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走进旷世伟人达尔文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轻松阅读伟人的一生

时间:2020-02-07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南极考察?这是因为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块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信息

提示:本文共有 30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2020年4月23日,中国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成功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南极考察暨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南极考察?这是因为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块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信息。在今天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且南极存在着地衣、磷虾、极地昆虫、海豹、企鹅、贼鸥等多种多样的极地生物,对我们认识大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时间回溯到1831年12月,有一位英国博物学家,也抱着类似目的,并乘坐“贝格尔”号舰进行了为期5年的出海考察,他就是查尔斯·达尔文。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让当时的人了解了物种的多样性,破解了生物界的一些未解之迷,更重要的是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不仅改变了一个学科,而且改变了全人类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著,提出了一个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达尔文那个时代,进行考察旅行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只有达尔文这么出名呢?科学家和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这本书里。

《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一书介绍了达尔文年轻时的求学和旅行经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达尔文的一些研究,如种子的传播方式、花朵的传粉机制、植物的运动机制、人和动物的表情、蚯蚓的行为等。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告诉我们,达尔文是如何思考和研究一些我们常见却视而不见的问题,以及他是如何成为一名有名的科学家的。这对从小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小朋友们,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哦!

这本书的作者安娜贝勒·克雷默,在法国一家公共机构“生命与地球科学”任教,同时也为斯特拉斯堡大学附属阿尔萨斯科学院工作,主要工作是向教师介绍生命科学并帮助设计教学实践。

这本书的插画作者弗朗索瓦·奥利斯拉格,1978年生于比利时,毕业于法国里昂的埃米尔·科尔美术学院,现居巴黎。自2003年以来,他一直在为媒体工作,出版了一些漫画并参与出版了多种杂志。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有不少人的答案是长大了想当一名科学家,可到底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呢?

首先,要对不了解的事物保持好奇心

许多孩子从小就梦想成为科学家,那什么是科学家呢?科学家其实是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毫无疑问,达尔文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达尔文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人们口中的博物学家了,他热爱观察大自然,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心。

在达尔文还小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了两只不一样的金龟子,于是便打算把它们抓回家中观察,不料这时又出现了第三只不一样的金龟子。为了不错过任何一只金龟子,达尔文竟然把其中一只金龟子含在了嘴里,不料被金龟子喷出的酸液弄伤了舌头。虽然达尔文这种行为不值得学习,但他这种勇于探索大自然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敬佩的。

达尔文上大学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离开了大学,踏上了贝格尔号,并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探索。他坐着船遍游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上散落的岛屿。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他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并不断在变换着自己的身份。

在巴西,达尔文成为了一名植物学家,观察巴西的热带雨林,为色彩斑斓、错综复杂的植被深深着迷;

到了巴塔哥尼亚,达尔文则变成了古生物学家,他看到巨型哺乳动物的骨架、牙齿和头骨,十分好奇它们是怎么死亡,又是怎么变成化石的;

到了加拉帕斯群岛,达尔文又摇身一变,成了鸟类专家,他抓住了13种雀鸟,研究它们的喙为什么不一样;

接着他又来到了印度洋上的科科斯群岛,开始好奇珊瑚虫这种微小的动物是如何建立起这庞大的珊瑚礁的,没错,此时他又变成了地质学家。

虽然这些问题达尔文暂时还解决不了,但是他采集了各种标本,并在轮船靠岸时将它们寄回英国,交到了各行专家的手里。

科学家对未知与自然永远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不论是年少还是老迈时。

其次,要有科学的研究习惯

达尔文能成为一名有名的科学家,与他的科学习惯是分不开的。

达尔文是一个善于观察和记录的人,他有一本航海日记,日记中十分详细地记录了他在贝格尔号船上五年间的所见所闻。

回到岸上后,达尔文面对笔记中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么多的物种在大自然中是如何平衡相处,没有过度繁殖的呢?

他先是参考了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理论,联想到这个理论是不是可以套用到自然界。

根据托马斯·马尔萨斯的说法,世界上的人口之所以没有过度膨胀,是因为有战争、饥荒、瘟疫等各种灾难的发生,那么自然界中的物种数量又是为何没有过度膨胀呢?

他想起了几件事:院子里的植物被鼻涕虫吃掉,澳大利亚的蜜蜂使得本地蜜蜂灭绝,他养的鸽子在冬天都被冻死了……这一系列事件使达尔文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大自然中,生物需要为生存而战斗,同时也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这一切导致许多生物个体在进行繁衍以前就死了,所以大自然中的物种不会过度繁殖。

有了猜想之后,达尔文继续进行深入思考:生物个体想生存下去就得经过斗争,那谁是斗争中的赢家呢?

在环境中可以最好地克服困难的个体才是赢家!

达尔文就这样发现了“物种的起源”,但光有假设还不够,必须要有证据证明这一切。

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小心求证,终于把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给找齐了。

观察记录、提出问题、思考分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验解释,这就是达尔文通过科学的研究,得出结论的方式。

他的这一思考方式持续影响着后来的科学家们,对科学充满着浓厚兴趣的小科学家们,是否也愿意这样去思考呢?

最后,要能忍受寂寞

达尔文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那颗从童年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的好奇心,以及科学的思考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长年以来坚持不懈的付出。

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就得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达尔文就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他在自己的《考察日记》中也强调:人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不管这目标是有待完善的研究,还是有待揭示的真相,总而言之,需要有一个这样的目标,支持着你,鼓舞着你。

有了目标后,还要努力去实现它。达尔文在整整五年的时间里,远离舒适的家庭,忍受着晕船和疲乏的困扰,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以惊人的毅力,在90英尺的贝格尔号船上忍受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煎熬。每当寂寞难耐时,他就会看书,利用看书转移注意力,或者是通过给家人朋友写信,来排解孤独。最终,他坚持下来了,他的付出获得了认可,并且还成了英国著名人物。

如果达尔文只是把自己在船上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那他最多只能出个个人传记或是游记,而无法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

达尔文回家后,经过20多年的实验和思考,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研究着,最终才完成了《物种起源》这一巨著。

这之后他也没有停下来,而是仍然不厌其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研究了近20年的植物,写了6本相关的著作,在72岁高龄时还在研究蚯蚓,并完成了《腐植土的产生与蚯蚓的作用》这一著作。

我们现在常说要活到老学到老,而100多年前的达尔文,就已经在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一原则了。

著名作家茨威格曾经说过:“读伟人的传记吧,与勇敢的心灵作伴!”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谈及教子经时,也表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

成为一名科学家是不容易的,《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达尔文成为科学家的经历,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的品德以及他思想的光辉。

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阅读这本书,都能有所收获,受益一生。

科学家如何思考:达尔文与物种起源¥68京东月销65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走进旷世伟人达尔文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轻松阅读伟人的一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名落孙山不忘刻苦专研 睁眼看世界 达尔文也要参考学习他的著作

名落孙山不忘刻苦专研 睁眼看世界 达尔文也要参考学习他的著作

宋应星,天工开物,研究,科学,代表,知识,观点,万物,唯物主义,工艺,技术,方面,智慧,达尔文,教谕,人们,人物,后世,看法,工匠,声音,技艺,科举,科学家,著作,规律,发展,工作,生活,进步

2016-03-15 #小故事

世界史上10大文化伟人 孔子和柏拉图领衔 牛顿和达尔文也上榜

世界史上10大文化伟人 孔子和柏拉图领衔 牛顿和达尔文也上榜

康德,柏拉图,哲学,托马斯,影响,家和,中国,创始人,哲学家,思想,贡献,孔子,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哥白尼,尼古拉,弗朗西斯,牛顿,达尔文,阿奎纳,天文学家,教育家,法兰西,百科全书式,发展,儒家学派,伊曼努尔,弗朗索瓦,查尔斯,艾萨克

2014-12-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绘本: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

绘本: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

达尔文,传记,伟人,彼得,西斯,来记,一生,人生,分支,图画,架结构,树形,生物学家,绘画,经历,画面,记忆,读者,图书简介,主要采用,人生经历,生命之树,是一本,最重要,视觉引导,纷繁复杂,记叙了

2020-09-18 #故事阅读

精品推荐:《小达尔文的故事》

精品推荐:《小达尔文的故事》

小达尔,故事,风格,奈格,书籍,详情,大自然,内容,奥秘,水彩画,画面,小读者,让孩子,林昕,达尔文,波隆那国际,表达了,书展,作者,传媒,伟人,人文主义,侧重点,儿童,图书奖,内页,化石,图画书,图画,地被

2014-08-22 #小故事

旷世奇才达芬奇精通15门学科 欣赏他这十句名言 感受伟人的才气

旷世奇才达芬奇精通15门学科 欣赏他这十句名言 感受伟人的才气

达·芬奇,一生,历史,天才,知识,绘画,达芬奇,韦罗基奥,比你,东西,作品,后世,才气,恩师,14世纪,生活在,都知道,旷世奇才,习绘,列奥纳多,蒙娜丽莎,爱得,好的,单选,代表作,亘古,主人公,事物,人物,人无完人

2008-12-23 #短篇故事

左宗棠收复新疆旷世奇功 垂暮之年抬棺西征 晚清对外唯一胜仗

左宗棠收复新疆旷世奇功 垂暮之年抬棺西征 晚清对外唯一胜仗

左宗棠,新疆,图片,来自东方,收复新疆,中国,李鸿,主张,事情,俘虏,政策,沙俄,海防,面积,领土,钦差大臣,丁关,李鸿章,梁启超,中国清政府,原名,中华民族,列强,伟人,军务,光绪,内战,内行,军队,劝服

2009-02-28 #故事阅读

走近天才爱因斯坦:看一看历史上的伟人 究竟是如何读书和学习的

走近天才爱因斯坦:看一看历史上的伟人 究竟是如何读书和学习的

爱因斯坦,科学,因斯坦,时候,大学,知识,教学,朋友,物理学家,物理,名师,在爱,岁的时候,讲学习,方法,天才,学校,怪人,研究,格罗斯曼,马尔,因为他,学习方法,东西,人们,习惯,历史,友谊,同学,哲学

2013-03-19 #长篇故事

每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宝宝 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达尔文!图画书《小达尔文的故事》

每一位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宝宝 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达尔文!图画书《小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大自然,奈格,小达尔,图画书,过程,风格,尔文,查尔斯,亲密接触,作者,内容,奥秘,想象力,水彩画,绘者,阿根廷,小读者,小朋,林译,林昕,发现了,和发,小猎犬,少年儿童出版社,表达了,宝宝,亲子,书展,关键词

2009-10-1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