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焦点访谈丨疫情出现后 他们在实验室中是这样过年的

时间:2020-03-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科技研发攻关,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强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

提示:本文共有 26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来源:央视

原标题:焦点访谈丨疫情出现后 他们在实验室中是这样过年的

在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们一直在与病毒赛跑,这其中就包括一支高质量的科研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科技研发攻关,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强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疫情发生以来,一批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从分离病毒到建立动物模型,努力了解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的全貌,寻找与之较量的科学方法。最近,记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了采访,看看他们是怎么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的。

任丽丽,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员。疫情发生后,为了尽快找到造成这次疫情的元凶,任丽丽和她的团队一直在紧张地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原体鉴别实验室副主任任丽丽说:“我们团队里的人可能在实验室里面,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个月。因为我们病原所是要打前战,第一波的战斗我们必须得把它完成。”

任丽丽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一场战役,尽快找到这次疫情的致病病原,是赢得这场战役的第一步。

按照科学的做法,明确传染病的病原要由不同单位的科研人员背对背开展实验查证,然后将各自的检测结果互相印证。历时5天5夜,任丽丽所在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交予的平行检测任务,经过与其他科研单位检测结果的相互印证,确定导致武汉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致病病原是一种未知的、不同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的新型冠状病毒。

任丽丽说:“对于人类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对于这种病毒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去回答,对它还不是很清楚。比如我们想知道的,它在人群里流行了这么长时间,它有没有变化?它这种变化对未来的传播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变化会不会导致更重的疾病?我们正在努力做这一块的工作。”

然而这个确定致病病原的过程十分复杂,首先科研人员要从患者的痰液、肺泡灌洗液等样本中,分离出新冠病毒的毒株,但是病毒分离的工作并不容易。

成功分离出的新冠病毒,病毒大小都是纳米级的,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后,才能看到它的样子。而分离病毒的过程,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任丽丽说:“我们临床医生帮助把病人的样本提取出来,包括像我们肺(泡)抽出来的这个灌洗液,然后取的咽拭子,病人咳出来的痰液,因为在临床上可能是一个一个的病人。但是在实验室的话,我们接触到的就是一堆样本,你要把这个样本接到细胞上。所以风险还是有的。”

病毒分离的工作意义重大,它为研究疫情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任丽丽说:“因为病毒分离出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分离出来以后这个病毒还能在敏感动物身上引起同样的症状,再从动物身上再把它分出来,你能看到这个病毒,这才是(科赫法则)一个完整的链。所以病毒分离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用病毒做新的药物的筛选,去做疫苗的评价,去制备一些抗体,后续的科研工作都得需要它,所以它的意义是很大的。”

对于病原确认,国际上要求有完整的验证链条。首先要从患者提供的样本中分离出致病的病毒,再将病毒植入健康动物体内,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接下来要从实验发病的动物模型中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病毒,完成以上步骤,并得到确实的证明,就可以确认这次疫情的致病病原。

分离出病毒后,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要建立动物模型。这项工作就是由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鲍琳琳所在团队承担的。2003年SARS疫情暴发的时候,鲍琳琳就参与了抗击SARS疫情的科研工作,如今她又承担起抗击新冠肺炎的科研任务。

鲍琳琳工作的实验室内与外界有-100Pa的压力差,长时间在负压环境下的实验室内工作,对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感染性疾病研究平台主任鲍琳琳说:“我们这个实验室跟外面压差是比较大的,进入实验室的那个感觉是会有缺氧,然后在实验室待的时间久了,就是像人上到高原,但是你人上到高原的时候,有很多人是去游玩,但我们这是工作需要,长时间都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曾经我们有一个所长,她在里面待的时间太久了,SARS的时候,就是耳朵会听不见,这么多年了她有一只耳朵一直也是听力没有再恢复。”

虽然这些工作中的风险和压力,鲍琳琳从来没有跟家人提及。但也只有家人的支持,才能让她安心投入工作。

鲍琳琳说:“有一些东西也没有办法跟家人交流,可能更多想的是抓紧把这个任务完成,当时想的就是我们在实验室里面多努力一分,前线的医护人员或者是病人就有可能多一丝希望。”

此次疫情,我国在短时间内分离并确定病原,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中国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中方采取的措施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研究人员发现,目前临床检测新冠肺炎,除了用CT影像学检查外,更多的是用核酸咽拭子检测的方式。由于采样难度大等原因,不仅容易影响核酸的检出率,而且核酸检测的取样对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也比较大。

任丽丽说:“核酸检测方法实际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说百分之百都能做出来,因为如果病人潜伏期非常长,他来的时候病毒在这个位置就复制的很少很少,做病毒的核酸,虽然快,但是它也有检测灵敏度的一个下限。大家说明明CT都有变化了,为什么我这儿还做不到呢?这个是有可能的,还是那个问题,你取的这个样本里面到底有没有,有多少,直接影响到检测的结果,所以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那在病毒学诊断当中,实际上就不能完全依赖于一种方法。”

针对核酸咽拭子检测受取样等原因影响检出率,容易发生漏诊等情况,任丽丽所在的科研团队用半个月的时间,研制了化学发光法血清抗体检测试剂,这种检测方法是抽血,通过血液检测,这样不仅能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而且可以批量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目前这种血清试剂正在进行注册审批,很快将应用于临床。

同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战斗,科研人员一直没有停止。目前一些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六种疫苗也正在通过动物模型评价中。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加快研发步伐,依靠科学最终将战胜疫情。

今天大家看到的,只是从北京到全国各地众多科研团队中的代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都投身到了这场战“疫”中,努力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从科学的途径去认识、了解病毒,并寻找克敌制胜的办法。他们更是在与时间赛跑,因为早一天,哪怕是早一小时获得科研突破,就会有更多生命被挽救,就会有更多病患康复,并会直接减轻前方医护人员的压力与威胁,为最终胜利带来希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焦点访谈丨疫情出现后 他们在实验室中是这样过年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焦点访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答卷

焦点访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答卷

疫情,患者,中国,防控,武汉市,肺炎,白皮书,习近平,救治,武汉,重症,行动,施策,全国,医院,历程,总书记,湖北,精准,崔志强,人民,国家,床位,方舱,阻击战,国际社会,肺移植,中共中央政治局,同舟共济,常务委员会

2018-01-12 #小故事

「万众一心 防控疫情」爱心守望情暖赣鄱 焦点访谈丨治愈出院!听听他们背后的救治故事

「万众一心 防控疫情」爱心守望情暖赣鄱 焦点访谈丨治愈出院!听听他们背后的救治故事

小吴,医生,卢先生,患者,医院,金银,救治,情况,病人,肺炎,上海,疾病,科学,新型冠状病毒,医疗队,身体,过程,问题,医护人员,疫情,女士,文章,武汉市,症状,肺部,工作,检查,倪正,赵建平,肺功能

2020-03-17 #故事大全

央视《焦点访谈》再次报道武汉这个社区

央视《焦点访谈》再次报道武汉这个社区

社区,疫情,营北社区,居民,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人员,返汉,工作,防控,赵峰,小区,干部,方式,老人,生活,焦点访谈,阵地,管控,秩序,生活物资,社区工作者,疫情形势,武汉市硚口区,全国,买菜,买药,儿女,内防,出入证

2013-09-30 #故事阅读

央视《焦点访谈》:民警陈升浩与妻子的战“疫”故事

央视《焦点访谈》:民警陈升浩与妻子的战“疫”故事

陈升,刘昌,妻子,时候,疫情,工作,大智街派出所,地方,家人,岗位,武汉,民警,病床,隔离,居家隔离,区的,工作人员,武汉市公安局,中心医院,中不,分局,人员,一线,共渡难关,周边,医院,医生,包菜,力量,初心

2018-03-17 #经典故事

关键时 出好力 解难题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武汉抗疫平凡英雄

关键时 出好力 解难题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武汉抗疫平凡英雄

汪勇,田霖,疫情,武汉,医院,社区,工作,医护人员,志愿者,防控,一线,全国,方舱,民警,金银,海鲜市场,社区书记,华南,居民,护士,未婚妻,百姓,问题,服务,不要钱,先进个人,江汉开发区,冲锋衣,分局,医疗队

2019-09-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站在对抗新冠病毒的前线 这位登上《焦点访谈》的医生有话

站在对抗新冠病毒的前线 这位登上《焦点访谈》的医生有话

余昌,病毒,快手,医生,病人,短视频,病情,网友,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患者,武汉,病床,状况,疫情,结果显示,肺部,胸闷,身体,作为一个,我总是,才是真正,隔离治疗,力强,平特,医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来源,专家组,主治医生

2020-09-15 #短篇故事

焦点访谈丨0 1 4……几个数字带你了解科学家座谈会

焦点访谈丨0 1 4……几个数字带你了解科学家座谈会

科技创新,总书记,习近平,科学家,发展,科学,人才,问题,突破,中国,科技,精神,领域,国际合作,疫情,我国,科技工作者,人民,关键,国家,技术,核心技术,过程,攻关,基础研究,座谈会上,关键问题,历史性,大事,导向

2016-09-23 #小故事

《焦点访谈》讲述3位武汉人的战疫故事:致敬平凡英雄!你们奋战的样子 真美

《焦点访谈》讲述3位武汉人的战疫故事:致敬平凡英雄!你们奋战的样子 真美

汪勇,疫情,医院,田霖,社区,武汉,医护人员,志愿者,工作,防控,全国,方舱,金银,海鲜市场,华南,护士,未婚妻,风险,肺炎,问题,不要钱,先进个人,江汉开发区,数字,值守,代表,一线,冲锋衣,分局,医疗队

2018-03-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