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夷陵之战时蜀吴两国难得反目成仇 曹魏为何不趁机伐吴?

时间:2020-03-20

在这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都是一把大火

提示:本文共有 22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导读: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在这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都是一把大火。刘备在称帝三个月后就迫不及待的率领大军征伐东吴,攻城掠地威猛至极。东吴非常的被动,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打算向刘备割地请降。那么好容易看到对手孙刘两家窝里反,曹魏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趁机和蜀汉夹击伐吴?是曹魏无人看出这么明显的良机吗?非也,是曹丕的格局不够。结果坐失良机,统一大业延误了几十年。

夷陵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10月,也就是刘备出兵伐吴的前一年曹丕受禅代汉自立建立魏国。改元黄初,国号魏。曹丕在三国之中抢先登基,第一个称帝。公元221年4月汉中王刘备假惺惺的在群臣劝进下称帝,改元章武国号汉。同年七月,刘备不顾群臣反对率领大军出征。东征吴国刘备虽然打的是为二弟关羽复仇的旗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刘备意在荆州。

关羽兵败身死荆州丢失后,曹丕的谋臣关内侯刘晔已经成功预测到刘备一定会在近期出兵伐吴。所以刘晔建议曹丕早做准备,在这场孙刘两家翻脸的时刻谋取利益最大化。可以说如果曹丕按照刘晔的推测认真准备的话,也许三国并立的局面在一开始就会被曹魏打破。

《三国志》记载: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果然刘备称帝后出兵伐吴,打算复夺荆州。 所谓哀兵必胜,蜀军进展迅速出三峡攻取大片吴国领土。吴国大惊,一方面向刘备提出割地求和;另一方面向曹魏称臣并提出派儿子孙登为质子前往洛阳。孙权上表称臣在魏国掀起轩然大波,关内侯刘晔坚持认为孙权称藩不过是权宜之计不可相信。

刘晔对战局有着惊人的预测和掌控力,他认为应该联蜀灭吴。当曹魏众臣表示伐吴可能会引起孙刘再次联手的疑虑时,刘烨表示:“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也就是说根据刘晔的推测,刘备不会因为曹魏的介入而改变攻伐吴国的初衷。

一直以来都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这次难得孙刘窝里反对曹魏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从后来曹丕伐吴的实际效果看,曹魏绝对有灭吴的实力(如果不是军中瘟疫,早就攻破江陵)。所以刘晔建议从东部出兵切入东吴的腹心之地,让吴国在东西两线首尾不能相顾。

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

面对孙吴象征,曹丕的选择

可以说这次刘备伐吴是三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机会,因为除此之外都是曹魏在东西两线共同对抗蜀吴两国。如果此次曹魏出兵一战灭吴(哪怕是和刘备分享吴国),那么注定曹魏会统一天下也说不定。因为曹魏一旦灭吴长江天险控制在手中,就单凭庞大的国力慢慢耗也会耗死蜀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如22年前的官渡之战。当时曹操和袁绍对峙,田丰建议袁绍在曹操攻击徐州刘备的时候从背后出兵伐曹。曹操势必首尾不能相顾,再加上南方的刘表、东吴的配合曹操肯定会元气大伤。如果袁绍和刘表、江东孙吴共同灭了曹操,则袁绍可以一统北方。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袁绍没有听。不但没听,当曹操灭掉刘备再无后顾之忧的时候袁绍反而要兴兵伐曹。

而此次刘晔建议曹丕在孙刘两家激战之时,从吴国背后下手既无风险利益又大。可以说和20多年前田丰的建议如出一辙,可惜曹丕如同当年的猪队友袁绍一样拒绝了联蜀伐吴的建议。果然夷陵之战后,孙权翻脸再也不提质子的事情。这下曹丕才兴兵伐吴,已然错失了最佳机会不了了之。

曹丕没有再夷陵之战时出兵东吴措施统一良机,让三国对峙局面延续了40多年

很多观点认为曹丕此次不出兵是因为他刚刚篡汉着急平定内部,其实这个大可不必。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天下已经渐渐习惯了政出曹门。忠诚汉朝的势力不是没有,但是由于没有兵权也不可能翻出什么大的浪花。江山是曹操打下的,文臣武将都是忠于曹家的既得利益者。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虽然曹丕年轻没有曹操的威望,但是曹丕通过称帝建国让关东世家大族和沛谯勋贵集团都得到了利益。统治基础稳定,所以曹丕此时出兵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原因就在于曹丕毕竟还年轻,过于详细孙权的投诚。可惜他对孙权这种翻脸不认人的嘴脸是后来才认识到的。夷陵之战彻底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大败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刘禅彻底在益州休养生息准备北伐;东吴拿回了战略要地荆州,依托长江天险北拒曹操;曹魏失去了灭吴的机会。

等到北方军队再次越过长江灭吴已经是五十多年后了,当时已经是司马氏篡位建立的西晋了。曹魏末年司马昭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是依然不敢篡位。为什么呢?就是威望不足,所以司马昭为提高军功和威望才发动了灭蜀之战。灭蜀后,司马氏才凭借灭国大功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所以追本溯源曹魏灭亡的诱因就在曹丕这里呢。

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加入夷陵之战,吴国必灭。有灭国之功,曹魏的势力必然大涨。民心、军心的忠诚度肯定会大幅上升,一旦灭吴蜀汉还会存在多久?即使曹魏和蜀汉分割东吴的话,至少曹魏占据大半领土。这样曹魏对蜀汉就会形成以全局对一隅的局面,类似历史上宋灭蜀、大明王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一样可以取得全国的统一。以全国之力攻伐蜀汉,再易守难攻也不行。这样推测的话我们不敢说司马氏没有篡位的机会,至少篡位没有那么容易。如下图所示:大明王朝以全国之力平定盘踞在四川的明夏政权还不是一鼓而下。

小结:

综上所述,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建议趁孙刘两家夷陵之战时伐吴。不但错失了灭吴的大好机会,而且为曹魏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夷陵之战时蜀吴两国难得反目成仇 曹魏为何不趁机伐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若刘备没有打夷陵之战 那之后的诸葛亮可以击败曹魏吗?

若刘备没有打夷陵之战 那之后的诸葛亮可以击败曹魏吗?

刘备,荆州,吴国,夷陵之战,魏国,蜀汉,孙权,蜀国,张飞,诸葛亮,陆逊,东吴,基业,损失,战斗,聊一聊,万大,关羽,刘备之,司马懿,大都督,三大战役,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事实,二弟,伤筋动骨,军队,发兵,危机

2007-12-12 #长篇故事

诸葛亮作为刘备智囊 襄樊之战为何不救关羽 夷陵之战为何不出战

诸葛亮作为刘备智囊 襄樊之战为何不救关羽 夷陵之战为何不出战

刘备,关羽,诸葛亮,襄樊之战,荆州,襄樊,汉中,战争,汉中之战,错误,曹操,益州,隆中对,策应,北伐,战略,情报,政权,孙权,诸葛瑾,胜利,俘虏,天下,时候,时间,扩大了,于禁,吕蒙,孙权派,庞统

2012-02-22 #经典故事

蜀汉最有争议叛臣是谁?曾助刘备斩杀夏侯渊 夷陵之战却投降曹魏

蜀汉最有争议叛臣是谁?曾助刘备斩杀夏侯渊 夷陵之战却投降曹魏

黄权,刘备,孟达,蜀汉,人士,益州,先主,笔者,三国志,小说,归途,本土,集团,刘璋,王累,黄崇,小说作者,夷陵,后人,家人,隔断,刘主,吴兵,程畿,裴松之,魏师,人才,和黄,同僚,历史

2008-12-17 #故事大全

夷陵之战刘备几乎损失全部主力 孙权为何不乘机吞并蜀汉?

夷陵之战刘备几乎损失全部主力 孙权为何不乘机吞并蜀汉?

孙权,刘备,曹丕,蜀汉,夷陵之战,进攻,东吴,实力,赵云,魏延,局面,永安,西川,长江,孙权想,万大,冯习,吴蜀,张南,文臣,王平,罗宪,葛亮,诸葛亮,陆抗,马良,马岱,使者,人马,一口气

2009-12-26 #故事会

夷陵之战 刘备败走白帝城 孙权为何不趁机灭掉刘备?

夷陵之战 刘备败走白帝城 孙权为何不趁机灭掉刘备?

刘备,东吴,孙权,陆逊,关羽,曹丕,蜀汉,曹操,乘胜追击,机会,关羽死,和蜀汉,刘备之,张飞,拉得,诸葛亮,上都,不一样,好兄弟,历史,三国演义,主力,中心,乘胜,军队,分歧,刀子,动作,劲敌,后路

2012-05-09 #短篇故事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 孙权集结兵力迎战 为何刘备不带孔明出战?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 孙权集结兵力迎战 为何刘备不带孔明出战?

刘备,孙权,曹军,称王,孔明,蜀国,城池,兵马,将领,大臣,领地,进攻,发动战争,战争,荆州,赵云,这个时候,东吴,借口,势力,实力,心思,时间,江陵,这番话,全部都,才发动,没有必要,没有带,真的是

2008-06-18 #故事会

刘备夷陵之战如何脱险的 陆逊为何不乘机追杀灭掉蜀国

刘备夷陵之战如何脱险的 陆逊为何不乘机追杀灭掉蜀国

刘备,陆逊,东吴,吴军,赵云,刘备军,荆州,曹丕,诸葛亮,乘胜追击,命令,地区,老人,营寨,关羽,刘备才,朱然,诸葛,不计其数,八卦阵,兴兵,大军,地方,时候,白帝城,老者,蜀汉,计策,分析,为何不

2007-08-25 #故事阅读

深度|夷陵之战 刘备近乎全军覆灭 为何陆逊不趁机灭蜀?

深度|夷陵之战 刘备近乎全军覆灭 为何陆逊不趁机灭蜀?

荆州,刘备,孙权,蜀汉,陆逊,孙吴,损失,军队,吴军,曹丕,夷陵之战,吴国,地区,建议,形势,政权,蜀国,问题,刘晔,压力,夷陵,是非,白帝城,白帝,西川,魏军,刘备伐,吕蒙,诸葛亮,魏蜀

2007-12-3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