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军报锐评:基层干部要学会讲故事

时间:2020-02-12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时年20多岁的爱国文青范长江,为探索、追求抗日救国的道路,踏上了一条非凡考察旅行之路

提示:本文共有 21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向贤彪

基层干部要学会讲故事

■向贤彪

我“认识”许多记者朋友,他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时年20多岁的“爱国文青”范长江,为探索、追求抗日救国的道路,踏上了一条非凡“考察旅行”之路。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北至包头,西达敦煌,行程2000多公里。走完这条路,让范长江声名鹊起,其成名作《中国的西北角》一纸风行。在这本书中的5篇系列通讯及后来出版的《范长江报道红军的七篇轶文》中,范长江讲了许多红军的故事,讲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的雄才大略,讲红军将领的英勇善战,讲红军与老百姓的亲密无间……每一个故事都那么亲切感人、情景交融,让人过目不忘。

同样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二战期间,萧乾以《大公报》驻英记者身份,亲历前线,赴莱茵河、柏林、纽伦堡等地采访,结集为《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把血腥战事与深陷其中的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和细节,呈现给渴望了解真相的民众。他在文中写道:“写至此,外面的警报又号叫起来了,声音和炸弹几乎同时到来,这是生死隔一层纸的日子,是壮烈的。”

被称为“人民记者”的穆青,一生都与基层群众血脉相连。他长期在河南农村建立调查研究基地,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他通过夜以继日的采写,先感动自己,再打动别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横空出世,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树立起焦裕禄这个光耀千秋的共产党人的楷模。

徒步重走长征路的记者罗开富,在采访过程中与许多基层群众,结下深厚感情,挖掘了“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讲的3位女红军把“半条棉被”留给群众的故事,感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向广大党员干部讲述了这个故事,旨在说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因为这些感人而精彩的故事,我们记住了那个时代、那些人,也记住了那些讲故事的人。故事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激发人们的情感。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运是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很多人回忆自己的心路历程,小时候母亲伴着烛光在床边讲的故事仍记忆犹新,蕴含在故事里的深刻道理融入生命的血液,成为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说,“阅读最大的收获是记住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故事”。这些故事穿越千年文史风情,记载历史风云变幻,连接古今,启迪当下,为这些优美的故事所触动,必得一睹盛景方物才解心中之渴慕、得雨露之滋润。

正所谓“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民间传说,里面都连缀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讲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故事中有情节,让人易懂易记;故事中有情感,容易引发思想共鸣;故事中有形象,可以伴随人生的旅程;故事中有哲理,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教益。没有一种抽象概念,比细节更有说服力;而再好的叙事技巧,也不能比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

“闻者众,听者从。”是政治思想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所谓“闻者众”,不单是指受众数量的庞大,更意味着舆论宣传对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有效覆盖,消除“空白点”“盲点”;所谓“听者从”,不单是指要让人听得懂,听得进,更要入脑入心,从而激发个体自觉,引导群体行动。当下,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赢得受众、赢得话语权。今天的中国,不缺故事。追梦的故事,改革的故事,发展的故事,民族命运的故事,对外交往的故事,历史文化的故事,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人的兴衰际遇去发掘,通过不同群体去演绎。我们的基层干部都要成为会讲故事的人,用敏锐的眼睛去发掘故事,用深邃的思维去提炼故事,用真挚的情感去讲好故事。通过讲故事,巧妙地呈现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自信;通过讲故事,让官兵都喜爱听我们的鼓动、爱听我们的故事,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鲜明感受就是,故事可以“载道”,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道理、应知应会的规则,转化为鲜明的故事、生动的事例,既接地气、有文气,更见视野、显境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基层干部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一要勤于学习。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打好讲故事的功底。二要深入基层。“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实践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三要改进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讲好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个叫刘光辉的记者从湖南老家被选到新华社江西分社,在那里一待就是28年,足迹遍布江西的山山水水。当年分社有个规定,一年下乡采访超过6个月就能拿到一笔“鞋子补贴”,刘光辉年年都能拿到,久而久之,留下一箩筐穿破的胶鞋。正是他,采写了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的稿件,讲述了当地群众消灭血吸虫的感人故事,让毛主席“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送瘟神》。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军报锐评:基层干部要学会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向贤彪:基层干部要学会讲故事

向贤彪:基层干部要学会讲故事

故事,讲故事,范长江,记者,中国,红军,群众,总书记,江西,习近平,刘光辉,焦裕禄,打动人,才会有,基层干部,一生,人民,人们,人生,分社,功底,听者,思想,情感,有情,老百姓,细节,群体,血脉相连,血吸虫

2020-08-04 #故事大全

基层干部“奇遇记”

基层干部“奇遇记”

基层干部,基层,角色,未解之谜,基层工作,群众,工作,扶贫,共产党员网,都会,不惑,事情,使命,初心,先锋,干部,河流,才能,百姓,经历,工作中,成为一名,若白驹,常自新,孟秋,幸逢,方显,李大,王大,胥兴

2016-11-18 #故事阅读

昆明广大基层干部:守牢思想阵地 讲好基层故事

昆明广大基层干部:守牢思想阵地 讲好基层故事

宣传,习近平,思想,总书记,思想工作,基层,社区,街道,讲话精神,全国,群众,阵地,牛恋村,党建,把思想,品牌,新形势下,故事,昆明,民族,相结合,精神,责任,传播,工作,行动,作为一名,工作会议上,宣传工作,对群众

2009-1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好好学习」基层干部的“加油站”——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

「好好学习」基层干部的“加油站”——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

社区,培训,教学,干部学院,工作,学院,冯爽,社区书记,对话,综合,吉林长春,导师,方面,能力,社区工作者,吉林,学员,干部,总书记,时间,群众,吴亚琴,李立,评估,我们把,长春市,内容,基层,大学,楷模

2017-11-16 #故事会

基层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事迹

基层干部疫情防控先进事迹

工作人员,事迹材料,事迹,个人,事务,机关,宣传材料,公文,文字,本站,范畴,疫情,集体,工作,乡镇卫生院,党政军,先进事迹材料,弘扬正气,应用写作,本单位,整理出,表彰先进

2020-06-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言论」基层干部要讲“土味情话”

「言论」基层干部要讲“土味情话”

群众,基层干部,情话,土味,基层,政策,乡土,党和国家,年轻干部,干部,泥土,深情,群众工作,刘雅婷,子沾,曾强,莫切,新时代,一方水土,一线,习惯,亲切感,书面语,人民,俗语,历练,口号,同频共振,土话,家常话

2014-07-12 #小故事

「民族团结党旗红」从基层干部培养看青海玉树基层党建的“变”和“新”

「民族团结党旗红」从基层干部培养看青海玉树基层党建的“变”和“新”

玉树,基层干部,学院,叶西,玉树州,进步,学员,课程,工作,基层党组织,基层,藏族,李玉兰,民族团结,村里,记者,精神,教育,多那,副部长,名基,干部学院,村民委员会,人生,党员干部,党性,小伙,州委,方面,杂多县

2015-10-15 #经典故事

防疫故事一名基层干部的抗“疫”日记

防疫故事一名基层干部的抗“疫”日记

疫情,工作,花桥,宣传,人员,儿子,全镇,花桥镇,刘卫萍,肺炎,恳谈会,领导,防控,微信群,高新村,党员干部,任务,专业,县委,婆婆,家人,感觉,民兵,群众,通宵,镇长,通知,值班,前几天,各单位

2015-02-2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