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感悟

时间:2020-01-23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老子这句名言看起来好理解,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晓得与否,上可以说是你的领导,或者是管理者,这是我们对知不知上的字面理解

提示:本文共有 13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老子这句名言看起来好理解,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晓得与否,上可以说是你的领导,或者是管理者,这是我们对知不知上的字面理解,“不知知,病矣”这句话较“知不知,尚矣”的理解要难一点,“不知知,病矣“这几个字又是什么意思、怎么和“知不知,尚矣”联系起来呢?我们还是一步步来,第一步我们看看老子在《道德经》究竟怎么说,然后去学习专家学者们的解读,最后就谈谈自己的学习感悟。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这是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全部内容,这一章文字加标点符号总共四十多个字,可就是这四十多个字,却蕴含着很深处事之道。专家学者们对本章的解释是什么呢?,专家学者们给出的答案有两种,第一种解释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是啊!谦虚)。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自作聪明的人不会受欢迎)。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这就是老子说的“病”),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病病),所以,他没有缺点。这就是专家学者的解读之一,括号里的文字是本人加的几个感言。

还有一种解释大意是这样:知道自己不知道事实的人,是上德之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事实的人,是有病的人,因为知道这是病,承认这是病所以不会得这样的病,圣人为什么不会得病,因为他承认这是病,所以就不会得此病。基本上就是这两种解释,后一种解释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个人还是认可第一种解释。不知大家认为哪个解释更为贴切,能者见能,智者见智吧。

老子也许写到这里已经是《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了,他也预测道,历尽千年后能理解他的人不会太多,这是因为无知人多了一点,而且,无知的人明知道自己无知,却不去寻找原因,还自以为是,或者是读不懂就逃避,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不承认自己有病,也许你会说,这只能怪老子把道说的太深奥了,不好懂,虽然不知,没有认识自己不知,但一样是知而不求知,自认为老子不知,难以说明白事情,不知不求知,自认这样就好,不知知,也是病。

知、病就这两个简单的字,如果不加理会它会把你弄糊涂。知在我们的俗话里这一种很好的表示,那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说的很好,可是人有时候嘴上说自己不知、愚蠢,可内心里固执的很,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真正在事物本质中去寻找智慧,那些明明自己不懂事,便要自认为什么是对是错,而没有寻根究本追求事物实质的能力,是对是错自己都没办法分清,这不是病又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一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他们不懂装懂、刚愎自用、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东西就目空一切。这些人肆意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说到底这种人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对于一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人,我们无须与之理会,时间会证明他的实际价值。我们无任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坚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则,正解认识自己,做到不搞不懂装懂、不做刚愎自用的人,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老子《道德经》的感悟,相信老子的智慧会助你认识自己的问题,去掉那些弱点,并走向正解的成功之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感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老子《道德经》感悟

读老子《道德经》感悟

圣人,老子,百姓,德善,状态,人人,善者,天下,意见,理想,道德经,吾亦善之,信者吾,吾亦信之,认识到,都会,婴孩,婴儿,执政者,教育,以百姓心为心,从而使,什么是,善良的人,回复到,守信的人,而是一种,这一章,简简单,包含着

2010-08-22 #短篇故事

文明君带你读国学: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文明君带你读国学: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万物,产门,意思,根源,母性,母体,无穷无尽,苏辙,高亨,中经,原文,功能,别名,兽类,借喻,作用,原义,动物,意义,因应,天地生,天地,尔雅,时间,概念,本义,样子,比喻,注释

2012-06-29 #经典故事

“反智” “无为”怎么理解?老子的《道德经》你真的读懂了吗?

“反智” “无为”怎么理解?老子的《道德经》你真的读懂了吗?

老子,思想,生活,人生,智慧,闲散地,工作,学会,很多人,人们,小聪明,道德经,领域,孔子,颜回,间隔年,医学,危机,国家,才能,时间,时期,灾难,社会,误解,指的是,这不是,断章取义,无所作为,适得其反

2016-01-22 #短篇故事

十几年来终于读懂《道德经》:这是老子哲学的最佳解读 值得收藏

十几年来终于读懂《道德经》:这是老子哲学的最佳解读 值得收藏

老子,道德经,思想,守中,竞争,东西,功能,无印良品,善治,言善信,善时,天地和,上善若水,万物,世界,人们,仁义,刍狗,大道,圣人,大用,念头,心善,注解,空间,袁家村,默念,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很多人

2013-05-08 #短篇故事

符合大道的美 才是真正的美 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有感

符合大道的美 才是真正的美 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有感

老子,标准,人们,善恶,美丑,道德,人类,大道,大自然,是非,社会,道德经,规律,有多少,千变万化,无动于衷,修远兮,梵高,白来,不一样,光前,好的,世俗,个人,仕途,代价,企业家,关键在于,全民,内容

2017-07-30 #长篇故事

多少人曾经读过道德经 那么又有多少人明白老子的道呢?

多少人曾经读过道德经 那么又有多少人明白老子的道呢?

老子,天地,宇宙,人们,国家,百姓,道德经,大道,时候,仓颉,读不懂,万物,人类,圣人,风箱,社会,五千言,子都,守中,武帝,高天厚,空之理,秦始皇,道可道,发现了,天地人间,非常道,感觉到了,世间,万事万物

2007-01-25 #经典故事

老子读过很多书才写出《道德经》 弃智绝学的前提 是你要有学问

老子读过很多书才写出《道德经》 弃智绝学的前提 是你要有学问

老子,道德经,绝学,境界,才能,极限,东西,世界,前提,捷径,易经,机巧,烧饼,知识,社会,笑话,绝圣弃智,到自己,绝学无忧,自然会,这个时候,家庭教师,读者,举国,个人,主张,为人处世,书籍,人生,秉持

2008-10-10 #故事阅读

读道德经的读后感

读道德经的读后感

规律,文秘,道德经,公务员,频道,测试,读后感,静心,就可能,人生,玉雕,老子,人们,天下,才能,万事万物,人类,侯王,关键词,圣人,天地,文章,工作,影响,意思是,所以说,绝巧弃利,说的是,读道德经,道家思想

2020-08-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