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甘肃发现一碑文 揭开李世民真正面目:玄武门之变其实蓄谋已久

时间:2019-12-20

秦王李世民在这次宫廷政变中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彻底打倒,唐高祖李渊不得不将皇位内禅给李世民

提示:本文共有 31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唐朝历史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从“玄武门之变”开始的,自此以后李唐王室的子孙们为了皇位打得不可开交。

秦王李世民在这次宫廷政变中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彻底打倒,唐高祖李渊不得不将皇位“内禅”给李世民。李世民从此以后在史书中出尽了风头,“天可汗”、“贞观之治”等等一系列的词汇,都与李世民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反地,惨死在李世民刀下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就远没有这么好的评价了,反而有很多负面记载,比如《旧唐书》中就这么记载道:

“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

这句话实际上是相当好理解的,就是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幸好李世民干掉了他们,否则大唐不要说延续289了,恐怕连隋朝这样的短命王朝都不如吧!

当然了,《旧唐书》在此之后还有一大段的“彩虹屁”,大意就是夸奖一下李世民的英明和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正确性,顺便再复读机一般地重复“贞观之治”这样的功绩。正是因为正史中出现的这些话,使得后世的人对李世民的谴责大大减少,甚至反而憎恨起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似乎这两个人整天想得都是如何谋害无辜又单纯的李世民。

历史无数次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傻白甜,如果哪本历史书描述某个人的时候都是好话,那就要警惕一下这本书到底是谁写的。当然了,如果某本历史书对别人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也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

难道李建成真的像史书中描绘的那么不堪吗?李建成如果真的比李世民差了那么多,为何李渊还要固执地选他做太子呢?难道李渊在明知道李建成继位就是暴君的情况下,依然置自己的江山不顾偏袒李建成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真相只有一个:李世民对史书动了手脚。

很多人可能要问了,《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而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这中间相差了300多年的时间,李世民怎么可能对《旧唐书》动手脚呢?

确实,李世民没有办法直接对后世编纂的史书动手脚,但他可以写日记啊,名人做了好事从来不跟别人说,都偷偷地写在自己的日记里。有一种文本叫作实录,还有一种文本叫作国史,这些文本都能够成书于帝王在世之时。

公元643年,许敬播、许敬宗共同编纂了《唐高祖实录》和《唐太宗实录》,尤其是许敬宗这个人,还参与了《唐高宗实录》的编纂。实录这个东西古来有之,大概就是记述帝王的生平以及他执政时期的一些大事要事,实录的原则是“秉笔直书”,也就是说无论对皇帝是否有利,都要严格地按照客观的条件记录下来。

理论上是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又另当别论了,几乎所有的史官都有用“春秋笔法”的时候,更何况是在皇帝在世的时候公然说他的坏话。但无论如何,实录的内容基本上还是可信的,因为皇帝干涉实录的编写本身就是罪大恶极的事情。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这里,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单纯了,史官就是从这里被彻彻底底收买的。

李世民三天两头地要求史官把实录送过来过目,不仅如此,他还有意无意地要求臣子修改,李建成的个人形象大概就是被李世民本人抹黑的。要不是玄武门发生的事情闹得实在太大,我相信李世民甚至会用自己的手段完全涂抹,然后把自己的罪行粉饰得干干净净。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帮人是拗不过李世民的。《旧唐书》编纂的年份距离李世民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史官们能够搜集得到的素材大概只有类似于实录这样的文本,这不就相当于李世民自己写的吗?李世民洗白自己可是非常有一套的。

除此之外,甘肃出土一份名叫《常何墓碑》的墓志铭也非常值得品味研究。

△《常何墓碑》抄本局部

常何是唐初的一个小将领,官职不高,可此人的经历却非常有意思。

通过对碑文的解读,可以将常何的经历分为三个部分:曾加入过瓦岗军;投降唐军在李建成手下任职;统领北门(皇城四门以“四灵”命名,北门就是玄武门)禁军。

可以看出,常何是李建成的亲信,后来驻守玄武门成为皇城禁军,忠于皇帝。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所以成功,就是胜在提前通过玄武门埋伏好人手,最终将李建成等人诛杀。可问题来了,李世民怎么有权利带人进去?更何况玄武门守卫还是亲近李建成一脉的人。

而这个问题,在《常何墓碑》中可以隐约看出一二。

碑文中提到了很多次李世民赏赐常何的记载,比如“赐金刀子一枚,黄金三十挺”,还有李世民委托常何赏赐北门禁军的记载:“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

禁军守卫是完全忠于皇帝的,李世民给他们送礼,居心何在?在李建成与李元吉前往玄武门之前,李元吉觉得不安,于是建议李建成“托疾不朝,以观形势”,而李建成却说道:“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

李建成之所以如此放心,是不是就代表着他相信禁军守卫是忠于皇帝的?更何况常何早先还在他手下做过事,李建成对此是很放心的!殊不知,他信任的人,早已经被李世民收买,李世民收买人心的手段着实了不得。

皇子收买皇城禁军守卫,李世民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李建成吧?其实是蓄谋已久的阴谋,各位细品。

历史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透露它的公平,关于太子李建成的资料并没有完全丢失,在很多的文献中出现了与《旧唐书》不一样的说法。首先,李建成是和李世民一起攻取的河西之地,并不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此外,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相当出色地完成了李渊交待的任务,比如李建成为左元帅夺取东都洛阳的过程,完全与李世民不分伯仲。

那李世民的战功为什么要比李建成高呢?这其实和李建成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公元618年,李建成正式被立为了太子,他必须严格遵守“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的规矩。

正是李渊过早地立太子坑了李建成,李渊617年起兵,618年便建立了唐朝,其实此后又爆发了许多大规模的战役。但这些战役后来都是由李世民指挥的,这就极大地树立了秦王李世民的权威,而李建成却明显因此而落寞了起来。

除了军事能力之外,李渊在618年以后便开始让李建成跟着自己处理政务,李建成间接地参与了很多国家事务的决策,在政治方面绝对不是什么不学无术之徒。至于李世民与李建成到底谁更高明,这一点很难去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李建成这个人能力还是出色的,他绝对不像《旧唐书》描述的那般不堪。

不过历史历来都是成王败寇,史学家们的落井下石与锦上添花,我们只要看看就好,当真就真的输了。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行为中学习很多智慧,从另一种角度而言,李世民收买禁军守卫可谓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大智慧,收买史官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在世,不求圣贤无欲,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才是聪明。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多读一读史书,学习学习古人的权谋智慧之道,对于自己有很大的好处。

曾国藩曾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年轻时期的曾国藩甚至可以用“愚笨”来形容。他能以庸才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

可见,读书真的能启迪智慧。

在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这本奇书——《智囊全集》。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杜月笙得到这本书之后如若至宝,因为他识字不多,就让人边读边讲解,经常听得如醉如痴,感慨说:“读懂这本书,才算读懂了社会。”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的老总也都喜欢读这本书,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就非常推崇这本书,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智慧,他也将这本书推荐给万达高层诵读。

《智囊》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一部智慧故事总集,全书收录了上讫先秦下至明代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将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现,有趣;然后再进行解读,提炼出人生智慧,有料。

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不过原版的乃是文言文叙述,理解难度较大。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文、白对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进行购买~

【翰林】智囊全集 上下两册¥69度小店月销140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甘肃发现一碑文 揭开李世民真正面目:玄武门之变其实蓄谋已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甘肃出土一碑文 揭露李世民本来面目:玄武门之变蓄谋已久!

甘肃出土一碑文 揭露李世民本来面目:玄武门之变蓄谋已久!

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太子,史书,史官,方面,皇位,李渊,皇帝,李建,玄武门之变,功绩,大权,威望,武力,智慧,贞观之治,他杀,开国皇帝,并不像,王侯将相,唐太宗李世民,才让,上唐,军国大事,发现了,大唐盛世,成一,河西地区

2010-07-23 #小故事

李世民为何能够赢得玄武门之变?答案藏在一件流失海外的文物中

李世民为何能够赢得玄武门之变?答案藏在一件流失海外的文物中

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玄武门之变,碑文,墓碑,武德,李建,李元吉,太子,成和,金刀,历史,关键,小人物,时候,阵营,李义府,李密,发现了,位置,值守,北门之寄,史书,城门,城中,将军,敦煌,新唐书,残卷

2019-09-06 #长篇故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位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上位

李世民,李建成,李渊,李元吉,太子,玄武门,尉迟恭,武德,李建,杨文干,成和,公元,玄武门之变,地位,射向,射中,府上,民和,民为,消息,皇位,秦王,集团,威胁,两个月后,割据势力,李渊便,世充,向东,唐高宗

2016-01-30 #经典故事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犹豫算卦 一武将怒摔龟壳 李世民:干就干!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犹豫算卦 一武将怒摔龟壳 李世民:干就干!

李世民,李建成,张公谨,太子,秦王,大哥,龟壳,秦王李世民,唐高祖李渊,于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尉迟恭,左武,李元,李渊,玄武门之变,下定,关键时刻,众人,众将,公元,决断,双方,变故,史册,同胞兄弟,吉凶,史称,声望,大位

2010-09-30 #长篇故事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浅析(四)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浅析(四)

元吉,敬德,世民,高祖,齐府,秦王,首级,太子,将军,公谨,秦府,长孙无忌,裴寂,东宫,情势,玄武门,陛下,李世民,玄龄,太白星,天空,天下,命令,密秘,皇上,齐王,杜二人,世充,傅奕,代明

2011-04-22 #小故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上位之路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上位之路

李世民,李渊,李建成,世民,太子,秦王,李建,刘黑闼,李元吉,元吉,大行,地步,威望,武德,河北,高祖,斗争,尉迟恭,房玄龄,玄武门之变,杜如晦,成和,兄长,历史,十八学士,大功,建议,起兵,唐太宗,世充

2009-10-09 #经典故事

此人归顺 李世民力排众议不杀他 结果玄武门之变救了李世民一命

此人归顺 李世民力排众议不杀他 结果玄武门之变救了李世民一命

李世民,尉迟敬德,刘武周,将领,部下,李元吉,敬德,迟敬德,民三,偏将,麾下,于林,从玄武,唐武德,柏壁,李建,李元,李渊,李建成,王仁恭,王世充,玄武门之变,校尉,上皇,成和,树林里,武德殿,一员大将,临湖,乘马

2014-08-22 #经典故事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李世民,元吉,玄武门之变,太子,集团,唐高祖李渊,唐高祖,大王,玄武门,唐太宗,李渊,李建成,王世充,齐王李,兄弟,国家,局面,武德,皇帝,皇太子,秦王,侯君集,唐王,四子,子世民,房玄龄,李靖,李建,李渊立,杜如晦

2020-05-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