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回忆:25年前在烟台农村赶山会 两块钱能买多少零食?

时间:2020-02-29

根据央行公布的消息,第四套人民币虽然是在2018年才正式停止流通,但实际上其中的两块钱纸币很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鲜得一见

提示:本文共有 12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那种绿色的两块钱纸币,但笔者至今仍对它印象深刻,因为退回20多年前,如果手上有这样一张纸币的话,烟台农村的孩子们就会赶上一个收获满满的“山会”。

根据央行公布的消息,第四套人民币虽然是在2018年才正式停止流通,但实际上其中的两块钱纸币很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鲜得一见。当然了,即便能见到的话,也已经买不了多少东西。在超市里,价格低于两块钱的东西,屈指可数。

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两块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在农村的集市和山会上。当时,很多孩子的愿望就是,能从大人那里得到一张两块钱的钞票,作为赶山会的零花钱。

那么,当时拿着两块钱去赶山会,到底能买多少东西呢?笔者就以大约25年前的经历,回忆一下。

(来自央行网站展示的票样)

过去农村商超有限,购物主要靠赶集赶山,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小吃,很多也只是在赶山会这种热闹的场合才有,比如炒田螺(bo lou)、棉花糖、烤肉串等等。

从笔者的经历来看,当时大多数孩子在赶山时是这样一种状态:上午到摊位上逛一逛,路过卖雪糕的摊位——通常是一个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木箱子,里面是用棉被包着的雪糕冰棍,买一根拿在手里,然后边吃边走,再做棉花糖的摊位旁边,好奇的看着白色的糖丝在竹签上越滚越大,等到棉花糖做好,雪糕也吃完了,正好买下来接着吃,用长辈的话来说,叫做“小嘴一时也不闲”。

到了中午,即便在自己村赶山,很多孩子也选择不回家吃饭,一方面是因为当天多半会有外村的亲戚来访,大人的心思都在招待客人上,小孩也没有机会上桌;另一方面是难得手上有点零花钱,正好可以“下一顿馆子”。

所谓的“下馆子”,只不过就是坐在马扎或者板凳上吃点小吃罢了。烤肉串,应该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小吃,点上几个肉串,打开那种玻璃瓶的汽水,再垫点面鱼或者大饼,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是一顿不错的午餐了。

吃过之后,就是下午的听戏看戏时间了。孩子们对传统的戏剧多半不感兴趣,但很享受那种参与其中的热闹气氛。看戏的时候,自然也需要搭配点零食,这时比较常见的就是“炒田螺”和瓜子了。

以上列举的这些零食小吃,当时的价格基本都以“毛”为单位。在笔者的记忆当中,冰棍、冰块都是1毛1个,奶块、雪糕是2毛1个,而4毛以上的,就算是高级雪糕了。赶山的时候,一般的孩子大概都会买2到3根雪糕,大概需要6毛钱左右。而棉花糖和皮筋糖的价格也不贵,大概2毛就够用。

午餐算是赶山会时花费最高的一个环节,当时的烤肉串基本是1毛钱1串,玻璃瓶的汽水1毛钱1瓶,点五六个肉串,加上一瓶汽水,再花两三毛钱买面食,对于孩子来说,一块钱差不多就足够了。

到这个时候,手上的两块钱,通常只剩下两三毛钱了,但这并不影响买“炒田螺”和瓜子。这两种小吃每斤的价格虽然都比较高一些,不过也可以论两买,两三毛钱的量,大概就够听一场戏的了。

这样算下来,两块钱的确能赶一个比较充实的山会。倘若有的孩子能够拿到一张黄灰色的五块钱钞票,那在山会上就算是个“小土豪”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回忆:25年前在烟台农村赶山会 两块钱能买多少零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历“三月三”真热闹 烟台不少村庄都在“赶山会”

农历“三月三”真热闹 烟台不少村庄都在“赶山会”

吴家村,摊位,三月三,作者,十里八村,山会上,农历,村庄,栖霞,村民,桃村镇,秧歌队,表演,然后再,少从,老福山,王懿荣,好的,南拐,小厨子,文化广场,之父,中桥,农民,农村,农活,场景,地方,图片,天公作美

2009-05-21 #小故事

组图:烟台莱阳西留村今天赶山会 好吃的东西真不少

组图:烟台莱阳西留村今天赶山会 好吃的东西真不少

莱阳,摊位,山会上,西留村,北乡,小吃,栖霞,面点,图左,图中,谭格庄,向北,小桔子,榆科,农闲,交界处,农历,农家,时节,口感,咸菜,地瓜,大个,大饼,很甜,方言,胶东半岛,时间段,烟台,民间

2015-10-05 #小故事

组图:过年期间烟台农村的一些常见面食 看看都有啥?

组图:过年期间烟台农村的一些常见面食 看看都有啥?

大枣饽饽,面食,地方,发糕,意义,时候,胶东地区,烟台,称呼,饽饽,在过,有不同,大饽饽,节节高,家庭主妇,东农村,盖上,习俗,一大,农村妇女,亲友,农村,原料,叫法,口味,名称,大锅,家庭,妇女,寓意

2011-04-06 #经典故事

组图:跟着烟台栖霞农村大叔下地 一起去抓“知了”

组图:跟着烟台栖霞农村大叔下地 一起去抓“知了”

大叔,杆子,农闲,一真,农村人,小杨树,节气,胶东地区,七旬,个头,位置,时节,功夫,工具,容器,好手,大马,情况,数量,烟台,栖霞,树林,树干,正合适,瓶子,腰间,过程,介绍一下,准备去,刚开始

2014-10-17 #长篇故事

果园农忙开始前的“小放松” 连续两天栖霞都有村赶山会

果园农忙开始前的“小放松” 连续两天栖霞都有村赶山会

摊位,金山,果农,农忙,农村,天气,村民,胶东,受影响,这段时间,卖衣服,是农村,旺村,舞蹈队,还可以,花开花落,农人,乡镇,人心,会上,农历,分量,时节,套袋,地面,大节,时候,松山,朋友,栖霞

2013-05-17 #短篇故事

记忆:三十多年前的烟台农村 很多家庭都养过长毛兔

记忆:三十多年前的烟台农村 很多家庭都养过长毛兔

烟台,农村,兔子,年代,家兔,家庭,长毛兔,兔毛,长毛,动物,农业,数据,热潮,过程,饲养量,十只兔子,烟台地区,段时间,东农村,有乐,院子里,下子,事情,体型,会用,剪毛,朋友,印象,卖钱,单价

2007-06-14 #故事阅读

黍米粥 做面燕 吃鸡蛋 盘点烟台农村“寒食节”习俗

黍米粥 做面燕 吃鸡蛋 盘点烟台农村“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饽饽,鸡蛋,吃鸡,寒食,高粱,麦子,一大,农村,团子,婆娘,大麦,时间,时候,烟台,泥土,杂粮,村里,栖霞,糯玉米,玉米,粮食,谷物,谷皮,豇豆,黍米,是这个,得大,燕都,再发

2020-08-02 #短篇故事

初春季节逛烟台海阳农村集市 野菜和苗木唱主角

初春季节逛烟台海阳农村集市 野菜和苗木唱主角

集市,土豆,时候,图中,这个时候,东西,摊位,荠菜,苗木,野菜,区的,段时间,白黄,都上,都会,农历,传统,胶东半岛,味道,农村妇女,农民,季节,商品,回味,大棚,徐家店镇,提篮,感觉,烟台,海阳

2014-04-1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