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战“疫”故事」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苏晓燕:这个娇小的“大白”让人很暖很安心

时间:2020-03-24

这张照片中的主人公叫苏晓燕,是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名成员

提示:本文共有 2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月28晚,正在黄冈救治患者的医疗队成员,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白色的被子,白色的隔离衣,蓝色的口罩,像是电影里的“大白”,只有一双手和一双眼睛露在外面,低垂的肩膀显得很疲劳,但那双眼睛却笑得弯弯,充满了喜悦。

这张照片中的主人公叫苏晓燕,是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中的一名成员。这一天,她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1个小时了。而这张照片,只是她连日来劳碌工作的一张缩影。

从医26年,她始终冲在护理第一线

1月25日,大年初一,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刻。然而疫情当前,泰安市从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选派了8位医护人员紧急飞往湖北,驰援当地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

早早写下请战书的苏晓燕,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从非典到H7N9禽流感,再到新冠肺炎,作为一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26年的医护人员,泰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苏晓燕,一直都冲在护理的第一线。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到达武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钟,淅淅沥沥的雨水让这里更增添了几分冷清。但是医疗队的成员们都无暇顾及这些,又坐上了大巴,连夜赶往黄冈。

凌晨3点,终于到了黄冈。短暂的休息后,早上7点,他们已经起床准备培训。

因为是第一批医疗队,很多工作都要从零开始。没有正式收治病人之前,苏晓燕负责物品的归类和消杀。

物品归类,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物品杂、乱且不说,连货架都没有,放在地上占用空间大,堆在一起又耽误后期使用。面对这种情况,苏晓燕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收纳箱,把物品分类放置,再一层一层摞上去,既节省了空间,又能让人快速找到物品。

在整理中,苏晓燕还发现,装吊瓶的瓶套不够了,她就随手用绷带制作成“瓶套”,解决了燃眉之急。

就像苏晓燕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问题,不慌张、不抱怨、积极解决的精神,让医疗队顺利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迎接患者的准备。

这个“大白”,不太高大却让人很安心

1 月 28 日,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始收治病人。苏晓燕被分到了重症组,成为重症组3组的组长。“每天精神高度紧张,最长的时候连续工作21个小时,回宿舍时都是凌晨5点钟了。”苏晓燕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的患者,除了用药、吸痰、翻身等,没有家属照顾,护理人员还要还需要帮他们配药、喂饭。

“在护理岗位上待久了,病人们的心情,我特别理解。”苏晓燕说,面对疾病的恐惧,有一些患者会焦躁不安,会过度紧张,也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别怕,有我们在呢。”这是苏晓燕对患者说过最多的话。

患者看不到她的面容,却能看到她那双眼睛,亮亮的,传递着镇定和爱的力量。

但是患者不知道的是,这位在他们面前坚毅、勇敢、乐观的护士,其实在一开始收治患者的时候,曾经因为见了太多生死离别的场面而整夜失眠,只能靠药物入睡。

既然做了组长,就要以身作则,担负更多。苏晓燕负责协调全组护理工作,护理病人之余,还要统筹管理物资、药品、仪器设备。

在医疗中心,常常会看到这一幕:一个个子小小的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提着一袋袋医疗废物去存放,那些医疗废物,甚至比她的身体还要大。她步子不大,行动也谈不上矫健。可是没有人会笑她,反而会觉得,她的背影,显得如此高大。

等到完成一天的工作,交接完毕,这个个子小小的“大白”,又会把这一天产生的垃圾带走。每次上班都是如此,从未间断。

这个“大白”就是苏晓燕,有她在,让人感觉很安心。

紧张的工作,口罩常常是湿透的

治疗的一线,就像是在战场,永远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到来。

2月12日这一天,是一个很温馨的日子:11床的老人的生日。

没有家人陪在身边的老人,一大早,就收到了一份简单而珍贵的礼物——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

原来,苏晓燕他们一早就知道了老人的生日,为了让他在与病魔搏斗的当下,多一些温暖的力量,他们就为老人送上了这碗面条。

“您慢慢喝,忙完今天的工作,我们来给您过生日。”苏晓燕对老人说。只是这个小小的承诺,却被突然的情况打断了。

6床的病人,拔了气管插管好几天了,突然出现了心衰、呼吸困难的情况,苏晓燕赶紧做准备工作,连接呼吸机管道,操作机器,给患者用上无创呼吸机。

4床的病人又出现了情况,苏晓燕根据患者的病情,赶紧为患者准备气管插管,连接了呼吸机管道,随后病人又出现了休克,又要开始对其进行大量补液.....

一直忙到交接班,苏晓燕和同事们都还在紧张救治着。

后来,两个患者的情况稳定下来了,医护人员们,却累得几乎要虚脱了。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防护靴,戴着护目镜、双层口罩的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奔跑、操作中,衣服已经快被汗水浸透。

呼出的气体遇上护目镜,变成了冷凝水,混合着汗水又流下来,在被雾气模糊的镜片上,淌出一条条路径,一低头都能流出水来。

“里面的口罩也经常是湿的,有时候水都会流到嘴里来。”苏晓燕打趣道:这样不喝水也不渴了。

工作很苦,但她总能发掘里面的甜

不敢喝水、不能上厕所,每天被高浓度的消毒液呛地眼泪直流。这是每一位疫情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写照。对苏晓燕来说,每天最幸福的,就是在污染区脱下防护装备的那一刻。

“防护服是不透气的,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常常是贴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苏晓燕说,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冻得人浑身直打哆嗦。穿了两层衣裤,脚还是冰凉冰凉的。

因为长时间戴口罩,面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痕迹,还有鼻梁、耳朵,摘下口罩的瞬间疼得直抽气。

刚开始做消杀工作的时候,由于高浓度的消毒液刺激气道,引发咳嗽,造成了她压力性尿失禁。

作为一个有着26年护理经验的“老医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苏晓燕经常总结救治、护理工作,力求发现更简单、有效的工作方法。在隔离病房的工作中,她还积极创新,申报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面对困难,苏晓燕总是能乐观面对,说累的时候少,说开心的时候多。

“今天有一位患者康复转科了,真替他开心。”

“今天收到了我们医院寄来的食品和防护用品,太激动了。”

“今天5床的病人能下床了,太高兴了。”

工作很苦,但她总能发掘里面的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战“疫”故事」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苏晓燕:这个娇小的“大白”让人很暖很安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乡村爱情》宋晓峰5大绯闻对象:杨晓燕苏玉红上榜 哪个最漂亮

《乡村爱情》宋晓峰5大绯闻对象:杨晓燕苏玉红上榜 哪个最漂亮

宋晓峰,时候,乡村爱情,宋青莲,杜悦,苏玉红,山庄,绯闻,秘书,吴迪,杨晓燕,赵本山,家里面,象牙山,关系,剧中,女人,剧情,小李,小梁,总经理,美女,刘大脑袋,刚开始,爱上了,宋晓,宋青,谢永强,山和,小保安

2013-07-24 #经典故事

抗击疫情·睿思这么看(3月17日):“大白”来时迅速 走时从容

抗击疫情·睿思这么看(3月17日):“大白”来时迅速 走时从容

疫情,湖北,医疗队,医务人员,服务,全国,信息,动态,平台,返程,大数据,网民,肺炎,国家,城市,武汉,组织,防控,从武,吴新,孙巍,姜晓,孙利民,张梦,朱永,杨懿,好的,救援队,领导小组,中央

2009-10-09 #故事大全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防护服,医护人员,武汉,医疗队,湖北,污染区,疫情,村长,病毒,工作,雷神山,广东省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一线,勇士,动作,医务人员,区域,医嘱,医疗,医院,大白,头发,广东,广东省,患者,房间,物资,疫区,科室

2014-10-06 #经典故事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防护服,医护人员,武汉,医疗队,湖北,污染区,疫情,村长,病毒,工作,雷神山,广东省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一线,勇士,动作,医务人员,区域,医嘱,医疗,医院,大白,头发,广东,广东省,患者,房间,物资,疫区,科室

2019-05-02 #小故事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防护服,医护人员,武汉,医疗队,污染区,湖北,疫情,中国故事,日记,村长,病毒,工作,雷神山,广东省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日子,一线,勇士,动作,医务人员,区域,医嘱,医疗,医院,大白,头发,广东,广东省,患者,房间

2020-05-30 #经典故事

在战“疫”一线淬炼青春——安徽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故事

在战“疫”一线淬炼青春——安徽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故事

患者,武汉,信心,颜浩,方舱,刘莲,白璐,医疗队,医院,安徽省,战场,疫情,湖北,团队,阿姨,医务人员,安徽,客厅,疾病,队员,工作,防控,全国,千纸鹤,心愿,护士长,系统,肺炎,回家,90后

2017-12-30 #经典故事

医疗队陆续撤离湖北 感恩有你!

医疗队陆续撤离湖北 感恩有你!

疫情,湖北,当我们,生命,一线,医生,病毒,值得我们,有些人,最前线,一生,医疗队,勇气,和平,年代,战役,感觉,护士,数字,时候,时代,消息,画面,老百姓,真心,脚步,英雄,阻止不了,院长,发展

2010-10-10 #长篇故事

10个故事看湖南医疗队支援湖北30天纪实

10个故事看湖南医疗队支援湖北30天纪实

医疗队,黄冈,湖南,湖北,武汉,医院,医疗,小黄,患者,入党申请书,小时,方舱,队员,工作,都会,队员们,医生,湖南省,病人,防护服,黄冈市,姚绍,张斯,大花山,病房里,医务人员,方言,疫情,援助,东义

2007-05-22 #经典故事