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登月50周年:从艺术到摄影 追溯影像中的人类探月史

时间:2020-01-03

今年适逢人类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提示:本文共有 32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撰文 | 刘雨晴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今年适逢人类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中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阿波罗的缪斯:影像中的月球”主题展览尤其值得关注。

展览展出了月球相关的照片、物品及电影片段,追溯了从1839年照相术发明到1969年登月这130年的历史,展示了天文摄影技术的发展如何为人类诠释月球带来新的维度。展览将从7月3日持续到9月22日。这个展览揭示了照相术如何为诠释月球带来新的维度。

此外,相关展览也在世界各地举行,如美国国家美术馆的“世纪月球照片展”(By the Light of the Silvery Moon: A Century of Lunar Photographs to Apollo 11)、西雅图的飞行博物馆、巴黎大皇宫及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相关展览。这些展览展示了天文学家对知识永不停歇的追求,及科技发展对太空探索的推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发布的展览信息。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早期月球绘画

正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Max Hollein所说,月球一直是人类幻想和灵感的来源。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把月球想象成一片未经开发、光滑洁白的圣地,但他们无法解释月球上的斑点。公元90年左右,罗马文学家普鲁塔克指出这些斑点是月球上山和峡谷的阴影。

1608年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得以更清晰地观测月球。一年后,伽利略绘制了第一幅月球表面图。实际上,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托马斯·哈里奥特用望远镜观测月球的时间要更早,但其发表时间晚于伽利略,且无法解释月球上的斑点。伽利略接受过透视和艺术的专业训练,因此意识到这些斑点是月表山脉的阴影。伽利略的研究,昭示着现代天文学的黎明。

伽利略于1610年发表的月表绘画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在月球绘画的过程中,科学家往往需要艺术家的协助。天文学家画出他们观测到的景象,艺术家则进行修饰。1647年,波兰天文学家约翰内斯·赫维留发表了月球舆图,以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塞勒涅命名,这是第一部完全致力于月球知识的著作。在一幅月球地图周围,赫维留画上了巴洛克风格的“智天使”使用望远镜的图案。

然而,艺术家的作品往往不够科学,对天文学家用处较小。但法国艺术家Claude Mellan是个例外,他于1635年绘制的版画精美且准确,以至于直到两个世纪后才被超越。1805年,英国肖像画家、业余天文学家John Russell制作了一幅精美的月球版画,取名“Lunar Planisphere, Flat Light”,这和人们通常想象的月球不同,反映出他的观念:艺术家应该“修正”并创造理想的自然。

约翰内斯·赫维留于1647年发表的月球舆图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摄影使月球走进千家万户

照相术的发明使人类的月球想象更精确、更可信。1840年,照相术正处于萌芽期,时任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的德雷伯拍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照片。由于早期相机曝光时间长,月球又在不停移动,他不得不不停地移动镜头以保持对焦。展览展出了这幅照片,及其他几幅早期的月球照片。德雷伯不是最早拍摄月球照片的人,此前已经有一些法国人拍下月球的照片,但他是第一个拍出月球细节的人,第一次拍下完整的月球图像。

德雷伯1840年拍摄的月球照片,月球周围的光晕由太阳光线投射在月球表面的阴影造成。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但人类很快发现照相术的缺陷,因此开始用艺术弥补。19世纪中叶以前,照片复制一直困难,在地球旋转情况下拍摄月球也有很大难度,相机很难捕捉望远镜下看到的细节。公众很少能看到月球的照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英国天文学家James Nasmyth制作了精细的石膏模型,并于1874年发布了模型的照片,这组模型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月球最可信的再现。1882年,在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的法国天文学家tienne Léopold Trouvelot绘制了The Trouvelot Astronomical Drawings Manual,后来集结出版,这部书唤起了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James Nasmyth制作的月表石膏模型照片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月球也开始引起文学家和电影导演的兴趣。早在1865年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之前,文学家就开始幻想造访月球。1902年,乔治·梅里爱拍摄了人类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讲述了一队天文学家乘坐炮弹到月球探险并智斗坏人的故事。登月的方式颇为有趣,炮弹停靠在月球的“左眼”。

展览展出了这部电影的彩色片段、弗里兹·朗的《月里嫦娥》片段和欧文·皮切尔的《登陆月球》等。月球也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20世纪初,照相馆经常用月牙作道具,人们坐在上面拍照。这些道具往往做成微笑、愤怒的表情。

1902年,梅里爱《月球旅行记》画稿,于1930年复制。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月球属于全人类:登月梦的最终实现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幻想月球上存在生命,但彼时有限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撑人类亲身探索月球。二战后,NASA终于实现了人类千年的登月梦。这一壮举也与月球摄影密不可分。科学家利用无人探月卫星拍摄的月球照片制作三维月表模型,以供寻找着陆点。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宇航员奥尔德林在登月舱附近行走,及站在美国国旗旁边的照片,在50年后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1969年,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拍摄的同伴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行走的照片。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此次登月造成了深远影响。尽管不乏批评阿波罗登月项目劳民伤财的声音,甚至还有人称其伪造,但在广大美国人心中,成功登月仍代表着冷战对抗中美国强大的标志。全世界也为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进步而振奋。

然而,登月成功并非全是美国一国的功劳。展览也展现了苏联在此过程中的贡献,展出了苏联太空探索的照片,如第一条进入太空的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

此外,还有1959年苏联宇宙飞船拍到的第一张月背照片。由于月球自传和绕地球公转的速度基本相同,人类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这张照片因此弥足珍贵。

这些照片体现了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人类太空探索的每一步成功都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成果。正如1971年Stephen Shames拍摄的砖墙上的标语写的,月球属于全人类。

“The Moon Belongs to the People”标语,1971年Stephen Shames拍摄。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如果说,早期月球绘画、摄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那么NASA在上世纪推动二者更紧密地融合。1962年,NASA的James Webb和艺术家James Dean共同发起NASA Art Program艺术家项目。NASA的网站上写道:“艺术家可以带来工程师不屑于关注的东西,那就是情感。”

尽管项目一开始工资只有800美元,但很多著名艺术家都加入进来,包括1969年克莱斯·奥登伯格、罗伯特·劳森伯格、安迪·沃霍尔等人为阿波罗-12号绘制的陶瓷晶片,以及1971年Paul van Hoeydonck制作的人型雕塑“Fallen Astronaut”,它们都留在了月球上。

本次展览上展出了“Fallen Astronaut”的复制品。此外还有Norman Rockwell绘制的“Behind Apollo 11”,聚焦宇航员背后的妻子、科学家和发射台工人。波普艺术先驱Robert Rauschenberg则创作了34幅太空相关的平板印刷画、19幅拼贴画和绘画。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一幅1969年创作的未命名的,灵感可能来自奥尔德林著名的脚印照片。时装也受到影响。1968年,Harry Gordon设计了一条连衣裙,上面印着火箭一飞冲天的图案。

探月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未来会更加深远。

Harry Gordon1968年设计的“火箭”裙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作者:刘雨晴

编辑:张进;校对:薛京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登月50周年:从艺术到摄影 追溯影像中的人类探月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的探月征程 “嫦娥”携“玉兔”书写华夏传奇

中国的探月征程 “嫦娥”携“玉兔”书写华夏传奇

嫦娥,月球,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中国,任务,登月,举头,人类,玉兔,着陆器,望明月,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嫦娥一号,月球探测,月球背面,载人登月,中华儿女,故乡,区域,发动机,宇航员,地球,征程,推力,数据,月球车,照片

2013-06-05 #故事会

德媒关注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十年 “奔月”不止

德媒关注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十年 “奔月”不止

中国,任务,俄罗斯,卫星,月球,美国,空间站,计划,嫦娥一号,月球轨道,载人登月,欧洲航天局,印度,日报,国家,地球,技术,探测器,日本,航天,雄心,项目,合作,探月计划,李明放,北京天文馆,宇航公司,年发,欧洲空间局,计划中

2008-09-05 #故事会

外媒:嫦娥飞天重燃全球探月热情 完成人类伟大飞跃

外媒:嫦娥飞天重燃全球探月热情 完成人类伟大飞跃

中国,月球,嫦娥,月球背面,人类,日报,探测器,计划,欧洲航天局,日本,特朗普,阿贝赛,探索月球,历史,俄罗斯,基地,意图,西班牙,网站,样本,美国,表面,实验,建设,号探测器,建立一个,月球上,月球探测器,目标是,登陆月球

2012-08-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悦读 给孩子讲中国航天故事:嫦娥探月立体书

悦读 给孩子讲中国航天故事:嫦娥探月立体书

嫦娥探月,中国航天,故事,嫦娥,给孩子,嫦娥工程,探月工程,中来,大立,责任编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程,任务,出版社,小册子,小朋友,搜狐,月球,知识,机关,梦想,深度,篇章,过程,航天,航天事业,定价,了解中国,对人类

2010-03-31 #故事大全

人类登月的故事将在月球两极续写

人类登月的故事将在月球两极续写

月球,美国,庞之浩,载人登月,人类,登月,技术,计划,建设,阿波罗,黄志澄,月球基地,两极,飞船,俄罗斯,地球,嫦娥,火箭,资源,杨宇光,特朗普,登月计划,南极,我国,方式,火星,燃料,航天员,能源,资金

2014-05-01 #短篇故事

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 这些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 这些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美国,登月舱,月球,阿姆斯特朗,苏联,登月,人类,指挥舱,名宇,奥尔,德林,肯尼迪,阿波罗11号,宇航员,服务舱,航员,柯林斯,阿波罗,土星5号,月球表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乘员,任务,女性,火箭,照片,计划,太空竞赛,月球上,首次登月

2009-03-14 #小故事

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故事及意义

人类第一次登月的故事及意义

飞船,火箭,宇航员,奥尔,德林,燃料,人类,图文,引擎,月球,本站,登月,阿姆斯特朗,宇航,内容,备忘录,故事,科林斯,浮动,都知道,逃生计划,阿波罗11号,名宇,尼尔,麦克,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两秒钟,东西,事实

2011-08-02 #故事大全

人类登月第一人——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人类登月第一人——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阿姆斯特朗,登月舱,宇航员,月球,奥尔,德林,飞船,柯林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万方数据,指令舱,登月,阿姆斯特,阿波罗11号,指令长,俄亥俄州,人类,妈妈,地球,开关,舱门,飞鹰,妈妈说,月球表面,月球上,降落在,内塔,沃帕科,尼尔

2018-07-0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