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你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历吗?

时间:2019-12-26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提示:本文共有 20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你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历吗?

文/张秀阳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一句俗语,在中原地区以及其他很多地区流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三七二十一,是乘法歌诀。可是这句俗语为什么不说三六一十八或其它数字,而专说“三七二十一”呢?

《九九乘法歌诀》,又称为“小九九”、 “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现在的小学生们学习“小九九”,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是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3万多枚秦简中的一枚,上面详细记录了乘法口诀。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在中国古代典籍《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春秋战国时代不但发明了九九表,还发明了十进位制。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

据数学史家研究,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

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曰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与张仪主张的连横事秦针锋相对,苏秦遍游六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慨叹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

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是如意算盘,因为临淄城不可能每户都能达到出三个男子当兵,这里有各种情况,有的是鳏寡孤独,有的有女无男,有的只是老弱病残,所谓临淄二十一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不管三七二十一”作为讥喻贬词相传。并且在含义上有所扩展,成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不管客观情况如何而一味蛮干的同义语,被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但这个词在特别语境下,也可作褒义使用。如某人办事有魄力,有办法,不怕困难,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事情做好。

至于有个民间故事,可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据说从前有一家大户地主,有一年,这人雇了一个长工给他家干活。那长工初到时,地主的老婆说:“你每天管他三顿干的吧!免得他借上茅房的机会偷懒。”他老婆照办了,那长工每顿三碗干饭,干起活来一个能顶两个用。

干了几天以后,那人又对老婆说:“这个长工长了一副憨相,干活虽然卖力气,但他的饭量太大了!一年要吃我们几百斤粮食!从今天起,你一天管他三顿稀饭吧!”他老婆又照办了。那长工每顿吃七碗稀饭,干起活来有气无力,还不如一个弱女子。眼看稻田中杂草猛长,不抓紧时间除草就要减产。地主如油煎心,想再雇一个短工,又舍不得花钱管食,因此他十分恼火。一天吃饭,地主责问长工:“你一天吃我三七二十一碗饭,为啥干活不像个男子汉?”只见长工边用筷子敲着碗边唱道:“干干干,一天吃九碗饭,周身汗毛都有劲,打个喷嚏响过山!稀稀稀,三七二十一,尿像下竹竿雨,脚酥手软如烂泥。我着急,没有力;你着急,有啥益?”

地主听了,想了半天回过神来,当着长工的面对老婆说:“从今天起,管他三三九碗干,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他老婆又照办了。那长工干活又一个人能顶两人用了。

我怀疑这个故事出自阶级斗争为纲年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你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历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历

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历

老财,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小伙子,小伙,长工,乘法口诀,个人,干饭,老婆,稀饭,两个人,干干,李元,田中,一碗饭,珠算,中国,偏要,借口,作者,口诀,典故,大意,吉凶,周身,喷嚏,好歹,干起,很久以前

2015-07-01 #故事大全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三七二十一”是指什么?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三七二十一”是指什么?

干饭,稀饭,财主,李元,一碗饭,不管三七二十一,偏要,小伙子,小伙,文章,长工,冯梦龙,天九,来那,俗语,作者,珠算,好歹,吉凶,公益,别字,天下,图文,意思,很久以前,常人,干起,我国,汗毛,校稿

2013-07-08 #长篇故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源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源

苏秦,临淄,齐宣王,张仪,俗语,主张,是非,情由,男子,司马迁,一城,不管三七二十一,乘法,人家,口诀,列传,兵力,全城,兵源,史记,合纵,女孩,同义语,实际,意思,意味,数字,战国,数据,男儿

2020-07-15 #小故事

文学趣事不管三七二十一

文学趣事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代表,观念,民间俗语,三分像人,人们,俗语,分文,分保,数目,小数目,大数,药力,经常出现,七分像鬼,五中,多的是,有一种,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乱七八糟,在我国

2020-07-23 #长篇故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故事及意思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故事及意思

费尔丁,你的朋友,加入收藏,百科知识,文章,方法,笑话,搞笑图片,会显示,些什么,推荐给,只是一种,我们需要,每天更新,给我们

2020-07-15 #小故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先干起来再说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先干起来再说

小说家,心理,思维,时间,灵感,行动,准备好,做起来,是没有,工作路,准备好了,上限,事情,习性,个人,写篇,内容,内心,动力,幻想,总想,条件,文章,想学,意义,想法,成本,文档,敲下,方法

2008-01-06 #经典故事

周鸿祎:创业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乐趣

周鸿祎:创业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乐趣

周鸿祎,网络实名,企业,标准,中国,雅虎,互联网,雅虎中国,国际,市场,程序员,风险投资,投资,中国市场,中国青年报,产品,力量,创业者,现金,网站,王功权,年轻时,我一直,不一样,万美,微软,方正集团,标准化组织,两居室,中文

2020-07-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千古绝对!上联:“不管三七二十一” 下联太经典了

千古绝对!上联:“不管三七二十一” 下联太经典了

上联,媒婆,下联,经典,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联,女子,唐伯虎,吟诗作对,从句,平仄,意境,才子,是非,笔者,试一下,一根手指,还是很,可略,吴家,杜甫,中出,我国,下学,两只手,厕所,儿子,俗话,句式,情趣

2015-10-1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