,品牌,品质,外国,国民,总工程师

2011-03-14 #经典故事

东方红一号鲜为人知的故事(科技名家笔谈)

东方红一号鲜为人知的故事(科技名家笔谈)

卫星,火箭,东方红一号,计算机,速度,程序,工作,用的是,作者,人们,任务,媒体,地址,存储器,星体,笔者,飞天,运行,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航天,外存,导线,战士,测控站,编制,说法,中国第一,几天后,观测到,张武

2015-09-07 #经典故事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故事:四根天线专为播乐曲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故事:四根天线专为播乐曲

卫星,孩子,时候,实验,东方红一号,轨道,馒头,东方红一号卫星,事业,任务,天线,宋庆元,工作,中国,包装箱,年代,条件,结果,航天,戚发轫,陈克明,人造地球卫星,做实验,固体火箭,成功发射,航天人,设计人员,东方红,乐曲,中国航天

2011-01-0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