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图片故事:中国“最后的”三峡纤夫

时间:2019-12-28

三尺白布,嗨哟!四两麻呀,嗬嗨!脚蹬石头,嗬嗨!手刨沙呀,嗨着!光着身子,嗨哟!往上爬哟,嗨着着中国湖北巴东县神农溪65岁的老纤夫曹永毕在河边背

提示:本文共有 26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中国湖北三峡神农溪景区最后的“纤夫村”里,最后的纤夫们在这个职业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之际坚守,并有尊严地活着。“三尺白布,嗨哟!四两麻呀,嗬嗨!脚蹬石头,嗬嗨!手刨沙呀,嗨着!光着身子,嗨哟!往上爬哟,嗨着着……”中国湖北巴东县神农溪65岁的老纤夫曹永毕在河边背负着纤绳,拖着一船的游客,声声高亢激昂,唱着纤夫号子,身后拉纤的同伴们应声附和,苍凉的纤夫号子回荡在神农溪的山崖中。

曹永毕是家族里的第三代纤夫,1969年7月的一天,他15岁刚小学毕业,父亲对他说,“你现在可以养家了,明天下河和我一起去拉纤吧”。从那天开始曹永毕就拜父亲“为师”开始了拉纤的营生。“父亲拉到60岁就退休了,没想到我自己现在还能拉,拉纤的时间比父亲要长……

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于巫峡口官渡镇汇入长江,全长60公里。早年神农溪两岸村落的村民出行、运输货物,都要依靠一种扁舟,特别是走上游拉货的时候,在部分水深过浅的河段,扁舟船底与砂石摩擦,无法依靠水流前行,这就需要纤夫用人力拉动船身。

上世纪80年代,神农溪纤夫名扬四海,纤夫拉纤也成为三峡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神农溪景区也正是在纤夫文化的拉动下名声大噪的。每天清晨一大早,纤夫们会一起把船拉倒景点的小码头等待游客。

然而2003年三峡蓄水后,昔日峡谷险滩都沉入江底,神农溪部分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加上公路交通的发展,众多的纤夫纷纷“失业下岗”,很多纤夫只有外出到城市里去做重体力活打工养家。留在这里工作的纤夫所剩无几。

神农溪景区游客多的时候,纤夫们也变得繁忙起来,狭窄的河道会十分拥挤。

一个小景点,游客在船上观看逗留,纤夫们便可以休息一下了。

把游客送走后,纤夫们还要把空船拉回上游,拉船走上水十分费劲。

中午免费的午餐十分简单,老纤夫们还是吃的很香。

在神农溪风景区像曹永毕老人这样以拉纤为生的老纤夫还有许多,其中有25位老纤夫长期在此营生。这批老纤夫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其中最大的68岁,年龄最小的也有48岁了,很多老纤夫都是家里几代人依靠拉纤维持生计。图为曹永毕与其他老纤夫们展示30多年前拉纤时的场景。

扁舟形状如豌豆,俗名“豌豆角船”,传说这种渡船由炎帝神农氏所发明,故也称“神驳子”。船底为稠木或花栎树木,船椋子由清一色的椿树木制成,船身里外要漆上数次桐油来防腐,凡是有接缝和孔洞的地方还要用特制的麻瓤子塞满来防止漏水,其长度约为四丈二尺,宽度不等。

纤夫拉纤所用的纤绳是用均匀的12股老丛竹篾编制而成,放在滚开的水里煮过后,极具韧性,也不会伤害纤夫的手。拉纤时,纤夫们将搭脖子拴在纤绳上,倾斜着身体,将体重压在纤绳上转化为拉纤的动力。一艘“神驳子”往往会安排5个纤夫,排序不同,分工各异,拉头纤的纤夫则负责领头喊号子。

那时候拉一船货从长江口的官渡镇回现在的沿渡河镇,上水要3天的时间,如果遇到暴雨山洪还要找地方躲避,来回的时间就更长了,当时吃住都在船上,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在岸边搭建个简易的窝棚,但最怕的还是“放下水”,“放下水”是需要极高的驾船技术的,船驾驭不好就会撞上岩石,船毁人亡。”曹永毕说。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枯水季节,船只最容易搁浅。这也是纤夫一年中最苦的日子,他们仅上身裹了个棉袄,依然赤裸着下身跳下水中拉船,在冰水中一泡就是大半天。“脚上有肉的地方都冻的炸口子,流血。”老纤夫黄世明说,当时顾不上疼,但到了晚上,盖上被子稍微暖和后,双腿就火辣辣地疼,根本没法睡觉。“我父亲当年拉纤时还要苦些,那时候穷,冬天全是穿的蓑衣,连冬日的晚上睡觉都只穿个蓑衣。

别人早上起来是穿裤子下地,我们则是脱裤子下水。”60岁的老纤夫陈乡坪说,冬天里每次拉完纤回到船上后,都会烧几锅热水来烫脚。“要烫三四次身上才会暖和。

上世纪80年代,神农溪纤夫名扬四海,纤夫拉纤也成为三峡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2003年,三峡蓄水后,昔日峡谷险滩都沉入江底,神农溪部分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加上公路交通的发展,众多的纤夫纷纷“失业下岗”,很多纤夫只有外出到城市里去做重体力活打工养家。图为纤夫们在船上午休。

一天工作下来,有时候纤夫们拉纤不小心还会在背上还会留下擦伤。

由于长期的艰苦劳作,很多老纤夫都患有比较严重的风湿病、皮肤病和其他肌肉劳损等疾病。曹永毕说:“当时如果还有其他的办法能够养家,谁会来干这样的苦活拉纤哟。

纤夫们自制的去湿气的中药

巴东县是中国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曹永毕家在巴东沿渡河镇野马河村三组神农溪边的半山上,这里的几个村庄是中国重点旅游扶贫村,他家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从上班的地方回家走山路徒步要一个半小时,曹永毕每天下班后都要赶回家去,他是家里目前唯一的壮劳力,妻子今年62岁,有较严重的腰椎疾病,83岁的丈母娘瘫痪在床也有10年了,儿子离婚后丢下8岁的女儿外出浙江横店打工去了,一家人的生活都是由他一人来照顾。

曹永毕老人工作完之后回家帮助妻子喂猪

老纤夫冯选林、周明顺、李再富、李美益、黄世明、丁后军、刘国光、潭明涛等大多和曹永毕家庭一样,儿女外出打工,孙子、孙女丢家里他们照顾,有的自己妻儿还有病等等,同时他们又不会其他的手艺,因为当地地理环境的原因,这里也不像三峡其他的地方能出产柑橘和茶叶等农产品,因此很多纤夫家庭都是当地的贫困户。

老纤夫冯选林(远处)每天还要在家里照顾65岁有精神病的哥哥

2014年精准扶贫以来,曹永毕的家里生活状况改变了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把神农溪上游没被淹没的河道进行了清理,恢复了拉纤旅游项目,纤夫们有了每月3,000多元人民币(约合436.01美元)的收入,生活也改善了不少。老纤夫谭明涛说:“现在搞旅游拉纤,上下没有几公里,主要是表演给游客看,没有以前那样辛苦了,今年60岁了,目前身体完全没有问题,还能拉上几年。”图为三峡纤夫们的工资单和考勤表。

神农溪纤夫景区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这批纤夫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也不知道他们还能拉几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没有一个想来学拉纤的,包括纤夫们的后代也都纷纷外出打工,纤夫拉纤旅游项目,还能搞几年,我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神农溪纤夫景区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这批纤夫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也不知道他们还能拉几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没有一个想来学拉纤的,包括纤夫们的后代也都纷纷外出打工,纤夫拉纤旅游项目,还能搞几年,我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图片故事:中国“最后的”三峡纤夫”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峡纤夫 川江号子 一部长江航运史上不得不说的故事

三峡纤夫 川江号子 一部长江航运史上不得不说的故事

长江,物资,航运,重庆,宜昌,卢作孚,三峡,纤夫,航道,见证,时代,工业,沿江,民生,轮船,上船,中国民族,听说过,长江航运,一环,川江号子,中国,东流,两岸,千百年来,代代,人员,全由,力量,创始人

2017-12-05 #小故事

神话故事:瑶姬是谁 三峡那座山跟她有什么关系

神话故事:瑶姬是谁 三峡那座山跟她有什么关系

人间,母亲,百姓,姐姐,东海龙王,仙女,仙女们,龙王,于是就,公主,女儿,龙宫,小女儿,得多,拨开云雾,东海龙宫,下界,人们,再加,回天,妹妹,小妹妹,属下,性格,水巷,泥沙,灵芝草,生气,禾苗,纤夫

2011-02-24 #故事阅读

我外交官该怎么讲“中国故事”

我外交官该怎么讲“中国故事”

中国,中国故事,笔者,工作,外交官,外交,外界,对方,看法,驻在国,迅猛发展,挑战,就必须,有能力,社民党,施密特,和民,中国政府,德国社民党,图片,三峡大坝,三峡工程,偏见,传统,事情,以眼还眼,伟大意义,信息,决心,全方位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四川麻辣烫的由来是什么

四川麻辣烫的由来是什么

麻辣烫,四川麻辣烫,纤夫,方式,蔬菜,饮食,从江,江之滨,滋味美,码头上,名气,吃法,三峡,习俗,劳力,优点,时候,巫山,块石,小贩,大河,大众,干柴,担子,店堂,果腹,朋友,瓦罐,江水,海椒

2020-05-26 #故事大全

长江三峡教案:探索中国最壮丽的自然奇迹

长江三峡教案:探索中国最壮丽的自然奇迹

作者,巫峡,文章,三峡,长江三峡,西陵峡,瞿塘峡,景物,课文,分析,特点,学生,人们,教师,景象,写法,比喻,瞿塘,江津,大自然,迂回曲折,两岸,内容,奉节县,山河,峡口,深情,江水,画廊,结构

2024-01-18 #综合

中国历史故事——三峡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三峡民间故事

故事,智慧,刘德培,民间故事,阎王,生活故事,货郎,幻想故事,人物,人们,民间,对手,恩人,劳动人民,三峡,口头文学,作品,喜剧,小牛,引人,幻想,文钱,类别,精神,虱子,古杨,人物故事,动植物,故事的主人公,人胜

2014-05-26 #故事阅读

第十三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22日开幕

第十三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22日开幕

红叶,景区,神女,线路,巫山,赏红叶,小三峡,小小三峡,核心,中国青年报,一览,三峡,乡村,天梯,重庆,记者,艺术,电影周,神女峰,长江三峡,门票,黄栌,官方资料,巫山神女,后宝山,文峰,田文生,暨第四届,襄王,陈艳

2014-05-16 #长篇故事

三峡民间故事-中国儿童文学网

三峡民间故事-中国儿童文学网

故事,刘德培,民间故事,智慧,人们,三峡,民间,作品,人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口头文学,县老爷,处境,幻想,愿望,故事情节,现实,类别,精神,色彩,生活,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家,乾隆,刘皇叔,刘禹锡,周敦颐,张献忠,张士发

2013-04-1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