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二胎政策遇冷 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时间:2020-03-17

2016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786万,比2015年的1655万只多了130多万,距离专家预测的2000万以上人口出生预期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俺们大东北的黑吉辽,实现了负增长

提示:本文共有 24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二胎政策出台两年,曾经宣称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后,中国人口将再迎一次爆发式增长的专家,遭遇了尴尬的“打脸”局面。

2016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786万,比2015年的1655万只多了130多万,距离专家预测的2000万以上人口出生预期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俺们大东北的黑吉辽,实现了负增长。

专家对此的解释是才开放一年,大家在心理和情感上还没有准备好,到了2017年出生率自然会大大增加。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全国人口出生情况,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去年同比减少了63万人,新生儿和出生率呈现双下降。

看到全面开放二胎并没有对提升人口出生率起到应有的调解作用,估计专家也很郁闷,总不能再说大家都在怀孕,然后等着2018年再冲击一下人口爆炸式增长吧?

其实不需要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们已经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二胎政策开放后,人口出生率遇冷的种种迹象,好多符合生育条件的朋友都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不生。“你说生我就生,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我一个朋友开玩笑说。

如果有人还记得刚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所遭受到的强大阻力,很多夫妻宁可扒房子牵牛倾家荡产也要生,就可以对今天大家的冷静感到差异: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觉得二胎是种福利了呢?

▎第一大原因,是人们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

在独生子女政策推行的20多年中,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西方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生儿育女的欲望越低。

另外,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养老模式被打破,父母已经习惯了靠自己养老,不再认为那是孩子的必然责任,“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种观念逐渐失去了市场。

▎第二个原因,是女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好忽悠了。

当社会上依旧默认带孩子是妈妈的事,如果选择生二胎,一个家庭中依然是需要女人放弃事业的上升期,若干年后重返职场的难度大大增加。

女人们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明白生育后代对于女人的意义永远不同于男人,这不是一倍的增加生活压力,是成倍的、以几何级数的增加。

而且有些男人生二胎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社会上和家庭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女人们不再希望自己为了成全这种落后思想而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

▎第三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生活成本和养育成本在不断增高。

有人曾经计算过,在当前的中国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大致需要65万——200万人民币,更别说结婚成家之后的房子问题了,更是一笔完全没有上限的花费。

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让我国的养育体系完全向奢侈品化趋势转移,这种奢侈品化不仅仅是指物质方面,还有精力和情感等方面,“多口人不过等于多加一双筷子”的传统思想已经式微,即使有人企图不按照这种奢侈品化的方式来教养孩子,也会面临巨大的周边压力和不友好的市场环境,最终形成强烈的生存焦虑。

有数据证明,假如一胎的抚养成本是1,那么两胎的抚养成本是1.6。当一个家庭中,六个成年人(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父母)已经把所有财富和精力都用在一个儿童身上时,这会让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显得更加望而生畏。

▎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身体问题、年龄问题导致的生育难度,都令一些人对二胎抱有谨慎态度。

当然现在国家已经在陆续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正如很多人戏言,“以前是多生孩子要罚款,估计以后不生孩子也得罚款了”。

但很多人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高昂的生活成本,日益加重的教育负担,需要每个人自己去默默承受。

很多人说:“现在敢生二胎的,都是真的勇士”。但即使如此,生育率依旧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更多有机会生二胎的人,都放弃了机会。

我看过一个关于为什么生育率下降之后,就很难再提升的资料,其中的观点认为:

现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没有经历战争或者极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给予什么鼓励生育的政策,都几乎没有效果。

从来没有一个政策方向,不论意识形态,无视政治制度,不管贫穷、富有、腐败或者廉洁,在任何条件下,由任何执政者,都没有成功过!这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从来没有有效过。

因为低生育率会造成养育成本的增加,而鼓励生育的政策只能继续加剧养育市场的奢侈品化,进而降低未来的生育率。

这就是西方鼓励生育的政策比我们更健全,但出生率依旧持续低迷的原因——在养育成本并不会真正降低的情况下,人们并不会为了得到生育的一点好处就选择做父母。

文章认为,真正对促进高生育率有效的手段只能是平价哺育和教育市场的大量存在,如果人们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歇斯底里的压力”,才会心甘情愿地选择生育二胎或者多胎。

而我们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选择生二胎,就是因为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感受到了“歇斯底里”的压力,房价、教育成本、倾注的时间精力,都像一个大老虎在身后紧紧跟随,要了孩子就无法确保父母的生活可以维持理想的水平,孩子和父母争夺生存空间。

大家不是不喜欢孩子,只是被养育一个孩子背后需要承受的巨大经济和情感压力吓倒了。

所以,与其劝说大家生二胎的种种好处与光荣,不如努力让人们生活过得更好,养育孩子不再那么艰难,让生存的成本降低到合理的程度。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来看,二胎出生率下降大概令人沮丧,但是从个体来说,这是一种务实的表现。

对于成为父母,人们可能永远无法进行超前的行为培训。

不过如果更多人对此秉持了基本的敬畏心理,谨慎做出自己生命中的重大选择,这到底不是一件坏事。

当然如果抛开以上这些因素,假如我们具备足够充足的条件,养育二胎也是不错的选择。给独生子女一个陪伴成长的手足,将来一起分担赡养老人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到底生不生二胎,还得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定。只有在明了利弊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图文来自网络

谢谢作者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转角咖啡店)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二胎政策遇冷 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产经故事】+生二胎的痛苦经历

【产经故事】+生二胎的痛苦经历

妇产,顺产,医生,宫口,宝宝,孩子,产房,国家,受点,感觉,时间,麻药,二胎政策,医生说,我当时,非常厉害,作者,做手术,婆婆,念头,小时,时候,文章,男孩,精彩内容,通知,频率,了几个,不正常,叫出来

2020-04-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开放二胎政策以来 新生儿宝宝数量不升反降?听听大家怎么说?

开放二胎政策以来 新生儿宝宝数量不升反降?听听大家怎么说?

孩子,家庭,情况,二胎政策,大宝,大部分,新生儿,父母,网友,生活,宝妈,教育成本,贝贝,全年,双方,工资,幼儿园,时间,经济,经历,花销,奖励,教育,会影响,孩子教育,经济条件,多育儿,了房,男孩女孩,第一时间

2007-07-02 #故事大全

探讨出生人口数量对二胎政策的影响

探讨出生人口数量对二胎政策的影响

数量,政策,出生人口,指标,方面,影响,研究,中国政府,人们,主力军,人口统计,孩子,女性,地位,家庭,意愿,教育资源,新生儿,现实意义,社会福利,程度,变化,90后,80后,二胎政策,以及其他,人口结构,以及对,指的是,国家和地区

2024-01-30 #综合

如何看待二胎政策全面开发后网络上狂转的狼和羊的故事?

如何看待二胎政策全面开发后网络上狂转的狼和羊的故事?

评论,人口,如何看待,二胎政策,网络上,狼和羊的故事,国家,奴隶,孩子,广告,成本,红利,问题,苦日子,资本家,劳动,人口红利,匿名用户,建一,宫下,羊之歌,向王,世界,中原,先用,人们,互联网,价值,位置,全凭

2020-06-17 #长篇故事

关于生二胎的经典语录 生二胎的笑话段子

关于生二胎的经典语录 生二胎的笑话段子

段子,二胎政策,时候,学校,家长,孩子,笑话,放开二胎,向我开炮,唐僧,多大,山下,不一样,丈母娘,主意,头胎,周岁,关系,孙子,妈妈,学生,小舅,小区,巨响,弟弟,悟空,感觉,我行,政策,道理

2017-08-22 #短篇故事

关于生二胎的经典语录 生二胎的笑话段子

关于生二胎的经典语录 生二胎的笑话段子

段子,二胎政策,时候,学校,家长,孩子,笑话,放开二胎,向我开炮,唐僧,多大,山下,不一样,丈母娘,主意,头胎,周岁,关系,孙子,妈妈,学生,小舅,小区,巨响,弟弟,悟空,感觉,我行,政策,道理

2013-11-26 #小故事

转关于二胎 我只说一个羊

转关于二胎 我只说一个羊

政策,放开二胎,凭什么,故事,学校,小孩,经济,资源,二胎政策,什么时候,中国,医生,台湾,工具,操蛋,收入,时候,王八,特马,生小孩,粮食,贡献,质量,问题,部门,生活,计划生育办,这个东西,卢俊,建一

2020-05-10 #小故事

转关于二胎 我只说一个羊

转关于二胎 我只说一个羊

政策,放开二胎,凭什么,故事,学校,小孩,经济,资源,二胎政策,什么时候,中国,医生,台湾,工具,操蛋,收入,时候,王八,特马,生小孩,粮食,贡献,质量,问题,部门,生活,计划生育办,这个东西,卢俊,建一

2020-06-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