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童书·专访|西雨客:用青花瓷板创作 需要反复思考 尝试

时间:2020-02-07

西雨客,本名刘航宇,1993年生于北方,目前在南方生活。主要创作小说和图画书。小说见于少年文艺十月少年文学读友儿童文学等杂志。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

提示:本文共有 27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西雨客,本名刘航宇,1993年生于北方,目前在南方生活。主要创作小说和图画书。小说见于《少年文艺》《十月少年文学》《读友》《儿童文学》等杂志。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你的脚下,我的脚下》曾获“青铜葵花小说奖”金奖。

其图画书作品《天上掉下一头鲸》使用了中国传统青花瓷作为创作媒材,原稿使用经过1300℃高温烧制而成的青花瓷板画,并斩获了第二届“青铜葵花图画书奖”行云流水奖。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该书的创作、原创图画书发展等话题采访了西雨客。

西雨客(刘航宇)

澎湃新闻:

《天上掉下一头鲸》应该算是您的图画书处女作吧,怎么会想到采用瓷板画的形式来创作的?这在中国原创图画书中有先例吗?

西雨客:

《天上掉下一头鲸》是我2016年创作的,确实是我创作的第一个图画书形式的作品。2016年是我住在景德镇的第五年,写作的第四年,学习陶艺的第一年,也是创作图画书的第一年。那时我学习的时候,想写一些和陶瓷有关的小说,也想做做与陶瓷媒介有关的图画书。

之所以用陶瓷瓷板、青花和新彩作为创作媒介,是因为我觉得它适合这个故事。这是一个讲述死亡与新生、爱与感动的故事。青花的质感冷静沉稳,而新彩温暖、充满希望,两者很适合表达这种氛围。我也不知道在国内有没有先例,这并不重要。

介绍青花瓷板制作的别册

澎湃新闻:

书中专门附了一本别册来介绍这本书的青花瓷板画的制作过程,但我们知道陶瓷烧制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定因素,想问下,这本书您大概花了多久时间创制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哪些部分是最困难的?

西雨客:

我大概是四五月间酝酿构思,设计和画草稿,六月七月两个月时间完成最终的创作。但是最早想要去做的想法其实2013年就有了。只不过2016年的时候,觉得时机到了,应该有可能创作出来,才最终去做的。

原稿一共八大箱

那时候我在窑房附近有一个工作室。一开始做泥板,干了之后,打磨,开始绘画。基本上,从早上到深夜,创作完一个小节奏,修补,上釉,搬去窑里烧,往返于住处、工作室、窑房。这样的节奏。

泥板开裂

试片

有些困难的是因为以泥板做“纸”。做泥板比较麻烦和辛苦,未烧之前的泥板很脆,很重,要小心翼翼地拿放和绘画。还有困难的是陶瓷成型(釉下青花)的偶然性与一次成型。那时候即使有对作品的掌控力,烧窑还是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为气温的细小差异,因为火焰的位置关系,甚至因为干湿的不同等很多的因素,作品烧出来都会不一样。所以在之前做了很多小的试片。不过最后的成稿虽然因为这些因素有些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最后,至于釉上新彩,只需要低温烤花,所以可以反复烤制。不过最后的四块新彩瓷板反复绘画烤花也蛮多次的。

澎湃新闻:

瓷板画在绘画部分的创作上,似乎迥异于一般的绘画媒介,您能从专业角度大致介绍下技法特点以及您是如何发挥其优势,突破其局限的吗?比如青花料的浓淡水墨感,鲸身的一些刮擦质感,包括纹理的处理等等。

部分工具

西雨客:

有浓淡和水墨的层次,是因为水分。调配青花料用水的多少,可以决定青花的深与浅。画青花,分水一般用鸡头笔,但我处理画面比较大,除了鸡头笔和毛笔,还用喷壶。刮擦是用了雕刻技法,用刻刀把泥板做得凹凸起伏,来获得画面的质感。纹理的话,主要借助毛笔刷子和其他坚硬的工具来做出来,我尝试了很多样子,最后使用的树、阳光、蛇还有鲸鱼身上的纹理都非常合适。

内页

关于优势,可能是瓷板加上青花产生的特殊质感吧。至于局限,是不能让你随心所欲地像纸上一样“画”,你需要反复思考、多次尝试才能最终做出想要的画面感觉来。青花可以很细腻,也可以很放,其实全看如何做以及谁来做。《天上掉下一头鲸》所呈现的画面感觉,仅仅只是我探索和尝试的一种结果。

澎湃新闻:

您采用了如此传统的创作媒介,但整个作品无论是故事还是技法都并没有特别中国,能谈谈您对所谓的“中国风”图画书的理解吗?您觉得您的作品算是吗?

西雨客:

很多时候,中国风往往成为了一种标签,一个限制住的词与理解,好似中国风就必须是这样的或者那样的。我觉得可以更宽广一些,或者说削弱它的局限性。传统的,现代的,过去的,当下的,幸福的,悲伤的,只要是这个土地上的人们所面对的事物与生活,都是中国的生活与故事。

鲸眼部分的原稿瓷片细节

《天上掉下一头鲸》使用的是传统陶瓷媒介,形式上以及视觉上,却是现代与当下的。每个人理解和审美不同,谁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于我,它就是它。

澎湃新闻:

在这本书里,鲸鱼之死可以说是故事的转折点,而在画面上您也从青花转而采用新彩来表现,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并且,这让我想到在《你的脚下,我的脚下》中,您也是以死亡作为成长和新生的契机,能不能谈谈您怎么看待死亡以及您作品中的这些死亡意象?您觉得在童书作品中应该如何来把握和处理这个问题?

西雨客:

之所以在前面用青花表达而最后用新彩,是因为这样除了画面上更有节奏外,还暗示着死去与新生。生命逝去,但生命的种子并不会停止发芽。

其实准确地说,《你的脚下,我的脚下》并不是以死亡作为成长和新生的契机。爸爸林方得患病只是故事的其中一个推动力,一个线索,成长的契机是林方得和孩子林后朴彼此之间的矛盾与交流。故事最后,林方得进了医院,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但《你的脚下,我的脚下》里确实写到了角色鱼头的死亡。那样真实地出现在林方得和林后朴面前,让他们两人都更深地认识到生活的宝贵和珍惜身边的人。

死亡是每个人生活里注定会面对的事物,我们要正视它们,理解它们,而不是避而不谈和逃避。我正视这样的真实,所以才创作了《天上掉下一头鲸》这样的作品来慰藉自己和让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人的感情是共通的,不论是孩子,还是曾是孩子的你我,我相信,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会让我们更加不惧怕悲伤,更加珍惜生活。

澎湃新闻:

您后续在图画书和小说方面有新的创作计划吗?会继续延续瓷板画的创作媒介吗?

西雨客:

我有很多想创作的故事,未来都会慢慢做出来,或以小说的形式,或以图画书的形式。至于陶瓷的创作媒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不会做了,因为不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付出都太多了。而且我目前还不想把自己固定在某个风格里。近几年里所做的八本图画书,视觉上每本都不一样。但未来谁说得准,什么都有可能。

内页,蛇一家的纹理处理

澎湃新闻:

大家普遍认为这些年中国原创图画书无论从质和量上来看,都势头喜人,对此,您怎么看?有没有您个人比较欣赏的原创图画书作者可以跟我们分享?

西雨客:

这很好啊,说明不论创作者、编辑还是平台,都在努力。其实我看书比较少,所以对此我保留意见。《辫子》的创作者黑眯、《门》的创作者陶菊香、《其实我是一条鱼》的创作者孙玉虎,他们的作品都很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童书·专访|西雨客:用青花瓷板创作 需要反复思考 尝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专访全球最大青花玲珑瓷板设计师——胡世峰

专访全球最大青花玲珑瓷板设计师——胡世峰

景德镇,作品,工艺,瓷板,青花,创作,青花玲珑,瓷板画,记者,陶瓷,设计,缠枝莲,中华,传统,套作,效果,时候,江西,绘画,经历,艺术作品,雕塑,小故事,是第一次,世峰,于景德,余毅,力强,高铁站,为人民服务

2019-11-18 #故事会

《钟馗嫁妹》青花斗彩瓷板画一一王步杰作

《钟馗嫁妹》青花斗彩瓷板画一一王步杰作

妹妹,钟馗,杜平,青花,瓷板,钟馗嫁妹,青花斗彩,人物,大王,梨花,瓷板画,瓷画,表现手法,粉彩,皇帝,长湖,陕西,插花,于明,于珠山,唐太宗,时太宗,本图,青锋剑,韩愈,大将军,板上,角上,钟馗庙,民间传说

2013-06-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近3000万成交——“青花大王”王步瓷板拍出天价!

近3000万成交——“青花大王”王步瓷板拍出天价!

青花,瓷板,民国,红楼梦,人物故事,丽泽,人物,瓷画,绘画,作品,南昌,大王,挚友,日军,瓷器,题材,寄售,元成,侯门,出生于,周澍,尤以古,承家学,曹雪芹,汪野亭,王仁元,王寿春,王大凡,王琦,空梁

2007-11-08 #故事大全

市场热门之一——《青花大王》王步作品

市场热门之一——《青花大王》王步作品

青花,瓷板画,瓷板,北京,日本,条屏,瓷器,高价,人物故事,王步青,芦雁,花灵,发展空间,拍出了,青花瓷,上海,上国,世界,瓷釉,极致,人民大会堂,作品,价值,价位,价格,再加,全场,印成,博物,成熟期

2018-11-17 #短篇故事

珠明料分水皴 永宣之后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珠明料分水皴 永宣之后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青花,康熙,清康熙,口径,年制,瓷器,通体,纹饰,楷体,青花瓷器,图案,景德镇,造型,腹部,器物,大明,瓷板,白釉,篆体,诗句,闲章,木石居,渔家乐,人物,山水,寓意,御窑,摇铃,时期,画面

2014-07-10 #故事会

陶瓷艺术的独立宣言人——何炳钦

陶瓷艺术的独立宣言人——何炳钦

何炳钦,青花,陶瓷,刻花,设计,陶瓷艺术,创作,中国,艺术,高温,作品,南昌,颜色釉,达茂,礼品,传统,空间,色彩,现代陶瓷,景德镇陶瓷,陶瓷装饰,世界,图案,基础,教授,日用瓷,水彩,环境,瓷板,瓷画

2019-07-10 #经典故事

《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课例思考

《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课例思考

评论,结构,童话故事,方法,信息,舞台,一个函数,孩子们,接受者,教学,实际,东西,关键词,关键字,偏向,做生意,感觉,收入,文章,斜杠,春风,机会,枝头,环境,现象,策略,能力,结构图,绿柳,莺啼

2020-09-10 #短篇故事

《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课例思考

《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课例思考

评论,方法,结构,童话故事,信息,结构图,舞台,一个函数,孩子们,接受者,中提,学生,主体,东西,关键词,关键字,偏向,做生意,才能,实际,感觉,故事情节,收入,教学,文章,斜杠,春风,机会,枝头,环境

2020-05-3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