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和孩子一起读论语》第1课:孔子告诉我们 学习是快乐的事儿!

时间:2019-12-13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论的书

提示:本文共有 12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导读】今天,《和孩子一起读论语》第1课开课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论的书。“论”字应该读二声(lún),是编辑的意思,把孔子和弟子们言论(就是“语”)编辑成书,所以叫《论语》。“论”不是讨论、议论的意思,不读lùn。

《论语》一书共有二十篇,各篇的命名,一般是选用开始的前两三个字,作为一篇的题目。所以,第一篇的篇名,就是“学而篇第一”,有的时候也叫做“学而第一”。“学而”篇共有十六章。我们今天要学的三句话,就是第一章。

【指读】 与孩子一起,逐字认读。

一般以2遍为宜,读第1遍时,用铅笔记下哪些字,孩子有认识上的困难。在读第2遍时,有针对性地,多读一遍难认的字。

【解释】根据孩子兴趣,不需要全部解释。

“子曰”,《论语》中的“子”都是指孔子。注意要孩子认“曰”跟“日”写法的区别,可以说,瘦瘦的是“日”,胖胖的读“yuē ”。

“学而时习之”句,“时”一般解释为“时常”,它准确的意思应该是“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的时候”。“习”一般解释为“温习”,其实,在古代,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

“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成“悦”,意思也跟“悦”一样。在这里看孩子理解水平,决定是否讲古代的通假字。“通假”是指一个字可以假借为另一个字。当然,要是孩子看到了,认为是错别字,就要跟孩子说明白。

“有朋自远方来”句,“朋”就是朋友,但严格说来“朋”与“友”还是有区别的,“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就是指同一个派别的人。“同志”是有共同的志向或兴趣。比如,你们班的同学,应该称为“朋”,因为,是一个学校的。小区里一起玩的小朋友,就应该称为“友”。

“人不知而不愠”句,“知”,就是知道、了解的意思。“愠”就是怨恨。

“君子”,一种意思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比。另一种解释是指才德出众的人。现在一般用“君子”形容好人,用“小人”形容坏人。

【译文】说一下大体意思即可。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问答】这是关键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1.“学习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下大体意思。差不多就行,关键是孩子用自己的话讲。2. 孔子认为,学习是让人高兴的事儿,你觉得对吗?让孩子体会到,学习之后的成就感。用成就感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3. 孔子说,有好朋友是快乐的事。你和小朋友一起玩,感到快乐吗?关键是鼓励孩子,大胆说。4. 如果别人错怪了你,你会怎么办?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可以打比方,有时候,爸爸妈妈批评你,你是怎么想的?5. 你看,如果别人不理解自己,错怪了自己,孔子是怎么做的?不管孩子怎么说,重要的是,孩子在思考,在表达。【熟读】再读三遍。

跟读。家长读一句,孩子读一句。轮读。家长读第一句,孩子读第二句。通读。家长读一遍,孩子读一遍。

【诵读】跟孩子比赛,看看谁能先背诵。

家长可以适当的,故意让一下孩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和孩子一起读论语》第1课:孔子告诉我们 学习是快乐的事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论语》去聆听孔子的声音

读《论语》去聆听孔子的声音

孔子,论语,弟子,著作,秦始皇,赵普,言行,书籍,秦始,们一起,这个人,豪言壮语,儒家,体系,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下,思想,成书,战国,时间,百姓,魅力,北宋时期,焚书坑儒,仁德,孔夫子,子曰,才让,有才,大家好

2020-08-06 #小故事

论语求义|《论语》中孔子说的“六言六蔽”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论语求义|《论语》中孔子说的“六言六蔽”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字典,象形,本义,造字,真相,研究,事物,条件,含义,经验,不喜欢,不经常,知识,说文解字,执着于,动词,觉悟,诺言,限界,人们,可行性,引申义,金文,于仁,力大,孔子,伪装,儒家思想,儒学,内涵

2016-12-19 #故事大全

老子与孔子 《论语》与《道德经》告诉我们怎样的中国哲学思想

老子与孔子 《论语》与《道德经》告诉我们怎样的中国哲学思想

儒家,道家,孔子,百姓,统治者,儒家思想,文章,政治路线,论语,贵族,君子,中国,传统,历朝历代,哲学思想,社会,等级,老子,道德经,内法,制度,名分,国家,国力,差异,方式,法家,答案,理论,目标

2013-01-03 #短篇故事

孔子《论语》的这一句话告诉我们 什么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孔子《论语》的这一句话告诉我们 什么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颜回,孔子,弟子,不幸,错误,孟子,宗圣,曾子,能学,雍也第六,颜回者,鲁哀公,颜子,论语,东西,亚圣,天都,学会,未闻,所在,形式,时间,时候,离世,疑问,言行,被称作,迁怒于,误区,问题

2020-01-16 #经典故事

论语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孔子是如何学习的 值得借鉴

论语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孔子是如何学习的 值得借鉴

知识,孔子,好古,别无他法,后天,才能,古代典籍,勤奋刻苦,才不会,有知识,社会淘汰,这些都是,生而知之,习方,子曰,先天,借口,圣人,凿壁偷光,内容,囊萤映雪,头悬梁,态度,成语故事,想学,成就,能力,敏捷地,方法,敏而好学

2010-06-04 #故事阅读

《论语》:屌丝的逆袭—孔子的励志故事

《论语》:屌丝的逆袭—孔子的励志故事

孔子,父亲,叔梁纥,成就,才能,时代,鲁国,颜氏,司空,孔林,孔防叔,尼山,一生,人生,圣人,宋国,条件,母子,眼光,起跑线,重要性,启示,生活,一种是,告诉我们,伯尼,仲尼,扬仁,比别,小吏

2019-09-29 #长篇故事

走进孔子感悟1500 学习论语的心得与体会 1500字

走进孔子感悟1500 学习论语的心得与体会 1500字

论语,于丹,心得,孔子,事情,理想,色彩,于丹教授,人生,朋友,温度,原则,时候,告诉我们,个人,关系,心灵,距离,分寸,人们,才能,道理,好朋友,人与人之间,那个人,为人处事,为人处世,人家,内心,圣贤

2016-08-20 #故事会

孔子对孝敬父母提出了哪些要求?

孔子对孝敬父母提出了哪些要求?

孔子,父母,孝道,生日,弟子,孔子说,社会规范,子曰,孟武伯,基础,发自内心,儿子,情感,子夏,为他们,仁者爱人,层面,思想,文化,牢记在心,老师,论语,酒食,做最好的自己,养宠物,告诉他,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对孩子,建立在

2014-11-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