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棉花糖实验后续研究:孩子缺乏“自控力” 根源是家长的“哄骗”

时间:2020-03-09

昨天带孩子去逛超市,看见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4、5岁的小女孩路过儿童玩具区域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提示:本文共有 26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带孩子去逛超市,看见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4、5岁的小女孩路过儿童玩具区域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小女孩看中了一个粉色的洋娃娃,希望妈妈可以买给她。

妈妈对小女孩说:"我们下次再买好不好,妈妈没有带那么多钱,而且家里也有很多这种娃娃,你也没怎么玩。"

小女孩听到妈妈的话,脸色黯淡了下去,说:"可是,妈妈,你上次也说过下次买给我的,为什么这次不买给我呀。而且你还说我乖乖听话在家,你就给我奖励,我都照着妈妈的话做了。"

妈妈似乎是被小女孩的话反问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继续连哄带骗将女孩带走了。

我想,这样的场景很多家长都已经很熟悉了,可能自己小时候也受过这种哄骗,并且承接这种做法,哄骗现在的孩子。

但是,各位任然在用这招哄骗孩子的家长要提高注意了:棉花糖实验后续研究:孩子缺乏"自控力",根源是家长的"哄骗"。

哄骗或许可以暂时稳住孩子,却不利于孩子后天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孩子的自控力。

那么什么是棉花糖实验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在上世界六七十年代曾做过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目的在于考验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经过14年的研究,最终发现:自控力,是影响孩子今后成就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且在后续研究中也发现,自控力是可以被教导和学习的。

那具体棉花糖实验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

米歇尔教授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儿童作为志愿者参与这个实验。研究人员把这些孩子带进房间,这个房间只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一颗棉花糖。

他们告诉这群孩子:"盘子里只有一颗棉花糖,如果现在吃了,那就只能吃一颗,如果等15分钟后再吃,你就会多得到一颗奖励的棉花糖,那你就可以吃到两颗糖了,具体选择由你自己决定。"

研究员说完之后就关上门走了。大概三分之二的孩子在门被关上后几秒就立刻把棉花糖给吃了。不过,也有等一分钟、二分钟以及多几分钟的孩子。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彻彻底底的等了15分钟。

研究员对这群孩子进行了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棉花糖,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成绩更优异,能获得更高的学位,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抗压能力更强,更少地出现例如犯罪、肥胖和吸毒等不良问题。

棉花糖后续实验:父母守诺与否,影响孩子的自控力

在棉花糖实验之后,罗彻斯特大学教授Celeste kidd对这个实验进行细微改变。在将孩子带入实验前多准备了下前奏。

她将孩子分为两组,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着一盒画笔。

每组有一位同事告诉孩子们:"你们可以用这些旧的画笔,也可以再等会,我再去那些新的过来。"

几分钟后,一组的同事带回了全新的更漂亮的画笔,一直的同事对孩子们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的蜡笔。"

同样的情况又重新经历了一遍,这次将画笔改成贴纸。在经过两轮前奏后,kidd将孩子们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是同事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通过的测试的比例要比另一组高四倍。

这个实验证明:父母对孩子信诺与否,影响了孩子的自控力。

当孩子一直生存在"说到做到,不食言"的环境下时,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自控,因为他相信。相反,如果孩子生活在"出尔反尔,连哄带骗"的环境里时,孩子就不会选择自控,他会更加相信先到先得。

因此,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所处环境最主要的因素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安抚孩子,都会对孩子进行哄骗,随口许诺,随意食言。

"你今天好好呆在家,妈妈给你带好吃的。"

"你好好学习,并且考个好成绩,我们带你去玩。"

总之,为了孩子听话乖巧,家长各种诺言轻易应承。但总会有各种借口来为自己轻易许下的诺言买单。而且自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不会记在心里,没什么影响。

空头支票说多了,孩子就不会在信任你,他们会渐渐明白:"忍耐一会就能得到更大的奖励,其实都是骗人的,我不如先及时享乐。"

家长的哄骗会影响孩子的自控力,但是,也不是说孩子的自控力是不能被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在《棉花糖实验:学会自我控制》,米歇尔教授曾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自控——这个人们控制自我感情的能力,其实是可以被教导和学习的。这些都可在后天获得,没有什么是命定的。"

关于孩子自控力的培养,我们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去进行。

第一, 帮助孩子理清情绪,寻找失控的原因有些孩子因为做不好某件事情而失去自控力,他们甚至会捶胸顿足怀疑懊恼自己。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安慰 以自己为例,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在帮助孩子寻找摆脱这种情绪的方法。

我们家长只有帮助孩子弄清楚情绪失控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有效的解决他。如果任由孩子坏情绪下去,可能会造成孩子产生对某件事的厌倦。

第二,5分钟"绿色锻炼"科学表明:5分钟的绿色锻炼是提升自控能力的好方法。

任何走出室外,可以接触大自然的活动都属于绿色锻炼。短时间的爆发比长时间的锻炼更能改善人们的心情。

你可以走出室外,找一片干净或绿色的空间,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散散步或进行慢跑等,都可以让坏情绪溜走,重拾自控力。

第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我们可以和孩子多玩玩考验孩子自控力的一些游戏。比如做迷藏,谁说木头人、三分钟不说话等等。

再这样的游戏中,对孩子的自控力其实是很有考验的。孩子越小越南坚持,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们,多坚持久些,赢的机会就会加大,孩子可接受的等待时间就会边长。

第四,教孩子学会等待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去等待。比如我们要带孩子出去玩,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你等我会,妈妈还没弄好。"

或许孩子刚开始会不耐烦,然后一个劲的催促。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习惯等待,习惯自控。

第五,家长以身作则,将好的自控力传给孩子。有些家长比孩子更没有自控力。孩子一不写作业爸爸妈妈就发脾气。家长从来都是孩子的第一影响着者。身为家长,首要的就是要审视自己是否有良好的自控力。

孩子缺乏自控力,家长要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在生活中过多的哄骗了孩子,导致孩子失去了信任,缺乏了自控。相比于哄骗孩子,其实有更多的方法让孩子乖巧。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轻易许诺,哄骗孩子了。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棉花糖实验后续研究:孩子缺乏“自控力” 根源是家长的“哄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心理学家的两次棉花糖实验 告诉家长孩子的自控力要这样培养!

心理学家的两次棉花糖实验 告诉家长孩子的自控力要这样培养!

孩子,自控力,父母,棉花糖,实验,规则,手机,行为,影响,管理员,精力,写作业,可以通过,玩手机,给孩子,让孩子,大部分,家庭,意义,方面,朋友,榜样,玩具,结果,自制力,集体,发展,做一件事,培养孩子,孩子们

2010-07-28 #短篇故事

心理学家的研究:棉花糖实验 延迟满足对孩子自控力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的研究:棉花糖实验 延迟满足对孩子自控力发展的影响

孩子,自控力,棉花糖,家长,实验,培养孩子,时候,发展,学习上,心理学家,好的,事情,妈妈,延后,时间,步骤,社交能力,需求,训练,诱惑,会比较,到一个,字面意思,如果我们,就需要,对孩子,自控能力,让孩子,上都,还可以

2018-09-13 #小故事

棉花糖实验被推翻:勿入延迟满足误区 培养孩子自控力要这样做

棉花糖实验被推翻:勿入延迟满足误区 培养孩子自控力要这样做

孩子,棉花糖,实验,自控力,蜡笔,内心,环境,父母,麻麻,都会,家长,动力,安全感,成就感,时间,结论,能力,过程,愉悦感,诱惑,为了让,兑现承诺,实验人员,教育孩子,更容易,给他们,空头支票,言而有信,应是,米切尔

2017-03-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棉花糖实验告诉家长的东西 不止是让孩子延迟满足这么简单

棉花糖实验告诉家长的东西 不止是让孩子延迟满足这么简单

孩子,棉花糖,实验,满足感,父母,自控力,家长,让孩子,成年人,能力,结果,培养孩子,给孩子,人生,关系,内心,安全感,需求,情感上,事情,关键,大学教授,妈妈,家庭教育,才能,抗压,朋友,标准,现实,环境

2015-05-14 #故事阅读

“棉花糖实验”告诉你 孩子经不住“诱惑”其实是“意识不同”

“棉花糖实验”告诉你 孩子经不住“诱惑”其实是“意识不同”

孩子,自控力,棉花糖,诱惑,抵抗,安全感,时候,父母,糖果,实验,影响,儿子,小孩,教育,会比较,小朋友,按铃,爸爸,奖励,比别,因为他们,对孩子,说话不算话,先下手为强,信任感,原因,同事,家长,成绩,时间

2019-12-19 #故事阅读

“棉花糖实验”研究表明:别信直觉 自我怀疑才是成功的王道

“棉花糖实验”研究表明:别信直觉 自我怀疑才是成功的王道

棉花糖,时间,思维,孩子,花时间,实验,研究,结果,反应,想法,自控力,米歇尔,学龄前儿童,产品,大脑,本能,公司,奖励,工作,研究人员,沃尔特,幼儿,意志力,文化,才能,扎进,梦想,欲望,饥饿,错误

2015-02-19 #长篇故事

2018长沙六年级读后感作文:《孩子 假如你吃了棉花糖》读后感

2018长沙六年级读后感作文:《孩子 假如你吃了棉花糖》读后感

棉花糖,作业,假如你,孩子,艾瑞,时间,自控力,乔辛,乔纳森,沙达,再怎么,爷爷,目标,电脑,这本书,咨询师,演说家,壳牌石油公司,好朋友,花旗银行,个人,作品,代表作,人生,先别,做作业,全球,办法,学生,天原

2020-08-01 #小故事

平常偷懒未来打脸 棉花糖实验告诉你 延迟满足才能过好一辈子

平常偷懒未来打脸 棉花糖实验告诉你 延迟满足才能过好一辈子

孩子,棉花糖,生活,人生,惰性,事情,本质,工作,过程,研究人员,自我控制,大学生,成就,时间,社会,结果,自控力,能力,实验,认同,之光,姜思,米歇尔,更容易,好一,价值,命运,内心,半径,原因

2012-01-2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