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想教育好孩子 要分清“尊重”和“溺爱”的界限 家长别搞错了

时间:2020-02-10

前两天,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了一位宝妈发了一条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是这样的:最近压力好大,我自认为的尊重孩子的行为,却被周围的人认为我在溺爱孩子

提示:本文共有 30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两天,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了一位宝妈发了一条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是这样的:"最近压力好大,我自认为的尊重孩子的行为,却被周围的人认为我在溺爱孩子。15岁的女儿跟我说,想要去换一个比较新潮一点的发型,叫我带她去理发店做个头发。我答应了孩子的这一个要求,可是做完发型回来,无论是丈夫还是婆婆,都说我太溺爱孩子了,孩子这么小就给他搞这些花里花俏的东西,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为此我感到很烦恼,到底是我这样做是尊重孩子还是溺爱孩子呢?"

当我刷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瞬时想到应该很多的父母都分不清尊重和溺爱之间的界限。尊重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溺爱孩子孩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个绊脚石。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分清尊重与溺爱之间的界限是关键。

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你要懂

1、何为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正当想法,理解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们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要事事为孩子决定,无止境地宠爱孩子。尊重孩子就是作为父母最大的修养,一个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是不会被宠坏的。

尊重,指的是父母的一种态度,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父母尊重孩子,是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理解孩子,倾听孩子是尊重孩子的一种前提,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意愿之后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真的尊重孩子。并且,尊重孩子的父母也是具有自己的原则的,他们并不会事事听从孩子,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懂得去教导孩子而不是去宠溺孩子。

2、何为溺爱孩子?

所谓的溺爱孩子,是指父母没有原则,没有限度的对孩子一味地宠爱。无论孩子的要求和行为多么的不合理,父母都没有原则的接受,对孩子实行放任不管的态度。孩子的生活没有规则,总是肆无忌惮,任性的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却从来都没有考虑事情的后果,而父母也一一地为孩子承担。

溺爱孩子,最终的结果会损害到孩子的一生,孩子做事变得没有原则,只为了图一时的开心却从来都没有想过事情的后果,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矫情,凡事依赖父母,没有自己的想法,而一旦父母不接受他们的任性,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想要教育好孩子,尊重孩子最关键

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能够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更多的成长。尊重孩子,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个性的发展,满足孩子基本安全感的需求,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的更好。

明星黄磊对女儿多多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些日子,女儿多多因染头发一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些父母反对黄磊让女儿染发的行为,而也有一些父母对这一行为赞不绝口。

黄磊同意让女儿染发,其实是一种充分尊重女儿的行为,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喜欢追求美,而父亲黄磊能够适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爱美之心,并且在做出充分的考虑之后同意让女儿染发。

黄磊同意女儿染发,不仅满足了孩子的爱美之心,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在许多的教育中,我们都提倡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的父母都会忽略美德教育这一方面,我们常常把重心放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导致对孩子美学的教育不够。而黄磊的这一行为却很好的给孩子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又何尝不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帮助呢?

想必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父母分不清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之间的界限,也常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想要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性发展的同时又不会溺爱孩,父母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具体应该怎么做?就跟着尼莫妈妈一起探讨吧!

尊重孩子又不溺爱孩子,需要这样做

1、正确对待孩子的需求,避免事事答应

很多父母会觉得尊重孩子,那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凡事以孩子为中心,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尊重孩子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需要,尊重并不等同于溺爱,溺爱孩子才是事事听从孩子,父母没有原则。尊重孩子,是指父母在对待孩子的要求时,只支持孩子合理的要求,而对孩子不合理不正当的言行,要果断的说不。

带孩子出门买东西,孩子看上了一个玩具,但原本你们并没有打算要买玩具,可是孩子却争吵要买,一听到父母说不买玩具就大哭大闹,想要借此办法来逼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这时候,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会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买玩具,明确地告诉孩子哭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在充分得到孩子的理解之后,再将孩子带离现场。然而,溺爱型的父母会想:"孩子在大家面前又哭又闹,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不爱孩子的妈妈,连一个玩具都不肯给孩子买。"于是,妈妈便开始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一来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孩子的要求得到轻易的满足,在线的情况下孩子会养成矫情的性格,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采用哭闹的方式来逼父母妥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很难独立成长的。

2、转移对孩子的关注,教导孩子独立生活

知名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中写到:溺爱的本质是控制,尊重的本质是给自由。溺爱不是给的爱太多,而是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占有和包办替代。

在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们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总是喜欢给孩子包办好一切,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总是提前为孩子决定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然而这一行为背后体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而尊重孩子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够有能力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尊重孩子,教导孩子学会独立的生活应该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放手,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以及犯错权。父母要多加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在当孩子出现问题以及遇见难关的时候,父母就要及时的给孩子建议和支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才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从中获取成长所必须的经验。

3、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深刻了解孩子的个性

歌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当然,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孩子也是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一份自己的个性,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们都等同对待,深刻了解孩子的个性,才是尊重孩子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在日常的聊天以及问答之中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不仅能够做到尊重孩子,同时也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马伊琍曾经在微博上说过七岁女儿打耳洞的故事,当女儿提出了想要打耳洞,马伊俐清楚的知道越是抗拒孩子的想法,孩子内心就更加渴望。经过丈夫文章的同意之后,她便开始和女儿寻找合适的地方打耳洞。当马伊俐想起自己高中的时候,因为打耳洞导致耳朵一直发炎,医生告诉他这很大机会会遗传,只要不打耳洞就没有问题,又打耳洞才会发病,这算是一种良性的肿瘤。

马伊俐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孩子理解之后,并告诉妈妈,等长大了一些后再来考虑打耳洞的事情。

父母要在生活中要学会做朋友型的父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孩子,做到真正的共情,才能够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孩子长成长得更加轻松,孩子也会越变越优秀。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想教育好孩子 要分清“尊重”和“溺爱”的界限 家长别搞错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别搞错了!2020年2月4日前出生的宝宝还属猪!不知道的进来看看!

别搞错了!2020年2月4日前出生的宝宝还属猪!不知道的进来看看!

宝宝,生肖,孩子,属猪,这个问题,家有,女孩,家长,中国,专家,初一,动动,太阳历,开端,属相,时候,搞清楚,手指,时间,私信,爸妈,极具,森林,源头,气息,父母,老祖宗,绝美,精灵,说法

2013-04-18 #故事会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才合适?不是所谓的三岁 父母别搞错了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才合适?不是所谓的三岁 父母别搞错了

宝宝,幼儿园,时候,父母,孩子,老师,可以上,所以在,照顾宝宝,能做到,让宝宝,霍思燕,和喜,文儿,压力,下子,儿子,亲子关系,叛逆,厕所,大王,大家庭,学会,妈妈,年纪,家庭,宝相,家长,幼儿班,心理障碍

2015-12-20 #短篇故事

别搞错!这样养猪利润高 农民蒙在鼓里真后悔!

别搞错!这样养猪利润高 农民蒙在鼓里真后悔!

饲料,养殖,三农,成本,技能,农民,生猪,猪饲料,玉米,酒糟,发展,乡村,关中,养猪业,原材料,大麦,收益,成长期,比例,设备,过程,高粱,直接购买,不一样,还可以,万象,个人,习惯,仔猪,具体情况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黑与小白 别搞错 这不是黑白配 而是国漫黑白无双

小黑与小白 别搞错 这不是黑白配 而是国漫黑白无双

小黑,小白,灵魂,任务,兄妹,头发,漫画,美女,不离不弃,于彦舒,大有,小可爱,好的,天堂,地狱,世界,主线,主人,剧情,后世,可圈可点,地球,小鬼,所创,情感,故事,曾用名,来头,漫画家,白色

2008-03-28 #短篇故事

孕期「抚摸胎教」表达孕妈妈爱意 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别搞错了

孕期「抚摸胎教」表达孕妈妈爱意 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别搞错了

抚摸胎教,胎儿,时候,情况,方法,注意事项,过程,腹部,宝妈,准爸爸,妈妈,方式,时间,肚子,胎教,胎动,触压,可以用,孕妈妈,就不要,我们的爱,脐带绕颈,千万别,爱来,家有,浅浅,乱摸,和心,孕早期,心得

2016-07-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神话中“魑魅魍魉”是几个妖怪?不是4个 千万别搞错了!

神话中“魑魅魍魉”是几个妖怪?不是4个 千万别搞错了!

魑魅魍魉,妖怪,魍魉,宣公,人们,动画片,大火,坏人,左传,弱水,意思,文字,沙漠,骆驼,神话中,是世界上,帝颛顼,究竟是,千万别,中曾,莫能逢,蔡邕,连那,道来,鲍照,中国,万物,三子,九鼎,出处

2014-12-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 门口插什么也很讲究 千万别搞错!

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 门口插什么也很讲究 千万别搞错!

艾叶,柳条,习俗,地方,柳木,吃粽子,人们,佛教,地区,杨柳枝,门窗,什么也,习惯,依据,别名,吉祥,荷包,小时候,大潮,心愿,来源,教民,散发出,流走,法事,民俗,民间,污秽,理论,理由

2012-01-18 #短篇故事

三国的起点:不是黄巾起义 也不是董卓进京 别搞错了

三国的起点:不是黄巾起义 也不是董卓进京 别搞错了

刘备,孙权,曹操,曹丕,董卓,三国演义,益州,吴王,汉献帝,标志,马超,这个时候,公元,历史,刺史,国号,天下,理由,群雄,荆州,起点,赤壁之战,黄巾之乱,三国故事,割据势力,以史为鉴,三足鼎立,中提,关羽,公孙

2012-03-1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